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

2017-03-11杨小龙王天翼

外国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真值语句意图

杨小龙 王天翼

(1. 浙江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18; 2.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重庆 400031)

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

杨小龙1王天翼2

(1. 浙江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18; 2.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重庆 400031)

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是构成隐喻意义分析的重要内容。之前对隐喻真值条件的刻画忽视了隐喻语句产生的真实语境。隐喻离不开语境,没有语境的充实和帮助,人类将很难进行隐喻交流。本文提出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在于主体间性和意图性。语用真值条件属于“个人层面”(personal level),用以反映说话人的命题态度。语用真值条件在不同语境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在此基础上,说话人运用最具关联性的“亚个人层面”(sub-personal level)词语帮助听话人构建临时特定概念。最终,听话人通过语用真值条件与说话人在“个人层面”达成一致。

隐喻;真值条件;主体间性;意图性;关联

0 引言

“真值条件是意义最为基本(profoundly essential)的部分”(Vogel,2001:4),交际中的话语含义离不开语句的真值条件。黄华新和徐慈华(2008)提出真值条件是意义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但它却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部分。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虽然不是隐喻理解的全部,但它却是构成隐喻意义分析的重要内容。然而,van Genabith(2001)指出,修辞性的言语表达与真值条件是不相容的,隐喻字面意义的真值是假。作为日常交际中的话语表达,隐喻有悖于传统的语句真值条件(塔尔斯基,1963)*塔尔斯基用 “T等式”的形式对一个语句为真的条件加以表述。具体公式为:X是真的,当且仅当P。X表示语句名称的变量,P表示任一语句的变量。以“雪是白的”为例,“‘雪是白的’为真,当且仅当雪是白的”。。Recanati(2008)认为,真值条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用。如果没有语用因素,语言规则将无力决定真值条件内容。语句的真值条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明的背景假设。言语交际离不开语境,没有语境的充实和帮助,人类将很难进行正常交际。“真作为一种特性,但不是作为语句的特性,而是说话方式、言语行为的特性,即关涉到语句、时间和人的有序三元组合。”(Davison,1984:32)可以看出,语境对于真值条件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日常交际中的话语表达,隐喻是否具有语用真值条件?基于此,本文将从交际层面探究隐喻语句为“真”的语用真值条件,并探究其在隐喻理解中的作用。

1 隐喻的语用真值条件

首先,我们将探究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区分语义真值条件和语用真值条件。语义真值条件认为语义知识决定语句的真值条件。在日常交际中,听话人获得话语含义的基础在于按照自己的语义知识来获取语句表达的真值条件(参见Clapp, 2012)。语用真值条件则认为语句的真值条件取决于说话人和语境这两个重要因素(参见Recanati, 2008)。

具体到隐喻来说,“John is a fox”的真值条件表达可以描述为[fox(j)=1]iff[j∈fox]。此隐喻句为真的条件在于“John”具有“fox”的特征。van Genabith(2001)用标准类型逻辑对隐喻真值条件进行刻画,并提出“∃P[P(j)∧∀x(fox(x)→P(x)]”是“John is a fox”的真值条件(van Genabith 2001:6)*“John is a fox”为真,存在某一特征P,并且P和j具有fox的某一特征。。类型逻辑理论通过类属判断对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进行分析。但是隐喻的表达有多种类型,Wilson(2011)列出了隐喻语句的主要类型:

(1)a. Robert is acomputer.

b. Susan is awildrose.

c. Sally is anangel.

(2)a. Bill’s marriage isontherocks. (LOVE IS A JOURNEY.)

b. Hedestroyedmydefenses. (ARGUMENTS ARE FIGHTS.)

c. Your theory isfallingapart. (THEORIES ARE BUILDINGS.)

Wilson(2011)提出例(1)主要为语用学关注的隐喻,而认知语言学则更关注例(2)中出现的隐喻。传统的逻辑语义刻画以及van Genabith(2008)的分析可以解释例(1)中出现的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而对例(2)中的例子则无能为力。原因在于,隐喻发生的语境因素没有纳入到分析当中。更为重要的是,之前的逻辑分析并没有完全反映隐喻构建过程中的动态过程,以及真值条件在其理解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在交际语境中,说话人用语句来表达‘真’‘假’值。”(Bezuidenhout,2002:105)也就是说,真值条件也是动态的,只有从动态的角度才能真正把握话语的真值条件及其在理解话语含义中的作用。

