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

2017-03-10

环球市场 2017年22期
关键词:税法情报纳税人

刘 莹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完善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

刘 莹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成为了各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虽然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制定出更合适有效的管理体系,设置统一的应用模式。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降低税收风险,使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下去。

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对策

1 风险和税收风险的概念

风险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概念和特征,但有一个特征是共同的:即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在学术研究中其实是一个不带褒贬的中性词,风险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损失,相反还有可能带来收益,所以就有了“高风险,高收益”的表述,这种中性色彩一般运用在市场经济主体的外部交易行为中。而内部管理中的风险,通常是指会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一般理解为,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完全预测性,而导致在组织实现目标时,遭遇有害结果的可能性。税收风险,一般可以分为税务机关执法风险和纳税人税法遵从风险。现行的税收风险管理理论中的税收风险一般是指纳税人税法遵从风险,即纳税人不遵从税法,导致国家税收利益流失,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的不确定性。

2 当前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风险管理认识不深入

2.1.1 日常管理风险防控薄弱

纳税服务部门因不完全掌握纳税人信息,审核受理资料只是初步甄别,若税源管理部门后续管理出现真空,易产生垃圾数据,即使各部门发现有风险疑点的信息资料,也会因未及时传递至风险监控部门而造成风险识别乏力。

2.1.2 工作规范不明确

对内层面,机构岗位职责体系和工作流程规范未及时更新培训,缺乏风险程序的操作办法。尤其是在风险应对上,中度风险应对部门对流程何时终止、何为应对完成等界限把握不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催报催缴就了事、未能及时跟踪补报税款入库等情况。对外层面,依然坚持“保姆式”管理,无益于促进税法遵从。

2.1.3 证据意识淡薄

对于风险监控部门因上一环节管理风险或风险升级而移送至其他部门的疑点纳税人,承接部门反馈时常常仅依据上一环节转交的二手资料进行书面辨别分析,而未通过深入核实、外围调查或调取第三方资料等方式掌握一手证据予以佐证。

2.2 信息采集应用效果不佳

2.2.1 信息整合有待加强

纳税人信息是风险分析评估的情报来源,是信息管税的重要支撑。从税务系统内部情况看,不同部门之间收集到的内部沉淀信息以及纳税服务、税收执法过程相关信息的流转共享皆没有形成体系,有效的信息资源因分散存在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从外部第三方涉税信息情况看,综合治税平台尚在建设之中,工商、统计、质检、房管等部门信息的获取还不够顺畅,影响了数据应用。

2.2.2 风险模型指标有待健全

税收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尚未建立,风险案例和模型数量、质量不高,缺乏实战的风险指标特征体系的指向性不强,还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的分布情况,无法有针对性地识别出风险点。

3 完善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

3.1 重点环节前置

回归风险的本质定义,将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归到防止风险发生的本来目标上。将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前置,即一切税收风险管理应直接围绕的目标是:影响纳税人纳税申报前的行为,使其不得不自觉遵从税法规定如实申报。信息获取是实现该目标的基础,甚至是提高所有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因此,应明确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不是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风险发起后的环节,而是纳税人不遵从风险发生前有效的信息监控,防止不遵从风险发生这一环节。通过涉税信息的高度聚合,形成有效的信息监控,以纳税提醒等手段对纳税人形成广泛的威慑力,使其不想、不敢、不能作出违反税政法规的行为。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随着税收风险管理模式的深入推进,税源管理分局的职责向风险管理转变,如上文所述如何对对风险管理进行考核成为基层税务机关的一个难题。基层税务机关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结合实际的管户情况、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因素,围绕提高纳税遵从度这一最终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笔者认为建立税收风险管理考核机制时不应只关注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应从风险管理看纳税评估,更要从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看税收风险管理,要将是否在信息获取上取得突破和是否建立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长效机制作为重点,具体的风险应对事务应为这两个目标服务。

3.3 完善税收风险管理配套措施

相关人员必须要把握住核心,精确查找出税收管理风险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查找税收征管风险点之前,一定要结合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程度、企业效益等因素的综合评价以此来确定高风险税源的各个重点片区。二是查找税收执法风险点。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在税收风险管理中极容易产生执法风险的环节主要是征、管、查等六大要点。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莫过于配套推进,强化风险防控基础管理。

3.4 推进业务与技术融合,加强涉税情报管理

海量准确的信息是风险管理的前提,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情报是开展风险识别的重要基础。税务机关常常认为征纳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风险分析识别工作,但调查显示,我国让纳税人提供的资料最多达900多份,而日本为40多种,可见数量优势未能得到发挥。日本税务机构内部有一个强大的情报体系,每一税务案件由两个小组承担,调查组负责取证、证明纳税人采取某种手段在逃避税收,情报组负责收集相关的购买方的情报。提高风险识别命中率,首先要建立健全集中管理、上下互动的一体化税收情报管理机制。技术是支撑,税收情报管理机制只有依托信息技术、税收业务与管理理念相互融合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使海量的独立信息经过整合、加工、分类和整理,形成有效的数据情报。

4 结论

企业的税收风险需要完善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为此,企业必须打破僵局,强化内部各层级的风险意识,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反应机制,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措施处理,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

[1]洪连埔.浅谈税收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J].涉外税务,2011,03:66-70.

[2]李建琼.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税法情报纳税人
情报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情报
情报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纳税人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前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在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后能否抵扣?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税法教育内容与方法论纲——兼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