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Te(111)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其表面结构特性
2017-03-10吴海飞徐珊瑚鄢永红斯剑霄谭永胜
吴海飞 陈 耀 徐珊瑚 鄢永红 斯剑霄 谭永胜
(1绍兴文理学院物理系,浙江 绍兴 312000;2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金华 312004)
PbTe(111)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其表面结构特性
吴海飞1,*陈 耀1徐珊瑚1鄢永红1斯剑霄2谭永胜1
(1绍兴文理学院物理系,浙江 绍兴 312000;2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金华 312004)
采 用 分子束外延(MBE)方 法 在 BaF2(111)衬底 上 直 接 外 延生长了 PbTe 薄膜。反 射 高 能 电 子衍射(RHEED)实时监控的衍射图样揭示了 PbTe在 BaF2(111)表面由三维生长向二维生长的变化过程。转动对称性的研究结合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揭示了在富 Pb 及衬底温度(Tsub)为 350 °C 的生长条件下 ,得到的 PbTe(111)薄膜具有稳定的(2 × 1)重构表面。PbTe(111)-(2 × 1)表面覆盖 Te 膜后,通过 300 °C 的退火处理,重构表面可完全复原,这为大气环境下PbTe薄膜表面结构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表面重构;DFT;RHEED;转动对称性;PbTe薄膜
1 引言
PbTe为典型的IV-VI族半导体材料,属于 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具有窄的直接带隙(常温下约 0.3 eV)、对称的能带结构、低俄歇复合率、高载流子迁移率、高介电常数、低热导率等本征特性,在中红外光电器件及中温区(300-900 K)热电发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3,一直以来均受到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由于PbTe基热电及光电器件大都是基于薄膜结构的,所以PbTe薄膜的生长行为和表面结构特性对于PbTe基器件的性能优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且近年来研究发现,基于PbTe薄膜材料的量子点(如 PbSe/PbTe 量子点)4、量子阱(如 PbTe/EuTe量子阱)和纳米线等由于量子限制效应5,6使器件体系表现出了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如更高的电子态密度分布,更窄的光跃迁谱线,更高的带间辐射复合跃迁概率,更高的声子散射概率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PbTe基器件的热电及光电性能,这些低维结构的生长极大地依赖于PbTe薄膜的质量和表面结构特性。此外,已有文献报道,在表面应力的作用下,PbTe薄膜可实现从常规绝缘体向拓扑绝缘体的转变7。因此,对PbTe薄膜生长机理及表面结构特性的揭示将为实现PbTe基低维结构生长的人工调控并进一步改善PbTe基器件性能奠定基础。然而,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只有几个研究小组报道了PbTe薄膜的表面结构特性,对于 PbTe薄膜的(111)晶面,几个研究小组还得到了不同的结论:Springholz 小组8和贾瑜小组9均报 道 指出,对于 NaCl型结 构 的 IV-VI族 半导体晶体,在未掺杂的情况下,其低指数面均不存在表面重构;而 1988 年 Fuchs小组10利用卢瑟福散射和反射高能电子衍射实验研究指出 PbTe(111)表面存在2×2的表面重构,但对重构产生的机理并未作相关的探讨;此外,1998 年 Nakajima小组11在发表的文献中只用几句话提及了 PbTe(111)表面存在2×1的表面重构现象,也并未系统研究其形成机理;最近,Deringer小组12利用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了 PbTe(111)表面的结构特性,发现 2 × 1 和 2 × 2的表面能均低于1×1的表面能,但文献中并未详细报道2× 1和2×2的表面能比较情况,且没有考虑实际PbTe薄膜生长过程中富Pb或者富Te生长环境。可见,目前对于 PbTe(111)表面的具体形成机理尚不清楚。
为此,本文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来制备PbTe薄膜,利用RHEED原位监测PbTe薄膜的生长过程,并结合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探究外延薄膜的表面结构特性。由于 BaF2不仅具有与 PbTe非常接近的晶格常数(分别为 0.6200 和0.656 nm)13, 几 乎 相 同 的 热 膨 胀 系 数 (均 为 19.8 × 10-6K-1),而且还具备高度绝缘和光学透明的优点 , 因 此 , 制 备 过 程 中 我 们 采 用 BaF2(111)作 为PbTe薄膜外延生长的衬底,这对基于PbTe材料的光电和热电器件应用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2 实验与计算细节