我们认为,隐喻语句语用真值条件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和意图性。Gillespie and Cornish(2010)认为主体间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中心;对话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主体间性。人并不总是利己的(Bezuidenhout,2013),在日常交际中,说话人知道自己要说的内容,而听话人则需要进行推理才能获知谈话的内容。为了成功交际,说话人会站在听话人的立场设计自己的谈话内容。“为了能够合理解释交际过程,说话人和听话人视角都应该被纳入到语用学研究视角中。”(Kecskes,2008)人类日常交际不能只强调一个主体,必须照顾到听话人。话语的真值条件首先依赖于语境中的主体间性。如果没有主体间性为前提,交际双方不共享一定的背景知识,隐喻所表达的含义就无法传达。

其次,说话人的意图是人类语言交际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判明意图,听话人才能推出说话人的含义。格莱斯首先区分了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在说明非自然意义时强调了意图的重要性:

如果说话者意图用x对某一“听者”诱导一个信念,那么“x非自然地意指某事”为真。也就是说,信念的内容就是x的非自然意义。A用x非自然地意指某事大体上等同于“A说出x,同时意图诱导出一个信念。诱导的成功与否得益于是否识别了此意图”。(Grice, 1989:220)

意图的传递和识别是话语真值条件的关键所在,而主体间性则是传递和识别意图的基础。我们认为意图的产生与识别发生在具体的言语交际当中,与人类的命题态度密切相关。同理,隐喻在交际中也传递着一种命题态度。这种命题态度就是,说话人相信自己所预设的隐喻信息为真。如果没有此种命题态度,隐喻就不可能发生。我们在传递某个隐喻信息时,首先要相信自己所表达的命题为真。同时,听话人必须接受说话人的命题态度。只有如此,隐喻才可以顺利得以表述与理解。从字面上来说,隐喻所传达的信息往往是假的。因此交际主体在传达隐喻信息时必须保有相信自己所表达的命题或前提为真,这是隐喻为“真”的条件之一。那么,我们在日常交际中该如何运用此真值条件理解隐喻的呢?下面,我们将从关联视角探究隐喻语用真值条件在隐喻语句理解中的作用。

2 关联与语用真值条件

上节中,我们提出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基于两个基本条件:主体间性和意图性。那么,隐喻的语用真值条件是怎么开启的?是否需要遵循语言交际原则?我们认为,关联是隐喻语用真值条件开启的关键因素。

首先,关联充分体现了话语交际中的主体间性和意图性(Huang and Yang,2014)。基于识别说话人意图的假设,Sperber and Wilson (1995) 提出了交际中的“关联原则”(以下简称为RT)。在RT中,Carston (2010)提出理解修辞性话语和非修辞性话语的重要区别在于回声解释(echoic interpretation)。话语的回声性在于听话人能否识别话语中反映的说话人命题态度。Sperber and Wilson (1995)区别了会话当中的显义(explicature)以及含义(implicature)。区别于Grice会话含义理论中的明说(what is said),显义同样需要语用推理的介入。同时,显义具有两个不同层面:高位(higher-order)显义以及基本(basic level)显义。高位显义的特征在于内涵了说话人的命题态度。请看下面一段对话:

(3)Peter: That was a fantastic party.

Mary: a. [happily] Fantastic.

b. [puzzled] Fantastic?

c. [scornfully]Fantastic!(Wilson and Sperber, 2004)

在这段对话中,Mary展现了三个不同的命题态度:(a)Mary相信Peter的陈述;(b)Mary质疑Peter的陈述;(c)Mary不赞同Peter的陈述。据此,可以得出隐喻语句内涵的命题态度同样属于语句的显义范围,即词语本身。

RT认为说话人在交际中使用的话语能够让听话人自动识别其意图。意图的传递存在于语用层面,而意图的产生及识别与人类认知能力相关。Anscombe(1963)指出当S意图做某事A,S知道自己正在做某事A。如果说话人意图传达某个隐喻信息,那么说话人就能自觉并相信自己所传达的信息。RT将意图分为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信息意图是向听话人告知某信息。交际意图是向听话人告知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使用明示方法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Sperber and Wilson(1995)指出信息意图不仅直接改变听话人的想法,而且还直接改变了听话人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不仅包括听话人觉知的事实与假设,还包含听话人能够觉知的事实和假设。语言交际中的交际意图传递(A向B传递交际意图p,也就是说A意欲向B传递p),交际双方需共享以下三个事实:

a.存在一个交际意图p。

b.B知道A意欲自己传递交际意图p。

c.B识别出交际意图p。

意图是传递相信某命题为真的信念和假设。如果说话人能够识别到听话人的交际意图,那么隐喻信息的传递就可以顺利进行。制约交际意图的关键因素是关联。关联在人类日常行为交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寻求关联性是人类交际遵循的重要原则。Wilson and Sperber (2004)指出人类认知系统的发展受到效率性选择压力的影响。人类的知觉机制会自动地挑选出最具关联性的潜在刺激。人类的记忆检索机制会自动地激活最具关联性的潜在假设。人类的推理机制会用最有成效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信息,请看下例:

(4)Alice to Bob: I can’t come to the meeting - I have to pick up my sister at the airport.

