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
2017-03-10李翠仙
李翠仙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
李翠仙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出现价值取向困惑、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涣散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努力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新媒体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
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当代中国,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普遍应用,使得西方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不断涌入,致使一些原本稳定的文化形态发生变化或一些新的文化形态产生。在这种多元文化形态下,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认同存在一些偏差。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之一。
一、 多元文化在当代中国的表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的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加剧或推动了各种文化的相互作用。出现一些新的文化形态,有些能够与我国的文化融合,有些发生冲突、碰撞,使我国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
多元文化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从时空范围看,有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易经中提出的“自强不息” 、道家倡导的“天人合一” 、儒家宣扬的“重礼尚义”[1];又有不同历史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如唐朝时传入我国的基督教文化、晚清传入我国的西方音乐文化、现代传入中国的网络文化;从性质上看,既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又有腐蚀人精神世界的腐朽文化,如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总之,各种文化形态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呈现多元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对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与社会实践活动相关联的一个历史过程。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3]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全面和谐发展。[4]达到这种全面和谐,必须有一种内在的价值观作为引导。
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属于特殊一个群体,他们的素质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大学生素质结构一般说来主要由四大要素组成: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养、身心素质。这些素质要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主要内容。[5]素质越高,社会才会越加安定有序;只有人的自由发展观念越深入,创造力才会更突出,人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才会更加完善。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保持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即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即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广大青年的中坚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距离社会期望往往有一段距离。市场经济中利益关系越发突显,他们也越发远离理想主义而向实用主义靠拢。因为大学生心理、思想的不成熟和社会实践的缺乏,使得在价值观上的困惑、矛盾明显增加。在这种多元价值冲突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解决这种矛盾与困惑,帮助他们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引导他们走出自身的价值困境,从而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三、多元文化背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对策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它在转变大学生观念、辨别是非、以及解除困惑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教育,使他们时刻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理想为核心
科学的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人生奋斗目标,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塑造和成就自身。科学的理想信念可以提供人生奋斗的前进动力,指引大学生走什么样的路,怎样在这条路上能够不断的前进。科学的理想信念还能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他们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
(三)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7]充分利用这一有效途径,教育者必须对理论课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帮助大学生很好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本质,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来概论》课程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在实践过程中要落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程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
(四)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指党团组织、社团活动、班级工作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途径。高校各级党、团组织组织的活动,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旋律,围绕一元价值观展开。例如,开展国家重大会议的解读,举行“重走红军路”等,将其他非主流的价值观挡在外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学生所认同。要从战略高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学生党建工作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与学生基层党组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8]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避免盲目崇拜国外不健康的思想。这样可以促进班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五)以新媒介为载体统整校内资源
所谓的新媒介是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论的,智能手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校园内的新媒介,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微博、博客、QQ、微信等交流平台。新媒介扩宽了交际,也带来了不健康的思想。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是要让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实现这些目标,要根据大学生所处的新环境,以新媒介为载体统整校内资源。现代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宣传提供了新的形式。可以建立网站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精神,还可以适时开展相关知识竞赛;将日常的党建、团日活动等记实材料发至微博、微信,让同学们在娱乐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价值观教育;通过网络,将校园中的一些优秀文化活动的前期宣传、活动跟踪以及后期宣传都深入到同学们的学习与工作中。
(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所学的一切理论,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一切问题的真假。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现实依据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大学生内心得到巩固,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参加一些自愿服务活动,如支教活动、自愿献血活动,提升他们的奉献精神;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当地的历史遗迹或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养才能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素质匹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2] 蔡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25.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8.
[4] 张旺.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科学与人文和谐教育[J].教育研究,2008(7):12.
[5] 马运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提升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3(9):35.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韦冬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路径探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48):20.
[8] 广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研究,2010(3):55.
责任编辑:仲耀黎
Study on Identity Path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lticulturalism
LI Cuixi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lticulturalism, college students’ value orientation puzzles, their political beliefs are confused, ideal faith is lax. It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ir identit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In order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ntity,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daily work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arrier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Meanwhile,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should also be strengthened.
multicultural;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ntity
2016-11-15
李翠仙(1990—),女,苗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G641
A
1671-8275(2017)01-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