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的内涵与规律解析

2017-03-11李小京

岭南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产力理性现代化

李小京

(陕西中医药大学对外合作与发展办公室博士)

现代化的内涵与规律解析

李小京

(陕西中医药大学对外合作与发展办公室博士)

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价值判断的概念,只有那些被认为具有价值先进性的秩序的重新建构,才是一种现代化的进程。现代文明是对于工业革命以后,作为一个历史进程的人类文明的整体性概括。现代文明的发展以工业革命为先导,以工业文明的发展为基础。以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理性主要表现为对于社会秩序的反思和以此为基础对于社会秩序的重构。人的自由的获得和存在状况的改善是现代化进步的根本目的。这种人的自由的获得和存在状况的改善表现为个人和社会的现代化。

文明;现代化;生产力;科技创新;理性

“当今时代是现代文明的全球化时代。换言之,当今世界上正在发生着一个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1]狭义的现代化是指近代社会以工业革命为先导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进步性的重新建构。广义的现代化则是指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不断的进步性的重新建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价值判断的概念,只有那些被认为具有价值先进性的秩序的重新建构,才是一种现代化的进程。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进步,人类社会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自由。这里所讲的现代化的内涵和规律是指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对于现代化的一般性认识。

一、文明与现代化

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提高的过程。现代文明是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总和。现代文明是对于工业革命以后,作为一个历史进程的人类文明的整体性概括。现代文明的发展以工业革命为先导,以工业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工业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是对于农业文明的超越,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相比于农业文明社会,在工业文明社会,人的存在状态获得了改善,获得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更多的自由世界。作为一种文明实在的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后,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动力,人类文明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这个进步的过程表现为人的存在状况的不断改善。现代化经历了近代以来从西欧产生和发展,并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主流,进而支配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取得主导性地位的过程。当今世界,工业革命以来所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现代化世界体系,仍然处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主导性地位。

“传统与现代性是一种复杂关系。在西方这一关系具有双重性,现代即是对传统的反抗与否定,是一种断裂,但现代性又是从传统中生发出来的,这又是一种延续。”[2]现代化萌芽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确立了理性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则开启了生产力发展的新时代。资产阶级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在19世纪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促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彻底的革命性的变革。19世纪中叶的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存在状态的进步。这种进步首先表现为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表现在人们政治自由程度的提高,告别了人身依附关系,成为自由的劳动者;表现在人们摆脱了宗教思想的束缚,理性和科学成为人们的思想基础。资本主义现代化经历多次周期性的现代化发展阶段,经历了多次的社会秩序的调整和重新建构。每一次这样的调整都是人类文明在取得新的进步的基础上开始新的现代化。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开辟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同样也具有周期性的现代化发展现象。“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3]我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几次周期性的发展,每一次的现代化发展周期都促进了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应该说,现代化发展的周期性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具有的现象。因此,研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把握现代化的一般发展规律,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能够促使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性,推进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在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秩序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当今世界,把握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共性与个性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产力发展是现代化的直接动力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理论基石。”[4]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出现,才使资产阶级登上了主导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舞台。也正是由于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模式取得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主导权。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是现代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这种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种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的现代化。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深入发展,推动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说,现代化主要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一种现代化模式,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入发展,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历了以贸易、生产、金融和科技为发展重点的几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的发展。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以及欧亚和拉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苏东剧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一次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发展,这次发展以科技为发展的重点。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5]以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之所以能够不断深入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够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并且为了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打破生产力发展的种种限制和阻碍,并且扩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相应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所推动的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所影响人群的存在状况。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必须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现代化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苏东剧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苏东国家执政党长期迷信苏联模式,体制制度僵化,不能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经济政治体制机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生产力发展长期停滞僵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关键在于能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革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直接动力也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首先是以机械化和电气化为代表的机器大工业传统生产力,其次是以自动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生产力。”[6]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推动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三、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力量。“进入新世纪,各个国家都在根据知识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制定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7]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的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以科技创新的进步为先导。19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产阶级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前一切时代的总和;20世纪初,以电动机为标志的科技创新,促使现代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创新,促使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广泛提升;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促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类文明进入了完全意义的科技创新时代,为建设生态文明创造了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创造都是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包括促进现代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8]正是由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人类整体上被动适应自然的存在状况,改变了恐惧自然、崇拜自然的存在状况,开始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为自然立法的时代,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应该看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会不断发生变化,这正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对传统社会的解构,科技进步与创新把西欧从中世纪神学的束缚下的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瓦解了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了人身依附关系,形成了一次思想解放——启蒙运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传统社会的解构作用,还体现在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在周期性的现代化社会秩序的重构过程中,现代化的发展正是以这种周期性的重构为表现形成,现代化的进步作用也是在这种重构过程中得以显现。“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不仅会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效益,也必然会率先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上层建筑的改革。”[9]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了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把人类文明带入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科技创新的时代。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速度都将进一步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将因此进一步获得空前的发展;科技创新不再只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作为征服自然的手段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并取得主导地位,人类将更多地从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中考察科技创新的价值;生态文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科技创新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促使生产力发展生态化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只有加强创新,主要是科技创新才能在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中保持必要的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使我国的发展模式从要素投资驱动逐渐转换到依靠创新驱动”[10],已经成为当前的战略性任务。

