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务必从严
2017-03-11范中山王君
范中山+王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执政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坚持法律底线不可违。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准则,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员保护好自己政治生命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务必坚守法律底线。人人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自觉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谋划工作时的法治思维、处理问题时的法治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 “稻草人”,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党员干部要明确法律底线,增强法纪意识,带头学习法律、掌握法律,学会用法治思维来处理问题,只有时刻敬畏法律,牢记“权在法下”,才能心存惮虑,不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才能够守得住做人做事的法律底线。
坚持纪律底线不可踩。做合格党员,应当坚持高标准,严守纪律底线。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而言,守纪律、讲规矩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守住纪律底线,首要的就是守住政治纪律底线。党规党纪体现着党的宗旨,既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线,也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守住纪律底线,就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根本上解决好“不敢”“不能”问题。党章、党规、党纪是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守住底线是坚持高线的必然要求,党的纪律和规矩不彰,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经得起考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决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自觉践行廉洁自律规范,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应用党纪党规来内塑精神、外强筋骨,使纪律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线”,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出现。要把挺纪在前体现在日常监督管理之中,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不断强化不敢、知止的氛围,使纪律和规矩成為党员的内在信念、全党的行为自觉,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道德底线不可逾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质。”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因此,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慎重对待人际交往,做到明辨是非、克己慎行。 当今社会,机会多了、陷阱多了、利益多了、诱惑也多了,手握权力而地位特殊的各级领导干部容易成为各种别有用心者“围猎”的对象。一些领导干部,在踏入腐败之门产生蜕变之前,绝大部分根子是好的,有的还是所谓“根红苗正”的红二代,但随着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增大,在糖衣炮弹的攻击和权、钱、名、色的诱惑下,道德底线开始沦陷,贪婪的人性欲望开始膨胀,由一开始的担惊受怕变成了心安理得,由被动接收到主动索取,在不知不觉中破了“底线”撞了“红线”,最终成为“落马者”。做人讲人品,为官重官德。道德防线和纪律防线,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守住了生命线就守住了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表明: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依规治党、以德治党,党规党纪是管党、治党、建设党的重要“法宝”,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以完善,才能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证。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要常怀律己之心,时刻牢记自己是公仆。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上的“钙”,增强自身涵养和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能力,着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深入群众添底气,远离喧嚣戒俗气,不为物役、不被利诱,不为私心杂念所困、不被个人名利所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用对党绝对忠诚的决心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道德底线。
(作者分别系商丘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