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翻译语境的构建方法
2017-03-11李楠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044000
李楠(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再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翻译语境的构建方法
李楠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在翻译语境视角下审视翻译语境的构建方法,一般要关注三个层面的问题,即关联理论的核心内容,翻译语境的界定和具体的构建方法。因此,在界定翻译语境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翻译语境构建常用的两种方法:备注法和选择法。
关联理论;翻译语境;构建方法
关联理论本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结论,但它给予翻译研究的影响却不亚于关联理论在语言学中的诞生。特别是当语境研究的结论用于翻译实践之后,关联理论给予翻译的影响更是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关联理论视角下翻译语境的构建方法研究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即关联理论的回顾,翻译语境的内涵及具体的构建方法。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最早是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提出人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即人的交际实际上是两个过程:说话人表达自己的明示过程和听话人为理解说话人意图而做推理的推理过程。[1]继而又把关联理论的核心内涵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即关联性等于语境效果与翻译者处理明示刺激需要努力的反比。这也就是说,语言关联性的实现及其关联性的大小,既与语境的效果相关,也与翻译者处理明示刺激的努力有关。
二、翻译语境
翻译语境是由翻译者为了实现翻译效果的最大化而人为构建的一个语言环境。它不仅需要翻译者关注翻译源语言的上下文,而且还要关注翻译源语言交际所涉及的具体情景,甚至是翻译源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因素。翻译语境的构成是由语言及影响语言交际的因素共同组成。因此,它的构成综合了所有影响语言交际的因素,既包括语言自身的因素,也包括影响语言交际的外部因素。而这些语言之外的语境因素,在不同的语境研究中又有不同的称谓,如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文化语境等。在具体的翻译实践里,构成翻译语境的这些不同语境因素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例如:上下文语境对词句理解和表达的影响;情景语境对译者传达原作的交际意义,对译出理想译文的作用;文化语境对广告、文学、科技、习语、商标等翻译的作用;认知语境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2]
三、语境构建方法
(一)备注法
备注法,是指由翻译者选择影响交际最为核心的语汇,对其具体的内涵进行特别备注并把备注的内容作为语境构成要素进行翻译语境建构的一种方法。
例如,“Tom gave me a photo with his John Hancock behind as a token of our friendship”,译成“汤姆送我一张背面写有约翰·汉考克字样的照片作为我们友谊的信物”[3],其中的错误就是由于翻译者没有构建一个正确的翻译语境造成的。因为在这句话里,“John Hancock”这个人或者说这个词语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他是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第一个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人。因此,这里的“John Hancock”除了代表John Hancock这个人之外,还有“亲笔签名”的意思,而翻译者却把它译成了人名,这便是缺少文化语境参与造成的。因此,上例可以翻译为:这是一张写有汤姆亲笔签名的照片,作为我们友谊的象征。
(二)选择法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针对不同的翻译对象,不同的翻译内容需要翻译者构建不同的翻译语境。例如,在运用英语翻译中文典故的时候,往往需要翻译者根据需要选择一些对理解语言影响最大的语境因素去构建翻译语境。例如,“东施效颦”这个成语及其历史典故在中国家喻户晓。可是,如果按字面意思直接将其翻译成“Dong Shi imitates Xi Shi”,英美受众就会一头雾水,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这些人物及其典故。因此可按其隐含意义译成“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o distorted a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 the ugly becomes even worse”(如果一味地模仿别人,会使丑者更丑)。但是,在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那里,“东施效颦”就没有必要按照其隐含意义来翻译。再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译为“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4](即使是聪明的主妇,没有面粉也做不成面包)。英国人对于面包,就像中国人对米饭一样熟悉,因此在翻译时选择将米饭改为面包,可以使受众更加容易接受。
[1]张妍.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汉日电视新闻同传策略研究——CCTV大富的“两会特别报道”及“中国新闻”为例[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6.
[2]关秀娟,顾俊玲.翻译语境作用研究:回顾与前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8):121.
[3][4]李建波.论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04-605.
【责任编辑:王 崇】
H315.9
A
1673-7725(2017)02-0183-02
2016-11-30
李楠(1986-),女,山西芮城人,助教,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