高等教育合作在中日韩区域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基于现存文献的思考
2017-03-11房文红
房文红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文化与教育】
高等教育合作在中日韩区域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基于现存文献的思考
房文红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高等教育领域是中日韩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深入理解高等教育与区域合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中日韩高等教育合作进而促进中日韩区域合作。本文首先对区域合作以及中日韩区域合作的概念作以阐释,其后从人力资源、区域认同和服务贸易这三个层面对高等教育合作在中日韩区域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具体分析。
中日韩区域合作;高等教育合作
在国际形势复杂敏感、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地区一体化合作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中日韩区域合作对中日韩三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高等教育领域是中日韩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在2010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通过的《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中,高等教育合作被列为扩大三国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高等教育与区域一体化合作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中日韩高等教育合作能够从哪些层面上助力于中日韩区域合作?本文基于前人的相关发现对上述问题作以阐释。
一、概念的界定
(一)区域合作
区域合作的概念与区域主义的概念紧密相关。区域主义是战后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一方面它指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和观念信仰,这种信仰坚持地区层次的安排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它指的是一种实践活动,即在地缘意义上接近、彼此之间有着复杂关系的民族国家之间的一种交往、自愿联合与合作进而一体化的过程。[1]区域合作的概念指的是后者,即区域主义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跨国交往、一般功能性组织化合作到程度较深的一体化运动。区域主义有新旧之分。旧区域主义以早期欧盟的活动为代表,强调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合作[2],认为在关键性经济部门开始的合作会自动“外溢”最终导致政治上的联合[3],区域合作的目的在于形成对抗外力的内向保护。80年代后兴起的新区域主义以亚太地区的合作为代表,强调非国家、非政府行为体,而非仅仅重视国家行为体[4]。一种基本获得广泛认同的看法是,新地区主义可以界定为一种多层次的一体化战略,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层面,其深远目标是建立以地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体系或安全联盟[5]。
(二)中日韩区域合作
中日韩区域合作是新区域主义的产物。冷战格局的结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促使东亚各国越来越从本国的实际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到地区合作的活动中来。1997年东亚国家召开了首次东盟与中日韩三国首脑非正式会晤,形成了10+3和10+1的东亚合作机制。2008年中日韩领导人首次在10+3框架之外单独举行会议,开启了三国区域一体化合作的进程。2012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得以启动。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得以正式签署。中日韩的区域合作具有新区域主义的大量特征。它是一场自下而上的,由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所推动的区域合作。在组织形式上,中日韩区域合作比较松散,相较于制度建设更偏重意见的一致。在活动内容上,中日韩区域合作以经济合作为重点但却不局限于经济合作,其内容涉及到环境、教育、文化等多个层面。另外,作为东亚区域主义的一部分,中日韩区域合作强调合作、开放、区域认同、区域互动及内聚力[6],区域合作既是为了谋求整个区域的共同繁荣、和平与稳定,也为了解决成员国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增强本区域国家在与其他国家、组织交往时的集体行动能力。[7]
二、高等教育合作在中日韩区域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提升科技和人力资源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科技的发展有赖于地区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所言,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8]。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 这种溢出效应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所必不可少的条件[9]。高等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工具。中日韩三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存在未被满足的高等教育需求,而日韩存在过剩的高等教育供给,中国在医学、数学、物理等传统专业上具有较强的优势,而日韩在计算机、机械,设计等新兴专业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中日韩三国的高等教育合作能够使三国的教育资金、技术、信息、文化和人才等资源得以整合和重组配置,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地区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中日韩三国的高等教育合作还有利于培养熟悉中日韩事务的国际化人才、推动中日韩科研合作和科技创新,促进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这些都是中日韩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软件支持。
(二)构建区域认同,促进地区政治的稳定
一个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中日韩区域合作的前提条件。受到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影响,中日韩三国之间始终缺乏政治互信,这在过去几年间已经对中日韩区域合作的进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未来还可能会继续出现。扩大人文交流,构建区域共识是缓解三国政治互信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而高等教育合作在扩大人文交流和构建区域共识方面能够发挥重大作用。首先,高等教育机构是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重要行为体,加强中日韩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是扩大三国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其次,认同建构与高等教育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区域认同建立在个体和群体对民族或国家的认同的基础之上,它是个体和群体对民族或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的认可。认同是可以建构和塑造的,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帮助个体进行理解和社会化的过程,是帮助个体塑造自我的过程,是帮助个体融入与认同社会或一个群体的过程。[10]通过制定相应的高等教育政策和机制(比如设置区域意识相关的课程等),高等教育能够服务于构建区域认同这一政治目标。
(三)增加教育流动,促进区域服务贸易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原则被引入到公共领域,高等教育的商品属性日益增加,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逐渐成形。1995年,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将高等教育纳入到服务贸易的框架中。根据该协定规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包括以下几种教育活动:1.跨境交付:通过远程学习等方式在一国境内向他国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2.境外消费:消费者出国学习;3.商业存在:在他国境内开办教育分支机构或合资企业;4.自然人流动:教育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在他国提供服务。虽然目前只有45个国家对开放高等教育服务做出了承诺,高等教育贸易的蓬勃发展却是引人注目的。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1999-2005年间,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高等教育出口增长了两倍以上。[11]在美国,国际教育行业已成为价值210亿美元的产业。[12]在英国,留学生每年为其带来超过100亿英镑的收入。[13]中日韩三国的高等教育合作能够推动学生、项目以及教师的跨境流动,这些教育流动不仅能够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提供软件支持,还可以作为新的贸易增长点来进一步促进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
[1]肖欢容.区域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9.
[2][7]邓红燕.东亚区域主义分析[D].上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7.14.12.
[3]Ole R. Holsti,Randolph M. Siverso.&Alexander L. George. Chang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ed.).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1980.58.
[4]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6][10]覃玉荣.东盟一体化认同建构与高等教育政策演变[J].现代教育管理,2010,(8):108-111.
[8]Frederick H. Harbison. Human Resources as the Wealth of Nation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3.
[9]胡希宁,步艳红.前沿经济学理论要略[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80.
[11]Sajitha Bashir.Tren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Higher Education: Implications and Op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EB/OL]. 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ED UCATION/Resources/278200-1099079877269/547664-1099079956815/WPS6_Intl_trade_higherEdu.pdf. 2016-04-20
[12]中新网.2010-2011学年外国留学生为美国创收210亿美元[EB/OL].http: //www.chinanews.com/lxsh/2011/11-15/3460947.shtml.2016-04-20.
[13]中国教育新闻网.英国:做强高教产业吸引外国学生[EB/OL].http://www.jyb.cn/ world/zgsx/201308/t20130808_547539.html. 2016-04-20.
【责任编辑:董丽娟】
G640
A
1673-7725(2017)09-0149-03
2017-05-18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 “东北亚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W2014191)以及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创新项目“中日韩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CXTD03)的阶段性成果。
房文红(1980-),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区域化与全球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