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2017-03-10张春丽

兰台世界 2017年14期
关键词:图书互联网+图书馆

张春丽

(渭南师范学院 渭南 714000)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张春丽

(渭南师范学院 渭南 714000)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以网络为载体,实现云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等形式的创建,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需要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馆藏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图书数据库,促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互联网+”的内涵及对图书馆的影响,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旨在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互联网+ 高校图书馆 发展思路 发展策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高校图书馆建设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网络发展计划,实现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融合,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和发展理念的转变。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所以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发展建设要以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改变学生以及其他用户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互联网+”赋予了互联网新的内涵,为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有机融合提供了良好平台,“互联网+”图书馆的发挥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云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1],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极大转变。

1.云图书馆。云图书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云技术对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进行存储,并且为用户提供知识资源的共享平台,直接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地进行安全、快捷的文献资源查询、阅读服务。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对数字图书资源的管理,以及指导用户展开图书资源的检索,实现图书馆业务流程的信息化。

2.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顾名思义是利用移动终端实现图书资源的连接、获取,在网络覆盖的环境下,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通过网络的接入,进行图书馆图书书目的查阅,然后借阅下载,实现图书资源、文献资源的获取。并且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短信平台等为用户提供免费的还书提醒、新书推介等服务。

3.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形式,实现用户图书资源交互方式的转变,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提高图书服务的灵活性和明确性。例如,现在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在图书上贴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改变过去手动记录借书、还书信息的方式,直接将图书放在射频读卡器上就可以进行图书馆内书籍管理,如图书自助借还、图书册数统计、读者阅读记录等[2]。图书馆还可以安装计算机监控设备,创设智慧化、自动化、开放式的服务环境。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思路

1.利用信息的专业性优势。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学生群体,馆内资源应该高度追求专业性,与学生所学的专业保持高度的联系。但是很多文献资源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不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共享的。高校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专业性的知识资源还是有较大限制的,一般获取专业性以外的信息资源较为简单,但是总归专业信息获取的便捷性较过去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的抓住信息的专业性优势,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便捷、专业的图书馆资源服务。

2.利用信息的权威性优势。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信息资源量非常的庞大,判断信息资源是否具有权威性的难度较大,所以给用户的资源检索和应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为用户提供具有权威性的文献资源,满足用户专业性发展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利用这点优势可以获取用户的信任,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3.更好地服务于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始终坚持着服务的无偿性和非营利性,所以高校图书馆与现代互联网之间没有利益的冲突,所以可以更加方便地应用互联网技术,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尤其高校图书馆是属于高校内部的信息资源服务单位,需要承担起促进校园用户与互联网联系、沟通的重任,充分地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服务领域,促进“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效率。

4.抓住服务规模的优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主要在校园内部,且内部用户的服务需求也相对统一,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所以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联系校内外的信息资源,并且进行优化配置,转化成自身的内部的信息资源优势,促进资源服务体系地不断完善。同时图书馆资源的运行需要一定的运行成本,高校应该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实现免费信息资源的搜集和整理,降低图书馆的运行成本。

5.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高校图书馆始终要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为运作目标,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要坚持为用户提供服务,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信息资源存储量,优化用户检索和查询资源的方式,得到用户的支持和信任。将信息资源转化为高校内部隐性资产,将图书馆中知识资源转变成用户需求的知识,不断地加强自身资源的系统管理,最大程度地增加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突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性本质。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1.做好用户的服务调查工作。高校图书馆未来将会逐渐实现用户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所以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地优化改进自己的运行方式,实现与网络发展趋势的对接,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信息文献资源,所以图书馆应该构建适合自己内部师生发展需求的信息资源网络服务平台,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用户也可以在网络平台留下自己的反馈意见,供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参考。其次,高校图书馆应该注重对用户的跟踪调查,利用校内网络平台与读者用户进行服务沟通,客观分析调查的结果,分析自身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进行不断地改进,立足于现实需要随时随地开展,为校内师生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服务。

2.加快数字进程,推动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上,建立图书馆资源数据库,例如,数据库的结构可以分为:数字化的图书资源、数字化期刊、数字化文献资源等,并且将这些资源上传到校内专门的服务器上,在有网络覆盖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在线访问服务器上提供的信息资源[3]。如果用户在搜索、使用资源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便,则可以视为高校图书馆在适应“互联网+”的现实需求方面做得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积极地与供应商协商,对数据库进行优化调整,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搜索服务。其次,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利用网络资源导航平台,将馆内特色的纸质文献资源转化为数据信息资源,满足校内师生的图书资源需求。

3.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保障措施。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连接性和共享性,在高校图书馆发展中,提高了资源共享的效率。但是互联网在系统数据的保密、安全方面还存在技术上的一些欠缺,经常会发生资源数据被非法侵入和截取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数据安全风险。尤其高校图书馆内有很多具有较高价值和意义的馆藏资源,只供本校师生参阅,如果遭到网络攻击行为,校内信息资源会受到严重的侵害。所以高校图书馆网络平台要保证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安全传输、信息加密、安全管理等,利用防火墙技术,将多个网络之间建立访问权限的控制,杜绝非法用户进入内部的网络环境中。一般情况下,防火墙技术是与入侵检测技术结合利用的,及时地检查到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的侵入行为。

4.进行资源整合,丰富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不断地整合外部资源,丰富内部资源,这也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功能之一,能够保证高校图书馆持久的竞争力。高校图书馆还要与校内的各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得到各个部门机构的支持,联系相关部门建立图书资源网络服务体系,将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各高校图书馆拥有更全面的信息资源[4]。其次,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网络资源,网络信息资源虽然鱼龙混杂,但是也有很多知识珍藏的资源内容,所以高度关注网络资源,丰富自身馆藏的资源。

4.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同时,管理人员的数量将会不断地减少,同时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网络技术技能,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不断地优化管理服务理念,为高校师生提供专业性的网络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举办讲座、培训、答题、征求意见等活动与读者互动,接受广大用户的监督,推进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5.完善门户网站,奠定信息服务坚实基础。高校应该引导自己的图书馆建立专属门户网站,在图书馆主页上进行资源的严格分类,方便用户能够及时的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制作数据库引导指南,并设置连接,方便用户查阅;做好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严格检查平台运行状况,保证网络拥有良好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需要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馆藏资源的优化组合,利用信息的专业性、权威性、规模性的优势,加快数字进程,推动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丰富信息资源。并且做好用户的服务调查工作,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门户网站,奠定信息服务坚实基础,促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快速发展。

[1]张兵.“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4).

[2]郑红京.互联网+MOOCs+服务=高校图书馆创新驱动发展策略[J].图书馆,2016(6).

[3]周华生.论高校图书馆“互联网+”时代知识服务模式的转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3).

[4]李杨,韩洁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02).

张春丽,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读者服务和参考咨询。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14.15

G258.6

A

2017-03-01

猜你喜欢

图书互联网+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