我们假定Bob不知道Alice有姐姐这个事实。Alice在表述这句话时存在一个交际意图(自己有一个姐姐)。如果Bob共享了这个交际意图,那么这句话就能被成功理解。隐藏在意图传递背后的驱动力则是:关联。在日常交际中,说话人总是希望自己传递的信息能够得到理解。因此,人类总会使用最关联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自己的信息。与此同时,说话人在交际中需要考虑“他者”。如果不考虑“他者”,最大关联性将无从谈起。为了能够最关联地表述自己的意义,Alice站在“他者”立场,预设了自己有姐姐并希望Bob接受这个事实的意图。为了能够最关联的理解含义,Bob识别了Alice的交际意图并成功地理解了她要表述的含义。也就是说,说话人在主体间性的立场上运用了最具关联性的信息“sister”表达了自己的交际意图。同理,隐喻语用真值条件也是一个交际意图识别的过程,并且遵循交际中的关联原则,请看下例:

(5)Robert is a bulldozer.

在此语境中,说话人使用“bulldozer”这一最具关联性的词语来表达了隐喻意图。隐喻的语用真值条件的落脚点也是该词语。使用此词语的前提是说话人必须具有“他者”的关照性。如果听话人不知道“bulldozer”的含义,说话人的隐喻意图将无法得到识别,关联性也就无从谈起。语用真值条件的传递同时改变了听话人的认知语境。改变认知语境的关键因素是特定概念(adhocconcept)的形成与构建。“特定概念是语用中听话人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构建起来的概念。”(Carston,2011: 322)在隐喻理解中,特定概念是语用真值条件传递中的必然产物,是说话人在相信命题为真的意图下传递的隐喻信息。同时也是听话人在接受同一意图下推导隐喻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关联是使用隐喻语句语用真值条件的关键因素。说话人在主体间性关照下,用最关联的词语表达了一个隐喻意图。通过构建的临时特定概念,听话人得以理解隐喻语句。

3 语用真值条件与隐喻理解

通过语用真值条件构建的特定概念是理解隐喻的关键。像“Robert is a computer.”之类隐喻句,可以用类型逻辑进行刻画:∃P[P(j)∧∀x(computer(x)→P(x)]。但类型逻辑却不能刻画所有类型的隐喻句,如例(2)所示。基于本文提出的语用真值条件,我们将对例(1)和例(2)中所提到的隐喻语句进行统一解释。

首先,我们将利用语用真值条件构建适用于例(1)中隐喻语句理解的临时特定概念。如前所述,说话人运用最具关联性的词语来传达隐喻这一交际意图,即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语用真值条件与词语之间分属不同的解释层面。Dennett (1986) 区分了“个人层面”(personal level) 和 “亚个人层次”(sub-personal level)。个人是具有意识的个体。个人的行为可以通过信念(命题态度)和欲望进行解释。从这个角度来说,语用真值条件就属于个人层面。亚个人层面主要负责解释行为中出现的个体和特征。个人层面为亚个人层面提供了基本的框架(de Pinedo-Garcia and Noble,2008),亚个人层面在日常行为中体现个人层面。Scott (2015)提出英语中的代词属于亚个人层面。听话人可以根据代词去理解说话人对于回指词的命题态度,并在人层面上达成一致。因此,我们认为隐喻语句中最具关联性的词语属于亚个人层面,受到处于个人层面的语用真值条件约束。听话人根据词语来推断出说话人的命题态度,并最终个人层面上达成一致。

在“Robert is a computer”一句中,“computer”是此隐喻句中最具关联的亚个人层面词语。说话人用词语传递了命题态度,而听话人则利用此词语达致隐喻理解。为了能够正确理解此隐喻句,语用真值条件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将此隐喻句放置在语境中:

(6)Q:Is Robert a good accountant?

A: Robert is a computer.

例(6)的语境表明交际双方在讨论“Robert”是不是一个称职的会计。说话人使用一个隐喻来表达自己对“Robert”是不是一个称职的会计的看法。听话人在听到“computer”一词后,能够体会到说话人传递的命题态度,并运用此真值条件构建了一个临时的特定概念。这一真值条件可以具体理解为:“Robert”具有计算机的某一特征,所以是一个好的会计。在此特定语境中,听话人可以获得computer的重要特征“能够处理大量信息”来理解此隐喻句,并在个人层面上与说话人达成一致。

下面,我们再来考虑例(2)中出现的隐喻句,如下例:

(7)Q:How about John’s behavior yesterday?

