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7-03-11邵军丽郭莲仙梁海荣孙铭薇戴娟秀
邵军丽,郭莲仙,梁海荣,孙铭薇,戴娟秀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 523808)
病毒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邵军丽,郭莲仙,梁海荣,孙铭薇,戴娟秀*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 523808)
为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卫生检验专业开展病毒学检验的双语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从明确教学目标、开课前调研、教学模式选择、合理取舍双语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多环节强化、问题与思考等几个方面阐述对病毒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探索及思考。
病毒学检验;双语教学;卫生检验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双语教学的开展。为了响应教育部要求,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一些双语课程。在卫生检验领域,国际领先的检测技术、先进检测仪器不断涌现,测试指标的不断细化、精准化,变种细菌、病毒的出现等一系列挑战要求卫生检验人员具备一定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快速获取专业领域前沿信息并及时做出反应。
病毒学检验作为卫生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关于病毒检验基本技术及方法和常见重要致病病毒生物学性状、临床表现、流行特点、防治策略、检验方法等内容的一门学科[1]。近年来病毒传播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如2003年全球SARS暴发、2004年亚洲禽流感病毒H5N1流行、2009年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球、2014年非洲埃博拉肆虐等,使得病毒学检验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为了培养具有较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卫生检验人才,我们在2012级和2013级卫生检验专业第六学期开展了病毒学双语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促使教师在不断学习中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水平,现介绍如下。
1 明确教学目标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专业中用外语(我国主要是英语)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对非语言类专业知识的学习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外语应用技能的双重目标[2],根本目的在于传授知识,而不是学习语言。所以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及专业英语教学不同,不能过于强调语言目标。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其次是语言目标。即应该把学生掌握病毒学检验课程专业知识、理论、技能作为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悉并能使用常见的病毒学检验专业英语词汇,进而能熟练查阅专业相关英文资料获取国际前沿信息,在专业领域能进行听说交流,使其专业英语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 开课前调研
学生是双语教学的对象,开课前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否接受双语课程及程度、对双语授课的期望等是决定双语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开课前我们对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指导我们在双语授课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调研结果显示,截至第四学期末,大学英语四级测试通过率达到90%,六级通过率也有15%,表明双语授课对象已经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但是在所学课程中留意过相关英语专业术语的学生只有36%,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接触和重视专业英语的学习。当被问到“是否希望多门课程都开设双语教学”时,47%的学生选择“是”,20%的学生选择“否”,33%的学生选择“无所谓”,表明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开设双语课程,其他学生可能是存在畏难情绪或者是还没有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等原因而表示不希望或不关心。
对病毒学检验双语课程的教学及考试期望的调研结果表明:关于教学材料,仅有19%的学生选择“原版英文教材+英文PPT”。另外,30%和51%的学生分别选择“原版英文教材+中文PPT”和“中文教材+英文PPT”。授课模式上,在5个不同选项中选择“中英文PPT+中英文讲授”的学生最多,占45%。关于英文所占比例的问题,选择英文占20%的学生最多,占46%。在考试方式上,大多数(73%)学生选择“中英文混合命题,自由作答”。这方面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信心能够接受全英语式的教学。
3 教学模式选择
病毒学检验双语教学能否适合大多数授课对象,这与所选择的教学模式密切相关。根据英语使用的比例,双语教学可以分为3个层次[3-4]:全英语式、整合式和渗透式,分别对应双语教学的高级、中级和初级阶段。前两个层次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或中英文授课,向学生营造全英语氛围,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只适用于少数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渗透式双语教学采用中文教材,进行中英文授课,英文所占比例一般在20%左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基于开课前对学生英语水平和对双语课程期望的调研、病毒学检验任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及其他院校双语教学的经验,我们最终选择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病毒学检验》(第2版)作为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系统、专业性强。同时以《Fields Virology》《Lennette's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Virallnfections》和《The Foundations of Virology》等外文书籍作为参考资料,课堂上使用中英文课件及中英文讲授。根据章节内容的具体情况及授课对象的反馈情况,灵活调整英文使用比例,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和学生逐渐适应,逐步提高英语应用的比例。
