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更迭,技术凶猛,内容依旧
——2017年新媒体产业热点回望
2017-03-11刘庆振
刘庆振
技术是媒介变革的催化剂,传媒产业当前所经历的任何一场显著性的变化都与以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变革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媒介产品过去赖以生存的商业逻辑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只有与这些最新的媒介技术协作而非对抗,我们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取到它们所带来的红利。今天,我们重点来讨论一下2017年新媒体产业和传媒科技等领域的几个热点话题。
一、知识付费炙手可热
如果说去年是知识变现的元年,那么今年就是其大发展的一年。喜马拉雅第二届“123知狂欢节”创造出了高达1.96亿的销售规模,是去年5088万的近4倍,其付费内容高达31万条;知乎Live、得到付费专栏以及其他的知识共享平台,都在探索更多元化的变现模式;《咪蒙教你月薪5万》课程在微信正式上线仅2天,就收获了6.3万订阅……
艾媒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为5.60亿人,预计有1.88亿有过内容付费行为。其中,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万之多,活跃在喜马拉雅、得到、分答、微博问答、悟空问答等平台的知识供给者数量也到了千万量级。
知识付费得到资本的追捧和用户的青睐,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大脑还没有像机器那样进化到足以处理早已泛滥的海量信息的程度,所以我们不得不依靠某种过滤机制来过滤出更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付费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机制,用户不愿意错漏任何重要的信息,相对于免费的知识而言,用户普遍认为花了钱的更优质、更值得长久收藏,毕竟“总会有用到它们的时候”。
另一方面,则更有可能是由于它成功地戳中了“小白中”(即年轻一代、白领阶层和中产阶级)的需求痛点——与其说这种付费是在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提升自我,毋宁说它是一种缓解焦虑的心灵按摩——真实的数据已经做了很好的诠释,某些花了199元的订阅内容,竟有85%的推送都不曾被打开。
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在讨论知识付费是不是伪命题,这样的讨论意义不大,因为它的市场已经形成,供给双方都玩得不亦乐乎。对于新媒体产品而言,它的商业模式已经取得了成功;而对于知识付费平台而言,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爆款的深耕、模式的对拼和流量的争夺。
二、直播经济回归理性
12月初,欢聚时代(YY)、陌陌、天鸽互动三大直播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出齐,欢聚时代净利润同比增长59%,陌陌净利润同比增长89%,天鸽互动净利润同比增长57%。除了这三家之外,一场“千播大战”下来,剩者还包括诸如映客和花椒等相对较大或特色突出的平台,映客正在企图通过借壳宣亚国际来登陆A股,但360拟注入江南嘉捷的资产包中却并不包含花椒直播。
总体来看,2017年是直播经济不断调整回归理性的一年。一方面,网络视听监管更加规范,低俗内容失去生存空间,一些没有获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直播平台,不得不尴尬退场;另一方面,高度同质化的直播内容,让一部分中小平台难以存活,也纷纷退出。去年最火热的时候,在线直播平台一度超过300家。然而,不到一年,其热潮已经逐渐消退,很多直播公司开始转战短视频方向,接下来直播领域将会是几个主要平台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博弈。
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不看到直播给整个传媒生态带来的巨大变化。如果去年人们还把直播简单地理解为网红秀场的话,那么今年当我们提到直播的时候,用户们会更加客观地看待它的即时分享功能给每个行业每个领域带来的价值。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可以直播,传媒大学一堂新媒体创业课也可以直播,正是直播进一步扩展了各行各业、各类群体、不同个体的创造和分享能力,增强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因此,2017年的直播已经从相对狭窄的网红营销工具转变为一种有组织的廉价而又普适的内容分享手段。按照这样的统计口径,今年直播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00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包括好莱坞大片,直播经济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国产电影的票房规模。更乐观的数据认为2020年直播市场或可达到800亿元。这也就意味着,退潮之后,那些坚持下来的企业,仍然还有很大的翻盘机会,市场离三国鼎立或赢家通吃的格局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直播不但不会死,反而会开创一个新的全民直播时代。
三、短视频进入下半场
短视频浪潮早在2014年就已发端,主推10秒短视频的美拍在上线短短9个月后用户规模便突破1亿;2016年以papi酱为代表的PGC们把握住了流量红利使得短视频发展进入爆发期;而2017年短视频市场的竞争则伴随着互联网大佬的入场变得日趋白热化。
3月,腾讯领投3.5亿美元投资了快手的D轮,该平台目前已有7亿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4月,阿里宣布土豆网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并投入20亿元鼓励内容创作。快速崛起的今日头条旗下也已有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三大短视频平台,并于11月全资收购北美知名短视频产品Musical.ly。值得关注的是,张一鸣在11月头条创作者大会上声称,其旗下所有短视频产品日均总播放量已经超过100亿,包括OGC、PGC以及UGC在内的短视频发布量超过2000万条。
