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法论

2017-03-11韩振峰陈国平

理论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群众发展

韩振峰,陈国平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法论

韩振峰,陈国平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二步,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步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困难。实现远大的目标离不开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先进理念指导、群众路线、协调统筹、重点突破、区别对待、问题导向、典型示范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两个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重要判断,强调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到本世纪中叶如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

一、实事求是的方法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出发,研究、思考找出其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即规律性以指导我们的工作。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根本特性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在客观分析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谋划、实施。毛泽东用中国语言形象地将这一原理概括为“实事求是”。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社,2013年版,第130、130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了解实际,把握实情是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强调“本本是研究、抽象的结果,……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社,2013年版,第130、130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来的,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发展成就的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揭示出社会发展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的客观历史过程。这个客观性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性。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人均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经济质量还不强,各方面差距依然很大。不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就我国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一方面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同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就是总体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习近平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建设的的目标、程度、重点、政策和措施等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来考虑谋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要知其事度其时,既要坚定信心、又要认清形势。一方面要顺应发展趋势,积极作为。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现实的伟大实践,是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期盼,是全党、各民族和全体人民的意志。我们要看到这个“决胜期”的重要性,一鼓作气,以终点冲刺的精神争取按时实现既定目标。另一方面,不能急于求成,简单化。我们在充满信心、积极作为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各地区的实际和不平衡性,看到中西部农村地区依然比较落后。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指标、实现程度、工作方式就不能简单化、一刀切。习近平强调,“十三五”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就全国而言的,全国不可能整齐划一,各地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有些高一点,有些低一点才符合实际”,“不是说各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都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才是实现了全面小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走到老路上去。”*《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4页。因此,各地区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目标和水平届时依然是有差别的,不可能同时达到同一水平,也不能用命令的、运动的、简单化的方式搞发展来达到某一要求。对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都有不同目标,发展方式不是粗放发展、强力刺激抬高速度,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了解实情的最基本方法。习近平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成事的途径和基础,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传家宝”、“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社,2013年版,第130、133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各地、各方面情况复杂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各地、深入群众详细调研,为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调研思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到基层考察调研50次、累计151天,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涉及东、中、西不同发展地区,他每到一地不仅看城市各方面的建设,还要就农村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调研、了解政策落实、进行指导,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仅2016年半年多时间总书记就扶贫开发进行了7次调研,在多地了解农村扶贫问题。网络上把总书记半年多走过的地方称作扶贫路。做好调查研究,习近平强调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全方位调查,还要对调查材料进行抽象分析和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根据自身工作层级范围,抓住制约小康社会建设的问题,详细研究具体症结,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遵循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联系,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了规律,就获得了真理性认识,实现了从必然到自由的飞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就在于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发展规律,为其革命性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强调,“做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社,2013年版,第130、133页。即将建成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状态、新阶段,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建成这样的社会,必须遵循和探索建设规律。习近平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4、778、824~825页。我们必须遵循自然、人类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核心就是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习近平强调,这个总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7、338页。。总布局涵盖了社会各领域,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社会系统,是对“三大规律”的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把握好总布局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在把握规律中顺利推进。另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学习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借鉴、遵循、探索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具体规律,比如经济运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主法治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等方面的规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实效。实效是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预定目标最根本的检验标准,也是让群众获得实惠,取信于民,赢得群众支持的根本。习近平强调“实干兴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7、338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鲜明特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习近平指出,未来发展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4、778、824~825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真抓实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一是目标和措施要切合实际,不能超越阶段、实际。二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为了达到某项指标,某个领导要求而搞竭泽而渔的形式主义。三是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要抓好关系发展的根本问题,讲质量、重效益、让群众得实惠,防止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工作作风。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小康,既要是物质富足的小康,也应是精神文明的小康;既要经济小康,也要生态的小康;既要充满活力的小康,也要民主法治良好的小康;既要“四个”现代化的小康,也要制度现代化的小康;既要有部分人和部分地区先富的小康,也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的小康。总之,这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取得实实在在进步和发展的、人民感到幸福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先进理念为指导的方法

先进理念为指导就是要以来源于实践又反映未来实践发展趋势的科学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引领和指导我们的行为活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对实践发挥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人的思想认识可以超前于实践,也可能滞后于实践;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超前的、科学的思想、观念可以正确地引领、指导和促进社会实践的进步,反之亦然。习近平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4、778、824~825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新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当前,小康社会建设处在国际国内新的环境下,发展既面临新的趋势和机遇,也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首先要把学习、树立和贯彻落实先进理念作为头等大事。习近平强调,“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74、81、827页。。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各自、各地工作实际积极正确地贯彻落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既定目标和标准扎实苦干,不断以深化改革提供动力支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法治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领导核心和政治保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社会发展新格局、新状态。同时,我们还要吸取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吸收世界一切有益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以理念变革为先导,进行前瞻谋划、前卫设计,超前谋划,做好顶层设计,避免出现重大社会失误,产生重大社会问题,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千秋伟业。

