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企业:企业环境教育的深层追寻

2017-03-10申秀英卜华白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态化价值观主体

吴 月,申秀英,卜华白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企业是生态问题的主要制造者,亦是生态问题的主要治理者。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活动,企业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生产资料,更要通过自然界分解其所产生的三废。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肆无忌惮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并无节制地进行三废排放,最终使自然界难以承受人类之重。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不再只是商业意义上的经济主体,其在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地位和表现使其已发展为典型的社会行为主体。面对雾霾、沙尘暴等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企业主体难辞其咎,这也正是当前企业环境教育被提上日程的重要原因。企业环境教育是在深度反思现实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将企业及其利益相关人视为环境问题的责任主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预设下,意在运用多样化教育手段和方式,使企业及其利益相关人提高环保意识、改变环境态度、自觉履行环境责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1-2]。对于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企业环境教育至今仍可谓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不得不深入追寻企业环境教育的深层目的,提升企业环境教育的自洽性,并为企业环境教育指明实践路径。

1 企业环境教育的深层追寻

企业环境教育的对象是组织中的成年人,上至管理层下至底层员工,他们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面前持有成熟的价值评判体系和取舍标准[3]。在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中,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自上而下大多秉承着经济利益高于生态利益的价值取向,这无疑会加剧有限的脆弱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无限扩张的物质欲望之间的矛盾。企业环境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促成主体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并达成主体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最终实现主体生态价值观从观念到实践的彻底转变。

企业环境教育首先要通过教育促成主体对自然价值的重新认识,树立生态价值观念。生态价值观是人类面对环境威胁对以往发展观的反思以及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不断升华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追求。生态价值观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性观念,强调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同消共长;改变了传统以人的价值作为价值评判的唯一标准,强调人是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在肯定人类生存发展权利的同时,也肯定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通过环境教育树立企业主体生态价值观,就是要求企业在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活动中要充分尊重自然界固有的生态规律,在自然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进行生产活动,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固有价值转移到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价值上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企业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达成主体行为方式上的生态化转变。主体行为方式的转变程度是对企业环境教育成效的最好检验[4]。传统粗放经济发展方式致使企业在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在生产方面,企业不断加速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掠夺,同时又引发巨大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其他主体。在消费方面,企业通过广告等多种媒体手段不断宣扬和提倡消费主义价值观,刺激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不仅进一步加剧了生产过程中大量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且进一步加速了消费过程中废弃物在自然界中的大量排放。企业主体生态价值观的树立,内生地要求企业转变落后的粗放生产方式,采用循环工艺,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实现内部及上下游企业价值链之间的资源再利用、再循环,确保低投入、高产出,最终实现企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2 企业环境教育的最终诉求——生态企业

企业环境教育始终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意在通过教育使企业及其利益相关人的生态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体行为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一种创新发展模式——生态企业的出现。生态企业从观念到实践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贯通正契合了企业环境教育的最终诉求,是企业环境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企业是叠加或放大了的人的生理功能的载体,并已经作为一个“人”介入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与循环,因而具有人的特质与品格。随着时代的变换,企业也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等一系列人格类型,在生态文明时代企业又被赋予了生态人格特征。作为直接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活动的主体,企业之于自然的协调状态和责任态度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达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生产方式及其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理念指导下,企业的“反自然性”无限膨胀,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凸显,使人类逐步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成为了物质欲望和物质财富的奴役。生态企业是在反思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中催生出的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追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一种企业创新发展范式。具体而言,生态企业是依照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优化原理,综合运用生态技术,以不破坏或较轻破坏生态环境为特征,设计和改造企业的工艺流程,提高企业各环节上的物质和能量转换效率,构建和运营以节约资源、物质和废物循环再生、能量多重利用的现代企业。

生态企业较之传统企业具有以下特征[5]:第一,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生态企业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念,并将生态价值观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各个层面,把企业生产活动纳入整个生态系统大循环中,由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转移到追求生态效益最大化上来,寓经济效益于生态效益之中。第二,生态企业在资源选择、产品设计、工艺改革、技术进步和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采用绿色循环技术,以生态管理替代经济管理,循环利用自然资源,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第三,生态企业拥有完善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能开启实时监控,定期公开环境信息数据,积极主动承担生态责任,以负责任的态度将自身对环境的负外部性降至最低水平。

3 企业环境教育的实现路径

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互相砥励。要落实企业环境教育就必须将环境教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以生态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实现企业主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构建生态企业。企业生态文化是企业成员所认同并遵循的生态价值观念及其生态化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的习得离不开教育。企业生态文化的习得离不开企业的环境教育。实现企业环境教育融入企业生态文化引领生态企业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切实提高企业最高决策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企业最高决策者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人物,企业生态文化的形成直接取决于企业最高决策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和价值取向,而企业最高决策者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又取决于政府和自身的道德水准。政府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地方政府对本区域生态环境负有重要的保护和监管责任。出于对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企业最高决策者的生态伦理价值可能会让位于经济利益价值。为此,要转变企业原有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理念,更要寄希望于政府。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短期培训班或远程教育方式定期举办环境教育培训,让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常识深入企业最高决策者头脑,引导其做出生态化决策;另一方面政府要强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本区域内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最高决策者进行表彰,并对其所在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环境保护监管,确立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人制度,不定期抽检企业环境监测数据,对违法违规或造成重大环境事故的企业责任人予以法律追究。

其次,凝练企业环境保护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企业环境教育的第二层次就是将最高决策者的环境知识、环境理念凝练成企业环境保护规章制度,传播给每一位企业员工,以得到企业所有员工的认同和遵守,形成企业生态文化。企业最高决策者生态价值观念的深入贯彻必须依赖于企业环保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为此,企业一方面要建立内部环境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环保管理机构,把环境管理放在产品质量管理的同等高度,环境管理细则应可操作、可实施,做到环境管理人人有责、责权明确;另一方面要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及时披露、公开企业环境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对所排放污染物开展自行监测并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制度,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最后,锻造企业成员生态化行为方式。企业环境教育的落实、生态企业的构建最终要依靠全体成员的生态化行为。企业环境教育的最后层次是通过环境制度约束和制度激励将环境知识和生态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成员的具体行为上,形成全体成员的固化行为模式。一方面,要大力研发、应用、推广生态技术,实现企业少投入、低消耗、多产出的集约化方式生产,提高原材料、能源的利用率,使物料和能源消费最小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6];另一方面,要力主开发、设计、制造低能耗、低污染、省资源、易使用、可回收的绿色产品,努力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和商品的过度包装,最大限度实行产品回收循环再生产或再使用。

总之,生态企业是企业环境教育追寻的深层目标,也是实现企业环境教育的现实路径。只有让企业环境教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使主体从观念到实践彻底践行生态价值观,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企业环境教育的使命才算得以圆满完成。

[1] 刘湘溶,罗常军.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与生态化人格[N].光明日报,2015-07-15(14).

[2] 万俊人.当现代企业成为社会事业[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3):1.

[3] 申秀英.企业环境教育初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6(6):114-116.

[4] 彭立威.论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15-55.

[5] 张庆普.生态企业探讨[J].学习与探讨,1998(6):48-50.

[6] 张建.持续发展的绿色箴言——长庆石化生态型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之路[J].中国石油企业,2011(6):33.

(编校 刘兰芳)

猜你喜欢

生态化价值观主体
我的价值观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