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苏区干部教育
2017-03-11严权
严 权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论中央苏区干部教育
严 权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思想萌发于五四运动之后,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前期和中期,即井冈山斗争时期和苏维埃建设时期。由于干部人才在革命战争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中央苏区干部教育迅速发展,形成了完备干部教育的思想体系:服务于革命战争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使广大干部群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的教育目标;随着教育环境变化而改变的教育内容;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的教育形式等。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思想体系;教育目标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思想萌发于五四运动之后,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前期和中期,即井冈山斗争时期(1927年10月—1931年10月)和苏维埃建设时期(1931年11月—1934年10月),合称中央苏区时期。中央苏区干部教育是在“工农武装割据”新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伴随着“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而发展。“工农武装割据”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巨大工程,而干部教育是基础,完成“工农武装割据”巨大工程离不开干部教育,干部教育必须为“工农武装割据”服务。革命斗争需要大量的干部人才,特别是在“工农武装割据”时期表现极为紧缺。中央不可能大批向各地派干部,各革命根据地要解决干部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依靠自己来培养。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当时,在瑞金和各根据地的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干部教育,是苏区教育的中心任务,也为当时和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作了充分的干部准备。中央苏区的干部教育,是我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国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前奏。探讨研究中央苏区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革命战争服务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方针的提出,完全是从苏区的社会实际出发的。中央苏区干部教育,无论是在战争前方还是后方,也无论是军事的、政治的还是经济的、文化教育的,一直都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为了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在革命与国内战争环境中,为了取得土地革命的成功以及反对国民党政府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把它当作苏维埃工作的总方针。为此,中央苏区干部教育的方针政策也必须是为了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工农干部群众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服务。中央苏区干部教育必须而且首先为革命战争服务,这是当务之急,这也是当时的革命任务和革命形势的紧迫要求。1934年1月,依据马列主义的教育学说,毛泽东概括和总结了关于井冈山斗争以来的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经验,他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总结和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2]教育为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生产劳动服务,首先必须重视发展革命干部教育。这是因为,苏区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各项经济建设事业,需要培养大量的干部来领导和完成艰苦的战争和建设任务。
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中央苏区干部。中央苏区干部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苏区干部。教育为政治经济所决定,又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决定了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是民主主义性质的教育。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作准备,民主主义革命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由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而共产主义思想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用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苏区的干部,从而提高广大苏区干部思想政治觉悟和革命积极性。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要政治任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开展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战略。为了巩固和建立革命根据地,党必须组织、动员和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革命战争。“教育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工具之一。”[3]“教育政策是发展阶级斗争和革命战争的一种武器。”[4]因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一定要坚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方向,把为革命战争服务与为阶级斗争服务作为自己的政治任务。[5]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始终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相结合的。革命根据地教育一定要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原则,这是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是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成为有能思想的头脑,有能劳作的双手的新人,提高他们的文化和政治水平。因此,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就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向,就必须“扫除那种‘读书’同生产脱离的教育制度的残余,而使学校教育同产生劳动紧密的联系起来。”[6]另外,中央苏区干部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这也是根据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对教育客观要求所提出来的;而且,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可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增加经济收入,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提供物质保障。
