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文老档》看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的农业政策
2017-03-11刘凡
刘凡
(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 海口 570206)
从《满文老档》看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的农业政策
刘凡
(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 海口 570206)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时期对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并把发展农业生产提到了兴国安邦的地位。其“兵农合一”的农战政策,是满族社会组织的基础保障。“各守旧业安定汉民”的政策,减轻了对农业的最小破坏。“计丁授田、纳赋服役”促进了满族贵族与降金的汉族地主阶级的结合。
努尔哈赤 农业 政策 农业政策
明末,努尔哈赤领导的建州女真迅速崛起,逐渐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规定各种治策,奠定下建立清王朝的基础。努尔哈赤之所以能从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成为我国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于他自起兵后,能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生产是兴国安邦的大计,把粮食是否充足看作是决定军政大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农本思想及护农措施
努尔哈赤认为,建州女真是以农为主的民族,他曾经说过他祖上世代为农,天命四年(1619)十一月,在给蒙古札鲁特部钟嫩贝勒的信中,努尔哈赤比较满族与蒙古族区别时强调:“尔蒙古国以养牲、食肉、衣皮为生,而我国则以耕田食谷为生矣”……农业是社会之本,因而努尔哈赤自万历十一年(1583)起兵以后,就十分重视农业,把发展农业生产提到兴国安邦的首要地位。在建立清朝前,他已认识到,我国素无积储,虽得人畜何以食之,养其阵获之人畜,则我等原有之人均将饿死矣!因此提出“务农事,裕和贮”的方针,命各牛录出人、出牛于旷野之处屯田耕种.建仓积粮。
努尔哈赤深知粮食的重要性。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捉到一个刺客,弟兄亲族皆欲杀之,而他却说,我若杀之,“若其主以兵攻我,劫我储蓄,我粮匿,则部下叛,部下叛,则我等孤立,何以击敌。且我又何肯以杀人为他人借口耶”。因而决定“释之”[2]307。他把粮谷是否充足看作是决定军政大事的重要因素之一。万历四十三年(1615)六月,叶赫布扬古悔婚,建州诸贝勒、大臣力主出兵攻打叶赫及支持叶赫的明朝,努尔哈赤坚决反对。他说:“今若征明,……即有所得,则其所得人畜何以养之?我等尚无粮库,养其阵获之畜,则我等原有之人均将饿死矣!乘此闲暇,宜先收我国人,固我疆土,整修边关,垦种农田,建仓库以积粮,西行出征”[1]32。正是由于努尔哈赤坚持农积谷的政策,才使后金拥有巩固的后方根据地和较充足的粮饷供应。
为了促进女真农业生产的发展,努尔哈赤颁布了一些保护农事的政令,如出征不违农时、不许将牛马拴在果树上以防啃摩树皮、牛群践损田地牧牛人各鞭三十、“凡军士之马匹有人田者,一经发现,即捕之”[1]204,牲畜踏坏农田每匹各罚银一两。在战争中,努尔哈赤亦十分注重保护农业,禁止官兵滥杀滥抢和践踏庄稼。天命六年(1621)五月二十三日,他告诫后金官兵说:“勿夺猪、鸡、鸭、鹅及田园粮谷等物,驻堡军士勿淫妇女,勿抢财物,勿使马畜践踏田禾”[1]204,对违犯的官兵要严加处罚。努尔哈赤十分重视农耕问题,在春耕季节,他带领诸贝勒大臣等出城巡视农耕,责令额真要重视种植粮棉,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即使是在军事攻势中,也不忘组织农业生产。天命六年七月十四日,在为分田之事所做的通知中,传谕各村:“可取自松山堡以内至铁岭、懿路、薄河、范河、珲托河、沈阳、抚顺、东州、玛根丹、清河、孤山等地之田耕种。若仍不足,可至边外耕种”[1]235。后金曾以清河为中心,组织过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而且又在政策上进一步调整,用以鼓励和吸引满、汉人都来种田。此外。为了不使其他生产影响农业生产,还下令停止诸如挖金等重要利源的生产。
二、兵农合一的农战政策
