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研究

2017-03-11陈东旭

兰台世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执政者治国百姓

陈东旭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宿州 234101)

兰台纵横

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研究

陈东旭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宿州 234101)

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提出的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为政以德,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执政者应以身作则,以民为本,以刑辅德,这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为政以德”的基本内涵和对现实的启示。

孔子 为政以德 以民为本 以身作则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1]90,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文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主张执政者应以身作则,一切都应本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刑罚只是用来辅助执政者管理国家的工具。这种思想对当今时代的反腐倡廉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为政以德”的基本内涵概述

春秋时期正是中国处于动荡不安、社会混乱的时期,这个时候政权交替,民不聊生,周王朝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争当春秋霸主。孔子正是处于周室颓微之时,他亲自经历了社会动荡,政权不稳,各种制度被破坏,百废待兴。为了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该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为政者应以身作则。孔子在“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中首先提出了为政者应该增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政以德。他主张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应该首先端正自己的言行和态度,以身作则,给天下臣民以表率的作用,用自己的品德去感化百姓,用自己的德行去号召百姓,使百姓能够顺从他的统治、效仿他的行为,从而达到百姓人人向善的目标。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过:治理国家就是要以身作则,统治者首先做到了正其身,那么天下百姓谁又敢不正其身呢?由此可见,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统治者的德行对百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修身养德对其治理国家也是有帮助的。

2.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方针。我国自古就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说法,可见百姓才是治国之根本。孔子认为作为统治者一定要有爱人之心,也就是说为政者一定要懂得尊重其他人,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执政过程中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孔子指出为政者在治理国家时一定要尽心尽力,真正地去爱戴自己的子民,用宽大怀柔的政策去管理自己的国家,不宜使用严酷的刑罚。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贫穷柔弱者、鳏寡孤独的人,要施仁政于民,给予救济,只有这样人民才能有所依有所养,才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太平的生活。

3.坚持“以刑辅德”的执政纲要。孔子在“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中提出“以刑辅德”的执政纲要[2]128,他认为刑罚只能暂时约束百姓的行为,使他们不再犯罪,但这只能起到暂时的约束作用,并不能让百姓真正明白犯罪是可耻的,因此也就无法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孔子认为只有用道德来感化百姓,用伦理道德来约束他们自身的行为,使他们真正明白犯罪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从而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加强内心防线,从而有效抵御外界的诱惑,有效降低犯罪率。孔子始终认为与严酷的刑罚相比,道德教化更能达到约束百姓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但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刑罚是一种强制百姓执行的外界强制力,其通过使百姓产生畏惧心理而不敢有所放肆,并非百姓心甘情愿去做的,很容易引发百姓的反抗心理。而用道德来约束百姓则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它通过给百姓建立一种信念,使百姓自觉去维护这种信念,从而达到召唤百姓善的一面,避免恶的一面,最终实现以德治国的目标。这种治国方式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更加长久,效果也更加显著,只是它需要给百姓以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然而,孔子在治国思想上虽然肯定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但是他并没有否定刑罚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混乱,仅仅依靠道德教化已经不能解决社会的重重矛盾,还需要有刑罚的辅助。道德与刑罚相辅相成的治国之道,其效果会更加显著。

二、“为政以德”对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人民是促进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的最大动力。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最终跨进了社会主义社会新时期。孔子的治国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政治文化瑰宝,我们自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能够为当代社会继续作贡献。在孔子的治国思想中,其以民为本、以身作则、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仍被广大人民接受和认可,仍可以给当今时代的政治文化以一定的启示。

1.树立以民为本观念。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凡是以“以民为本”作为其为政方针的,通常都能够创造开明盛世。像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民本观”,就吸取了我国传统治国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并与马克思唯物主义相结合。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我党的执政宗旨。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之一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如在四川大地震时,中央领导都亲自到抗震救灾第一线组织救援活动,众志成城,书写华丽篇章。无论在什么时候,各级党政干部都要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自己执政的核心内容,这就是共产党人所追求的“民主观”。

2.加强发展理念。孔子的弟子曾经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自己的弟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也就是说,只有保证人民生活富足、安定,才能够获取百姓的信任和爱戴。“足食”也就是要满足百姓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就必须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发展进步,国家才能不断繁荣富强。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经济,只有不断地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形式,我国要始终坚持走发展的道路。在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我国只有不断强化发展的观念,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民族体制,才能够使我国的经济更加繁荣,文化更加多样,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3.加强道德建设。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崇尚伦理道德,宣扬“仁”思想,提出“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坚持“爱人为大”,十分推崇自身的修养。我国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道德迷茫之后,终于又迎来了对道德权威的呼唤,通过道德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道德力量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构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加强人们的民主道德建设是关键,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贯彻落实“八荣八耻”在各行各业的指导地位,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气象。孔子认为以身作则是执政者首先要做到的事情,这是因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132。因此,我国各级官员在执政为民过程中,应该始终做到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以德服人,从而获取百姓的信任与拥戴。如果领导干部自身都没有做到,那么又怎么能够说服百姓去做,其言行的威慑力将大大降低,其道德说教的效果也略显苍白无力,严重的话还会激起人们的反抗意识,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创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必须坚持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三、“为政以德”的启示