二、使广大干部群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的教育目标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广大干部的知识水平。由于在苏维埃政府内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工农分子,文化水平很低,他们当中有很多不识字的工作人员。这样使得苏维埃工作开展起来很困难,同时不能深刻了解和执行上级命令,因此,就减弱了苏维埃政府对于革命的领导力量。为了加强革命的领导力量与建立坚强而有工作能力的苏维埃政府,来领导广大工农群众以实行目前的紧急革命任务,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颁布了第六号《政府工作人员要加紧学习》命令。该命令明确规定:“每个政府工作人员都应当加紧学习,尽量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同时,该命令还规定:“每一区、县、省苏都要设识字班,所有的委员和工作人员都要强迫努力识字。”[7]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除了要求苏维埃工作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文字之外,还加强广泛开展其他专业文化知识学习,提高广大苏区干部的文化水准和专业素质。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另一方面是为了改造广大干部的思想、培养优良的革命传统。中央苏区当前干部教育的任务就是,用教育与学习的方法,启发干部的阶级觉悟,向广大干部灌输无产阶级思想,坚持与封建主义以及与投降思想作斗争,把他们从落后的思想中解放出来,逐步形成共产主义思想,以便有力地把他们动员起来,参加革命战争,深入开展阶级斗争,积极领导和认真参与苏维埃各方面建设。中央苏区建立了完备的干部教育体系,目的是培养大批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德才兼备干部。这些干部应该是“忠实于民族,忠实于国家,忠实于阶级革命及其事业。”[8]同时,依靠这些忠实可靠干部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发动和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纪念题词写道,“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往向前的”。[9]因此,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学习本领,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思想、培养优良革命传统的过程。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广大干部群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广大工农劳苦大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活上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在精神上仍然受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政治的桎梏,封建迷信,愚昧无知。要使广大中国民众真正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干部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央苏区,加强了广大干部教育,以便为开展大量的群众文化教育运动培养大批的先锋带头人。依靠广大苏区干部带领工农劳苦大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同时,积极开展文艺、体育、卫生运动,开展反对封建迷信的活动,用共产主义精神和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广大苏区干部的头脑,提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以及文化知识水平,以便让广大干部群众都能享受文明幸福。
三、跟随教育环境变化而改变的教育内容
为了满足革命战争的需要,中央苏区干部教育开设军事方面的教育内容。创立于1933年11月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开设了三个科:指挥科、政治科、参谋科,其培养目标是营团以上军事政治干部;另也开设了高级班,培养军以上的高级干部。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除了上课以外,还特别强调作战经验的总结以及开展军事演习。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的办学原则是“理论与实际并重,前方与后方结合”。其开设课程如:党的建设、社会发展史、红军政治工作、步兵作战条例、基本战术、野战条例、军事基本知识和射击刺杀技术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提高学员的政治觉悟、军事技术和指挥艺术,培养学员优良的战斗作风及严格的组织纪律。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的学员,他们往往把自己革命斗争的实战经验,经过讨论总结,系统化、理论化,用以武装自己。为了让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的学员学习战争知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还轮流派学员参加前方战斗指挥团的工作,新的学员补充后,再回学校继续学习。
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苏区干部教育开设了工农业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中央苏区处于偏远的地方,特别是这些地方经济比较落后,以便取得革命战争胜利,那么就必须发展经济。在开展经济建设活动中,有的要求干部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有的要求开展大生产所需要的技术等。1933年8月创办的苏维埃大学,非常重视提高中央苏区干部工农业等方面科学技术水平。苏维埃大学开设的班级有,普通班和特别工作班。普通班也就是预科班,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化补习,因此招收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员。特别工作班是本科班,其开设的专业有:土地、国民经济、财政、工农检察、教育、内务、劳动、司法等,第二年春天,又增加了外交、粮食两个专业。苏维埃大学开设的这些专业,其专业教学始终坚持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政策,密切结合革命斗争和生产劳动的实际。
简言之,中央苏区干部教育内容是随着教育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中央苏区干部教育是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需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实行民主,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政策。干部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政策法令的认识,自己不仅可以自觉地遵守这些政策法令,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推动政府工作的开展。那么,党的干部就需要学习党和社会改革的政策法令,这些就成为苏区干部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1934年1月27日,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关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的总结》。《总结》指出,“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10]在中央苏区,由于革命战争的需要,今天需要干部做军事工作,明天也许是需要干部做地方工作;今天需要干部做群众工作,明天也许是需要干部做教育工作,如此等等。中央苏区根据工作的需要,利用反扫荡间隙,各个地方举办不同形式的学习班,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在农闲季节,普遍举办冬学,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文化知识,这种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中央苏区干部教育,既重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又重视实践斗争经验的总结;既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又重视直接经验的总结。在苏区干部教育中,特别注重干部教育的“广”和“博”,培养的是“万金油干部”[11]。总之,中央苏区干部教育内容是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来培养苏区干部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与工作经验。
四、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的教育形式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主要有在职干部教育、干部学校教育这两种形式。由于革命根据地处在边远山区,其经济、文化基础非常薄弱,因而,有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才相当少。另外,由于敌人“围剿”,战火连连。因此,革命根据地干部教育,只能由在职干部教育开始,然后逐步创办各种专门干部教育学校。
(一)在职干部教育
