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诗词教学中的吟诵之美
2017-03-11任远
任 远
武汉技师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0
试论古诗词教学中的吟诵之美
任 远
武汉技师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0
本文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可以通过吟诵的方式实现。本文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具体篇目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探讨,试图从吟诵角度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以达到利用古诗词教学进行美育渗透的目的。
古诗词;教学;吟诵;美
1 什么是吟诵
学习古诗词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吟诵,而且,在吟诵中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在吟诵中领略古诗词的美,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什么是吟诵呢?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吟诵,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根据陈少松的观点,“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地读;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学习吟诵对于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典诗词具备吟诵的基础,这是我们强调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吟诵方法进行美育渗透的前提条件。在《毛诗序》中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诗的言志的传统,也是其为了表现诗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而这必须首先要在诗人的感情上产生一种“摇荡性情”的状态,才有可能“形诸舞咏”。可见,古诗词是因内心之感动而外显于吟咏之中的。
同时,吟诵这种方式也历来为许多学者所重视,认为其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例如黄仲苏在其《朗诵法》中将“朗诵腔调”分为四类:诵读、吟读、咏读、讲读。他认为学习古诗词,应运用好这里的第二和第三种方式,“二曰吟读,吟,呻也,哦也。宜用于读绝诗、律诗、词曲及其他短篇抒情韵文,如诔、歌之类。三曰咏读,咏者,歌也,与詠通,亦作永。宜用于读长篇韵文,如骈赋、古体诗之类”。 朱自清认为吟诵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前的私塾里老师教书就是这样的,学校里教古文也是如此的,五四以后对这种方式逐渐抛弃,抱有成见,他认为这是教学上的一个大损失。不会吟也不屑吟也使得许多学生既不能欣赏古文旧诗词,又不能写作文言。语文教学大家叶圣陶和夏丏尊更是认为学校的国文教学应当恢复传统的吟诵方法。“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功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他们还认为,现在的学生们虽然叫做“读书”或者“念书”,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去“读”或“念”,而仅仅只是“看”而已。对于语言类的学科,应该是采用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的,而“读”就是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
2 如何体现吟诵之美
“一切艺术都是趋向着音乐的状态”,古诗词也不例外。陈少松认为,学会了吟诵,可以使我们在鉴赏时更充分地领略作品的意境美。并且,吟诵本身也是一种古诗词文音乐美的享受,而这种音乐美光凭眼睛看是感觉不到的,它必须通过发声的吟诵,通过耳朵的听觉才能直接感觉得到。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指出:这种吟诵古诗词所产生的音乐美是“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朱光潜认为:“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 而单就“节奏”而言,诗又与音乐有不同,“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只有纯形式的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 从朱光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节奏是音乐、舞蹈和诗歌三种艺术的共通之处。但是,诗歌的节奏又与其他二者不同,它的节奏所体现出来的美是复杂的,是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的,是能够表现出一种形式与内容相联系的综合的美的。并且,这种节奏的表现是必须通过对古诗词的正确的吟诵才能达到的。
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存在着读得太少的现象,有的课文,甚至是古诗词,直至全部讲授完毕才读了三次。课前教师带领学生读了一次,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再读一次,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回读一次,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读得如此之少,那些古诗词中的名言佳句如何积累?读得如此之少,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如何体验?读得如此之少,学生的思想情操如何陶冶?读得如此之少,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提高?读得如此之少,学生的高雅气质如何培养?只有多读,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只有通过吟诵,学生才可能更好地体会到古诗词的声调之美、音韵之美、节律之美;只有通过吟诵,学生才可能在情感上积累丰富的体验。可见,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3 教学实例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运用吟诵的方法来指导教学,余映潮提出了“美读欣赏式教学模式”,他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朗读教学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和较为厚实的素养,在朗读教学方面起码要做到如下四点,第一,要有设计朗读课的基本能力;第二,要通晓关于朗读的基本知识;第三,要有较高的朗读水平;第四,要熟悉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这里面最难的有两处,一是教师自己的朗读水平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二是如何根据课文的特点巧妙而有力的让朗读起伏绵延于整节课的教学,如何做到多朗读、少讲析而教学过程不显得单调乏味且又完成了课文教学任务。” 所以,作为教师,要想通过吟诵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对古诗吟诵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下面简单地谈一谈《楚辞》的吟诵。《楚辞》是产生于我国南方楚地的一种新诗体,它的特点是:“其言甚长,句式参差不齐,表达的情感丰富复杂;吟诵起来,音调显得舒徐婉转些,节奏和旋律富于变化。” 陈少松认为,吟诵好《楚辞》,需要注意三个方面:(1)恰当处理节奏和旋律;(2)适当拖长“兮”字的音;(3)读好最后的“乱”。
下面,我们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湘夫人》为例来进行简单讲解。开头四句,在节奏上可以这样处理,“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样的处理方式很细致,虽然显得停顿较多,但是,正是由于这样细致的处理,使得吟诵时的节奏感更强,音节也显得更为舒缓。
同时,节奏与旋律的变化也应随着诗词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还是以《湘夫人》为例: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表现的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愁绪,所以在吟诵的时候要注意音调低沉,节奏缓慢);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情绪继续低落,所以在吟诵的时候音调由高渐低,节奏先快渐慢);
沅有茞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情绪是痛并期待着,所以吟诵时音调低沉,节奏缓慢);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急切的心情,所以吟诵时音调高昂,节奏加快);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表现的是一种喜悦的心情,所以吟诵时音调由中到高,节奏轻快);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表现的是一种执着情绪,所以吟诵时音调由低到高,节奏由慢到快)。
最后,再来谈一谈“兮”字。根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兮”字远古音是“啊”,是语气助词。所以,在读的时候要体现出抒情的味道,要体现出声音的舒缓、婉转、圆润的特点。而且,我们还可以用男、女生交错吟诵的方式来体会诗中的美,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主动地、带有兴趣地体会吟诵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具体做法是由男生吟诵本诗第一至八句,接下来由女生吟诵第九至十二句,再换由男生吟诵第十三至十八句,再由女生吟诵第十九至三十句,然后由男生吟诵第三十一至三十四句,剩下的由女生完成。
教材中所选多为近体诗,也称为今体诗,是我国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吟诵时所体现出的美,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不仅体现在旋律上,也体现在韵上,即押韵。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指出:“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这说明押韵在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诗的平仄格式又是近体诗韵律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好诗的平仄格式,才有可能在吟诵的时候把握诗的语言的节奏和旋律之美。
下面以王维《山居秋暝》为例来简单地谈谈平仄和押韵(用-表示平,用 表示仄,用下划线表示韵脚):
---︱︱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外,有不少诗也是可以配乐进行吟唱的,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兵车行》等等。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吟诵的时候,应该注意搜集该古诗词是否有相应配套的音乐曲谱进行吟唱,如果有,应该尽量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尽量地将它还原成本真的样子,除了带给学生音乐美的享受之外,还附带了一种古典美的熏陶。
最后再简要谈谈词的吟诵。词的吟诵比诗的吟诵要复杂得多,词的格式有一千多种,句子长短不一,韵律复杂多变,节奏和旋律也变化多端。如果有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将词进行配乐歌唱,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文学。这样,在吟诵的过程中会使学生得到更大的更为丰富的美感的享受。例如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姜夔的《扬州慢》、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的《声声慢》、秦观的《鹊桥仙》、周邦彦的《苏幕遮》、李煜的《虞美人》等都是可以配曲吟唱的。
[1]朱光潜.诗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8.
[3]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刘永康.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M].人民出版社,2007.
G63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