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流连于粤东故土的儿时记忆
——翰儒《远去的风景》漫评
2017-03-10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419)
大我前年旅游一个所谓“千年瑶寨”,独自爬上寨后山坡,见有牛啃草,而放牛的小孩四和走近。我当时心一沉,便乱想。
乡村的放牛娃曾经是另外一个样子。我打开翰儒的散文随笔集《远去的风景》,就被《温暖的牛背》牢牢吸引。翰儒的少年时代,应该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吧?那时他们骑在牛背上进山出山,踏着露水,背着夕阳,代替“短笛无腔胡乱吹”的,是那些古老的山歌野调。他能感觉到牛背的热乎,他与牛有那么多默契和交流;他看着牛大口大口吃草而眉开眼笑,他摸着牛渐渐圆鼓起来的油亮肚皮而心满意足。牛是他的发小,牛是他的玩伴,牛也因此永远留在了他的梦里,连同那些碧水青山。翰儒的放牛娃生涯,自然还少不了爬树攀岩和追蜂捕蝶等种种应有的淘气,从而与大自然结下难解难分的情缘,并使一些很珍贵的东西潜移默化地融入灵魂和血脉。
所以翰儒是位作家,所以翰儒始终执着于文学。所以翰儒过了中年依然童心满满,世间潮起潮落,物欲横流,这狂那狂,炒这炒那,似乎对他毫无影响。他住在山城里,爱着自己的笔墨事业,守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享着自己的宁静和快乐。我欣赏这种较为非物质和较为纯净的人格,而陶铸这种人格的不仅是翰儒小时候的大水牛,还有翰儒小时候的产溪、黄金镇、竹林、沙滩、风车、火窗、秆棚以及打铁师傅、木匠师傅、剃头师傅、阉鸡师傅、接生婆、护林员、船老大和草垛里的捉迷藏、山野间的掘笋虫、溪水中的嬉戏、沙滩上的流连等等,等等。
翰儒以诗的笔调写他的童年、少年记忆,充满眷恋和爱意,以至于我有时会读出沈从文湘西散文的味道来,尤其是当他写他的产溪、竹林和故乡黄金镇的时候。看这一段:“故乡的小溪名叫产溪,像一挂闪亮晶莹的绸缎,随意飘落于青山翠壑中,经和风轻吹,便袅袅婷婷地流动起来,亦真亦幻,如诗如画。一路上,或静如处子,或淙淙细语,或哗哗啦啦,恰似天籁。因了小溪,两岸便绵延着一个又一个村落,像一串长长的葡萄。”又如:“夏、秋月亮爬上来的晚上,溪风习习,便惹了小溪两岸对唱的山歌声。这边男的唱过去,那边女的和回来,唱过去和回来,和回来唱过去,直把月亮唱醉了,唱斜了,唱低了…….”翰儒的记忆又总那样细腻、真切:“老街最让我痴迷的是圩日过后恰巧下着雨的时候,这时它最有情调。朦胧斜雨中,戴着斗笠或撑把伞,漫不经心地走在卵石铺砌的街道上,街道两边有点冷清的店铺时不时便有眼睛有意无意地瞟着你,那眼神或散淡或欣赏或匆匆,但你心里常常会因此而涌动惬意、幸福和满足。”他写阉鸡、打铁、剃头、上秆栅、摇风车等等,也每在细描处见韵致,见功力。翰儒的记忆有时颇新异。老街的小巷中,雨丝被巷子两边的高墙切割成长长的块状。护林人常年生活在竹林里,以至于外形也变得修长、清瘦,竹魂幻化似的。翰儒的记忆以温馨者为多。村中一家杀年猪,全村人都可尝到分送的“猪红咸菜”,乡亲就是这样成为乡亲的。严寒的冬天,村里有些孩子没有火窗,冻得脸蛋发紫,火叔公就“两手反背在瘦瘦的屁股后,拎着崭新的火窗”冷不防塞到他们手上。摆渡船的水叔公常常给忘带过渡钱或出不起过渡钱的小学生免费,然后笑得比孩子们还开心。守林老汉遇到偷砍竹子的人,便远远地送去一句“问候”:“哪位兄弟呀?”他在自己的柚树上挂块纸牌:“莫偷果子,中秋一块分吃。”而我们今天在类似的木牌上看到的,几乎全是那一句,恶狠狠冷冰冰的:“摘果一只,罚款一百。”翰儒的记忆有色彩,有味道,有质感,大体是水的软、竹的绿、沙的静、古镇的厚重,农民的纯实,可闻可摸可以珍藏。
多谢翰儒这部《远去的风景》如画般将过去粤东山区的自然景物、风土民情和乡村气息活脱脱地展现出来,让我们这些特定人群也回到过去,回到童年和少年,同时收获追忆和审美的欣悦。兴许还会使我们中的一些人产生点感慨、反思甚至觉悟到点什么,从此活得与从前不太相同。是的,那是“远去的风景”,书中的文字是对它最后的无望而欲罢不能的呼唤和挽留,很是无奈,一种属于文学的独特意义却由此而生。
科技和市场将根本改变世界。未来的人会是另外一个模样了,未来人类的兴趣、需求和价值定义会是另外一个模样了,这是宿命,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但从过去走来的翰儒,小时候连裁缝店传出的“嘀嘀嗒嗒”声也曾让他一往情深的翰儒,“因家乡是竹乡而时时抑制不住地自豪”的翰儒,他对那“远去风景”“魂牵梦绕”理所当然,他对其失落表现出深深的怅惘、忧伤也理所当然。
我和翰儒的情感取向是一致的,故而我还喜欢他文章中这些灵气十足的句子:“故乡的春天是从小水圳开始的。”“春天一旦光临了小水圳,小水圳便挡不住春意盎然。”“一个人如果他的故乡没有一条清亮的小溪(河),那真该替他感到遗憾的。”“人生活在竹林里,竹生长在人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