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思品阅读能力四途径

2017-03-11黄桂红

中国德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刘翔思品材料

学生的思品学习智慧,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去点燃,而培养学生思品阅读能力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有力的抓手、有效的桥梁。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提升学生的思品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思品智慧。

阅读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对问题的分析、回答,往往带有一定的说理性、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这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阅读需要时刻伴随着思考。但长期以来,学生的思品阅读水平过浅,大多仅停留在把需要读的内容看懂而已。长期缺乏技术含量的阅读训练,自然难以在头脑中形成智慧:一些学生没有思想,无法回答课堂问题;小组讨论消极被动,讨论质量不高;解答主观材料分析题时无话可说,甚至答非所问……这些都与学生思品阅读能力低下不无关系。那么,在思品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呢?

一、阅读目录,建立框架与体系

《思想品德》教科书的目录是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提炼与浓缩,作为全书内容的重要载体,它的设立不仅便于我们查阅所要寻找的内容在全书所在的位置、页码,更重要的是,编者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提纲挈领,罗列出全书内容的知识框架与体系,便于师生从宏观上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明确学习主题之间的联系及脉络走向。目录的这些重要作用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十分可惜,而且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往往是孤立的、分散的,缺乏科学的体系,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多元的思考问题,更无法学以致用。

新学期伊始,教师有必要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目录,从宏观了解单元主题入手,思考这些单元学习主题是否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以及为什么要安排这些学习内容,各主题、章节之间有什么联系。例如,七年级苏人版《道德与法制》上册安排的学习单元主题依次为迎接美好青春、优化心理品质与享受学习生活等,这是按照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来设置的学习内容。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认识崭新的中学时代,是从迎接美好的青春开始的:初步感受青春期心理、生理的变化,优化心理品质,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对待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打好坚实的人生基础。处于青春期的中學生,需要身心、品质、情趣、习惯、知识、能力全面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开启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教师应引领学生树立全面发展、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

每当单元、章节学习结束时,重读目录,还有利于纲举目张、系统性进行复习。目录相当于知识大树的主干,学生在掌握目录后,逐步丰富内文知识,就能突出重点,枝繁叶茂地进行回顾、复习。显然,阅读目录可以经历一个把书读“薄——厚——薄”的学习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会大有长进。在学习新的单元时,阅读目录又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之,深度阅读思品学科目录,对培养学生系统分析的能力大有裨益。

二、阅读教材,提出并解决问题

让学生看书熟悉教材内容,这是新课学习的常见之举,也是必经途径。但是,教师的通常做法就是让学生把教材内容通读一遍,做做填空题或照本宣科回答几个问题,应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式阅读。因为阅读和思考是相伴相生的,没有思考的阅读是肤浅的阅读,也是不会有收获与长进的阅读。事实上,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是在伴有深度思考的阅读中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

带着问题看书,边看边思考,寻找答案,这无疑比仅仅浮光掠影地了解教材内容要有所进步。但是,这种缺乏挑战性的阅读不符合初中生快速发展的心智要求,不利于初中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提升。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学生一旦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便点燃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火苗,思品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由此便拉开了帷幕。围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组织学生展开阅读、自学探究之旅,并使之常态化,这在教学实践中是有必要且有益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常见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转换问题。如可以将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这类问题,转换成问题是什么、怎样去解决问题等角度思考回答。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书本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其学习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2016年9月,笔者开设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导入情境之后,我组织学生看书,同时思考本课涉及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可在提问环节不少学生面带难色,举手发言者寥寥无几。估计该班学生缺乏相关方面的训练,然而,当我提出,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维逻辑去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学习问题后,学生踊跃举手,急于回答。事后,该班政治老师打电话告诉我,采用这种自主学习方式一段时间后,学生自学能力大大增强,思维逻辑进步也很快。

三、阅读材料,探究并建构新知

不管是结合时政、生活情境材料,由体验感悟进而自主建构认知,还是针对主观情境材料题进行综合分析,学以致用,读懂所给情境材料既是无法回避的首要前提,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多遍材料后依然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数学生因没有掌握阅读情境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没能抓住情境材料的灵魂。

明确了设问意图再读情境材料后,要善于抓住材料的灵魂,即关键性信息——也就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产生灵感的相关信息。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按图索骥,感悟出相关道理,这将大大降低自主建构新知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合作探究、建构新知呢?我仍以自己的公开课《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为例。

刘翔7岁开始练习田径,他渴望终有一天拿到奥运金牌,这个梦想激励他天天起早贪黑坚持训练。经过5年的训练,刘翔的跨栏天赋逐渐展露出来。12岁那年,听从教练的建议,刘翔开始了110米栏冠军的追梦历程。经过9年有计划的艰苦训练,2004年刘翔终于夺得雅典奥运会110米栏金牌。

刘翔说:“为了让自己的跨栏速度不断加快,不断缩短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我心中始终在制定每一个阶段的赶超计划:用五个月时间赶超队友沈真声,用一年多的时间赶超称霸全国乃至亚洲的陈雁浩,用三四年的时间赶超约翰逊……一个又一个新目标激励我不断刻苦训练,也促使我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到达巅峰用了14年。”

结合材料说说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目标(成功)?

此情境材料内容多,信息量大,许多学生由于抓不住重点,而乱了阵脚,其分析自然不会深入到位。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我问:“问题要求结合材料思考,我们在阅读中应重点关注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找出刘翔成功的主要因素。”

安静的课堂霎时忙碌起来,学生们眼、手、脑并用,很投入地在导学案上找、划忙个不停,并踊跃发言。当笔者在课件上展示学生找出的相关重要信息,学生很快感悟出实现人生目标的要素及应当注意的事项,此时课堂上又出现了回答问题的高潮。可见,学生阅读情境材料的方法产生了神奇效果。

主观性材料分析题也同样需要通过仔细阅读来求解,方法和以上表述大体相同,只不过解答时要注意多角度、开放性,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阅读问题,挖掘隐含信息

学生在阅读思品、解答问题时,读懂问题是必经环节,也关系到答题的成败。但是,不少学生因为没有读懂,解答时出现了诸多状况。有的时候学生理解材料不全面、不准确,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指导与训练,很可能严重干扰答题思维走向。以2014年徐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失分最严重的一道题为例,许多学生正因为没有弄清该材料的问题,解答情况很不理想。

2014年5月22日,習近平在上海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指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要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依据上述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

以上问题的关键词有“所学知识”“永远”“学习大国”等,如果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在反复审读中学会挖掘所隐含的信息,就能研读材料,懂得应该从哪些方面作答。

在日常的思品学习中,教师还需要经常带领学生在审读材料时进行思考置换,如将材料转换成常见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类。具体来说,评析、评价、观点属于“是什么”,原因、意义、作用属于“为什么”,建议、做法、启示涉及“怎样做”,转换能化难为易,增加学生的阅读智慧。

学生的思品学习智慧,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去点燃,而培养学生思品阅读能力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有力的抓手、有效的桥梁。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提升学生的思品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思品智慧。

【黄桂红,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中心中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黄蜀红

猜你喜欢

刘翔思品材料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班里那点事儿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刘翔复出前景不乐观
我为刘翔唱支歌
我为刘翔唱支歌
韩晓鹏——我是冰雪上的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