4 合理取舍双语教学内容
病毒学检验中哪些内容用英语、哪些内容用汉语,我们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对于专业术语,还有相对简单、条理清楚、易于理解的内容用英语书写及表达,而对于内容抽象、理论性强、难以理解的用中文。如总论中细胞培养技术中体外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培养条件、病毒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病毒的分离、病毒的纯化与保存多用英语,各种血清学方法的类型及原理、病毒滴度的测定等多用中文。在各论中,每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多用中文,流行病学特征、防治策略、检验技术多用英文。英语的使用比例应根据内容特点灵活调整,前提是要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掌握,不能为了追求语言目标而忽视知识目标。
5 精心备课
病毒学检验多媒体课件首先要具备优秀课件的条件,既要展示出主要内容、重要内容,又要美观、简洁。然后还要能体现出双语教学的特点,突出专业名词和术语,尽量使用词汇、语法简单的句型,避免复杂的长句和从句甚至整版的英语,否则学生面对整版的英语时,分析语法、理解意思就要耗费巨大精力,他们将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获取专业知识,从而失去听课兴趣并产生严重挫败感。
为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双语课前我们会组织上课教师试讲,听课人员有本科室同事、外语教师、若干名学生。试讲完毕后听课人员会针对重难点的处理、学时安排、课件制作、课件中英文比例和质量、英文口语等方面提出问题及改进意见。这样的试讲活动对提高双语教师授课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6 多环节强化
多次重复接触是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我们设置了多个环节让学生反复接触双语教学中的专业英语。提前(一般在一次课结束后)发放下一次课的双语教学材料,让学生预习相关专业英语,这对于学生熟悉下次课堂内容、快速进入听课状态也有帮助。课堂上通过反复讲述、板书、提问等措施促进学生记忆。在课后作业中再次强化,如在课件最后几页留一些简单的英文题目,让学生查阅某主题的英文文献并将其中一篇翻译成中文。在课程结束后的考试中,我们也设置了一定比例的英文试题,主要是针对病毒学检验专业术语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实施双语教学后的考试成绩分布与未实施双语教学时的成绩分布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别,这表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专业英语掌握不错。
7 问题与思考
第一个是学生英语水平和积极性的问题。虽然该双语课程授课对象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较高,但更多代表的是读、写的能力,由于缺乏英语环境及练习较少而普遍存在口语、听力较差的现象。笔者建议大学第一、二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加强学生口语、听力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可以通过讲解未来人才竞争的激烈、高端人才必备的素养等,让他们认识到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起他们的重视。教师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趣味性也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个是师资问题。双语教师大多为年轻教师,在阅读和撰写英文文章方面的能力较强,但在听、说、用方面的能力不强,再加上双语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双语教师在双语教学理念的理解上可能不到位、在双语教学能力及方法手段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成为限制双语教学向深层次发展的关键因素。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进行英语语言培训和训练,如请专家来或外出进行英语专业知识、英语语言、双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多举办双语教师经验交流活动或让双语教师轮流进行英文文献讲述。在交流或文献讲述中要求使用英文制作课件、讲述和讨论,从而培养双语教师的口语、听力、英文思维方式。
第三个是双语教学资料问题。虽然教育部提倡双语教学,但是目前具有双语教材的科目还非常少。病毒学检验就缺乏双语教材,授课教师只能以中文教材为主,参考相关英文资料,组织上课内容,这也是不利于双语教学开展的因素之一。相关教育部门应该组织双语教材的编写,有实力开设双语课程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双语教材的编写,从而推动双语教学的实施。
第四个是双语课程体系问题。目前的双语课程多处于探索阶段,只有零散的个别科目尝试了双语教学。而实现双语教学目标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所以笔者建议以重要课程为主,建立循序渐进的双语课程体系。我校卫生检验专业也在努力进行双语课程体系的建设,如在病毒学检验之前我们还开设了卫生微生物学的双语课程[5]。
[1]裴晓芳,于学杰.病毒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牟莹.国际贸易课程“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2(24):193-194.
[3]于姝燕,王建华.有机化学渗透式双语教学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28(6):152-153.
[4]张晓桂.双语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农机化研究,2005(6):280-281.
[5]郭莲仙,周雅娴,赵行,等.卫生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1):112-114.
G420
A
1671-1246(2017)22-0001-02
广东医学院2015年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建设项目(1SY15003)
(*
戴娟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