A:He destroyed my defenses.

此语境中,交际双方在谈论“John”在辩论赛中的表现。说话人使用隐喻表达更加形象地表述“John”的精彩表现。“destroyed my defenses”同样传递了说话人的命题态度。说话人用最具关联性的亚个人层面词语开启了一个新命题:ARGUMENTS ARE FIGHTS。只有在交际双方都认可这一个命题的前提下,隐喻交际才能成功。听话人在此语境中构建了一个临时特定概念,这个临时特定概念中包含了一个新的命题。借助此新命题,听话人得理解此隐喻句。

4 结语

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是隐喻理解的重要因素。隐喻理解无法脱离其使用的语境,因而隐喻理解也就具有语用真值条件。传统逻辑语义不能完全刻画出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隐喻语句理解的两个重要语用真值条件:主体间性和意图性。在此条件下,说话人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运用处于亚个人层面的词语传递命题态度。听话人则通过词语构建临时特定概念,最后与说话人在个人层面上达成一致。

Anscombe, G.E.M. 1963.Intention[M]. Blackwell, Oxford.

Bezuidenhout, A. 2002. Truth-conditional Pragmatics[J].LanguageandMind(16):105-134.

Bezuidenhout, A. 2013. Pespective Taking in Conversation: a Defense of Speaker Non-egocentricity[J].JournalofPragmatics(48):4-16.

Carston, R. 2010. Explicit Communication and ‘Free’ Pragmatic Enrichment[G]∥ B. Soria, E. Romero,ExplicitCommunication:RobynCarston’sPragmatics. Palgrave Macmillan, Basingstoke: 217-285.

Clapp, L. 2012. Indexical Color Predicates: Truth Condition Alsemtantics vs. Truth Conditional Pragmatics[J].CanadianJournalofPhilosophy(42): 71-100.

Davidson, D. 1984.InquiriesintoTruthandInterpreta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dePinedo-Garcia, Manue, Nobel, Jason, 2008. Beyond Persons: Extending the Personal/Subpersonal Distinction to Non-rational Animals and Artificial Agents.BiologyandPhilosophy(23):87-100.

Dennett, Daniel, 1986.ContentandConsciousness. Routledge andKegen Paul, London.

Gillespie, A. & F. Cornish. 2010.Intersubjectivity: Towards a dialogical analysis [J]. JournalfortheTheoryofSocialBehaviour(40):19-46.

Grice, H. P.1989.StudiesInTheWayofWord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MA.

Kecskes, I. 2008. Dueling Context: a Dynamic Model of Meaning [J].JournalofPragmatics(40): 385-406.

Huang, H. & X. Yang. 2014.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nd Motivation in Relevance Theory [J].JournalofPragmatics(60):266-273.

Recanati, F. 2008.Truth-conditionalPragmat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Sperber, D. & D. Wilson. 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 2nded[M]. Blackwell, 1995.

VanGenabith, J. 2001. Metaphor, Logic, and Type Theory [J].MetaphorandSymbol, 16.

Vogel, C. 2001. Dynamic Semantics for Metaphor[J].MetaphorandSymbol, 16.

Wilson, D. 2011.Parallel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phor in Relevance Theor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J].InterculturalPragmatics(8): 177-196.

Wilson, D. & D. Sperber. 2004. Relevance theory [G]∥ Horn, L. & G. Ward. TheHandbookofPragmatic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607-632.

黄华新,徐慈华. 2008. 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J]. 哲学研究(4):93-98.

塔尔斯基. 1963. 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M]. 周礼全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天翼,男,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校:陈 宁

The Pragmatic Truth Condition of Metaphors

YANGXiaolongWANGTianyi

The truth condition is essential to the meaning of metaphors. Previous analysis on the metaphor’s truth condition overlooks the real context in which metaphors originate. Without the contextual enrichment, it is hard to communicate via metaphor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pragmatic truth condition of metaphors lies in intersubjectivity and intentionality. The pragmatic truth condition pertains to the personal level, reflecting speakers’propositonal attitude. The pragmatic truth condition varies in accordance with contexts. Based on this, speakers use the most relevant words, belonging to the sub-personal level, to help hearers establishadhocconcepts. Finally, hearers reach an agreement with speakers on the personal level via the pragmatic condition.

metaphor; truth condition; intersubjectivity; intentionality; relevance

H030

A

1674-6414(2017)04-0072-05

2017-05-10

杨小龙,男,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研究。

猜你喜欢

真值语句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重点:语句衔接
面向数据集成的多真值发现算法
10kV组合互感器误差偏真值原因分析
真值限定的语言真值直觉模糊推理
基于真值发现的冲突数据源质量评价算法
我喜欢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