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里翻译规范视角下《柳林风声》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2017-03-11梁新新
梁新新
(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柳林风声》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英国散文体小说的典范。小说以其优美的语言讲述了鼹鼠、河鼠、蛤蟆和獾的冒险故事和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
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以色列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他在佐哈儿(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翻译规范理论,成为描述性翻译理论研究方面成就颇高的理论家之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主要包括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s)、初始规范(initial 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介绍了翻译规范理论,并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如韩江洪的《论中国的翻译规范研究》等[1]。本文在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指导下对比分析《柳林风声》两个译本(任溶溶译本和杨静远译本)的差异,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
1 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
图里的翻译规范包括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
预备规范,包含翻译政策和翻译的直接性。翻译政策指在特定时期对文本类型和语言的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直接性与目的语文化对转译的容忍度问题有关。翻译或是将源语文本直接译成目的语,即直接翻译;或是将由源语文本翻译来的另外一门语言文本译成目的语文本,即间接翻译。
初始规范,制约着译者在翻译时的整体倾向,决定着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要么尽可能向源语语言和文化靠拢,要么尽可能向目标语语言和文化靠拢。前者被图里称为追求“适当性”;后者则是“可接受性”。以上两种规范都是在宏观上对翻译活动起制约作用。
操作规范则制约着具体翻译过程中微观层面的抉择,其涉及具体文本的处理、操作和翻译策略,包括母体规范和文本—语言规范。前者涉及对文本整体及内容的安排取舍,包括省略、添加、位置的改变、对段落及章节的分割以及对原文进行全译与否等等。后者则具体到对字、词、句等微观层面的处理,如句子结构、词汇选择等等。
2 翻译规范下的译文对比分析
图里认为,翻译规范运作于每一种翻译行为当中以及翻译活动的每阶段,因而体现在译作的每个层面上[2]。
2.1 预备规范下的译文对比分析
预备规范包含翻译政策和翻译的直接性。任溶溶老先生的译本最早出现在民国三十七年十月(即1948年10月)上海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华尔·狄斯耐作品选集》中,任老将其译为《柳树间的风》,此书为原著的简写本。后来,在此基础上,任老复译了全本。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内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为了让不懂外文的国人了解西方的艺术和经典,译者翻译时聚焦于其内容和主题,大都保留了源语的行文习惯。1997年杨静远女士译本,译名为《柳林风声》,是现今所有的中文译本中最好的译本之一。经历了改革开放,伴随着文学作品进入国门的还有大量的翻译理论,此时对于国内读者及文学爱好者来说,阅读文学作品不单单要看其内容与主题更重要的是领悟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因此,很多翻译家在翻译时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原文的文学价值及读者的感受上。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杨女士不拘泥于原文行文方式,译文语言优美、流畅自然,完美的用地道的中文再现了原文的韵味。读者在读此译文时不仅可以准确的理解原文,还能体会到汉语之美。此外,无论是任溶溶的译本还是杨静远的译本都是从源语直接译过来的,都是直接翻译。
2.2 初始规范下的译文对比分析
初始规范下有 “充分性”和“可接受性”。如若译者遵循原文的文体和文化特征,译文则会保留原文的韵味,促进目的语读者对异国文化的理解。若译者遵循目的语文本的文体和文化特征,那么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译文则更流畅,更容易被接受并理解。总体来说,在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群特殊性的基础上,任溶溶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尽力还原原文的风采,保留源语的特色;杨静远则不拘泥于原文,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汉语的行文方式组织语言,使目的语读者在面对译文的时候感觉不到翻译的痕迹。以下用例子来说明。
例 1:“Onion-sauce! Onion-sauce” he remarked jeeringly,and was gone before they could think of a thoroughly satisfactory reply.(Kenneth Grahame,2015:2)[3]。
“洋葱酱!洋葱酱!”鼹鼠嘲笑他们说,而那些兔子还没想出一句十分满意的话来回敬他,他已经跑的不见了任溶溶,(2012:4)[4]。
“蠢货!蠢货!”他嘲笑说,不等他们想出一句解气的话来回敬他,就一溜烟跑的没影了(杨静远,2015:2)[5]。
分析:这句话也是鼹鼠“逃离”春季大扫除后,路过灌木树篱,此时,一只兔子跳出来向他收买路钱时,鼹鼠给他的回应。这种情况下,鼹鼠是十分气愤的。任溶溶将“onion-sauce”直译成“洋葱酱”,如若不给出注解——吃兔肉喜欢加洋葱酱,那么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根本不理解为什么鼹鼠要在此刻说“洋葱酱”。而杨静远将其意译成“蠢货”既符合语境又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
