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开放设计的0探讨
2017-03-11顾琴
顾琴
摘 要: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突破封闭与僵化的教学桎梏。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秉承以教材知识为核心、以导学指引为方式、以实践运用为手段的原则,通过主题研讨式、情境场景式、活动小组式等模式,在课堂中运用好开放设计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扎实掌握学科内容的同时,稳步有序地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开放设计 方式方法
开放设计的教学策略,是指教学应创新性地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换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学,教师帮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课堂过程不应单一局限地、死板地紧跟教材排版设计,而应把更灵活、更丰富、更多样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从学科角度来讲,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强调个人操作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学科,它对于学习者本身的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将开放设计的教学策略运用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
一、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开放设计的原则
1.以教材知识为核心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载体,因此,即使在灵活性更强的开放教学模式下,教师仍要注意以教材知识为核心。例如,在学习“数据处理与统计”内容时,教材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分别是公式、函数、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查找、排序、篩选、分类汇总。教师在开放课堂上,不论以哪一种方式来教学,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包含这七个关键的学习点,不能遗漏或者跳脱。唯有以教材知识为核心来设计开放教学,才能保证教学活动不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同时学生也能获得充足的知识。为了更好地秉承这一原则,我认为,教师在每一次设计开放教学之前,都需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一一记录下来,在设计时,逐一对照并合理融入其中,以保证每一个教学点都有对应的教学环节来开展与呈现,以“形散神不散”的方式开展开放的教学活动。
2.以导学指引为方式
开放教学强调将课堂的主动权“让位”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人公。因此,教师在设计开放教学时,就要以导学指引为方式,而不是过去传统教学中的“单向灌输”。以“动画基础知识”为例,在第一节的动画基础知识课上,学生要了解动画基础、从网上获取计算机动画、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这几个内容,这些虽然是概念性的认知,但教师也不能僵化直白地告知学生,而要以列举或鼓励的方式,通过“辨案例,识概念”来掌握多种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指导、点拨、引导、帮扶的角色,而不是告知的角色。
3.以实践运用为手段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设计开放教学时,要充分重视以实践运用为教学手段。例如,在《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个章节里,不论教师怎样设计开放的教学课堂,其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出一幅多媒体作品,并且运用到多媒体制作的各种工具。同时,学生在经历作品制作流程以及初次完成作品后,通过教师的指引与点拨,在熟练程度提高的基础上,也能制作设计出更具个性化、更能突显个人技巧与审美情操的作品来。唯有以实践运用为手段,才能保证教师所设计的开放教学课堂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开放设计的方式
在以教材知识为核心、以导学指引为方式、以实践运用为手段的这项原则指导下,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开放设计方式来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1.主题研讨式
主题研讨式,是指教师在开放教学课堂中,鼓励学生就某一个主题进行研讨与沟通,让学生在自学教材后,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而教师则可以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或需改进的问题,或有哪些创新是值得肯定的,等等。例如,在《图片的处理》这个章节里,我们知道除了传统的Photoshop这个专业的图片处理软件外,还有类似于美图秀秀等比较简单、易于上手的图片处理工具。那么,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究竟哪一个更好呢?在课堂上,我会就某一张图片提出若干个修改要求,如换背景、去污点、合成新图等,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图片处理软件来处理,并分别记录用时与步骤,最后比较出不同图片处理软件的优劣所在。围绕同一张图片和同样处理后的效果,对不同的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实操对比,学生作为操作者与使用者,他们会有更多的直观感受,可以从中发现:哪些功能用Photoshop处理会更加专业,更能达到理想效果;哪些功能用美图秀秀等处理会在相同处理效果下用时更短,步骤更简单,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切换与使用不同图片处理工具的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自己图片的处理方式,这将比教师直接告知或提醒要更有效、更直接。
2.情境场景式
情境场景式,是指教师在开放教学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去营造或者模拟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这种“人为生成”的场景中模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技能,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各种技术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数据图表与分析》这一章节里,很重要的一个知识就是制作一张图表,而如何制作出一张图表,又跟图表本身的作用有关。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图表中应包含什么功能,它在表达数据时,是用饼状图,还是树状图等,这都与图表自身的功能有关。对此,教师在开放教学课堂上会创建多个场景:如学习场景,学生要对自己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在这个场景中,学生根据以往成绩所做出的图表就必须反映出哪一门科目是强项、哪能一门科目是弱项、均值大概是多少分、每一个科目中各个部分的能力又是如何分布的,等等,因此,它是以“数据展示”为特征的图表。如生活场景,学生要对上个月家庭的收支情况进行统计,找出开销规律及“开源节流”的突破口。在这一场景中,学生要了解家庭开支具体花销在哪里、各部分的金额高低、占比大小等,因此,它是以“数据计算”为特征的图表。由此可见,同样是数据,同样是根据数据来制作图表,但在不同的作用与目的下,设计出来的图表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而这其中所运用的Excel技能也各不相同。情境场景式开放教学秉承了“实践运用”的原则,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来运用相关的技术技能。
3.活动小组式
活动小组式,是指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比如,在《设计主题网站》这个章节里,学生要懂得如何规划一个网站,如何制作一个网站,如何发布一个网站,如何评价一个网站,这些内容如果单凭学生的“一己之力”来学习是不太可能的,特别是其中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技术也非常强。在这种情况下,比较适合的一种开放教学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合力设计一个网站。例如,教师可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并列出八个主题,分别是自然探秘、历史寻踪、艺术之美、科学之光、动物世界、旅游路径、新闻之眼、运动力量,每个小组以抽签方式选择本组主题。接着,进行合理的组内分工,让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有一项负责的内容,通过全员发挥各自所长的方式来协作完成本组的主题网站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完全对学生“放任自流”,而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网站设计情况来进行有序的指导与点拨。例如,在“给网页添加动感效果”的教学环节中,我先询问每一个小组理想中的动态效果以及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具体要怎么设计。当教师了解了学生“想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这两个问题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如何高效正确地做”。如此一来,教师既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想法,又对学生起到了指导作用,让学生真正运用自己的能力来设计自己理想中的主题网站。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唯一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相对封闭与僵化,这并不利于对学生灵活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发展较快、更新频率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学科来说,学生要具备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灵活创新能力,才能跟得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基于这一学科特点,教师应在课堂中运用好开放设计的课堂模式,帮助学生在扎实掌握学科内容的同时,稳步有序地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巧平.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
[2]黄文辉.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J].考试周刊,20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