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罪与罚》中索尼娅的受难

2017-03-11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475001

大众文艺 2017年13期
关键词:尼科夫索尼娅罪与罚

高 筱 (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475001)

解读《罪与罚》中索尼娅的受难

高 筱 (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475001)

《罪与罚》是俄罗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其中索尼娅的形象深入人心。本文以《罪与罚》中索尼娅的受难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背后所隐藏深刻的宗教、社会、文化根源及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悲悯同情以及对于“谁之罪”和“怎么办”问题的深刻思考。

《罪与罚》;索尼娅;受难

批判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主流,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这一潮流的领导者。他以其独特的心理描写,洞悉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最微妙、最不为人知的心理;他善于发现隐藏在世间的各种丑陋和罪恶,又将其重现在读者眼前。正如高尔基评价的那样:“他以自己的天才力量震撼了全世界,使整个欧洲惊愕的注视着俄罗斯,他足以与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卢梭和歌德这些伟大人物并列”。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并奠定了其在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杀死老太婆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与卖淫女索尼娅。作为引导拉斯柯尔尼科夫重生的批判者与道德思想的启示者,索尼娅的形象塑造深刻而动人心灵。本文以《罪与罚》中索尼娅的受难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背后所隐藏深刻的宗教、社会、文化根源及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悲悯同情以及对于“谁之罪”和“怎么办”问题的深刻思考。

一、解读索尼娅的受难

1.索尼娅受难的宗教意义

很多评论家在评价索尼娅时,用了这样的词语“忠诚的基督信徒”。她性情温和而富有同情心。为了酗酒的父亲、神经质的母亲以及忍饥挨饿的三个弟妹,心甘情愿的牺牲自己的肉体,靠卖身的收入来支撑即将破碎的家。这样一个职业让她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成为一个罪人、一个“肮脏”的罪人、一个为了别人自愿变得“肮脏”的罪人。实际上,她已成为人类苦难的象征、为他人牺牲自己的代表、是一个历难的基督。而她之所以能够忍受一切的苦难在于她相信“苦难是有限度的”。面对人们的侮辱和诋毁,她唯一的支柱就是上帝,正如她自己所说:“没有上帝,我还能做什么呢?”这是一个宗教信仰下的强大灵魂。但尽管她的肉体堕落了,但却一直保持着精神的纯洁和道德自由,正是这种对上帝的信仰才能够让她承受现实中一切的苦难与黑暗。

对拉斯柯尔尼科夫而言,索尼娅则是他心目中的“圣母”。在他内心极度迷茫痛苦的时刻,是索尼娅给予他精神的启迪。因为她伟大的受苦精神,他跪伏在地板上亲吻她的脚,进而自首并获得“再生的幸福”。实际上,他不是向她下跪,而是向人类的一切苦难下跪。基督教宣扬原罪和救赎,当人们对现实与自身深感无力之后,产生对上帝的服从,祈求获得恩赐与宽恕。这种对现实与自身的无力感是通过自觉的忍受苦难来实现的,索尼娅是人类苦难的象征,只有忍受苦难才能获得拯救和重生,实际上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浓厚宗教意识的体现。

2.索尼娅受难的现实意义

就索尼娅而言,首先她是一个被压迫者。这种压迫主要来源于社会压迫以及当时所广为存在的男性霸权主义。小说中的索尼娅美丽虔诚,但却因家庭的苦难而沦为妓女,忍受人们的侮辱和谴责。这是男性霸权与压抑冷漠社会对于女性压迫的最直接体现。同时通过卢仁对索尼娅的诬陷,结合小说中其他的情节,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已经成为所有“罪行”的客体,是男性的“财产”,当她们无法满足男性的要求时就会受到残酷的暴力压迫却无法反抗。于是在经历了痛苦的被动压抑之后,索尼娅开始反抗。这种反抗主要来自于其内心。她信仰耶稣,会在昏暗的灯光下诵读圣经;她忍受苦难,坚信痛苦终会过去,美好终将到来。其高贵的品格在生活的苦难和悲剧的命运中得以新生。最后,索尼娅终于摆脱男性霸权并扮演起拯救者的角色。这种拯救一方面表现为索尼娅的自我救赎。尽管妓女的身份使其成为有“罪”之人,但其拥有对上帝无限忠诚的圣徒精神,这种近似于“圣愚”的坚定信仰使得她在黑暗堕落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了对自我的救赎;同时,这种救赎进一步升级为对他人所犯的“罪”的引导和救赎——拉斯科尼科夫最终听从了索尼娅的说教而去自首。作为上帝与罪人的媒介,索尼娅救赎了犯罪的拉斯科尼科夫;作为女性,她救赎了男性。

这种压迫——反抗——拯救的模式反映出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充满矛盾的女性观。同时这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体现。作者所生活的年代正式社会变革时期,女性作为弱势群体,更是深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迫。作者寄希望于富有牺牲精神的女性身上,希望通过女性来拯救整个男权社会,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底层人民悲惨境遇的同情,同时也反映出其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望。

3.索尼娅受难的文化意义

对《罪与罚》这部小说的阐释还可以从19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文化到回归本土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进行。当时,受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开始疯狂学习西方的制度与文化,以期能够改造本土的落后文化。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其中一员。后新思潮开始出现,人们倡导皈依东正教,首倡“土壤”理论,回归俄罗斯传统文化。作者对索尼娅这一形象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本人对于文化试错的理智清算,更是对俄罗斯民族文化选择的深刻反思。索尼娅成为俄罗斯文化的象征,她的受难是俄罗斯本土文化不断探索的过程,她对拉斯科尼科夫的救赎正是俄罗斯本土文化超越西方文化的“苦难历程”。索尼娅与拉斯科尼科夫最后的重生代表着俄罗斯文化的希望所在,这是作者对于个人和国家关于文化选择中克服迷雾走向真理的探索与反思。

二、结语

综上所述,《罪与罚》中索尼娅的受难具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一方面,索尼娅的受难是作者本身宗教思想的实现——人都是有“恶”的,这种“恶”只有在确立信仰以及自觉忍受苦难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向“善”的转变,才能得到救赎获得新生;另一方面,索尼娅被压迫、反抗、救赎的成长史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表达作者希望具有牺牲精神与圣母光辉的女性承担摆脱男权社会、救赎扭曲精神信仰的重担;最后,索尼娅的受难是作者文化试错的产物,体现其对于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思。可以说,在索尼娅的身上,我们真正感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深刻与复杂,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他对“痛苦的洗礼”与“痛苦的满足”的不懈追求。

[1]刘文青. 《罪与罚》中的犯罪叙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

[2]李鹤男. 圣爱与拯救——论《罪与罚》中索尼娅的形象[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5-16.

[3]吴春丽.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超人皈依[D].吉林大学,2013.

[4]杨锐. 自审的严酷与救赎的艰难——论《罪与罚》中人物的双向救赎[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15-117.

高筱(1989- ),女,汉族,籍贯:河南郑州,就职单位: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职称: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俄语语言文学,俄语教师。

猜你喜欢

尼科夫索尼娅罪与罚
明星逃税罪与罚
下次还要用
别让一扇门挡住去路
别让一扇门挡住去路
俄著名导演涉嫌欺诈被拘
房地产的“罪与罚”
违反校规的“罪与罚”
对一个人的认识
俄罗斯女排主教练被疑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