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从小学抓起
2017-03-11张传燧
张传燧,左 鹏,2
(1.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南长沙高新区 明华小学,湖南 长沙 410205)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从小学抓起
张传燧1,左 鹏1,2
(1.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南长沙高新区 明华小学,湖南 长沙 410205)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小学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小学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是审美情趣、勇于探究、乐学善学、珍爱生命、社会责任、劳动意识六个素养基本点,其培养的主要策略为:挖掘学科课程潜力、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改进学生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核心素养、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
核心素养;小学教育;培养策略
目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国家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成果已经公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或“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29。这两种说法是一致的,前者强调的是核心素养的必备性,后者强调的是核心素养的形成性和层次性。这就说明,学生核心素养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不同的教育阶段(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教育)发展和培养的重点各有不同。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基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从小学抓起。
一、学生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小学抓起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开端,是发扬文化的始基,所以比中学、大学教育更加重要。国家的发展、青年的前途,全在小学教育的改进。”[3]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需要,表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从小学抓起的必要性。
(一)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历程与核心素养培养
我国古代社会的小学教育主要由“义学”“书馆”“私塾”等机构承担,教育内容主要是以启蒙知识教育为主,教育目标偏重于小学生知识和伦理的基本素养培养。近代社会的小学教育,从清末“癸卯学制”开启了教育改革之路,《奏定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凡国民七岁以上者入焉,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八门课程。民国时期临时政府颁发的《小学校令》,规定6-14岁的儿童入读,“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之以生活所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课程主要有: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地理、理科等,男子增加了农业,女子还增加了缝纫等课,有条件的小学还可以开设外语等课程。由此可见,我国近代小学教育开始注重小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学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198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小学教育确定为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以法的形式明确了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义务性和公益性。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之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001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明确了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开设语文、数学、体育、艺术、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以“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具体目标,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小学教育发展轨迹是沿着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全面发展的素养,走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因此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下小学教育的应然性任务。
(二)小学教育的特性与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教育所独具的基础性、全民性和全面性等特性使其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具有独到的地位。
首先,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决定它是人的素质养成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体现在:一是身体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帮助儿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保证儿童健康成长是首要任务;二是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与他们生活经验相关的道德观念,养成相应的文明行为习惯;三是智慧品质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快速期,又是知识学习的启蒙期,是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期;四是个性品质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性格品质的萌生期,这个阶段形成的个性品质将影响他们终身。
其次,小学教育的全民性强调它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而进行非定向、非专业的教育,它不是为某一领域培养专业人才,而是为社会的所有领域和行业培养专业人才打基础,这种功能不是为了选拔、升学、择业,而是尽可能的为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向上的情感,启蒙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小学教育的全民性决定其义务性,表明我国每一位公民既有享受小学教育的权利,又有接受小学教育的义务,通过小学教育来培养每位公民的基础素养既是每个公民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强调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全体儿童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础素养的合格公民。核心素养正是全体公民在21世纪的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养。这种素养应当而且必须从小学教育阶段抓起。
(三)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与核心素养培养
首先,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其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决定了,这个时期是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的黄金时期。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儿童阶段的教育。他们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故须早教,勿失机也。”[4]“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5]“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禾犀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新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6]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无论体质还是体魄都处于快速成长发展中,这一阶段的身体状况将为他们终身体质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智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速显现,好奇心、求知欲、记忆力、想象力、探索精神非常旺盛,这正是他们学好文化基础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启蒙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更是养成良好用脑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进入学校这个“小社会”后,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交往对象的增多,他们也由“自然人”快速地成为“社会人”,他们面对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社会道德问题在不断增加,对人生和世界的意识观念在逐步的形成,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启蒙学生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人生的思想品质打好底色的重要时期。