四、理性是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理性作为西方传统的哲学精神,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11]文艺复兴之后,人本主义的复兴和科学理性的兴起,促使宗教神学逐渐失去统治地位,促使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启蒙运动开始,理性就成为现代化进步和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近代西方思想家康德认为,启蒙是使人们摆脱迷信和偏见,运用理性走出传统束缚的过程。“启蒙是一种理性生活方式,是先进知识分子为促进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与社会现代化而做出的一种努力。”[12]笛卡尔确立了理性在现代化进步和科学发展进程中作为思想基础的地位。“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确立了理性的地位,理性取代对神的信仰成为人类文明秩序存在的基础。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秉持理性精神,通过科学技术探索和发现世界,认识和改造世界。理性是现代人类文明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现代化社会秩序的建构与重构都是以一定的思想理性作为前提。“理性是启蒙运动中用以代替上帝作为价值之源对现存事物进行评判的标准,是人们判定一切存在的合理性的法庭”[13]。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理性主要表现为对于社会秩序的反思和以此为基础对于社会秩序的重构。这种对于社会秩序的重构,包括对于社会的改造,对于自然的改造和对于人自身的改造。在这种改造的过程中,理性和科学也不断得到发展。因此,理性既是促使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思想基础,同时现代化实践也是理性发展的现实源泉。理性可以划分为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纯粹理性是实践基础上理论的自觉;实践理性则是实践过程中的感性自觉。理性也可以划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对于社会秩序的建构与重构来说,应该以价值理性为基础,形成对于社会秩序的整体评价;工具理性作为理性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相对的意义,其具体存在具有相对性和暂时性。“马克思作为启蒙理性的继承者,并不否认理性的作用,但是在理性与现实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是社会现实决定理性的内容和形式,而不是相反。”[14]

在当代社会,理性通过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的链条塑造着人类文明的存在状况。科学的目标是发现自然规律,技术的目标是运用科学规律建立改造自然的路径,工程的目标是运用技术构建现实的人造物,产业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工程人造物的数量需求,复制工程人造物。在这个科学技术的完整链条中,技术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因此,当前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性因素的社会,被称为技术社会。技术社会是通过对于自然规律的自觉运用,达到改造世界,改善人的存在状况的社会。这种人的存在状况的改善,表现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方面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由世界的扩展;而且,发现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进行发明创造,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已经成为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已经成为以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人类社会秩序的建构和重构的过程。

五、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根本目的

“人的问题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现代化问题也只有按照人的尺度来理解,才能真正把握其本质。”[15]人的自由的获得和存在状况的改善是现代化进步的根本目的。这种人的自由的获得和存在状况的改善表现为个人和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现代化理论的出发点,是通过个人的现代化,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其后的现代化发展,促使人不再崇拜神,而是人自身,自我取代神成为衡量世界的尺度,人的理性取代神性成为世界的主宰,自由、民主、平等深入人心并逐步获得制度的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普遍地得到了提高。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的发展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促进了人的现代化。世界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以后,人的现代化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人的现代化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类解放与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16]由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胜利,因此,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人的现代化的双重任务,既要实现理性取代神性,告别人身依附关系,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又要在更高程度上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进一步现代化,进一步提高人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过程将是一个更为曲折而漫长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化还处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之中,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人的现代化首先是人格的现代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使人告别了神性,树立了理性,告别了人身依附关系,树立了独立的人格。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人格也会出现逐渐丰富和复杂的趋势,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将成为一项越来越复杂的工程。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的对象性存在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要包括认识和改造自身的活动。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使人格的现代化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又要尊重创造性的人格活动,保证人格发展的自由。“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从其纵向考察,是一个由素质向能力,能力向自由的逐步递升过程。”[17]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资产阶级革命阶段所确立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人的发展的现代化的目标只是相对于人的依附关系才具有现代化的意义。社会主义的人的社会关系的现代化,不仅是要使人摆脱人的依附关系,还要保证人的经济平等基础上的政治平等,保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权利。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人通过社会实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现代化。资产阶级促使人们摆脱了对于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开始了自觉地改造自然,人化自然的进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化不但要促进生产力发展,更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由于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立。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人的现代化以及整个现代化进程都应该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高毅.现代文明历史演进中的断裂与延续[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3).

[2]姚新中.传统与现代化的再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3]莫志斌等.从“工业化”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7,(4).

[4]李大棚.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力理论的相关问题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11).

[5]郑文范.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2).

[6]曹洪滔等.改革的生产力基础逻辑[J].理论月刊,2014,(11).

[7]夏文斌.科技创新和中国的现代化[J].教学与研究,2002,(10).

[8]董正华.科学技术、生产力、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未来景象”[J].理论与现代化,2012,(1).

[9]刘玉辉.为中国梦的实现插上科技创新翅膀[J].求是杂志,2014,(12).

[10]蔡兵.马克思创新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全面理解习近平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列讲话精神[J].岭南学刊,2015,(4).

[11]李俊文.理性精神:中国现代化的主导精神[J].东岳论丛,2009,(10).

[12]骆徽.对启蒙的现代性与后现代型的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3]雪明等.理性与乌托邦视阈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J].理论导刊,2012,(3).

[14]韩爱叶.对近代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哲学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4).

[15]叶南客等.人的现代化:以新道德体系建构为主轴的推进逻辑[J].学习与实践,2014,(5).

[16]岳丽艳.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弗罗洛夫的人研究思想[J].岭南学刊,2015,(4).

[17]陈宇波等.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模式初探[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4).

(责任编辑:武晟)

B03

A

1003-7462(2017)02-0122-05

10.13977/j.cnki.lnxk.2017.02.019

猜你喜欢

生产力理性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