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流媒体在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历史责任
2017-03-11王天宇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264200
王天宇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264200)
论主流媒体在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历史责任
王天宇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264200)
当前经济社会急剧发展变化,底层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容忽视,主流媒体应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正确引导社会公众舆论,疏通群众表达诉求渠道,主动承担起社会和谐稳定的历史责任。
媒体;社会稳定;职能;责任
现阶段,中国正处在发展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随着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新的社会矛盾也接踵而至。尤其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部分弱势困难群体,在社会变革中日益被边缘化,并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他们对政府有着许多期待,对新闻媒体有着强烈的依赖,希望在共同富裕中得到更多关注。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主流媒体必须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承担起社会和谐稳定的历史责任。
一、凝聚民心,正确引导社会公众舆论
当今社会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营造的“媒体舆论场”;另一个是人民群众营造的“公众舆论场”。群众往往从自身感受出发,对社会生活、公共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在口口相传中形成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有些还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因素。因此,作为主流媒体必须对社会公众舆论加以正确引导。
舆论引导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告诉人们事物的真相,就是公布事实、指出利害、揭示趋势,把一个有意义的真实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对群众的正确舆论,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对群众的模糊认识,要及时给予解释和疏导;对影响社会稳定的流言、传闻,要及时予以澄清和纠正,主动把握舆论引导的方向。通过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报道,改变人们单纯从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局部利益出发的思维方式。只有使两个“舆论场”最大化重叠,才能使媒体引导社会舆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这样的方法引导舆论,就可以改变媒体舆论同群众公众舆论相脱节的现象,做到既符合党和政府的总体部署,又符合群众愿望,符合客观实际。
二、释疑解惑,疏通群众表达诉求渠道
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各种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基层群众,必然会产生一些“看不懂”、“想不通”的问题,甚至会有一些抵触情绪,他们总希望多一些知情权、话语权,多了解一些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相关信息。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在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及时反映群众诉求。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不能只“敲边鼓”,不响“重锤”。在宣传报道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同时,有效地为群众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疙瘩。其实,在党的政策和群众利益之间,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旦捅破,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会具体、生动地展现在群众面前。
其次,要创新报道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如果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总是以“教育者”自居,总想代替群众下结论、作判断,那就会伤害群众的感情。不改变居高临下的报道方式,只会引起群众反感。“平等交流”看是方法问题,其实反映了党的新闻工作者对待群众的基本态度。
再者,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新闻工作者要时刻想着自己的服务对象,经常深入社会最基层,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群众疾苦,以平民视角报道百姓生活,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喜百姓之所喜,忧百姓之所忧,帮百姓之所需。唯有如此,主流媒体才能在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解疑释惑的作用。
三、强化监督,消除影响和谐稳定因素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目的在于批评和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督促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问题。舆论监督搞好了,对于推动工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大有益处。因此,主流媒体要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营造良好舆论监督环境。
2003年的孙志刚死亡事件尚未在人们心中淡忘,2016年12月,一起发生在22年前的聂树斌杀人案又被最高法院改判无罪。这两起案件均因社会反响强烈和媒体锲而不舍地追踪报道轰动全国。二者堪称影响中国法制化进程的里程碑案件。因为孙志刚的死最终促成了实行21年的国家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而聂案的沉冤昭雪则标志着中国法治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应该说,“媒体舆论场”和“公众舆论场”在上述两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当前,有些媒体为吸引受众,追求轰动效应,不惜捕风捉影,猎奇造假,却忽视了自身舆论监督职责,对群众的喜怒哀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央视《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行风热线”、“政风热线”、“民生热线”等新闻栏目,一直以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称之为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改善行风的“监督岗”,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展示台”。它们之所以受到群众关注和认可,关键在于这些栏目敢于揭示问题,能够化解矛盾,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
实施舆论监督,必须着眼大局,摆正位置,选好时机,从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舆论监督的客观性,让群众独立判断是非曲直。尽量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做到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问题解决,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舆论监督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王天宇,男,祖籍山东,1996年3月14日出生,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