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分析
2017-03-11杨杰
杨 杰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淮阳县供电公司
新时期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分析
杨 杰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淮阳县供电公司
新兴发展的电力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是处于政府以相关的长期政策扶持而成长的。虽然我国为了增强电力企业生存力,引进了竞争机制,但是由于国家政策的细节化保护,这种竞争机制对电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以,我们应该着手于企业内部的劳动用工管理,培养出自己企业独有的竞争优势,才能在今后日益壮阔的竞争场景里成为中流砥柱。
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问题;对策
电力企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新时期电力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造成整个电力企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企业难以在经济效益上得到提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1]。因此,作为新时期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劳动用工的管理,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改善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问题,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
1 新时期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内部缺乏规范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内部工作人员签订的劳动协议,不但对劳动者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保障,能够在后期对劳动人员进行整体性管理提供便利。然而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劳动合同,企业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和劳动人员之间存在冲突,缺乏法律上的依据,给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缺乏规范的劳动合同,作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从而造成了电力企业内部劳动管理方面的混乱,无法给予企业内部劳动人员法律上的保障。
1.2 缺乏完善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电力企业需要在运行的过程中与劳动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关系,激发劳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然而电力企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电力企业管理阶层缺乏对法律的重视,在对劳动用工人员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造成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不合理。新时期电力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缺失,抑制了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造成了电力企业在经济效益上无法得到提升。
1.3 企业劳动关系在法律意识上存在缺失
新时期部分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法律意识上的缺失,对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于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法律意识的缺失,作为劳动用工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引起重视,在众多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只是片面从企业自身出发,没有考虑到劳动者的利益[3]。电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长期缺乏法律意识,对企业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不利益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1.4 企业岗位方面存在混乱
新时期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岗位上的混乱便是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企业无法开展对劳动用工的统一管理,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此外,企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对内部员工进行岗位的随意调换,使得工作人员对岗位经常存在不熟悉的现象,对电力企业的的整体发展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对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 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劳动合同契约化管理
①健全完善劳动合同标准文本和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劳动合同标准文本,细化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绩效要求、考核标准以及续签、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等条款,提升操作性,强化劳动合同对实现员工能进能出的重要作用。②严格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推进落实全员劳动合同制度,实现劳动用工契约化管理,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监督检查,做到签尽签。③完善全员绩效管理并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依据。探索建立绩效考核结果与岗位升降挂钩的岗位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员工岗位“能升能降”的依据。
2.2 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
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发挥控制总量、调剂余缺、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盘活人力资源存量。以劳动定员编制为标准,从严落实关于员工调动应从超员单位向缺员单位流动的原则,通过工资总额调控等方式,加大电站服务业考核奖惩力度,引导发电单位超员维护人员向检修公司等缺员单位流动。严格按照定员标准控制管理人员数量、比例和工资增长幅度,除因上级单位挂职、借用或休假超过3个月的,管理部门原则上不得借用一线生产部门人员。
2.3 加强运行岗位人员力量
优化集控运行岗位定员设置,将现行的每个班组2名主值、4名副值、6名巡检,调整为2名主值、6名副值、6名巡检;整体超员的单位可再增加1~2名巡检岗位备员。建立运行人员专项奖励机制,通过设置奖金系数、提高小指标考核力度等方式,适当提高运行岗位的奖金分配额度。
2.4 加强发电单位后勤保障管理
按照后勤保障逐步过渡到社会化的目标,严格控制后勤保障部人员数量和工资增长,确保后勤保障部人员只减不增,引导员工向一线生产等缺员岗位流动。建立后勤业务外包审批制度,根据人员数量变化逐步外包相关业务,直至全部社会化。
2.5 严格员工退出岗位管理
根据各单位均存在的整体缺员或局部缺员现象,停止执行内部退养、长病休养等退出岗位政策,不再新增内退、病休、长假等不在岗人员。无故不回单位上岗工作的,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处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总结
电力企业的迅速发展,不管是在内部企业还是在外部环境上,对电力企业的管理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都在日益加剧。对于企业内技术职员的需求以及职业提升计划的减少,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都是一项较为严峻的问题。电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收到了影响,这就要求了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做更为深刻的研究和探索。面对人力管理的变更,电力企业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和决心。
[1]张鹏,多措并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
[2]胡雪岗,陈洪,基于资质模型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4(04)
[3]陈顺德,混合学习原理在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
[4]谢爱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激励[J],云南电力技术,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