其次,小学阶段更是开展儿童启蒙教育的关键期,颜之推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4]许多研究都表明,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将“扞格不胜”“勤苦难成”[7],日后儿童要构建更高阶段核心素养是很困难的,甚至有些核心思维和心理品质将无法补救,只有抓住这个时期(“勿失机”),才能“无扞格不胜之患”。
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小学应该抓什么
根据我国所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概括为“一三六一八”,“一”即一个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即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即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一八”即十八个基本具体素养要点。对于“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点”,小学阶段学生素养培养是要面面俱到、全面开花还是要有所侧重呢?“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在个体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这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32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以下六大核心素养中的六个基本点应成为培养的重点。
(一)审美情趣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对于抓知识教学,抓道德教育已是深入人心,而审美情趣教育在小学阶段显得相对薄弱,农村学校尤其如此。其主要表现在:小学的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课程被视为“副科”,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艺体教师,往往由语数教师兼任,导致课程教学目标不能很好的实现,学生艺术能力和审美能力不达标,甚至很多儿童成为五音不全的“音盲”,艺术想象力匮乏的“艺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美的东西的感受能在少年心灵中反响出一种极其敏捷的力量,使之成为刚毅果敢、宽宏大量、心地善良而又十分热忱的人。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童年时代没有领略到人的心灵的美的话,他就不可能成为有教养的人。”[8]学生审美情趣始自个体发展早期阶段的审美教育,因为在小学阶段审美情趣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情感和美感,为他们今后的健康生活和学会学习等素养提升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应该从小学起提高“审美情趣”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框架》提出,“审美情趣”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1]据此,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主要内容为:(1)掌握最基本的审美知识,通过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学科学习来进行。如:学习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识谱、创编等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的造型元素,美术媒材特性,设计与工艺知识,美术和书法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艺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等;(2)培养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如:学习和掌握识谱和用谱、演唱、演奏、创作音乐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表演综合性艺术节目等;发展基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设计创意和工艺制作,理解与评述美术和书法作品能力等;(3)掌握最基本的审美方法,如:了解识谱用谱、演唱歌曲、演奏课堂乐器、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等,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美术欣赏和评述的基本方法等;(4)激发初步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如:在音乐和舞蹈学习中激发小学生对声音和形体艺术的兴趣,体验音乐和形体艺术的美感,能自信和有感情地演唱、演奏,进行音乐和舞蹈的表演,进行简单的音乐艺术创造活动,从而形成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形成较好的集体意识等;在美术学习中激发小学生对造型表现的兴趣,根据美术媒材引发丰富的想象,激发他们对设计应用的兴趣,体验设计与制作的乐趣,激发对欣赏评述的兴趣,学会主动搜集、了解中外美术作品及美术家信息,激发对综合探索活动的兴趣,乐于从生活中发现美。
(二)勇于探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求知欲特别旺盛,好奇心特别强,好动好问。他们喜欢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花草树木,昆虫和动物等,并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他们更喜欢动手操作各种用具,制作和拆卸各种物品等。他们似乎始终是一个探索者,并且是一个不会甘心失败,也不厌恶重复的尝试者和探索者。当然,小学阶段儿童的这种探索欲与他们思维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皮亚杰通过心理实验发现,儿童对自己发现的东西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容易被积极的同化而产生深刻的理解,为更高层次的思维发展做好积淀。因此,只有在这个时期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品质,并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带着志趣和疑问勇敢地探索,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慧,促进他们未来理性思维和批判思维的生成。当然,儿童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通常是手脚不停的在实践,眼耳鼻也不停的在运转,这种动手动脚的探究更有利于儿童身体的发育和成长。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小学重点培养儿童的“勇于探究”素养。《框架》提出,“勇于探究”的主要内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1]据此,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勇于探究”素养的培养内容为:(1)保持天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如:保持与发展小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对自然界充满想象,充满友好的态度,知道用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并乐意参与这些领域问题的学习与讨论活动,学会在探究过程中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注重事实,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等;(2)培养基本的探索能力和方法,如在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和制作,搜集证据,分析和解释,表达和交流等基本能力和方法。
(三)乐学善学