PbTe薄膜的制备是在固体源分子束外延超高真空系统中制备的,该系统由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UHV SSMBE,系统的真空度大于2 × 10-8Pa。该系统包括进样室和外延生长室,生长室中配备了 Te、PbTe等固体源(纯度均为 99.999%,由美国阿法埃莎公司提供),RHEED,晶振膜厚测量仪。RHEED的电子枪工作电压为 16 keV,灯丝电流为 1.6 A,CCD摄像头进行RHEED衍射图样摄像,对薄膜生长进行原位实时监控,灯丝和荧光屏的位置是固定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转动样品台(以垂直于样品表面方向为轴)来调解和改变电子束掠入射到样品表面的方向。衬底采用大气下新解离的BaF2(111)解离面。外延生长前,BaF2(111)衬底在进样室以 200 °C 的温度烘烤 40 min 左右以去除吸附的水分子,进样室的本底真空好于 4 × 10-5Pa。当BaF2(111)衬底转移到生长室后,继续将衬底加热到 550 °C 保持 10 min,以对 BaF2(111)衬底进行进一步的清洁处理,其表面清洁程度可通过系统配备的RHEED来检测。在制备PbTe薄膜过程中,只加热PbTe固体源,通过控制PbTe的束流控制薄膜的生长速率为 1.0 μm·h-1,厚度控制在 1.0 μm 左右,沉积过程中 Tsub为 350 °C。薄膜厚度利用石英晶振测厚仪原位监测,并经台阶仪测量标定。
为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根据实验得到的结论我们又对 PbTe(111)几种表面结构进行了 DFT 计算。结构优化和表面能的计算采用维也纳从头计算模拟包(VASP),用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来处理交换关联泛函14-16。Pb 和 Te 的最外层 s和 p 电子作为价电子,其它电子作为芯电子处理。平面波截断能量为 400 eV,布里渊区积分采用 Monkhorst-Pack 方法进行自动 k点取样(高斯函数展宽设为 0.1 eV),以确保表面能的自洽计算误差控制在10-4eV之 内17。 计 算 过 程 中 , 选 取 了 17 层 相 互 交 叠 的Pb、Te原子层构成的周期性单晶薄片来模拟表面结构,真空区域取为 2 nm 用来消除两个镜像薄层间的影响。其中中间3层原子被固定在其体相位置,其余原子均采用共轭梯度算法(弛豫时力误差小于 0.1 eV·nm-1)进行弛豫。由于自旋-轨道耦合对几何结构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计算过程中并未考虑自旋-轨道耦合。表面能通过以下公式计 算 : Esurf=(Etotal- nμTe- mμPb)/2A, 其 中 μTe表 示单个Te原子的化学势,这是由于薄膜制备过程中Te以单原子蒸发,μPb表示体相 Pb 的化学势,n 和m分别表示单晶薄片中包含的Te原子和Pb原子数目,A 为表面积18,19。
3 结果与讨论
为作比较,我们先对清洁的 BaF2(111)衬底表面进行 RHEED 监测,其结果如图 1(a)所示。晶带定律指出对于一个已知取向的单晶表面(hkl),电子束相对于单晶表面掠入射的方向[uvw]与晶体取向表面(hkl)必须满足以下公式:hu+kv+lw=0,结合荧光屏尺寸(直径为 80 mm),对于(111)单晶表面,容易观察到衍射现象的电子束掠入射的方向为<110> 和<112> 晶 向 。 图 1(a)为 电 子 束 相对 于BaF2(111)表面以<110>晶向掠入射得到的衍射图样,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等间距分布的连续条纹,表明 BaF2(111)衬底已处理干净,表面已达到原 子 层 平 整 度 。 在 这 清 洁 的 BaF2(111)表 面 进 行PbTe的沉积,沉积过程中利用RHEED进行表面结构的实时监测。在PbTe沉积的初始阶段,原本连续的衍射条纹出现亮度明暗不均的断裂,并出现斑点状结构,图 1(b)是沉积厚度为 6 nm 时监测到的RHEED图,当继续沉积PbTe时,斑点状的断裂条纹又开始发生连接(见图 1(c)),当薄膜厚度达到30 nm 时,衍射图案又变成完全连续的条纹(见图 1 (d)),之后继续沉积 PbTe,衍射图案几乎没有发生改 变(见 图 5(a),1 μm 厚 PbTe 薄 膜 的 RHEED 图)。RHEED图随PbTe沉积厚度的演变表明在350 °C的BaF2(111)衬底表面,PbTe以先岛状后二维模式生长 , 与 Springholz 小 组20报 道 的 实 验 结 果 相 一 致 。分 别 测 量图 1(a)和图 1(d)条纹 间 距,两者 非 常接近 , 这 是 由 于 BaF2与 PbTe 的 晶 格 常 数(分 别 为0.6200 和 0.656 nm)13非常接近所致。