如今,整个内容产业,言必称短视频。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些早期投身于短视频领域的内容创作者就像那些最早开滴滴的私家车司机一样借风飞了起来。应该说,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在2017年即将结束的时候,随着流量红利的消退和大佬们的陆续进场,短视频的赛道和竞争格局已经相对清晰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Trustdata的数据显示,用户消费短视频时长占总时长比例在8月份达到6.9%的峰值后就出现了下滑,随后三个月该比例分别只有6%、6.5%和6.1%;同时,大量创作者的涌入也使得分摊到每条短视频内容上的用户注意力和流量变得越来越少。
虽然人们普遍会认为短视频门槛低、需求旺盛、前景大有可为,但那是上半场的游戏。在经历了野蛮生长的初期阶段后,短视频的下半场面临的事实则可能是,流量将会越来越向头部聚集,专业化、媒体化的团队将会得到平台的更多偏爱。未来两年,在宏观层面上将会是几个主要玩家之间的较量,在微观层面上则将会呈现出“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马太效应。
四、虚拟现实渐入佳境
尽管国内创业者、投资者和用户对VR和AR的热情都远不如去年高涨,但全球范围内对虚拟现实的投资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高,而且投资的步伐更快。据虚拟现实领域专项投资机构The Venture Reality Fund最新发布的报告称,对比去年同期,2017年下半年,虚拟现实领域的投资规模增长了79%。其报告中提到了超过450家公司正在开发如基础设施、工具、平台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生态系统的应用。2017年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球对AR和VR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23亿美元,比以往任何一年都高。
随着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它们已经开始改变我们在一系列环境中的沟通方式,其中就包括我们获取新闻和娱乐的方式。过去三年,VR从早期的试验阶段逐步融入编辑室,成为新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向用户靠近,如今用户完全能够在智能手机上观看全景视频,或者借助特殊头盔观看VR视频。随着技术的发展,VR影视也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纷纷新增了相关奖项。11月11日,虚拟现实影片《血肉与黄沙》获得奥斯卡特别成就奖,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奖的VR影片。
不过,由于高昂的开发成本和硬件要求,VR技术在新闻和娱乐领域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的快速。相比之下,AR技术的门槛低得多,任何拥有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使用。从今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和iPhone X 发布会来看,AR将成为苹果未来的一个重头戏。也有报道称苹果在悄悄地开发 AR眼镜,相关产品有望在2019或2020年发布。如果真如库克所说的那样“就像一日三餐一样,AR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这种新的体验方式势必会重构新闻和娱乐产业。
当然,无论是VR还是AR,无论是新闻还是影视,都不得不面临没有足够多优质内容来吸引用户的困境。尽管如此,无论对于记者还是对于媒体,即时地关注并跟进在虚拟现实方面的应用和投资,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需求爆发之时确保自己没有掉队。
五、人工智能备受关注
几秒钟写出一篇新闻稿的机器人在2017年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几乎已经成为大部分有点实力的媒体的标配。谷歌目前正在完善两款工具,一款可以从英国的公共数据库中自动抓取信息,这还是属于素材收集的部分,另一款则可以为报道自动匹配图表、图片或是视频,起到丰富完善报道的作用。短短几年时间,人工智能就渗透到了从内容生产到信息分发、从事实核查到广告投放的每一个环节。事实上,除了今日头条的智能推荐和个性化算法为人们津津乐道之外,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应用,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快、还要广、还要有意思。
比如,AI+时尚。上半年,腾讯和唯品会联合发布的《AI+时尚:中国95后流行色报告》,结合图像处理和人脸识别技术,不仅分析出95后最喜爱的颜色“95后黑”,还揭示了时尚潮流另一种方向,那就是利用人工智能为消费者打造个性化定制的时尚产品。
再如,AI+打假。“后真相”时代,情绪和观点盖过事实,2017年的网络舆论反转更是层出不穷,假新闻或不完整的消息很可能会对读者造成误导。Facebook通过不断提高机器学习算法的速度和准确性,使得平台能够快速识别疑似假新闻的内容,并将其交给第三方机构进行核查,之后将核查报告呈现在“相关文章”列表中,减少了假新闻在平台中曝光的时间,也就减少了假新闻的负面影响。
还有,AI+聊天。我们已经不满足于与Siri进行简单的对话,深度学习、情感交互、记忆推理……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尝试正在催生新一代的聊天机器人。随着新闻数量的爆炸增长和聊天机器人对话模式的愈加完善,以及年轻一代对于资讯获取体验“温度需求”的高涨,有个性的聊天机器人可能会成为日后人们接受资讯的一种流行方式。
结语
当传媒产业与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时,各种不同的算法都会根据我们的个性化需求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取舍,无论这些信息是知识、短视频、直播,还是新闻、娱乐、网络言论。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看待媒介、看待娱乐、看待生活乃至看待一切事物的方式。如果没有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我们的内容消费和娱乐生活将会大不一样,甚至远不如现在。然而,无论本文提到的这些概念或技术如何绚丽多彩,用户最终真正的需求并不是概念和技术本身,而是更真实的新闻、更优质的内容、更新奇的娱乐和更难忘的体验。机器或算法有可能能够胜任采集、生产、加工、分发、预测等大量的程序化媒体工作,但是基于个性化的媒体创意性、创新性和创造性工作,才是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少目前以及明年仍然会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