《框架》提出,“乐学善学”的主要内容为:“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1]我国教育家无论是古代的孔子、朱熹还是近代的陶行知、陈鹤琴都非常重视儿童的“好学”“乐学”“趣味教学”和“善学”[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美国教育家杜威也都认为如此。纵览我国多个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和课程改革纲要发现,培养学生兴趣,教学生会学一直是我国小学阶段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因此,我们认为小学应重点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素养,其主要内容为:(1)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如: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乐于书面表达,有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等。在数学学习中,培养了解社会生活与数学的相关信息的兴趣,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获得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等。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乐于运用英语进行阅读,交流和表达等。在音乐学习中,培养听赏音乐的兴趣,能自信的演唱、演奏和综合表演,并获得成功的快乐。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对造型表现、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活动的兴趣,乐于参与欣赏学习活动等。在体育学习中,培养和激发运动的热情和兴趣,对自己喜欢的1-2项运动能够形成强烈的爱好等。在科学学习中,培养他们了解世界、尝试新经验、探索周围世界奥秘的兴趣和欲望,并乐意参加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乐意猜想、观察、实验、制作、解释、表达和交流等;(2)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汉字书写的方法,学会默读,朗读,诵读的方法,学会阅读叙事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学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会积累习作素材,学会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的表达方式,初步学会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等。在数学学习中,学会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学会合情推理、猜想、实验和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等。在英语学习中,学会英文单词的正确发音和书写方法,学会句型构成的方法,学会浏览、跳读、细读的英文阅读方法,学会用英文写短篇和交流的基本方法等;在音乐学习中学会识谱用谱、唱歌、演奏和创编的基本方法等。在美术学习中学会简单的造型表现方法、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方法,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策划、创作和展示的基本方法等。在体育学习中,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知道如何制定个人运动计划,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基本方法等,在思品与社会学习中初步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方法,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分析方法来说明问题的基本方法等;(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语文学习中养成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和交流习惯等。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认真细致、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习惯等。在英语学习中,养成正确发音和书写、尊重不同文化、乐于交往和表达的习惯等。在音乐学习中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在美术学习中逐步养成欣赏美术作品的良好习惯,在科学学习中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在体育学习中,逐步养成坚持锻炼和健康生活的习惯,在思品学习中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等。
(四)珍爱生命
小学是儿童生命的初始期,身体发育迅速,但身体器官还非常的稚嫩和脆弱,他们还不懂得也不会意识到要保护自己身体和各种器官的重要性,为此,我们认为始终增强小学生的健康意识、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培养小学生“珍爱生命”素养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框架》提出,“珍爱生命”内容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1]据此,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学生“珍爱生命”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1)生命价值教育,即首先,让学生初步理解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美好,在地球上有很多生物,但是人是唯一有思想并懂得创造的生物。感受生命是独特的,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让学生为自己的独特而感到自豪。感受生命是宝贵的,不同的人生各有精彩,但是无论是谁,生命都是只有一次,因此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其次,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性,让学生学会珍爱自己,正确认识自己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爱自然、爱万物、爱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爱与被爱,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珍爱生命;最后,激励学生关爱生命。通过锻炼拥有健康的身体,通过交往拥有健康的心灵,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本领等;(2)安全教育。即让小学生初步了解交通安全要求,了解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了解校内外活动安全要求,如防止触电、落物伤害、楼道安全、危险物品安全、出游安全等,懂得基本的火灾或地震是紧急逃生方法和逃生技能;了解实验和实作安全要求,懂得实验操作规范;了解体育活动安全要求,懂得在运动中保护自己身体不受伤害;了解饮食卫生安全要求,养成健康的饮食安全习惯;了解传染病防止知识,懂得预防常见传染性疾病;了解消防安全要求,懂得在学校和家庭内防止火灾和火灾中逃生;了解意外伤害事故,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等;(3)身体锻炼教育。即通过体育学习重点让学生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具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获得各项运动的基本知识,懂得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初步掌握用科学的方法来参与体育活动,初步掌握简单的运动技术动作及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能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初步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作用,认识到身心的发展关系,初步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初步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合作精神和基本的体育道德等;(4)行为习惯教育。即养成举止文明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惜时习惯,懂得感恩习惯,勤俭节约习惯,遵守秩序习惯,勤于动手习惯,锻炼身体习惯和讲究卫生习惯等;(5)生活习惯教育。即初步学会过健康的家庭生活,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懂得邻里生活要将道德和守规则,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开支,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会过快乐的学校生活,能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学会过文明的社区生活,能够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关心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学习会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具备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体会社会对老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怀,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
(五)社会责任