三、群众路线的方法

走群众路线就是党的一切工作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历史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考察社会历史,确定了物质生产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作用。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在历史发展中的根本作用,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502页。,“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502页。。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群众作用原理的概括,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讲话中提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2014年版,第697页。。他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40页。。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40页。。他要求,面向未来我们要“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人民干事创业”*《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74、81、827页。,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74、81、827页。。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小康”,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的最高要求和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所在。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理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受惠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着眼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现实而提出来的,包括五大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涵盖“五大建设”,涉及改革、国家治理、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致力于解决社会发展中关系群众学习、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大问题、小事情。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按期实现既定目标,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只有依靠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无比强大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和目标才能变为现实,变成人民的美好现实生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方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以人民为目标、以人民为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由人民来监督和评判。各级领导干部要做群众的服务员,尊重群众、爱护群众、服务群众,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和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为人民创造更好的学习、创业、工作、生活环境,“解决经济政治生活中特别是民生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魏磊:《论深化社会控制科学化研究》,《理论学刊》2017年第2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都能在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把群众的认可作为评判小康社会是否建成的标准。第二,各级领导干部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而不是简单命令的办法把群众发动组织起来,促进群众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滚滚洪流。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社会活力。向群众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保证社会和谐、安定和有序;加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群众觉悟,构建社会良好风尚。第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向群众学习,汲取群众的智慧;要畅通群众建言献策和意见反映渠道,建立和强化群众意见反映激励机制和处理机制,以此为基础制定正确的政策,提出可行的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化为群众的实践,促进社会的进步。

四、统筹协调的方法

统筹协调就是用“两点论”的矛盾分析方法从相互联系角度思考问题、把握事物各方面关系的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和多样的,因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事物的自始至终,矛盾具有普遍性、多样性,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认识事物要坚持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十个指头”弹钢琴、“两手抓”,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习近平指出:“任何一项事业,都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8日。我们将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要致力于解决已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达到更高水平的良性社会状态。为此,我们做各项工作要注重统筹协调,“要注重总体谋划”,“要讲两点论”*转引自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党建》2015年第2期。。

从发展时序来说,要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发展。即将建成的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战略一环,各方面建设,既要着眼于实现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也要着眼于长远发展,长远谋划,为实现下一步发展目标打好基础。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是“高质量的小康社会”,“要考虑长远期的发展要求”,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更牢靠的基础”*《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7页。。因此,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简单追求短时间GDP增长多少、收入增长多少,而要抓根本措施,注重发展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从领导工作来说,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时间很紧迫,任务很艰巨,关键是领导,各级领导机关要发挥好领导作用。中央要整体协调谋划、做好大政方针整体把控,及时出台和调整相关政策。地方要勇于担责,积极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一些地方、单位、部门和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殆政、盲目发展、“四风”问题突出等工作作风和不良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切实解决。

就建设内容来说,即将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更“全面”发展的社会。不仅要有经济数量的增长,还要有经济质量和效益;要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要推进民主法治、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满足人民民主政治生活需要;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要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满足人们民生需要;要保护生态,保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满足人们生态环境需要。

就社会布局来说,即将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城乡、区域更趋协调的社会。未来建设中,我们必须以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为蓝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导向作用,切实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实施多中心带动的区域发展格局,保持东中西的均衡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实现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格局,形成城乡互动发展。

就成果分享来说,即将建成的小康社会是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共建共享和更公平的社会。习近平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诶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奏响四个全面(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315/c1001-26694068.html。。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宗旨的体现。我们必须处理好少数先富和多数共富的关系,通过制度改革建设更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经济、税收政策,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

就社会主体来说,即将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济社会与人协调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在促进群众增收、民生、教育、民主、平等、健康、环境,以及人际关系和谐上多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更好地服务和增进人的发展。

五、重点突破的方法

重点突破方法指的是做工作要抓住关键和重点环节的突破并以此带动工作全面推进的方法。做工作不能平均用力,要像十个指头弹琴,该按哪个按哪个。习近平强调做工作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党建》2015年第2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矛盾有主次和主次方面之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矛盾主要方面起主导和主要作用。在认识问题、分析矛盾时既要坚持“两点论”,也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解决好重点问题、关键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全面推进,但必须在“全面”中抓住重点的工作、环节、岗位、领域和制度,以重点促全面。

就领导工作来说,要抓住地方和基层这个重点。地方和基层是党和国家的中观和微观领导机构,是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地方和基层的领导中枢。政策制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党的大多数干部在地方基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方针政策都已制定,关键就是落实。而同时,我国现行行政体制呈“金字塔”型,权力集中且层级多,会出现“双减效应”。一方面,中央领导力和政策落实会随层级降低而减弱。另一方面,干部力量、领导水平会随层级降低而减弱,由此就会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违反党的政策、纪律和国家法律的问题,使党的正确政策主张难以在基层有效落地生根。所以,必须加强地方和基层干部力量,加强工作指导;建立领导责任制度和工作汇报制度,强化考核、监督;合理分权,调动和发挥基层积极性和主动性。