清入关前,满洲不断发展集团力量,在女真人原有的农业基础上,不断扩大垦种田亩数量。努尔哈赤很重视农耕问题,早在进人迂沈地区前,万历二十三年(1593)努尔哈赤就曾“于各部落成例置屯田,使其部落酋长掌治耕获,因置其部而临时取用”[3]443。但是,由于连年征战,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问题亦随之日益严重,时势所迫,必须打开一条解决的出路。万历四十一年(1613),开始了积极向农业推动的序幕,令各牛录出丁出牛,垦种荒地,并设立谷仓,以备凶欠,有关推进农业生产力各种办法亦相建立。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令各佐领屯田积谷。老档记载:“每三百丁编一牛录,设额真一人,下设代子二人,章京四人、村拨什库四人”[1]24。并推选八大人照管村中一切事情。这些组织措施都是为了解决粮食,减少所谓国人贡赋之苦。因为,这时仅以群众贡粮已不能满足满族军事发展的需要,所以更加详细规定:“令一牛录出男丁十人,牛四头,以充公役,垦荒屯田,”[1]61以其收获储于粮库,以作攻明准备。牛录作为满族军事与生产一体化的基层组织,把自然屯变成了军事组织和生产单位,以农养战,以战卫农,从而形成保障满族发展的社会组织基础。
三、各守旧业安定汉民的政策
后金发展农业是在战争环境中进行的,后金之所以在战乱中能保护并发展农业,除了它实行兵农合一的农战政策外,便是采取各种政策,使汉民“各守旧业",继续从事生产,以减轻战争对农业的破坏。
天命六年三月,进入辽沈地区后,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安定汉人,努尔哈赤多次对汉民宣布“各守旧业”政策。四月初一日努尔哈赤谕劝海州、复州、金州民归降时,正式提出了“各守旧业”政策。他说:“攻取辽东城(辽阳)时,吾之兵士,死者亦多。如斯死战获得了辽东城之人,尚皆不杀而养之,各守旧业……多肆杀戮。能得几何,瞬时尽矣。若养而不杀,尔等皆备出其力,经商行贾,美好水果,各种良物,随其所产,此乃长远之利也”[1]187-188。五月初五曰,他劝谕镇江民降顺说,不会因镇江民杀死遣往劝降的后金官员,“而得此处之民皆屠戮,此处所出口粮皆丢弃”,“我亦因我属民减少而深以为憾”,应快降,“各归其家,各操田业”[1]199。
天命八年(1623)四月十二日,努尔哈赤用“李附马书”的形式,以李永芳名义训谕复州、盖州等汉民不耍“叛逃”时说:“得辽东后,未动尔等所住之舍,所耕之田,各自相安而居”。后因南人叛逃,故令迁至新地“并给以田舍”……,诱劝汉民不要叛逃。同年六月十五目,努尔哈赤又下谕说:“盖州、耀州、析木城,甜水站等地之人,因无叛逃之心,勤淤耕作,庄稼茂盛矣。故无事之地,其人之田舍,皆不更动,使之安居乐业,各处之人,凡如此勤于耕作,不怀叛逃之心者,皆不动其田舍”……
努尔哈赤提出的“各守旧业”政策,强调各自保有自己的田地,注重务农,特别重视耕田、住房。这是因为,在当时,农业是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田地是主要生产资料,也是提供赋役的主要物质条件。因此反复强调“各守旧业”,劝渝辽民不要叛逃。让辽民各自从事自己的行业,主要是耕田种地,为辽民纳赋服役创造了条件,努尔哈赤对这一点十分重视,也讲得非常清楚,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恢复统治秩序,榨取人民血汗,延续和维护旧的剥削制度之目的。
“各守旧业”也是努尔哈赤长期推行对待汉民的重要政策。进入辽沈地区后,努尔哈赤多次宣布,反复强调,大力推行“各守旧业”的政策,以拉拢汉族地主阶级。留居辽沈地区的汉族地主为主的新满汉剥削阶级联合,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四、计丁授田、纳赋服役
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进人了辽沈地区后,综合明辽东封建军事屯田制和后金八旗牛录屯田制,颁布“计丁授田”令,是对女真生产关系的又一重大变革。他命令将收取海州地方田十万垧,辽东地方田二十万垧,共计三十万垧,给予在该处驻居的兵丁。如田不敷用,可取松山堡以内至铁岭、豁路、蒲河、范河、珲托河、沈阳、抚顺、东州、玛根丹、清河、孤山等地之田耕种。若仍不足,可至边外耕种。天命六年(1621)七月十四日,努尔哈赤下谕:“本年所种之粮,准其各自收获。我今计田每丁给种粮田五垧,种棉地一垧矣。尔等不得隐匿男丁。隐则不得其田矣!嗣后以不使花子求乞,乞弓僧人,皆给以田,勤加耕作。每三丁,合种官田一瑚。每二十丁,以一人充兵,一人应役。”……同年十月初一日,又降渝汉人说:“明年征收这军人食粮,饲马草料及耕种之田地。辽东五卫之民,可耕种无主田二十万坤,又从该无主田内拨出十万垧,给海州、盖州、复州、金州四卫之民耕种”……实行“计丁授田”……政策。