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即公民的基本意识,既是帮助他们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基本要求,是国家基础教育应当实现的基本目标,又是“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基础,这个目标由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民性和义务性等基本特性所决定。因此,我们认为应该从小学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框架》提出的“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1]据此,我们认为小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是:(1)公民意识教育。即初步了解公民应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知道基本的公民道德,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做有文明素养的现代小公民;(2)集体主义教育。即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知道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初步学会做一个热爱集体的人;(3)法治教育,即通过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初步学会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公民;(4)生态教育,即了解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了解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体会珍惜和保护人类共同居住的地球的含义,初步学会做一个环保主义者等。
(六)劳动意识
劳动实践是小学生学习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他们身心成长发育的需要。但是当下我国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校和家庭普遍不太重视劳动教育。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缺乏劳动的机会。从家庭来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原来很多的家务劳动已由机械设备或智能人工设备如机器人等所代替,这给人们带来闲暇的同时,也带来了家务劳动机会少从而孩子借故逃避劳动的问题。再加上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家长看得重,包办代替过多,孩子在家不用做什么家务劳动。学校亦是如此。以前由学生做的一些校园劳动如环境绿化、清洁卫生等已由劳工所取代,学校已经没有了可供学生们劳动的场所。二是不重视劳动教育所致。首先,“新课改”以来,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已正式被所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取代,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很多中小学校也形同虚设,并未实质性地开展。不仅没有了劳动课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未设专任教师而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劳动教育越来越淡化。其次,在家庭,家长对于孩子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学业成绩非常关注,不停地为孩子买教辅资料,为孩子请家教,送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培训班等等,很少把孩子的劳动教育放在心上。总之,劳动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三是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学生就连农村的学生都看不起工人和农民,很少愿意将来当工人或农民。我们认为脱离了劳动教育的基础,缺失了劳动意识的培养,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仅是行动上的“懒惰者”,而且也将会是精神上“懒惰者”。因此,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劳动意识”素养是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重点。《框架》提出“劳动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1]据此,我们认为小学生“劳动意识”素养培养的主要包括:(1)劳动情感的培养。即初步了解工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知道各行各业不同劳动方式的特点,懂得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成果,懂得勤劳是一种美德,初步树立积极劳动的态度和热爱劳动的精神;(2)劳动技能和方法培养。即小学生首先要学会料理自我生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如清洗自己的衣物等。学会家务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如做家常饭菜等。学会一些基本的社会公益劳动技能,如社区清洁等。学习会基本的工农生产劳动技能和方法,如栽种和养殖技能等。学会基本的手工和科技劳动和方法,如剪纸和做小实验等等。
由此可见,上述“六大素养”维度中的“六个基本点”是小学阶段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当然重点抓好这六大素养的六个基本点,并不是要忽视其它素养基本点的培养,而是要将培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性与局部性,长期性与阶段性,应然性与实然性,独立性与整合性相结合,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三六十八”融汇贯通,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兼顾整体,才能系统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三、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小学应该怎么抓
“核心素养”要在小学“落地”,实现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科学的实施策略是关键。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抓起。
(一)发挥各学科课程教学的作用
当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分科的方式进行教学。现在小学开设的科目共有9门,即品德与生活(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学校课程等。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目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必须与学科课程教学相结合,由各学科承担其任务。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是全面发展的人必备的综合指标体系。只有将其纳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才能得以实施并实现。这个综合指标体系的达成须由小学所有的学科来共同支撑,每个学科都会有共同的培养任务,如人文素养,学会学习等。当然,各个学科由于其独特性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又具有自身特色。发挥各学科课程教学的作用,应当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共同使命,将六大核心素养贯穿到学科教学中去。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教学,要求我们应当以“一三六一八”的核心素养目标体系来设定课程教学目标,编排课程教学大纲,确立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这将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课程改革必须做好的顶层设计;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上采用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单元模块的方式来进行编排,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核心素养培养单元。在这个单元的内容上体现核心素养的导向功能即一个“模块”的内容安排既有指向“人文底蕴”培养的知识学习,又有指向“科学精神”培养的学科思维训练,还有指向“学会学习”的学科策略培养,指向“健康生活”和“责任担当”的品行培养[10]。二是彰显各学科特色,根据学科的独特价值和功能育人。现行的小学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素养培育功能。如:小学体育的学科特色是“运动能力和运动精神”,有助于学生珍爱生命素养的培养;小学音乐和美术的学科特色是“艺术之美”,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等素养培育和形成;小学语文的学科特色就是“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对小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人文情怀和国家认同、母语思维等核心素养有着独特的培育价值;小学数学学科是“思维体操”,它对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勇于探究精神培养有独特的学科价值;小学英语学科特色是“跨文化品格”,它对学生国际理解这个核心素养有独特的作用;小学思品与生活(社会)的学科特色是“文明习惯和公民道德”,对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生活和责任担当素养具有独特价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就是“实践体验”,对“勇于探究”、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价值。
