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2017-03-11鞠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教育工作者外语

鞠斌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

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产生,对于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谓中国文化失语,是指我国大学生在使用语言描述本土文化时,由于跨文化的问题从而无法进行良好的交际沟通。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针对文化失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寻找恰当的解决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当中,笔者将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1 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分析

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对外来文化进行了解对于加强各国文化沟通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此过程中,若对本土文化的掌握发生了问题,则显得得不偿失。根据笔者经验分析,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大学生发生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文化输入出现失衡状态。文化输入的失衡在大学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较为常见。这类情况主要是由于大学所使用的语言教材当中,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和知识深度都存在一定欠缺。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在非中文专业各个版本的教材当中占有的比例相对较低。这一问题的产生则对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担心过多的母语教学会影响到学生学习非中文语言的效果,因此更为强调国外文化的教育教学。长此以往,使学生没有良好的渠道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从而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第二,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从根本上来说,我国大学生产生“文化失语”现象,与相关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制度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性。在开展外语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文化构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学习,并将我国的文化知识与其进行充分的融合。目前在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等方面都对外语的重要性进行了极大的强调,却忽略了我国本土文化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对于非中文专业学习来说,大多数学生都将语言学习的精力放在了外语方面,却忽视了母语文化的知识内容。长此以往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使中国文化失语的问题无法得到良好解决。第三,部分教师文化意识较为淡薄,有待增强思想认识。随着我国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从经济科学直到文化方面与世界各国都有了更深的联系性。在此基础上,相关教育工作者不仅应当重视引入优秀先进的国外文化知识,同时也应当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我国本土文化知识,确保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目前我国部分大学教师在文化意识方面较为淡薄,这也是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此类问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和解决。

2 解决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思想认识,革新教学理念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同样语言与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学习已经成为了帮助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内容。而在文化宣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其他国家的文化知识进行汲取,还需要加强我国本土文化的传播。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能否在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提高我国本土文化的传播效果,解决当下中国文化失语的窘境。大学相关从业工作者应当对教育系统进行全面的审视,通过加强自身的思想认识,努力革新教学的理念和实际教学方法。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不仅需要加强大学的外语教学水平,还需要在“跨文化教学”的阶段当中明确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从而不断提高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另外,高校应当将文化教学的相关内容列入到考试范围当中,从而提高相关教育工作者对强化本土文化知识教学的认识。

2.2 加强师资力量投入,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为有效加强我国文化知识的传播,有效解决当下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是开展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先驱者。教师本身文化素养的高低对于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建议我国部分大学应当不断提高师资力量投入,通过严格的制度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在招聘阶段,除了要对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情况进行了解,还应当了解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外语教师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掌握程度。同时,针对在职教师应当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文化功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大学生学习中国本土文化的效果,从而有效控制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

2.3 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优化课程结构

从根本上来说,大学在进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还需要通过培养外语人才来实现双向交流,在大学生学习外语知识以及国外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将本土的文化进行充分的学习。从而全面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为此笔者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对中英双方的文化知识共性进行总结,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大学的教材进行精编修改,确保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此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加强中国本土文化知识内容的占比,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培养。另外,我国高校也应当对外语课程的结构进行优化和重新设定。在外语课程中,更多的增设中国文化的知识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介绍中国文化内容。最后,在课程结构优化阶段,外语教师还应当适当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强化学生的文化学习水平,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本土文化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加强中外文化的结合程度。

2.4 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创新

在非中文专业特别是外语教学过程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并从教材的方向来进行精修完善,是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然而在此过程中,仅仅依靠教材的优化是远远不够的,相关外语教师还需要从日常的教学角度进行创新思考,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进行非中文专业特别是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中西方的文化内容来展示中外文化差异。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达到传授中国本土文化知识的机会,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文化敏感性,从而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研究学习。

3 结语

综上所述,解决文化失语现象,不仅对提高大学非中文专业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还对强化我国本土文化教学质量,帮助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有着重要意义。相关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并从革新教学方式、优化教材内容等方面来开展工作,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许春晶.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J].芒种,2016(4):7-8.

[2]郑然.“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14(8):182,228.

[3]谌佳.从跨文化交际看中国留学生的文化失语现象[J].怀化学院学报,2014,33(10):111-114.

[4]于兰,王晓辉.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5):132-134,146.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失语教育工作者外语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
大山教你学外语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