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倡导有效阅读,体验阅读快乐

2017-03-10王国强

环球市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阅读课文本评价

王国强

浙江省平湖市城关中学

倡导有效阅读,体验阅读快乐

王国强

浙江省平湖市城关中学

笔者结合阅读课教学实践经验和听课感受,在本文中从教师缺乏对文本的研究与缺乏对学生的研究两大方面剖析了低效阅读的原因。笔者认为低效阅读课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理念陈旧,阅读课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学情,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在阅读课中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有效阅读的五个策略入手,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无效阅读;剖析;有效阅读;策略;体验;快乐

有效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阅读材料,对其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新标准》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涉及面广,很多是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为学生以积极地心态参与阅读课堂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笔者认为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语言意识,搭建有效的支架,保证阅读的有效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一、剖析无效阅读的原因

(一)缺乏对文本研究,教学设计违背新课程理念

1、阅读课的导入单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设计有时会是一堂课的关键。《新标准》阅读课教材提供了大量接近生活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教师没有挖掘文本中一些能激发学生思考与阅读欲望的兴趣点,阅读课开始就让学生索然无味,导致阅读课无效。

2、阅读教学方法陈旧。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仍旧有不少教师把阅读课的教学看作拼读生词,讲解单词,对所提供的文本划词组,罗列固定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的过程,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一堂课后学生除了掌握一些词汇与语法,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文本的信息和作者的意图。部分老师几乎所有的阅读课只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集体朗读或跟录音朗读,然后让学生做教材提供的问题,最后校对答案,而没有对文本仔细研读,对阅读效果进行预设。

(二)缺乏对学生的研究,阅读教学无视学生实际

1、提问设计缺乏针对性。心理学认为符合学生认识水平,适合大多数学生能力水准的“最近发展区”的教育和教学才是最有效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缺乏研究,脱离了学生,无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识不相符,出现太难的问题学生无从下手,学生会失去信心,简单的问题一目了然,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2、课堂评价缺乏人文关怀。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缺乏针对性的同时,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还缺乏灵活性,缺乏人文关怀。很多教师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只关注设计的活动能不能完成,只要学生回答与教师所预设的一致就加以表扬,同样的问题让不同程度学生回答给与相同的评价,缺乏层次性。

3、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缺少对学生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指导,把阅读只看成读文本和回答问题,忽视文本所提供的阅读方法指导。

二、提高有效阅读的策略

(一)利用阅读文本,设计有效导入

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是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前成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有效导入,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导入,重在阅读课的设计。阅读课设计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文本,设计以学习者为主的计划,创设有效的语境。

(二)结合文本与学生,设置有效活动

有效活动必须是学生真实的活动,因此,在阅读课教学中应设计一些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与文本的活动。笔者反对为了活动而忽略文本与学生,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文本,利用学生的各种活动,设置有效活动,达到阅读的有效性。

(三)根据教学需要,关注课堂生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育情景中对内容做出根本变革的过程——创生内容与意义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有效问题的设计应遵循动态的原则:a、适时:在恰当的时候,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提问。b、适当:内容针对性强。c、适合:根据主题、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2]

(四)运用恰当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笔者在阅读教学时经常采用以下两种评价法:

1、采取激励评价。“激励评价法”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多一些鼓励,树立学生阅读的信心。

2、采取延时性评价。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不要责备出现错误的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不恰当的批评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失去阅读兴趣,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应尽量采用委婉、间接的方式。

笔者认为在应用评价方法的时要适当,评价时不要一味的表扬,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如读音、语法或偏离文本主题等错误时,一定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阅读习惯。

三、结束语

现代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所以,要想让学生体验有效阅读的快乐,教师必须真正从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出发。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以上的五个策略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但是《英语课程标准》对我们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疑惑。面对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和困惑,只有我们多思广义,不断地去实践,去创新,去积累,长此以往,聚沙成塔,必有收获。

[1]中学文科·教研版 2008年第7期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作者 常青

[2]周蓉.“设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3]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阅读课文本评价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用问题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一堂组文阅读课的感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