图1 (a) 沿<110>晶向清洁 BaF2(111)表面的 RHEED 图和沉积 6 nm(b)、15 nm(c)和 30 nm(d) PbTe时薄膜表面的RHEED图Fig.1 RHEED images(<110>azimuth)observed for(a)clean BaF2(111),(b)6 nm,(c)15 nm and(d)30 nm PbTe grown on BaF2(111)surface
为研究 350 °C 衬底温度下外延生长得到的 1 μm厚PbTe薄膜的转动对称性,我们通过转动样品台(以垂直于样品表面方向为轴)让电子束沿着 1 μm厚 PbTe(111)薄膜表面各个方向进行了掠入射,以生长停止瞬间沿着<110>晶向拍摄的RHEED图对应的角度作为 0°参考位置,发现当转动角度为120°、180°和300°时,得到的RHEED图与0°参考位置时完全一致,衍射条纹间距均为 d1(如图 2(a)所示);当转动角度为60°、240°时,衍射条纹的间距均 为 d1/2(如 图 2(b)所 示); 当 转 动 角 度 为 30°、90°、210°和 270°时,衍射条纹的间距均为 d2(如图2(c)所示);当转动角度为 150°和 330°时,衍射条纹的间为 d2/2(如图 2(d)所示); 其 余角度均未发现任何衍射现象。根据晶带定律,PbTe(111)表面容易观察到衍射现象的电子束掠入射方向与 BaF2(111)一样为<110>和<112>晶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其余角度看不到衍射现象的原因。通过图像处理软件以像素为单位分别测量图 2(a)和 2(c)中的d1、d2可以得到 d2/d1=1.73 ≈ 31/2,Wei等21发表的文献中明确指出条纹间距 d 和晶面(hkl)、掠入射方向 图2 将样品台以垂直于样品表面方向为轴转动不同角度得到的1 μm厚PbTe薄膜的RHEED图Fig.2 RHEED images observed for 1 μm PbTe film rotating sample holder along sample surface′s normal axis 图3 (a)PbTe(111)-(1 ×1)、(b)PbTe(111)-(2 ×2)、(c)PbTe(111)-(2 ×1)表面结构示意图Fig.3 Schematic surface structures of(a)PbTe(111)-(1 × 1),(b)PbTe(111)-(2 × 1)and(c)PbTe(111)-(2 × 2) 为佐证实验结果我们又利用DFT分别对PbTe (111)-(1 × 1)、PbTe(111)-(2 × 2)和 PbTe(111)-(2 × 1)三种结构进行了表面能的理论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由于 PbTe的(111)面由 Pb、Te层交错排列而成,其表面为极性面,理论上存在Pb截止 和 Te 截 止 两 种 可 能 情 况 ,Springholz 小 组8在 早期的实验研究中指出,对于在 BaF2(111)衬底外延生长的 PbTe薄膜,当Tsub高于 180 °C 时,PbTe(111)表面均为Pb截止面。我们小组之前利用X光电子能 谱 和 扫 描 隧 道 显 微 镜 对 不 同 衬 底 温 度 (Tsub≥250 °C)下制备的 PbTe(111)薄膜进行了研究,发现所 有 PbTe 薄 膜 样 品 的(111)表 面 均 为 Pb 截 止 面22。为此,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只考虑以Pb为截止面的情况。此外,由于Te的饱和蒸汽压很低,PbTe沉积到350 °C的衬底上时,Te会发生再蒸发,制备过程中又没有额外的Te源做补充,因此,在整个制备过程中,PbTe薄膜是以富Pb环境生长的。考虑到Pb的饱和蒸汽压和熔点均较高,350 °C衬底温度将不足以使最表面的Pb发生脱附,结合富Pb的生长环境和结构上的稳定性,可以推断PbTe (111)表面(2 × 2)或(2 × 1)的重构应来自Pb对位于最表面第二层 Te原子的取代,图 4(a)中给出了 PbTe (111)-(1 × 1)、PbTe(111)-(2 × 2)和 PbTe(111)-(2 × 1)的具体计算结构模型:PbTe(111)-(2 × 2)为位于最表 面 第 二 层 3/4 的 Te 被 Pb 原 子 取 代 而 形 成 的 结构,PbTe(111)-(2 × 1)为位于最表面第二层 1/2 的 Te被Pb原子取代而形成的结构。三种模型在富Pb的条件下分别计算所得的表面能用图表的形式给出(见图 4(b)),即 PbTe(111)-(1 × 1)、PbTe(111)-(2 × 2)和 PbTe(111)-(2 × 1)三种结构的表面能分别为 5000、853、366 meV·nm-2,显然,PbTe(111)-(2 × 1)模型的表面能最低,即最稳定,为稳态结构,PbTe (111)-(1 × 1)模型的表面能远远高于另外两种结构,应最不稳定,这与 Deringer小组12的计算结果相一致,PbTe(111)-(2 × 2)模型的表面能略大于PbTe(111)-(2 × 1),应为亚稳态结构,因此,从稳定性的角度看,在富 Pb 的生长环境下,PbTe(111)-(2 × 1)结构最容易形成,与实验结果吻合。 