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10郭伟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俱乐部教学模式体育

□ 郭伟

(安阳工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浅析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郭伟

(安阳工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对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高校也创新了许多新的学习模式来促进教育的发展,俱乐部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此模式目前被大量的学校所引用,为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浅析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分析这一模式的缺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良对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俱乐部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教育 应用

如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飞快,知识型经济也开始崭露头角,对以人才为重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开始日益激烈科技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本质就是人才的竞赛。在培育人才方面,大学教育起着独一无二,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体育应该如何面对当今世界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如何在学生的身体健康、知识技术把握、能力培养这些方面发挥最大的的作用是当前急需解决和研究的问题。一直以来,大学的体育教育不管在学生体质增强方面还是在学生终生锻炼意识的培养方面都还有较大程度的欠缺和不足,怎样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让学生们主动树立起终生体育观、达到体育自觉,一直都是大学体育研究的重中之重。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

1、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大学应用的特点

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大学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基础上,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某种运动项目,在不违反体育教学制度和规律的情况下,可以由大学生自己,根据其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特性自行选择运动项目,授课教师和上课的时间,充分发挥其自由性。

1.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完全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化之后提出的,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时间,都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将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殊情况等合理安排自己的上课时间及运动项目,使学生的个性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和体现出来,给学生发挥其自主创造性提供了平台和条件。

1.2、激发教师授课积极性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以往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上多上少一个样,上与不上一个样的弊端。教师的被选择性和所带课程的被选量都无疑隐形的形成了教师之间的竞争机制,最大程度上激发和带动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也可以让每个教师充分发挥其专业性,提高其创造能力,让老师的优势和学生的兴趣相互结合,从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共赢。

1.3、体现教学的多样性特征

以往的授课方式,是学生在被动的接受,老师在一味的教授,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性收到压制,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概而论,不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致使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得到如实的反映,也就不能“量体裁衣”的制定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计划。这种俱乐部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其体育意识为重点,真正实现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满足其终生体育发展的愿望。

1.4、使考核制度科学性

大部分学校中,对学生的考核是学生的体育成绩,成绩的高低决定着考核是否通过。有的学生在一学期内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基础差,基础成绩不达标所以导致学期末的成绩并不理想,这就产生了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现象,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俱乐部制度使考核制度变的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进步甚至对科目态度的转变都可以在成绩上得以体现,使得评分制度更加合理,客观。这一制度打破了传统的考核制度,是考核更具科学性。

2、体育俱乐部制度存在的问题

2.1、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缺乏规范化

由于体育俱乐部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很多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最严重的的问题就是缺乏管理。其自身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如,如何科学的制定授课内容,师资力量的短缺,教师专业性限制,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考核评分制度的确立等都使得这一模式的发展受阻。以及各个地区的俱乐部存在客观差异,如何制定每个俱乐部的定位和功能也成了难题。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是其存在的重要问题。

2.2、学生的体育意识有所欠缺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追求越来越好的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各种健身方式层出不穷,人们都将追求健康的生活当成一种新时尚,得到许多人的青睐。但是根据对各大大学学生的运动量进行统计,大部分大学生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大部分学生一周平均运动两三次,甚至一部分学生一到两个月都不进行一次体育运动。这说明了大学生在运动方面没有自觉性和积极性,这就导致了俱乐部模式可能不会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这是由于这一模式中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认识的培养不够。

2.3、体育器材和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一直以来,各大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只是为满足基本的上课需要,对于大学生多样化的体育要求往往视而不见,设备的老化,器材的短缺成了影响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校也存在着经费不足的情况,由于资金短缺,无法及时更新和补充体育器械和设备。还有大面积的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使得俱乐部模式可活动的范围,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都十分受限,满足不了男生和女生这两种受众的需要,所以导致了许多俱乐部模式处于尴尬或者半路夭折的境地。基础设施,器材落后导致了此模式的进退维谷的局面。