中央苏区非常重视在职干部教育。由于革命根据地战争环境紧张,因此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各级干部水平的高低。中央苏区加强对在职干部的教育,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提高在职干部的政治、文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一是举办培训班,加强对在职干部教育。举办各种培训班,是中央苏区进行干部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根据当时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把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培训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中央苏区,各级妇女部都曾专门开办妇女训练班,以训练提高妇女党员和干部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12]在中央苏区广泛采取举办培训班这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短期集中对党员干部进行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习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1933年4月9日根据张闻天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作的《中国苏维埃政权的现在与未来》学术讲演时的提议而成立的,它是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由党政民机关干部和教员组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广大机关干部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也讨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思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增强研究理论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在工作中学习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党和各级苏维埃政府,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干部看书,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党和苏维埃政府,注重让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对于不识字的党员、干部则组织他们读书报,教识字,写信件等。当时,各根据地创办了一批党报、杂志、政治简报,编辑出版了各种干部教育小册子,仅中央苏区就有大小报纸三十四种[13]。各级党和苏维埃政府,为了检查干部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经常组织学习竞赛,建立巡视制度,以检查、督促、测验学习情况,造成浓厚的学习风气。
(二)干部学校教育
为了服务革命战争的需要,中央苏区创办了大量的军事干部学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处于战争时期,为适应革命战争需要,粉碎国民党“围剿”,保卫红色政权,必须加快扩大红军建设,这就需要大批的干部来完成艰巨的革命战争任务。因此,这时期的军事干部教育十分发达。影响和规模最大的军事干部教育,是1931年创办的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它被简称为红军学校,红军学校从1931年至1933年总共举办了六期。在1933年11月,红军学校被改编,与苏维埃大学军事组织部合并,成立红军大学,学员约有六七百人,都是由各个战场抽调来的营以上的军事干部。1934年9月,红军大学学员全部毕业。在1936年6月,红军大学被改名为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抗日红军大学又改为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苏区创办了大量的地方干部学校教育。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和培养政治、经济、文教等干部,1933年8月,中央人民委员会举行了第四十八次会议,会上决定创办苏维埃大学,同时任命毛泽东、沙可夫、林伯渠、梁柏台、潘汉年五人为苏维埃大学委员会委员,毛泽东为校长,沙可夫为副校长。苏维埃大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招生1500名学生。苏维埃大学,是中央苏区的最高学府,是最有典型代表的地方干部大学。为了纪念沈泽民,学校于1934年春,苏维埃大学改为国立沈泽民苏维埃大学,瞿秋白担任校长,徐特立担任副校长。关于学员的入学资格,国立沈泽民苏维埃大学明确规定:学员必须在政府机关、群众团体或党团工作半年以上,并表现积极,在边区积极参加过革命斗争或者其他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人。
中央苏区,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普遍开展,同时也纷纷创办了党、政、军、农、文艺等各类干部学校,逐步形成了革命根据地比较完备的干部教育的体系。由于干部教育的普遍发展,为革命战争以及各种各样的建设事业培养大量党政军干部,这些干部的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和实际精神,脚踏实地,不怕困难,对革命忠心耿耿,是可歌可泣的。中央苏区干部政治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固然离不开中央苏区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干部教育,但同时也是他们本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1]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一本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92.
[2] 腾纯,等.毛泽东教育活动纪事[M]. 长沙:湖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15.
[3][4][6] 江西省教育学会.苏区教育资料选编[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97,117,119.
[5] 吕良.中央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52-114.
[7]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苏区教育资料汇编(第四本)[M]. 赣州:赣南师范学院,1985:22.
[8] 毛泽东.毛泽东论教育革命[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3.
[9] 张腾霄.谈谈老解放区的干部教育[J]. 教育研究.1981(5).
[10] 李国强.中央苏区教育史[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107.
On Cadres′ Education in the Central Soviet District
Yan Quan
(JingchuUniversityofTechnology,Jingmen448000Hubei,China)
The thoughts for cadre education in the Central Soviet District was germinated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formed during the prophase and metaphase of the 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 Actually, the time refers to the period of the struggle in Jinggang mountains and creation of Chinese Soviet. Because cadre tale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volutionary war, cadres′ education 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w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formed the perfect ideology for cadres′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educational policy mainly served the revolutionary war and was combined with productive labor. On the other hand, the educational goal was aimed at the cadres and ordinary peopl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educational contents were changed with varie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Similarly, the educational forms included the cadre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cadres′ school.
the Central Soviet District; cadre education; ideology; educational goal
D231
A
1673-3878(2017)02-0059-05
2017-01-06
严权(1967-),男,湖北荆门人,硕士,荆楚理工学院高教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苏区教育、高等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12JDJYLZ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