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情境下创业认知演进研究

2017-03-11颜世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过程发展

颜世强

(百色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一、引言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是,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创新创业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仍存在着创业成功率低、创新创业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等问题。高校在推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经商即创业”、“不开公司不算创业”等认知偏差。究其根源在于创业教育工作者对于创业概念及其内涵的认识存在偏差。我国的创业概念虽然来源于西方。 通过对我国创业认知发展过程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索我国情境下的创业概念认知和创业认知发展规律,对我国创新创业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二、新中国时期创业认知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存亡之忧不在,“创业”的政治内涵日趋淡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奠定了“创业”诸多内涵中经济内涵的统治地位。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揭开了国家推动创业发展的序幕。在之后的十几年中,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十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二十四项政策文件对创业活动进行鼓励和支持。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将创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政府的号召和推动在民间激起了巨大的创业热情,在全国各个行业领域均掀起了创业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五次提到“创业”一词,将其作为供给侧改革、提高就业水平、人民生活质量和乡村振兴的关键。

在政界对创新基本形成如下共识:

1、创业是实现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2、创业是提振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

3、创业是凝练我国劳动者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

现代意义的创业一词起源于西方。最早是十八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坎蒂隆在他的著作《商业性质概论》中提出的。坎蒂隆对创业给出了如下定义:“创业就是在不确定回报的条件下自己雇佣员工传办企业。”1912年美国学者约瑟夫·熊彼特在他的重要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1]他揭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深层规律,提出了经典的创新理论。[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学界引进西方创业思想,并对其理论和模型进行了大量本土化探索。朱仁宏教授在系统研究了西方学者对于创业的定义之后提出了创业研究边界模型,从创业者特征、创业结果和创业环境的角度进行了概念讨论。他认为“具有创业家特征的个人通过识别机会并利用机会、创建新组织和开展新业务的过程为创业过程;创办新企业、新企业绩效和退出活动则属于创业结果。”裴利芳和徐宏伟认为“创业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具有创新、超前行动及用于承担风险精神的创业者及其团队发现机会、集聚资源、利用机会并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李新春和朱仁宏认为创业是创业家、创业环境与机会交互的过程。李志能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王会龙对阿马·毕哈德等人的创业定义加以总结得出:创业是一个过程,机会追求是创业的核心要素,创业在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此外,陈震红等人提出:“创业是个体在动态的时间与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发掘并利用潜在机会来创造价值的过程。”刘健钧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入手,对“创新”与“创业”的区别提出了新的解释。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而建立新的生产函数的方式则包括“①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数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⑤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五种方式。刘健钧则提出创新是改变生产函数的自变量来创建新的函数;创业是通过改变函数的方程式来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具体来讲,就是创新者只是提出了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概念,而创业者则实现了创新产品或服务从概念化到市场化的过程,将创新产品变成可供市场交易的商品。

一般认为创业是创新的具体化和商品化过程。其内涵既包括中小企业的创生,也包括既有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的新业务、新产品、新服务。而上述新事物必然是由新的组织形式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因此,创业在概念的维度上要比创新更加丰富,更加多元。

近年来,我国关于创业的讨论开始从中小企业的创办向大企业的内部创新扩散。正如德鲁克于 1985年指出的“今天的大企业,除非它们拥有创新能力, 否则将难以生存下去。”目前,我国学者在创业的概念上基本达成了三个层面上的共识——创业的狭义概念、次广义概念和广义概念。“狭义的创业概念为“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次广义的创业概念是“通过企业创造事业的过程”,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即创建新企业和企业内部创业。广义的创业概念为“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 即所有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都是创业, 既包括营利性组织, 也包括非营利性组织; 既包括官方设置的部门和机构, 也不排斥非政府组织; 既包括大型的事业, 也包括小规模的事业甚至“家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的创业活动日益活跃。从时间维度来看,其具有鲜明的阶段性。1978年开始,我国个体工商经济开始在农村复兴,乡镇企业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支力量。这一阶段的民间创业活动主要是在政府放松对私营经济管制的条件下,由农村和城市的剩余劳动力自发发展起来的。该阶段的创业活动具有规模小、结构单一的特点。国家虽然对农民的创业活动持支持态度,但是由于受到政策条件、基础设施和创业者素质的限制,该阶段的创业活动基本属于萌芽状态的私营经济。

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受到国家物价调整等影响,民间创业活动进入了一个低潮期。至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民间创业活动迎来了第二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个体工商经济发展的积累,我国的创业者开始具有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基础。中国的私营企业开始大量出现。这一时期民间创业活动也开始了横向扩张,从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扩展到了文教、农业、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截至2002年,我国民间创业活动已经遍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而我国优秀的民营企业如阿里巴巴、海尔、华为等也纷纷在这一时期形成。等优秀的创业者也开始在这个阶段发展。2003年之后,我国的创业行为开始进入第三轮升级发展阶段,不仅在工业门类上进一步扩展。一方面,民间创业活动由粗放型发展和分散型发展开始向集约化发展和规模化发展转变;另一方面,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创业活动开始蓬勃发展。而在此基础上的跨国创业行为也开始日渐增多,创业者的视角和高度发展到空前高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从政府到民间,从创业研究到创业实践均得到了空前发展,具体表现为:

第一、创业行为的多样性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创业的内涵,使其从政治创业和商业创业拓展到了各行各业的事业创造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业的发展较之以往在内涵上获得空前发展。一方面,创业的主体内涵由个人扩展到个人或组织。创业的客体由狭义的企业扩展到广义的事业。创业也由一次性的创业过程扩展到了二次创业乃至多次创业。

第二、我国政府对于创业的重视达到空前高度;