实行“计丁授田”,对保证后金军粮、提供赋役来源起了重大作用。努尔哈赤在下令分田的“汗谕”中明确指出,之所以要授田与民,是为了供给士兵的粮谷,供应军马饲养的草料,是为了征收赋税,金派丁役。不仅如此,实行“计丁授田”,还直接为后金巩固统治、安定社会秩序.处理降民、“叛民”的政策服务,为了惩罚逃民、叛民,防止叛逃,后金多次将南方汉民往北迁移。移民,首先要提供土地,有地才能种谷、植棉,统治者才能征收赋税。同时,招民归降,也得给田。后金多次移民和招民降服。计丁授予满族人田地,为汗、贝勒增加赋税收入,保证兵源,巩固后金的统治,提供了重要条件。天命六年(1621)三月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后,陆续将满族人丁自原居女真地区迁往辽东,分拨田土,每丁六垧,逼令诸申纳赋服役,充当甲兵。通过三丁(或二丁)抽一当兵的制度,汗、贝勒获得了大批人手,建立丁一支人数众多,开支很少(无月粮,军装、战马、兵器自备)的强大军队。后金统治者使用这支军队——八旗官兵,镇压反金武装,捕捉逃亡的阿哈和迁民,强迫后金辖区满汉人民交赋服役,并一再攻明城镇掠夺人畜财帛。不采取计丁授田的办洼,就不能实行这样的“出则为兵,人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的“兵农合一”的制度,就不能确保兵士的来源,就不得于巩固后金国的统治。
实行“计丁授田”政策,将大批“无主之田”按丁分与满汉人户。这样做,使封建剥削方式在授予汉民的广阔土地上能够延续下去。并使满族贵族、官将占有了大批田地,增强了佣金的汉族官僚地主的力量,促进了满族贵族与降金的汉族地主阶段代表人物的结合。为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满汉统治阶级的联合专政提供了又一重要的物质条件。努尔哈赤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农业政策,为后金政权统一东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也夯实了清初统治者统一中国的基础。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老档[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潘喆等.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3]潘喆等.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二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金梁辑.满州秘档[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Study on Agricultural Policies During the Qing Taizu Period from the Old Manchu Archives
Liu Fan
(Hainan Adm inistration Office of Cultural Heritage Exit-Entry Exam ination,Hainan 570206,China)
The Qing Taizu Nurhachiwas the founding emperor of the Qing Dynasty.During his reign,Nurhachi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s included in governing and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Its policy of“unity of soldiers and famers”is the basis of Manchu social organization.The policy of“staying in the original business to stabilize people of Han nationality”reduced the damage to agriculture to them inimum.The policy of “granting land according to population and doing m ilitary service”promoted the combination of Manchu nobility and Han landlords.
Nurhachi;agriculture;policy;agricultural policy
辽宁省省档案局科技项目(YDK-64-2013)。
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历史及文物鉴定。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12.38
K249.106.3
A
201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