(二)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为核心”[11]10,具有整合性、主体性、体验性、实践性、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11]31-40,是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课程类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经历、亲自探索来积淀“人文底蕴”;可以通过“实做”“考察”“实验”“探究”,去“感受”“体验”“热爱”生活,从而培育“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的素养;可以引导小学生直接接触自然、社会、人类璀璨文明,从感性上深刻体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的认同感,对世界不同文化的理解力和对自己、他人乃至整个人类的关爱情怀,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担当”素养。
当前,大多数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1)课程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学校在课程开设、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活动组织和课程效能评价等方面均存在问题;(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学校没有因地制宜去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处于“校门内”封闭状态;(3)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化不够,很多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名目众多的德育活动,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多但是都较为零散,没有整合成可以循环使用的课程体系;(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大多数的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这些兼任教师精于学科教学,往往把综合实践课程看成“副业”,因而也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流于形式。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第一,健全综合实践课程的管理机制,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修订、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管理、课程评价方式设置等;(2)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包括实践基地和场所的开发建设,网络资源、实物资源的开发,课程成果的交流和展示等;(3)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教学能力,做好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学校教育中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可能离开课堂教学这一基本途径。”[12]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当然我们所指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室内”师生的互动活动,也包括“教室外”师生的互动活动。纵观当前小学课堂,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主动、教师主导的课堂已经成为了“新常态”。但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忽视课堂内的生命存在状态,忽视课堂内的学生生长目标,忽视课堂教学的生成过程,忽视教学内容的生活知识等情况还比比皆是。以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宰,以讲授为主要方式,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课堂是无法培育出小学生真正的核心素养的。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适合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呢?我们认为,具有生命性、生长性、生成性、生活性特性的“四生”课堂,即能够凸显教学主体的生命性、教学目标的生长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教学内容的生活性的课堂,才是真正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四生”课堂即强调学生和老师两个主体生命意义的双重构建,如“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在师生之间相互激扬;又强调课堂主体与课堂教学活动关联的双重构建,如“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在师生教学活动过程中实现素养的提升;既基于生命,关注生长、指向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又重在过程,联系生活,指向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只有这样的课堂才具备了小学生核心素养生长的土壤,也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上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在学生的身体里生根发芽。
(四)改进学生评价体系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须改进现行知识、分数、考试成绩为主的学生评价方式,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传统的以分数为主的单一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式将不能满足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要求。我们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评价内容上,改“学科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为“核心素养为主”的多元评价。美国著名教育家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13]这八种智能在儿童身体上会各有差异,《框架》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因此只有评价内容多元,才能准确而全面的反应出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水平。二是评价类型上,改“终结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意味着评价的结束,而发展性评价意味着促进学生的素养的新发展的开始,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时期、继续渐进的过程,因此只有以发展性评价方式才能促进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性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学校通过学生电子档案记录袋的方式,将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图文并貌记录下来等。三是评价主体上,变“单一主体评价”为“多元主体评价”。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主体应包含“三方“”即教师、学生、家长,通过以教师为“文化基础”评价的主要评价者,以学生为“自我发展”的主要评价者,以家长为“社会参与”的主要评价者,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行全面、立体、客观的评价。
(五)提升教师核心素养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事业。”[14]在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教师扮演者转化者的重要角色,这就对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升21世纪教师核心素养的相关举措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譬如,美国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方面发布了三份报告:《专业发展:21世纪核心素养实施指南》《21世纪的教师专业发展》《职前教师的21世纪知识与技能》;欧盟在2005年就通过并发布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师能力和资格标准,认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必备素质有:团结合作,运用知识、技术和信息,融入社会三个方面,其核心素养包含学科素养、教学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人际关系素养、跨文化和社会素养、公民素养、创业精神和文化表达[2]260。