自创业在我国诞生以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政府对创业活动要么采取默认态度,要么采取打压态度,从未公开支持和倡导过创业行为。进入民国之后,政府对于创业的态度才有所松动,由抵制转为支持。但是受到国内外动乱局势的影响,民国政府并未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创业的开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先后出台四十余项文件放宽政策限制,构建创业环境,激发民间创业活力。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创业提升到关乎中国复兴和供给侧改革成功的关键,而大力支持。

第三、我国学界对于创业的研究热情达到了空前高度;

相对于封建时代学界对创业的忽视和民国时代零星的创业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对创业的研究深度、广度都达到了空前高度。截至2017年10月我国关于创业的学术论文已达到188261篇,在创业的定义、动机、行为、组织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成果。

第四、我国人民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创业群体日益扩大;

先秦时代的创业往往以家族为单位开展,规模较小。封建时代的创业行为虽然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以商帮形式发展,在地域和人群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进入民国时代,创业行为受到政府提倡,创业人群扩大到社会各个阶层,但是受到自然经济状态和时局动荡的影响,创业始终未成为全民性的行为。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为创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创业活动迅速复苏。“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口号唤醒了中华民族自身文化基因中的创新精神,并将其与积极主动的素质和迎难而上的勇气结合起来,形成了民族性的创业文化。在政策的支持、文化的感召和现实的需求共同作用下,我国创业群体迅速扩大,创业从精英活动扩展为全民性的经济活动。

三、中国情境下创业认知分析及其发展规律讨论

纵观中国的创业发展过程,中国人对创业的认知已经由最初的朴素认知阶段发展到今天的系统化研究阶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业环境日趋成熟,创业行为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中国人对创业的认知也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方的经济理论,并形成了如下认知:

第一、创业是承担风险的行为;

中国人的创业活动是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开展的。虽然经过数千年的探索,中国人已经找到了一些降低创业风险的办法,但是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变创业的风险属性。因此,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对创业依然持有谨慎而恐惧的态度。

第二、创业是对他人进行领导,形成社会关系网络以在竞争中发挥团队优势的管理行为;

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中,创业是开创基业的过程,是一个稳定组织的构建和维护过程。明君贤相在探索基业常青的过程中将大量的管理智慧融入到祖训和经典之中。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创业是领导性行为的认知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灵魂之中。

第三、创业的原始动力是人对于现状的不满,而后期动力则是对失去事业或产业的恐惧;

无论是政治创业、经济创业还是今天的行业创业,创造性张力往往来源于于创业者对自身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或者行业地位的不满。而二次创业则往往出于对危机的恐惧和对基业常青的追求。

第四、创业是对事业的创造、开发与升级的过程;

与西方的创业认知不同,中国文化之中对于创业最初的定义就不是起源于经济领域。而之后的历史发展又使中国人的创业观中融入了开创事业、发展事业的内涵。时至今日,中国人已经对创业产生了相对稳定的认知——事业的创造、开发与升级过程。

第五、创业是对生产要素进行创新组合的经济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引进西方创业理论,研究和指导我国经济领域的创业行为。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德鲁克对于创业的定义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我国创业认知系统中的新内容。

第六、创业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引入和发展新事物的过程;

创业是将创新实践化的过程。而创新本身也由创新和创新的扩散两个过程构成。从时间维度来讲,创新是将未来存在的事物引入到当下这个时间段,而创新的扩散则是将一个地域的创新扩散到其他地域的过程。与西方创业理论不同,中国人的创业认知中并没有将创新看作创业必不可少的内核。而是将创新扩散过程的创造行为也看成是创业。

第一、创业行为日趋大众化,创业群体出现分层;

自先秦时代创业诞生开始,创业只是少数人的冒险行为。而随着创业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日益凸显,创业者的队伍开始逐渐扩大。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创业的成功率和社会认可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党和政府对创业的号召、鼓励和支持在民间激起了巨大的创业热情,在全国各个行业领域均掀起了创业热潮。随着创业的大众化发展,创业者群体在日趋扩大的基础上开始出现基于文化、财富、理念等因素的内部分层。不同阶层的创业者将在未来长期的创业实践中孕育出不同的创业文化。

第二、创新能力将成为创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在传统的创业过程中,由于买方市场尚未成熟,经济总体上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创新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买方市场形成,创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创业成功的关键。

第三、创业文化的地域差异将逐渐消失;

由于中国创业者独特的共同体——商帮的发展,创业文化在封建时代便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而随着创业热潮在全国范围的兴起和全国统一市场的日趋完善,基于相对封闭的环境的商帮文化将在全国性的创业实践中被逐渐融合统一,进而形成全国性的创业文化。

第四、创业主体由单个组织向复合组织转变;

现代创业的复杂性和创新性要求创业主体兼具强悍的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和复合的知识储备。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组织很难具备复杂创业项目的开发能力。由多个创业主体的联合组成的复合组织成为未来创业的主要力量。

第五、创业将从拓展制度边疆向拓展技术边疆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边疆转移;

第六、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不断放松对市场的限制,制度供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完善,制度边疆的扩展趋于终结。与上个世纪末的创业相比,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创业主要是对新技术的开发和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探索。而随着未来创业环境的日趋成熟,拓展技术边疆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边疆将成为创业的主要方式。

[1]欧阳峣,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重读《经济发展理论》[N],《光明日报》(2017年1月24日11版).

[2]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辩[J].高教探索,2014,(3):48-52

[3]曹胜利,雷家啸.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R].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5-6.

[4]朱仁宏.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索——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边界[J].管理科学2004(4):71-77.

[5]时旭.国内外创业理论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 2011(16):273.

猜你喜欢

过程发展
血脑屏障损伤在正常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享受真实,享受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