图4 (a)PbTe(111)-(1 × 1)、PbTe(111)-(2 × 1)和PbTe(111)-(2 × 2)三种结构的具体计算模型;(b)PbTe(111)表面三种模型结构的表面能Fig.4 (a)Detail calculated models of PbTe(111)-(1 ×1), PbTe(111)-(2 × 1)and PbTe(111)-(2 × 2);(b)surface energies for three model structures at PbTe(111)surface 当然,生长过程中不同的气氛或化学环境也会影响表面能的相对大小,进而导致表面结构的改变,如 Zhang 小组23报道在富 Te的生长气氛下 ,PbTe(111)表面形成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缺陷,且缺陷几何形状随Te、Pb组分比的变化而改变,而在富 Pb 的生长气氛下,PbTe(111)表面则形成三角坑缺陷。 为 进 一 步 探 究 PbTe(111)-(2 × 1)重 构 表 面 特性,通过控制Te束源炉中Te的束流,我们对PbTe (111)-(2 × 1)表 面 进 行 了 Te 的 沉 积, 在沉 积 过 程中,PbTe(111)-(2 × 1)表面始终保持室温,并利用RHEED 实时监测了 PbTe(111)-(2 × 1)表面条纹间距为 d1/2 的衍射图(为与图 2 对应记为<110>-2)随 Te覆盖度增加而产生的演变,其结果如图5所示。在Te沉积的瞬间(沉积量约为 0.2nm),RHEED 图中 d1/2级的衍射条纹线消失,即条纹间距瞬间变为 d1(见图 5(b))。d1/2 级衍射条纹线的消失首先让我们想到了沉积的Te重新补充了位于最表面第二层中被Pb取代的 Te原子,即 PbTe(111)-(2 × 1)已完全转变成PbTe(111)-(1 × 1),但这种情况沉积的 Te 原子需要跃过最表面Pb层钻到第二层,再将第二层成键的Pb 原子替换出,图 4(b)的计算结果已经表明 PbTe (111)-(1 × 1)的表面能约为 PbTe(111)-(2 × 1)的 13.7倍,可见,要实现这样替换需要较大的能量,室温下Te的沉积将不可能完成这样的替换过程,因此,d1/2 级衍射条纹线的消失应由其它原因导致。根据文献报道24,当能量为 20-200 keV 的电子束以很小的角度掠射过晶体表面时,电子束只能进入表面层1-2 nm,实验中我们采用的电子束能量为 16 keV,因此,电子束进入表面层的厚度应小于 1 nm。到达 PbTe(111)-(2 × 1)表面的 Te 原子很可能与最表面的 Pb 层成键,并以(1 × 1)的结构直接覆盖于最表面,而 1/2Te被 Pb 原子取代形成的(2 × 1)结构层并没有发生结构上的改变,只是由原来的最表面第二层变为第三层,由PbTe的晶格常数为0.656 nm 计算可得此时(2 × 1)结构层距离最表面的深度约为 0.75 nm,很可能已经超出了电子束的探测深度,电子束只探测到了位于最表面均以(1 × 1)排列的Te、Pb层。继续沉积Te时,衍射条纹开始发生间断,当Te沉积量为1 nm时,衍射条纹已变成不连续的光斑(见图 5(c)),表明当 PbTe(111)-(2 × 1)表面覆盖满一层Te后,继续沉积的Te将以团簇的形式在表面成核生长。紧接着,我们继续将已沉积 1 nm Te的 PbTe(111)样品进行 300 °C 的退火处理,图5(d)为退火处理后得到的 RHEED 图,图中可以看到不连续的光斑已经连成线条,且 d1/2 级的衍射条纹线又开始出现,说明经300 °C的退火处理,覆盖于薄膜表面的 Te已全部脱附,PbTe(111)薄膜又恢复到了原始的(2 × 1)重构表面,这一特性为PbTe薄膜表面结构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因为PbTe薄膜的很多物理性质都不可能实现原位测量,薄膜或多或少会有暴露大气的过程,若PbTe薄膜表面直接裸露,表面将直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形成难以处理的氧化层25,原始制备得到的表面结构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对薄膜表面结构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鉴于Te在PbTe薄膜表面的特性,且之前的研究也表明位于PbTe薄膜表面的 TeO2氧化层经 300 °C 退火即可去除25,为此 ,薄膜样品制备完成后可采取继续沉积较厚的Te保护层,拿到其他测试系统进行测试时只需300 °C的退火处理,即可复原薄膜制备时的表面结构,这种用Te作为保护层的办法可以推广到PbTe薄膜的其它指数晶面。 图5 PbTe(111)-(2 × 1)表面 Te沉积及退火处理后的RHEED图Fig.5 RHEED images observed for PbTe(111)-(2 × 1)after Te deposition and annealing 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方 法 在 BaF2(111)衬底上直接外延生长了PbTe薄膜。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实时监控生长表面,衍射图样揭示了PbTe在BaF2(111)表面由三维生长向二维生长的变化过程。