自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就已经迈入了社会主义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隐藏的问题也不断被暴露出来,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对我国的政治稳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方面,腐败危害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在人们心中的为人民服务的高大形象和地位,严重损害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方面,由于腐败行为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其危害在方方面面,例如税收流失严重、黑色收入等。在社会文化方面,腐败思想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我国各个阶层中,严重影响官员在百姓心中的权威,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严重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我国自身的腐败经历和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腐败问题关系国家生死存亡,反腐问题刻不容缓。导致腐败现象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官员自身道德品质与执政思想的问题,也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原因。为了构建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加强官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关键,从这一方面出发,孔子“为政以德”的执政理念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如何防治腐败现象的发生,使执政人员永远保持人民公仆的本性,就要求执政人员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为政以德”的观念,严于律己,坚持以民为本。

1.坚持“为政之德”是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腐败对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损害了社会主义声誉,打击了广大人民的热情,诱发了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不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利于维护社会主义的良好形象。为了打击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坚持“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弘扬伦理道德,用道德规范执政者的思想和行为。孔子认为在执政过程中能否坚持正道是执政者执政的根本。因此,作为执政者更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为政以德”的意识,增强自身使命感,从而为反腐倡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反腐败的关键。反腐倡廉工作直接关系国家的兴亡问题,因此执政者应提升自身反腐、抗腐能力,严格规范自身言论和行为,严于律己是反腐工作的关键。在孔子的治国理念中,他宣扬道德教化对治国的重要性,他认为增强官员的自身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他认为只有不断提升官员的自身道德修养,才能够使其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时毫不动摇,能够坚决抵制各种物欲诱惑,从而在执政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廉洁奉公。执政者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反腐倡廉从根本抓起的关键。孔子认为执政者更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从而达到提高道德水平的目的,执政者自我努力的过程就是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的过程,更有利于巩固执政者的执政理念,规范其执政行为[4]18。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金钱和权力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为了适应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又保持清明廉洁的政治作风,不被金钱所诱惑,不被权力所左右,执政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正确的眼光看待金钱,看待利益。在孔子的理念中他并不反对人们去追求财富,但是强调追求财富的方式方法,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他认为执政者只有在平时严于律己,才能在执政过程中保持清正廉明。

3.“以民为本”是反腐倡廉的核心。“以民为本”是“为政以德”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各级官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他们也理应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执政者掌握权力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满足他们的贪婪之心,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求更大的幸福,这才是为官者最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对为官者的道德最根本的要求。执政者只有使用好了手中的权利,才能够为人民谋求更大的福祉,如果将权力用到不该用的地方,那就会给人民造成很大的灾难。自古以来,凡是执政者能够顺从民心,执政清廉,都能够达到政通人和的效果;反之,则会破坏生产力,削弱人民的热情,最终激起人民的反抗意识,导致朝代更替。因此执政者在执政过程中更应该坚持清正廉洁的执政作风,不谋求私利,不徇私舞弊,爱戴自己的百姓,关心自己的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才能在推动我国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具有号召力,起到表率带头作用,使人民愿意跟随执政者的步伐。孔子对横征暴敛的行径是十分厌恶的,他认为和有横征暴敛的执政者相比,他宁愿希望有盗匪,可见孔子对这类执政者的厌恶之深。因此,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在执政过程中应该摒弃以权谋私,为满足一己私欲而进行权钱交易等行为,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民心凝聚在一起,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梦想。

总而言之,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的执政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孔子的治国思想中,他虽然强调了伦理道德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但他也承认刑罚对治理国家也是同样重要的,因此他提出了“以刑辅政”的执政纲要。在我国当今时代,大力倡导反腐倡廉工作,在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指引下,一定能够建立道德与法律双重防腐斗争防线。

[1]范飞.论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9).

[2]曹凝.论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J].兰台世界,2013(21).

[3]强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浅谈师德师风建设[J].新课程学习,2011(6).

[4]马冬玲.浅析通过《孔子》看孔子治国之道[J].神州(中旬刊), 2013(2).

★作者陈东旭为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D092

A

2016-12-11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5.34

猜你喜欢

执政者治国百姓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老子尚简政治思想初论
百姓看家“风”
历史视角下执政忧患意识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提升研究——执政意识研究系列论文之四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执政者应学习异质传播
略论《尉缭子》的治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