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文化兴起的社会学探析
2017-03-10张长清
□ 张长清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马拉松文化兴起的社会学探析
□ 张长清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现代马拉松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大众化的体育运动,比赛形式多样,社会影响全面。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马拉松文化的兴起进行了社会学分析,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马拉松运动中蕴含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文价值,不仅在促进人类生理、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何更好地通过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促进人类自身持续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急需探究的问题。
马拉松文化 内涵 开展现状 策略
自1 9 8 1年北京成功举办首届马拉松赛事以来,城市马拉松赛事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马拉松运动热潮在中国的掀起,其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关于人生价值的社会学命题,引起了现代社会人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的通过马拉松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促进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是我们亟待探究的问题。
1、马拉松起源及发展现状概述
公元前4 9 0年,希腊人在“希波战争”中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其不备的战略不仅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还诞生了一项现如今风靡全球的运动——“马拉松”。为纪念英雄报捷的历史佳话,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之时,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将“马拉松”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从此“马拉松”成为现代奥运会距离最长、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
我国首届国际马拉赛事在北京举办,为以后各大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提供了借鉴。2 0 1 6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达到了井喷式增长。赛事数量迅猛增长,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3 2 8场;参与人群日趋广泛,全年参加比赛的总人次近2 8 0万;规模逐步增大,由过去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马拉松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性品牌赛事之一。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政府、企业、民众及媒体的支持都推动了马拉松赛事在国内的发展,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文化已进入一个稳步、高质量发展时期。
2、马拉松文化的内涵
马拉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物质、精神和制度财富,其共同构成了具有独特内涵的“马拉松文化”。三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对城市、政府、社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物质财富指马拉松对人身体健康的促进、及所使用的场地、设施等物质文化形态等;精神财富指人们参加马拉松运动所取得的成就,无形之中给予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资源;制度财富指围绕马拉松而产生的制度和组织管理等文化形态。
2.1、马拉松运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1)促进人类生理健康。
马拉松这项运动要求人们在两个多小时或是更长的时间内保持肌肉重复同一动作的力量耐力,所以在比赛过程或日常训练中能对人体产生全面的影响。且马拉松运动对人的身体形态、柔韧素质及协调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动作僵硬或不协调时,会很快引起跑步速度的下降;身体形态的粗大会消耗更多的能量等。
一定时长的运动负荷对人体内脏器官功能的提升、肺活量的增加和心脏运动强度的增加具有积极的影响。长时间坚持跑步,可有效改善人体心血管健康,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清除体内不良物质。
(2)促进体育消费。
马拉松运动所体现的商业价值,也是其自身的文化表现。2 0 1 4年1 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后,该文件明确规定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大量资金开始进入体育产业领域。从参与人群来看,路跑将是中国体育产业最大的赢利点。而马拉松运动作为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核心项目,它的商业价值是其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2.2、马拉松运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1)公平竞争精神。
马拉松运动中所蕴含的公平竞争,主要体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这项运动的参与,将社会因素,如学历、财富等差距对人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马拉松固定的距离和规则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种公平竞争的精神为在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中不可能实现自我目标的人提供了契机。
(2)团结互助精神。
作为一项平凡的的田径项目,马拉松以其独特的魅力涵盖了人类不畏挫折、一往无前、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赛道上放慢速度给予陌生人鼓励的事例,体现了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现代奥林匹克中“参与比胜利更重要”,强调团结与友谊。
(3)挑战自我精神。
马拉松不仅是长久耐力的抗衡,更是耐力和速度组合的抗争,是一种极限运动。只需具备足够的勇气和信念,且经常进行训练的人才能挑战马拉松。唯有参与,运动员或长跑爱好者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才能在“更高、更快、更强”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许多人通过参加马拉松赛检验自己的耐力、意志力,在谋求胜利的过程中,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3、马拉松文化兴起的社会学分析
3.1、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激发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物质文明的丰富,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已不仅是对基本需要的满足,而且延伸到了生活的全过程上。大众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和高质量生活的诉求愈加强烈。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社会压力、职业压力的环境中,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紧张得不到释放,对休闲娱乐的渴求日益突出。体育因能满足人们运动、健身、娱乐、交往等多种需求,马拉松因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身体需求和 “挑战极限”的情感欲求,而日益成为人们自我完善不可缺少的手段。马拉松,有机地把跑步运动和城市文化的游览结合起来,在目的上形成了健身与审美的契合,在形式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跑步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社交模式,一种可共享的社会资源,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使其日益受到现代人的喜爱。