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师专业能力和标准的文件。我们认为,在我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必备素质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身修养,如教师的健康生活、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公民素养;二是师德修养,如责任担当、教育情怀、教育思想等职业道德素养;三是教育素养,如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教育教学专业素养。我国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重点领域将会在:一是数字化素养即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和能力。21世纪我们已经身处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的数字化变革时代,这将带来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革,需要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的能力,并将这种信息社会的创新发展意识传递给学生;二是国际化素养即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21世纪我们已处于真正的“地球村”时代,全球多元化时代和“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家对外开放发展的大格局时代,这需要我们在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教育发展的自信,同时增进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对世界教育的理解,并将这种自信力和理解力传递给学生。三是终身学习素养即读写能力、资源检索、整合、运用的意识和能力等。我们也已经处于终身学习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带来了知识的大爆炸,带来了知识的极速更新,这需要我们教师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力传递给学生。
(六)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
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和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内,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有必要通过整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为学生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了一个学校教育、普通民众和公司企业的推进系统。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立体化创设的指导性文件。我们认为,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创设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十分重要。
首先是家庭环境的创设。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影响重大,家长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提升家长核心素养重在提升其公民素养和教育能力。家长公民素养主要包括遵法守法、公民道德、健康生活、劳动技能、文化底蕴、学会学习等;其教育能力是指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其次是社会环境的创设。社会环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广袤土壤,什么样的土壤培育出什么样的果实。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良好社会环境应当是充满健康生活、文化底蕴、绿色生态、创新发展气息,充满国家自豪感、文化自信感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环境。因此,进一步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区环境、网络环境,建设公益性青少年社区书屋、网络学习中心、体育运动场所、实践活动场所,开展社区民俗文化活动、实践创新活动、健康生活活动等,将有利于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生长。
总之,小学是个体成长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十分重要和关键。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基础开始抓起,即从生命的起始和基础阶段开始加以高度重视,从教育的起始处开始着力。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将教育比作农业,只有培植好了学生核心素养之根,才会在未来更好地绽放核心素养之花,结出核心素养之果。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将教育的目标比作“金字塔”,只有在小学阶段奠定好了学生核心素养之基,才会在将来到达核心素养的“金字塔”之尖。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EB/OL].http://edu.sina.com.cn/zl/edu/2016-09 -18/11143922.shtml.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陈鹤琴.一个理想的小学校[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4]颜之推.颜氏家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01. [5]朱熹.近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344. [6]朱熹.小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1:9.
[7]礼记[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6:293.
[8]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3.
[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8.
[10]张传燧,左鹏.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策略[J].当代教师教育,2017(2):67.
[11]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0.
[12]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0.
[13]霍德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0.
[14]朱永新.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19.
Abstract:Primary school period is key to one’s growth and the fundamental status and function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whole system decides the necessity of training students’core qualities during this period.The emphasesare six basic qualitiesincluding aesthetic ability,bravery for exploration,love for learning,love for life,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working awareness.The major strategies include exploration to the potential of major subjects,improvement of teaching strategies,promotion on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improvement of the assessment system,elevation of teaching staff’score qualities,optimization of famil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Key words:core qualities;primary school education;training strategies
[责任编辑:胡 伟]
O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Core Qualities from Primary School
ZHANG Chuan-sui1,ZUO Peng1,2
(1.College of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 2.Minghua Primary School,High-tech District,Changsha,Hunan 410205)
G625
A
1674-831X(2017)04-0001-09
2017-05-06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XJK17AZXX008)
张传燧(1956-),男,贵州石阡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承人才计划”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左鹏(1982-),男,湖南浏阳人,长沙高新区明华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长沙市骨干教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