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2017-03-11朱婷
朱婷
[提要] 甘肃省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改善省内的农业供给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作物的空间布局、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完善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甘肃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现代化;甘肃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20日
一、导论
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农村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0%以上,由于供求结构失衡,一些地方出现了“谷贱伤农”的现象,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强,近年来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集中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的短板。
甘肃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农业和农村建设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与全国相比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纵深发展对甘肃农业和农村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甘肃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立足省情,以长远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推动优势农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完善产业体系,有效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文献综述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空间赋予农业现代化不同的内涵。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依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的发展缓慢、稳定性差,不具备增长能力,只有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顾焕章(1997)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龙东平等(2004)认为农业现代化应当包括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关系、农业上层建筑的现代化以及三个层面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和进步。蒋伏心(1995)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体制系统、生产力系统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机器流通体系三大方面现代化的统一。韩士元(1999)认为农业现代化应包括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农村经济、农业生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在区域层面,我国地域广阔,东部、中部及西部不论是在地理条件还是社会发展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姜松等,2013)。
当前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指标数量过多;二级指标过细,主题不突出,大多数在20个以上,而且部分指标数据提取困难,部分量化指标不能直接从相关的统计资料获得,必须经过估算才能获得,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三是权重设置主观性较强。目前,我国学者在测算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时,较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这种方法的缺陷难免会产生一定主观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随着农业供给侧矛盾的凸显与农业结构性矛盾的深化,现有的评价体系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农业结构性的变动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综上,本文认为现有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虽然能较好地反映我国(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但是不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因此建立一套适合于甘肃省的精简、科学、易操作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
三、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甘肃是农业大省,经过多年努力,粮食产量连续增长14年,2013年粮食产量为1,138.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基本实现省内粮食供求平衡。马铃薯、玉米制种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作为一個干旱少雨的内陆省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走高效特色的路子,推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甘肃省地形、地貌复杂,虽然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但是也创造了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条件。从商品农业的角度看,甘肃省地理过渡性强,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甘肃省地理跨度大,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光热资源充足,大部分地区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好,发展具有独特优势的现代特色农业,一方面发挥本区域的要素禀赋优势,打造优秀的农产品品牌;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拓宽产品销路,形成产销良性循环。
(二)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2014年底,甘肃省农业人口数为1,510.94万人,占总人口的58.32%。这为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除此之外,由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的不断攀升,造成约有800万农村劳动力处于结构性半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可以为发展园艺艺术、畜牧水产品、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劳动力资源。
(三)经济作物和土特产品品质佳。由于海拔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甘肃省土特产品品质佳,历次在全国评选中夺冠。甘南地区的畜牧业、定西的马铃薯与中药材产业、河西地区的玉米制种与葡萄酒产业,以及闻名全国的啤酒原料、食用百合、甘谷玫瑰、油橄榄等特色产品,品质优良,发展前景好。
(四)推动甘肃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基础逐渐具备。目前,甘肃省拥有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研院所,拥有一批知名的专家,在制种、马铃薯脱毒、无公害蔬菜生产、畜牧兽医等学科方面具有一定的区域学科优势。同时,农业信息化建设也较好的适应了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在兰州、河西、陇东、中部等各个不同生态区建设了14个县、28个乡的专家系统服务咨询示范点,建立了智能化农业信息网络中心。
四、甘肃省现代农业指标体系的构建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到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环境,由于区域内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干旱地区处于内陆腹地,雨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土地“三化”严重,所以甘肃省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要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要走一条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为了设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甘肃省的农业现代化指标,本文分析对比了阿·英科尔斯的现代化十条标准、农业部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以及辛岭、蒋和平(2010)提出的现代化农业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以上三个指标体系中既有共同的指标,又有一些指标是某类所特有。其中,“农业就业比重”、“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是三套指标体系共有的指标。除此之外,阿·英克尔斯的指标体系和农业部发布的指标体系还有一个相同的指标:“人均GDP”,有一个相似衡量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指标;农业部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辛、蒋提出了现代化农业指标体系中有两个相同的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森林覆盖率”,还有比较相近的衡量劳均农业产出、耕地单产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指标。考虑到以上方面,本文选择以辛、蒋的指标体系作为制定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量指标的基础模型。本文构建的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的指标体系,甘肃省1998~2014年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农业人均GDP分布如图1所示。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甘肃省统计年鉴》(1998-2014)、《中国统计年鉴》(1998-2014),图1为甘肃省1998~2014年的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人均GDP。其中,土地生产率的增速最快,远超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人均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一方面甘肃省的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生产率增长较快;另一方面甘肃省市农业大省,省内农业人口占比过大,截至2014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达到881.88万,占农业总人口的58.37%。如图2所示,甘肃省农业人口就业率呈现出先降后升态势,基本保持在50%的水平。这显示出甘肃省拥有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无法转移出去,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水平以及产出水平都被拉低。(图2)
甘肃省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1998年甘肃省农业总动力仅为883.14万千瓦时,2005年达到1,406.92万千瓦时,增长了62.87%,2011年突破两千万大关,达到2,136.48万千瓦时。如图3所示,农业机械总动力在1998~2014年呈现递增的态势,年均增长率为6.85%。有效灌溉率水平在迅速提升后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从最高点的50%,下降到2014年的25%。甘肃省作为内陆省份,省内全年降雨量低,并呈现出明显的东南多西北少,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农产品的受灾率,必须要加强农业有效灌溉的水平,发展节水农业、特色农业。(图3)
农业的科技投入与产出水平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选用农业高等教育比例与农业科技成果使用两项指标衡量。如图4所示,甘肃省农业高等教育比例呈现出震荡降低的趋势,2003年达到最高点,超过8%,自2009年开始,农业高等教育比例剧烈下降,这一趋勢在2013年逐渐趋于平稳。这反映出甘肃省近年来接受农业高等教育的高校学生越来越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后备力量薄弱。相较于工业科技成果的使用,甘肃省农业成果的使用率更高,2000年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数是167项,同年工业成果的使用数量是98项;2010年这一比例是294∶282(农业∶工业)。如图4所示,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状况在2012年以前基本呈现稳步增加,但是在2012年之后呈现出剧烈的下滑,这一趋势与甘肃省高等教育比例的下降有很大的关系。农业领域人才的流失是农业科技成果使用下降的重要原因。(图4)
农业发展可持续水平也是衡量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对可持续水平的衡量采用的是森林覆盖率,甘肃省大多数地区位于干旱地区,区内自然环境脆弱,植被覆盖率低,为保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1998年甘肃省的森林覆盖率为9.3%,到2010年这一指标提高到13.42%,但是2014年又下降到11.28%,这一指标的反复变动说明森林资源的保护方面仍需加强,要从经济效益与可持续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的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顾焕章,王培志.论农业现代化的含义及其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1997.2.
[3]龙冬平,李同昇,苗园园,于正松.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2014.2.
[4]蒋伏心.体制现代化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J].江海学刊,1995.10.
[5]姜松,王钊,周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5.1.
[6]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