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视角的高职数学渗透数学文化路径探析

2017-03-10岳斯玮

环球市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内容高职

岳斯玮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

基于新媒体视角的高职数学渗透数学文化路径探析

岳斯玮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

结合社会、企业对人才素质需要,发现学生的发展都需要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文化”品质。而当前高职数学课堂中对数学文化的渗透不够,基于此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路径。

高职数学;数学文化;数学改革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思维方法与科学,同时也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与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因此,数学还具有一定的文化性[1]。但是,在以往的高职数学教学中,通常不注重数学知识背后所体现的数学思维与方法的渗透,只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然而数学知识所体现的逻辑思维与数学方法,恰好是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必须的,这些也恰好是数学文化所体现的[2-3]。而且当下新媒体手段层出不穷,“互联网+”使得教学手段多样化,为教学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新的道路。因此,基于新媒体背景下,怎样将数学文化渗透到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让高职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维与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发展潜力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数学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是一种共识,数学文化核心是指数学知识背后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等,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是数学与各种文化的纽带[3-4]。所以,数学的内涵是用数学的观念看待实际,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措辞、图表等,举行数学交流。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创新精神。因而,让先进的数学文化渗透进入数学课堂,数学教学会变得更加活跃,更加厚实、更加斑斓。

二、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由此构建了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要求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定位必须重塑,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与国家战略相适应的视野,而且要培养具有适应国家战略需要、企业需要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这样要求高职教育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以外,还应注重学生思想、思维、逻辑能力等培养,而这些落实到高职数学课程中,恰好是数学文化核心之所在。因此,将数学文化渗透到高职数学课堂中就显得很有必要。

四、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路径

(一)教学目标中渗透数学文化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计划达到的成效,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因此,在高职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首先就应该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数学文化,将数学文化的渗透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实施和开展,让学生知道数学的文化性,感受到数学的思维魅力。因此,在确定每一节的教学目标时,恰当处理好数学文化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之间要把握好度,不能太过于形式化。从而将现有教学目标与数学文化有机融合。

(二)教学内容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以数学内容为载体的,是从教学内容反映出来的,包括教学内容本身的数学知识点等显现知识,也包括数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逻辑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讲授,忽视数学知识背后的思维魅力的展现,那就失去了高职数学课程的作用,难以发挥数学作为通识课程在学生发展中应有的贡献。因此,在高职数学的讲授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后面数学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将数学文化有机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三)教学手段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可以是一个数学故事、一个数学片断、一个数学题目、一次数学作业,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将数学手段新媒体化,利用新媒体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可以根据数学家、数学知识点、数学题目等多重途径发掘数学文化资源,将这些数学文化资源,根据学生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加以加工、整理,然后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展现,充分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这样不仅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而且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渗透到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习到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受益一生。

(四)教学评价渗透数学文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引导作用。传统数学教学评价主要考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学评价中应该渗透进数学文化,注重学生对数学的思索方法、应用价值、创新精神以及数学知识背后数学思维与数学精神的理解等方面的考察。这些品质是数学文化核心之所在,也是学生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同时是学生未来成长的方向和依据。因此,有了这些评价目标,可以将数学文化渗透到高职数学的教学评价中,从而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从而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1]顾沛.数学的美在于数学思想深刻之美[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4):9.

[2]刘浩民.数学文化:是什么和为什么[J].数学通报,2010(11):11-16. [3]杨豫晖,吴姣,宋乃庆.中国数学文化研究述评[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1):87-89.

[4]邵婷婷.数学文化的阐释[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22-126.

此文系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教改课题《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探析》(swjwjg201609)成果之一

岳斯玮(1986—),男,四川省汉源县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理统计分析及其应用。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内容高职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