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权交易机构企业化改制

2017-03-10

环球市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国有产权企业化产权交易

诸 韬 郑 欣 臧 展

南京审计大学

产权交易机构企业化改制

诸 韬 郑 欣 臧 展

南京审计大学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自1998年诞生以来,致力于服务国企改革,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产权交易机构的组织性质和管理方式对其运营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事业制是否还能适应产权交易市场的市场化趋势,这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采取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对经济体的运行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产权交易机构公司化管理,更有利于产权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更符合产权市场的市场化进程。

产权交易机构;组织性质;公司化

一、产权交易机构组织性质简析

(一)产权交易机构简述

产权市场是为国有产权及其他各类产权安全有序流转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形并购市场,而产权交易机构是政府指导下依法成立的进行产权交易的市场化机构。产权市场的存在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布局调整,有利于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我国产权交易机构按照组织机构性质不同,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事业单位法人,另一种是企业法人,按公司法进行产权交易机构的经营管理。我国产权交易机构发展初期,大部分是政府出资成立,采用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主要服务于政策性国企改制重组,为政府部门流转国有产权提供规范鉴证,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2003年3号令出台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需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产权交易机构承担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挂牌转让以及征集意向受让方的任务,为转让方和受让方提供了公开透明的交易场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深入开展,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化程度也越多越高,产权交易机构组织性质也开始转变,出现了一批采用公司制的产权交易机构。

(二)发展现状

产权交易机构存在向企业法人改制的趋势,如今我国大多数产权交易机构都属于企业法人,而在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的交易所中,北京、重庆已成功改制为企业法人。由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依旧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个别产交所存在特殊的组织形式,如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在行政上中心为市政府直属的差额预算事业单位,实行内部企业化管理,该产权交易机构为适应市场化进程,发挥产权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作用,建立更完善的激励机制,已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改制方案,即将成功变身。据统计,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的22个产交所中,有10家为行政事业单位,另外12家已成功改制为产权交易有限公司。

二、企、事业单位利弊分析

对于我国产权市场创新发展来说,事业法人制和企业法人制各有利弊。事业单位法人的监管由政府部门负责,平台公信力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事业制下产权交易机构的运营交易受政府支配,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不能代表市场参与者的利益,机构欠缺合理的人员激励约束措施,而且容易形成行政性分割的局面。

而企业化的机构则不存在很强的政府主导性:公司化的产权交易机构更加符合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经营管理方式也更加合理优化,机构人员的工作态度更加积极向上,更具有专门知识与经验。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也可以通过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经营决策,使得公司经营发展更加符合投资者利益。当然企业单位法人也存在缺陷:由于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目标不同,会产生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矛盾,股东追求的是长期投资收益,而管理者则会为了短期的个人利益去经营管理公司,这样就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正常收益。

三、产权交易机构企业化改制的必要性分析

(一)市场化进程的需要

22号文出台后,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产权市场未来的功能定位也发生变化。在被定位成资本市场的新态势下,作为要素市场之一,产权市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产权交易机构的机构性质也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与时俱进。随着32号令的正式发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资产转让进场后,企业增资业务也将进场交易,产权交易机构的融资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场内投行化服务能力需要不断加强。同时产权市场的服务范围推进到服务非公经济的发展壮大,旨在为中小企业解决产权流转、改制重组、融资等难题。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产权市场业务逐渐市场化,政府部门政策性转让行为不复存在,国家应减少对产权交易的干预,在市场上发现价格,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事业单位法人制已经不能满足产权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飞速壮大的需求,阻碍了产权市场的健康发展。而采用公司制的组织形式,更贴近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更能促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企业制管理的产权交易所,为市场参与者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激励机制

产权市场作为资本市场,在市场化进程加速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有创新精神,不安逸于稳定舒适的生活的管理层和员工,在探索中直面挑战,所以员工激励机制尤为重要,显然事业单位制已经不适合产权市场的发展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分析产权交易机构企业化的必要性。

薪酬是满足生理需要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不利于产权交易机构的开拓发展,员工把分内的事完成,拿稳定的工资,缺乏积极性。在企业中,收入与付出总是成正比的,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都与工作业绩挂钩,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工资效率,体现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有利于促进产权市场的健康飞速发展。

互助和谐的组织文化是产权交易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满足了对社会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的文化更注重团队的凝聚力,能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在为组织努力工作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企业还能促使员工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特长优势,增强其工作兴趣和积极性。

在尊敬需要的层面,职务晋升是对组织成员的最大激励,职务晋升制度在激励机制建设中居于关键地位,是满足组织成员职业发展要求的切实保障。企业敢于打破陈旧的用人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拓宽用人视野,扩大民主,同时培养产权交易机构员工的危机意识,形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工作氛围。

关于激励机制,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实行内部企业化管理,中心主任谭志刚通过企业化的薪酬激励机制促进中心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建立“员工之家”,营造轻松愉快的企业氛围,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如今中心秉承锐意进取、服务大众的理念,在交易平台建设、创新服务工作、战略合作共赢、扩大品牌宣传等方面取得佳绩。

(三)服务功能的需要

产权市场新的功能定位决定产权交易机构服务平台的性质,采用事业制组织形式,不可避免会滋生官僚主义,这样会渐渐弱化机构服务大众的态度,降低业务办理效率,对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危害。而采用公司制,自负盈亏、追求利益的机构性质会促使产权交易机构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了让机构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必须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机构人员素质,加快工作效率。

四、结论

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产权交易机构应施行企业化的组织制度,市场化管理,这可以极大的增强产权市场的活力,提升产权交易的运行效率,促使产权交易机构为企业资产重组、并购等交易活动提供理想的服务,实现价格发现、资源优化配置等市场化功能,形成我国的“有形并购市场”,促进产权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

[1]王珣之.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制度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2]郑明友.产权理论与产权市场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

[3]孙俊峰,熊辉.论我国产权交易机构的组织创新[J].市场研究,2008,(01):36-41.

[4]王利宏.论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披露制度[D].贵州大学,2007.

[5]任胜利.产权交易机构的非营利定位[J].上海国资,2005,(09):72.

[6]李纪.产权交易机构的组织制度比较[J].产权导刊,2004(07):13-15.

诸韬(1993--),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2015级南京审计大学金融专硕研究生,投资管理方向。

郑欣(1992--),女,汉族,江西省阳泉市,2016级南京审计大学金融专硕研究生,投资管理方向。

臧展(1972--),男,汉族,江苏省江都市,管理学硕士,南京审计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国有产权企业化产权交易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风险与对策研究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国有产权交易制度探析
规范和发展江苏省南通市各类产权交易场所的研究及对策建议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其仿企业化路径探索
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
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治理效应研究
吉林省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