例 2:When others,who have long lost the more subtle of the physical senses,have not even proper terms to express an animal’s intercommunications with his surroundings,living or otherwise,and have only the word“smell,”for instance,to include the whole range of delicate thrills which murmur in the nose of the animal night and day,summoning,warning,inciting,repelling.(Kenneth Grahame,2015:51)
我们人类早已失去肉体的微妙感觉,甚至没有一些专门字眼可以用来表达一只动物同他的周围环境和动物的交流,比方说只用“闻”这一个字来概括动物日夜在鼻子里呜呜发出的全部微妙的刺激感觉:呼唤、警告、煽动、拒绝(任溶溶,2012:80)。
我们人类,久已失去了较较细微的生理感觉,甚至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来形容一只动物与他的环境——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之间那种息息相通的交流关系。比如说,动物的鼻孔内日夜 不停的发出嗡嗡作响的一整套细微的颤动,如呼唤、警告、挑逗、排拒等等,我们只会用一个“嗅”字来概括(杨静远,2015:67)。
分析:这是作者对鼹鼠即将“嗅”到自己家时的一段描述。任溶溶对该长难句的翻译依照原文断句进行,而杨静远进行了切分。任依照原文句子结构对应翻译出来;杨将一个长句切分为两句,并调整句序,更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更易于目的语读者接受。
2.3 操作规范下的译文对比分析
操作规范包括母体规范和文本—语言规范。母体规范涉及对文本整体及内容的安排取舍。笔者选择的《柳林风声》的两个中译本都是原著的全译本,两位译者没有对原著的段落或章节进行删减或增加,其与原著的结构和分布都一致。但对于一些相同句子的翻译,两者是有差别的。
例 3:“This has been a wonderful day! ”(Kenneth Grahame,2015:3)
“今天是个呱呱叫的好日子!”(任溶溶,2012:6)
“今天太美了! ”(杨静远,2015:5)
分析:鼹鼠第一次坐上船之后非常高兴,顿时觉得一切都很美好,于是引发了上述之感慨。原文中“wonderful”意思为“极好的;精彩的;绝妙的;奇妙的;美妙;胜;神妙”,“day”作名词时意思是“一天;白昼;日子;特定日……”,所以这句话直译过来应该是“今天是精彩的的一天或今天是个好日子”。任将一整句译为“今天是个呱呱叫的好日子”增加了叠词形容词“呱呱叫”既表达出鼹鼠非常高兴的心情又生动形象。杨意译为“今天太美了”,句子简洁凝练,也很好的表达出鼹鼠的心情非常愉快。两译文在很好的表达原文的意思的同时又各具特色。
此外,两个译本中的注释也有区别。任溶溶的译本中对西方文化中特有的,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的词汇添加了注释,共有六处加了注释。既实现了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又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且还丰富了目的语读者对外国文化的理解。杨静远的译文中没有注释,她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有些词语进行了意译,用以下例子来说明。
例 4:The Return of Ulysses(Kenneth Grahame,2015:146)
尤利西斯的归来(任溶溶,2012:220)
荣归故里(杨静远,2015:182)
分析:蟾蜍在外历经磨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的过程中他的家被雪貂和黄鼠狼占领。獾、鼹鼠、水鼠帮助蟾蜍同黄鼠狼和雪貂应用斗争,重新夺回了蟾蜍宫。此时,他们都是英雄,英雄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任对其进行了直译,加了注释“尤利西斯是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的一位大英雄”(任溶溶,2012:220)。杨则译为成语“荣归故里”既很好的表达出源语想要表达的意思,又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简洁凝练,实在是很妙。两位译者对上文例1中的“onion-sauce”的处理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文本—语言规范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影响或决定译者选择什么译语材料来替代源语材料。考虑到特定读者群——儿童的需要,两位译者都使用了大量的叠词。叠词具有加重语气,增深情感,表达凝练,形象突出等特点[6]。叠词的使用使得文章语调生动活泼,增强语言的韵律感,使得小动物的形象欲然纸上。就句子结构而言,任大多沿用原文中的句子结构,而杨则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汉语表达逻辑和习惯对句子结构进行了处理,遇到长难句时将切割为短句,上文中的例3和例4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3 结语
在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比分析了《柳林风声》的两个中译本。综上所述,两位译者遵循了不同的翻译规范,使其译作各具特色。任溶溶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尽力还原原文的风采,保留源语的特色,很好的转达了原著的童趣;杨静远则不拘泥原文行文方式,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汉语的行文方式,行文流畅自然,语言凝练优美,使目的语读者在面对译文的时候感觉不到翻译的痕迹。图里的三个翻译规范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新的角度。
[1]韩江洪.论中国的翻译规范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6):69-72.
[2]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Benjamins,1995.
[3]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英汉对照/(英)格雷厄姆著[M].张炽恒,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4]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M].任溶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5]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M].杨静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6]曹文学.翻译与叠词[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7(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