3.2、国家政策的支持拓宽了马拉松的发展市场
马拉松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兴起与发展离不开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国家政策的导向对马拉松赛事开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使得我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纲要中提出“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马拉松门槛低、简便易行,只需一双跑鞋、一身轻便的衣物便可参与进来。2 0 1 5年1 1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 0 1 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人群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是“健身走”和“跑步”。这表明民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是跑步,马拉松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民众的大力支持,无形之中促进了参赛人数的增长。此外,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人口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明显提高,对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追求都将产生积极影响,这些都为马拉松市场的拓宽提供了丰厚的条件。
3.3、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马拉松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地貌复杂多样,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丰富的自然资源使马拉松运动在我国多种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发展更具特色,这极大地拓展了其发展空间。
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也各具特色。我国作为历史悠长的多民族国家,各城市各地区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举办城市借助马拉松这一平台可充分展现当地文化与城市风貌,参赛者在参与比赛的同时,能够欣赏并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在无形中提升了举办城市形象,宣传了城市文化。现如今,我国已发展成为体育强国,运动场所、设施的新建和各种规模的体育竞赛的举办,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体育资源。政府大力支持城市马拉松赛的举办,可打造出城市全新的形象,提高其知名度,将举办城市的精神风貌完美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提升意义。
4、马拉松文化发展的促进对策
4.1、厚植文化内涵,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一场城市马拉松不仅能够检阅城市的实力,还是地方的人文内涵及组织能力的表现。而近年马拉松“热”的兴起使得很多城市相继举办,赛事品质很难得到保障。
马拉松若是仅作为宣传城市的工具,其作用太过狭窄。在扩大赛事规模的同时,主办方应结合自身城市的人文特点、环境建设来不断设计最佳路线,和全民健身相结合,与绿色、低碳的理念相结合,创造更好的社会的经济效益。组织者应该把城市文化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通过这个平台展示出来,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使优秀的城市文化内容充分得到展示。通过马拉松赛的举办,大众媒体的宣传,将城市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受众面前,从而走向世界。
4.2、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马拉松赛事包含了举办城市的多种文化资源,在开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如何创造出一批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充实马拉松品牌的文化内涵,是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挑战。
主办城市可以在马拉松赛事开展的同时重点开发一系列赛事配套活动,不断投入及注入新的城市内涵,注重文化项目或产品质量及服务的保证;扩大城市知名度的同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大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鼓励主办方和有关企业单位研发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并、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产品;研究品牌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强创作人才队伍培养,用优秀的文化产品弘扬先进的马拉松文化,传播其优秀思想,提供更多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开展系列赛事旅游活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弘扬地方文化特色,增加城市马拉松的价值。
4.3、优化赛事环境,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马拉松热风的掀起,同样带来了服务及安全方面的问题。随着赛事审批的难度降低,很多城市快速“上马”,诸多问题的出现引人思考。为了适应大众体育的需要,政府、企业各环节应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为赛事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一是提升赛事专业化水平,加大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建设,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马拉松服务文化做好准备。二是要保障参与者的基本权益和差异化的需求,优化马拉松赛事管理的内外部环境,控制赛事的风险和服务产品的质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引入评估机制,对每次马拉松赛事结束后进行经验总结,以便对服务质量进行必要的控制,加快推进国际化、便利化赛事环境建设。
[1]靳英华,原玉杰.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
[2]朱慧芳,吴富勇,尹梅.马拉松运动的体育功能与文化内涵[J].四川体育科学,2014,10.
[3]李有强.体育赛事与上海城市文化建设[J].体育科研,2012.
[4]徐宇丹.中国城市马拉松热背后的冷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6,3.
[5]张登峰,刘雁,居向阳.对城市马拉松运动的社会学审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6.
[6]范明志.马拉松运动的社会学分析[J].文化视野,2015.
[7]任占兵.我国马拉松赛事文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10.
[8]田香玲.马拉松火爆的原因、问题及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
[9]谭琳,田雨普.现代都市人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7,5.
[10]董杰.中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12,5.
G80
A
1006-8902-(2017)-09-ZQ
张长清(1995-),女,汉族,安徽霍邱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全民健身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