就建设内容来说,要抓住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这个重点。社会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推动的整体进步。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推动小康社会其他各方面全面进步。在城市,要抓住结构调整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科技创新为重点,提高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在农村,要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为重点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民生关系群众生活方方面面,是小康不小康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群众对建成小康社会认可度高低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31页。强调发展不全面的主要表现就是民生保障。加强民生,要抓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打造更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民生改善力度。

就发展动力来说,要抓住改革创新这个重点。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是保证小康社会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核心。我们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义无反顾地把改革引向深入,打破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保守思想、体制弊端和利益堡垒,理顺城乡、区域、分配等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的支撑和保障。以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性国家实验室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就区域来说,要抓住中西部乡村这个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在中西部偏远农村。未来几年,要加快新型城市化的推进工作,促进农民向城市转移就业安家;要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尽快异地搬迁,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完善农村创业政策、环境支持,增强农村的发展能力。

六、区别对待的方法

区别对待方法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事物的不同情况进行有区别地分析研究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矛盾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就是矛盾的个性,是矛盾因其性质、地位、发展阶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的差异性。抓住矛盾特殊性对认识事物具有决定意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国情出现了阶段性和地区性变化。在看到基本国情没有变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基本国情在不同地区呈现的差异性,即不同地方的特殊国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的有现实针对性的奋斗目标。在实际建设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一要区别地区政策。我国地域广大,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城市农村二元结构和西部支持东部历史性政策等多因素影响共同造成了城乡、东中西地区比较大的差距。为了平衡发展,需要采取差异化政策。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国家要有更大的支持力度,东部富裕地区要更大地支持西部贫困地区。

二要区别目标要求。事物发展具有差异性。我们应该看到城乡、东中西要到2020年全国所有地区同时同程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不实际的,不同地区建成的小康在程度上肯定有着一定差别,但必须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了。

三要区别重点工作。由于城乡、东中西地区的差异,那么在重点工作上也要有所差别。我国经过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已经较大。由于城市化速度快、经验不足,各种社会问题突出。城市未来面对的是如何破解社会领域的各种“城市病”,进行有效城市治理。而农村面对的是农民的转移就业、农业的现代化、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和民主法治素质的提高等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农村社会的转变问题。

四要区别发展方式。目前农村和城市各自面临不同的发展状况和制约因素。制约城市发展的最大的基础性问题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必须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各地要根据自身优势,实行差异化产业发展模式。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大基础性问题是农民脱贫致富,必须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富足。

七、问题导向的方法

问题导向方法就是做工作要从善于发现、面对、分析和解决问题入手抓工作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就是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发展和矛盾运动的学说。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所以,把握矛盾才能认识事物,正确的认识和解决矛盾才能认识和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就是制约事物发展的“问题”。抓住矛盾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事物的发展。习近平强调做工作“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97页。。只有以问题为导向,化解制约小康社会建设的各种矛盾问题,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定的目标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

坚持问题导向方法,必须善于把握和解决制约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是要精准把握问题。精准就是要抓住要害,准确地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转方式,解决发展质量与效益问题。通过结构调整、方式转变解决发展质量,保证发展速度。三是补短板,解决不平衡问题。我们将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针对低水平、不平衡的和不协调的初步小康提出来的。目前,决胜小康社会建设就是要针对影响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贫困、精神文明、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社会发展中的不足、不强的方面着重发力。四是防风险,解决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问题。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化解发展中的重大风险。五是改革体制弊端,解决制度障碍问题。要通过改革理顺关系,解决制约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体制机制问题。六是加强党的建设,解决领导保证问题。通过全面从严治党,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作风问题,腐败问题等。

八、抓典型的方法

抓典型就是做工作善于通过树立先进和落后正反典型以示范和鞭策大多数推进工作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总是有先有后。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反面的警示鞭策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要对积极的、先进的、成效显著的地方、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总结先进经验,加强宣传和学习;对不主动作为、落后的、成效不大的地方、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总结教训,加大曝光和鞭策教育。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学习教育,带动大多数地方和大多数人共同加快的步伐,确保如期实现既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MethodologyofBuildingaModeratelyProsperousSocietyinAllRespects

Han Zhenfeng, Chen Guoping

(School of Marxism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s the second step of the three-step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lso is the first goal of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From now to 2020, it is the decisive phase to finish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ere still remain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decisive phase to finish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Scientific methods are indispensable to the realization of great goal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mass line, overall coordination, breakthrough at key points and so on provid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wo Centenary";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methodology

本文系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项目编号:KLI15001531)的阶段性成果。

韩振峰,男,法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陈国平,男,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生。

D616

A

1002-3909(2017)06-0004-08

[责任编辑:魏磊]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群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