通过转动样品台发现电子束只有沿着<112>、<110>晶向掠入射,荧光屏上才出现衍射图像,且对于<112>、<110>晶向,均在互成 180°角的两个等价方向上出现了 1/2 级衍射条纹,即 PbTe(111)薄膜表面为具有2°转动对称性的重构表面,结合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可以进一步确定在富 Pb 及Tsub= 350 °C 的生长条件下,制备的 PbTe(111)薄膜表面为位于最表面第二层的 Te有 1/2 被 Pb 原子取代而形成的稳定的(2 × 1)重构。通过 RHEED 实时监测Te在 PbTe(111)-(2 × 1)表面沉积过程发现,在沉积的初始阶段,到达表面的Te原子将与最表面的Pb原子层成键,并以(1 × 1)的结构直接覆盖于最表面,而继续沉积Te时,Te原子将以团簇的形式在表面成核生长,即 Te在 PbTe(111)-(2 × 1)表面以先二维后三维模式生长。将表面覆盖 Te的 PbTe(111)-(2 × 1)样 品 进 行 300 °C 的 退 火 处 理 ,PbTe(111)-(2 × 1)重构表面可完全复原,这为大气环境下 PbTe薄膜表面结构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Costi,T.A.;Zlatic,V.Phys.Rev.Lett.2012,108,036402. doi:10.1103/PhysRevLett.108.036402 (2)Hochreiner,A.;Schwarzl,T.;Eibelhuber,M.;Heiss,W.; Springholz,G.;Kolkovsky,V.;Karczewski,G.;Wojtowicz,T.Appl.Phys.Lett.2011,98,021106.doi:10.1063/1.3531760 (3)Zhang,Y.;Ke,X.Z.;Chen,C.F.;Yang,J.;Kent,P.R.C.Phys. Rev.B2009,80,024304.doi:10.1103/PhysRevB.80.024304 (4)Pinczolits,M.;Springholz,G.;Bauer,G.Appl.Phys.Lett.1998,73,250.doi:10.1063/1.121770 (5)Heiss,W.;Schwarzl,T.;Springholz,G.;Biermann,K.; Reimann,K.Appl.Phys.Lett.2001,78,862.doi:10.1063/ 1.1347404 (6)Springholz,G.;Schwarzl,T.;Aigle,M.;Pascher,H.;Heiss,W.Appl.Phys.Lett.2000,76,1807.doi:10.1063/1.126172 (7)Buczko,R.;Cywinski,Ł.Phys.Rev.B2012,85,205319. doi:10.1103/PhysRevB.85.205319 (8)Springholz,G.;Bauer,G.Appl.Phys.Lett.1992,60,1600 doi:10.1063/1.107238 (9)Ma,J.X.;Jia,Y.;Liang,E.J.;Wang,X.C.;Wang,F.;Hu,X.Acta Phys.Sin.2003,52,3155.[马健新,贾 瑜,梁二军,王晓春,王 飞,胡 行 .物理学报,2003,52,3155.]doi:10.7498/ aps.52.3155 (10)Fuchs,J.;Feit,Z.;Preier,H.Appl.Phys.Lett.1988,53,894. doi:10.1063/1.100107 (11)Nakajima,K.;Kimura,K.;Mannami,M.Nucl.Instrum.Meth.B1998,135,350.doi:10.1016/S0168-583X(97)00516-8 (12)Deringer,V.L.;Dronskowski,R.J.Phys.Chem.C2013,117, 15075.doi:10.1021/jp401400k (13)Radzy′nski,T.;Łusakowski,A.Acta Phys.Pol.A2009,116,954. (14)Perdew,J.P.;Burke,K.;Ernzerhof,M.Phys.Rev.Lett.1996,77,3865.doi:10.1103/PhysRevLett.77.3865 (15)Blöchl,P.E.Phys.Rev.B1994,50,17953.doi:10.1103/ PhysRevB.50.17953 (16)Kresse,G.;Furthmuller,J.Phys.Rev.B1996,54,1169. doi:10.1103/PhysRevB.54.11169 (17)Monkhorst,H.J.;Pack,J.D.Phys.Rev.B1976,13,5188. doi:10.1103/PhysRevB.13.5188 (18)Jiang,Y.P.;Sun,Y.Y.;Chen,M.;Wang,Y.L.;Li,Z.;Song,C. L.;He,K.;Wang,L.L.;Chen,X.;Xue,Q.K.;Ma,X.C.; Zhang,S.B.Phys.Rev.Lett.2012,108,066809.doi:10.1103/ PhysRevLett.108.066809 (19)Wang,G.;Zhu,G.X.;Sun,Y.Y.;Li,Y.Y.;Zhang,T.;Wen,J.; Chen,X.;He,K.;Wang,L.L.;Ma,X.C.;Jia,J.F.;Zhang,S. B.;Xue,Q.K.Adv.Mater.2011,23,2929.doi:10.1002/ adma.201100678 (20)Springholz,G.;Ueta,A.Y.;Frank,N.;Bauer,G.Appl.Phys. Lett.1996,69,2822.doi:10.1063/1.116855 (21)Wei,X.H.;Li,Y.R.;Jie,W.J.;Tang,J.L.;Zeng,H.Z.;Huang, W.;Zhang,Y.;Zhu,J.J.Phys.D:Appl.Phys.2007,40,7502. doi:10.1088/0022-3727/40/23/038 (22)Wu,H.F.;Zhang,H.J.;Liao,Q.;Si,J.X.;Li,H.Y.;Bao,S.N.; Wu,H.Z.;He,P.Surf.Sci.2010,604,882.doi:10.1016/j. susc.2010.02.014 (23)Zhang,B.P.;Cai,C.F.;Hu L.;Wei,X.D.;Wu,H.Z.Appl.Surf. Sci.2011,257,1986.doi:10.1016/j.apsusc.2010.09.039 (24)Li,Z.Q.Physics1990,19,611.[李宗全 .物理,1990,19,611.] (25)Wu,H.F.;Wu,K.;Zhang,H.J.;Liao,Q.;He,P.M.Acta Phys.-Chim.Sin.2012,28,1252.[吴海飞,吴 珂,张寒洁,廖 清,何丕模 .物理化学学报,2012,28,1252.]doi:10.3866/ PKU.WHXB201202131 Molecular Beam Epitaxy Growth and Surfac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bTe(111)Thin Film WU Hai-Fei1,*CHEN Yao1XU Shan-Hu1YAN Yong-Hong1 PbTe thin films were epitaxially grown on BaF2(111)substrate using 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by reflection high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RHEED)revealed a transition of the growth mode from 3D to 2D.Rotational symmetry studies combined with first principl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calculations revealed that under Pb-rich and 350 °C substrate temperature(Tsub)growth conditions,stable (2 × 1)reconstructions appear on the PbTe(111)surface.When the surface of PbTe(111)-(2 × 1)was covered with Te,the stable(2 × 1)reconstructions could be retrieved under 300 °C annealing.This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protection of PbTe film surfaces from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Surface reconstruction;DFT;RHEED;Rotational symmetry;PbTe thin film O647 10.3866/PKU.WHXB201610192 Received:August 9,2016;Revised:October 18,2016;Published online:October 19,2016.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wuhaifei@usx.edu.cn;Tel:+86-15167573662.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1202149,51302248,11575116,614051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2149,51302248,11575116,61405118)资助项目© Editorial office of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4 结论
SI Jian-Xiao2TAN Yong-Sheng1
(1Department of Physics,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 312000,Zhejiang Province,P.R.China;2College of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12004,Zhejiang Province,P.R.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