2.4、分布不均

截至现在,我国目前进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普通大学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懂不沿海城市和南方的一些一二线城市,总体上呈现半圆形分布,这种分布模式表明了我国现如今这种模式的分布不均衡性。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体育经费充足,人们体育意识超前,使得俱乐部模式较好发展;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的意识和设备等都不支持这一模式的发展,分布的不均衡性也影响俱乐部模式的发展。

2.5、缺乏赞助商

支持和维护这一模式运营的资金9 0%以上是由开展这项活动的高校来独自承担的,各种商家和社会组织等赞助单位对这项活动和这种模式的赞助少之又少,致使此活动的开展缺乏扶持基金,没有良好的融资渠道,说明这一模式没有很好的吸收社会资金来巩固发展,导致校方开展压力大。

2.6、师资力量配备不全面

在各大高校中,中年和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同时他们也是体育教学俱乐部授课的主力军,但其在职称评定和专业性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另一方面,级别高,资历深的教师普遍年龄较大,这就出现了高学历的教师老龄化严重,无法进行专业化的教学。教师们年龄差异过大,职称和资历的分布不均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俱乐部模式的开展和发展。而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和配备的教师选择上比例缺乏合理性,可以胜任某项运动的专职教师比例不够,使学生不能得到专业的教学,从而导致该模式无法进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师资配备和结构需要有所调整。

2.7、课程内容少,可选择性小

大学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里的运动课程和项目设立和部分大学生的选择情况不能很好的匹配,对于好多大学生喜欢的项目俱乐部不能及时的补充甚至不补充,对俱乐部现有的运动项目学生们由不感兴趣,这就导致了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也是导致该模式尴尬的原因。

2.8、该模式尚不成熟,有待提高

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内容一调,模式缺乏创新性,一直都没有摆脱传统的体育授课方式的禁锢,在其应具有的发光点如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审核和评价管理制度,激发和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体育意识等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模式还应该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3、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建议

3.1、学校和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确定和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了解教学任务,同时根据掌握的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设立相对应的学习课程。

3.2、提高校方对场地和器材的重视度

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俱乐部器材和场地的投入,及时的更新,维修和配备相应的器材,增加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如游泳,轮滑等项目。

3.3、增加师资力量,协调教师比例

体育老师是俱乐部模式的主要执行者,是完成体育授课任务的关键,在一些教师不具备专业技能的项目上,学校应当适时的引入一些专业老师来进行授课,加大对高学历,资深老师或教授的引进,同时应该加强对在校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授课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更好的增强学生体育意识。这样才可以适应对教师的全面素质日趋严格的趋势。

3.4、完善相应的审核和评价体系

俱乐部模式的评价体系和传统模式的评价体系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全方面性的客观评价。淡化对最终成绩的关注,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和进步性,关注学生的出勤率,积极性,进步性,以此来全方位的考察学生的成绩。另外还应该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间的评价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纳入审核和评价体系,这样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了解学生,也更能突出俱乐部模式的特点。

4、结语

通过多地的走访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参考,得出了一下结论;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体育俱乐部模式都处于探索和摸索阶段,发展出现的问题较多且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现如今的俱乐部制度因为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因此还没有表现出其应该具有的特性和优势,且由于各种管理和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现有的俱乐部模式不能适应现如今大部分高校的教学。为了充分发挥俱乐部模式的功用,应该从完善审核和评价制度,加大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加大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宣传和教育等方面入手,同时应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目的,对教师的考核方式等方面有所加强。总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处于刚起步探索的阶段,如果想使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还应该在研究这一模式的路上继续探索。

[1]闫增印.分组合作互助教学模式在武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形式[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1).

[2]邓小兰.“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4,(06).

[3]刘瑞平,孙江.辽宁省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现状研究——以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体育教学俱乐部为例[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4]管勇生.河南省部分实施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普通高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5]刘建坤.我国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分析与运作模式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4.

G807

A

1006-8902-(2017)-09-ZQ

郭伟(1981-),男,民族:汉族,籍贯:河南安阳,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俱乐部教学模式体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