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研究

2017-03-10肖慧芬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侗族文创产品

肖慧芬

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研究

肖慧芬

(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以通道侗锦文化为基础,以文创设计为驱动,将侗锦相关文化进行设计产品转化,精准扶贫,建设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从“侗锦文化研究中心”、“创意设计服务平台”、“侗锦文化产业园”和“产业化与推广平台”四个方面进行内容建设。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通道;侗锦;创意转化;扶贫

侗锦是侗族人民的传统手工工艺之精粹,我国十大织锦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很早以前,侗族先民就懂得利用苎麻、木棉、芭蕉等植物的纤维来捻纺纱线,结网织布。”[1]

传统侗锦,技艺精湛,文化艺术意蕴博大精深。侗锦有素彩之分:彩,色彩艳丽,设色和谐;素,典雅清亮,朴素纯情。图形纹饰尽显民风,奇异变幻,意象天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侗锦的传统图案就像抽象的语言,以曲体龙纹、万字太阳纹、鸟纹、鱼纹、马纹、蛇纹、单凤(双凤、四凤)纹、蜘蛛纹、蝴蝶纹、回字纹、杉树纹、竹根花、花卉纹、八角花、踩歌堂、战牛纹等图案为字记录着侗族的古老文明。”[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之乡”——通道,古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是通往中国大西南的要道。域内主要有侗、汉、苗、瑶为主的14个兄弟民族,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78.3%。通道县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2002年2月被列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域内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与社会生活中,广泛传承下来了许多具有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的民间工艺品,侗族织锦是侗族众多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通道还拥有其他丰富的侗族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但由于经济形式单一,至今仍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及全球消费者对特色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大量需求的背景下,侗锦作为区域性民族文化品牌,其文化元素及文化创意设计、特色文创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一、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

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是指以“侗锦文化”为基础,以文创设计为驱动,以民族旅游产业需求为导向,将侗锦相关文化进行设计产品转化,同时培育和完善多维度的侗族文创旅游产品产业链,孵化示范性的侗锦产业文化品牌和企业,打造侗锦文化村,培养相关产业人才,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做到立足当地资源、行业、企业、市场、人文旅游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找准扶贫发展路子,面向全球传播和推广侗锦文化,推动地方经济、旅游的发展;从侗文化与文创、织锦、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将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二、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以抢救性保护和创意型产业开发侗锦传统手工技艺为使命,致力于侗锦传统文化基因保护、侗锦传承人培养、侗锦产业化开发、侗文化多产业融合发展、侗族聚居地区精准扶贫。

(一)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抢救侗族传统手工艺的紧迫需要

在当今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在迎接现代文明所赋予的丰富物质成果时,很多珍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濒临消失。侗锦传统手工织造技艺就是处于濒危状态的传统手工技艺,急需抢救性保护与开发。

2.侗锦文化创意型产业开发的紧迫需要

侗锦是侗族聚居地区织造与服饰文化的标志之一,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文化品牌效应和极大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建立侗锦创新研发基地,实现侗锦文化基因保护、侗锦传承人培养、信息化技术再现、传播与传统商业模式的嫁接,是文化传承与产业开发的紧迫需要。

3.精准扶贫的紧迫需要

侗族聚居地区的居民至今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如何发掘传统手工技艺等珍贵的侗文化资源,着力解决通道贫困乡村地区村民就业创业问题,吸引外出打工者返乡建设家园,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侗乡人民的紧迫需要。为当地培养一批兼具创意能力、制作能力和现代意识的新型侗锦传承青年才俊,可持续传承与发展侗锦文化,这是依托侗锦精准扶贫的迫切需要。

(二)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意义

1.能够有效保护和大范围传播侗锦传统织造技艺

“一块精美的侗锦,经过乳棉、卷棉、纺纱、盘纱、煮纱、染纱、菜纱、烧纱、络纱、牵经、穿筘、卷经、挑结线综、挑穿花竹签、织锦等十多道工艺繁复工序,集织、提纱、挑纱、压纱、梳纱、打纱等多种工艺于一锦中。”[3]将侗锦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侗锦传统手工艺为核心技术,传承传统手工织造的精髓,使这一精髓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适宜的生产性保护方式,在发展中保护和传承,使其在不断创新发展中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需要,永葆侗文化的特质与侗文化的青春;将侗锦织造传统手工技艺同侗族的各项习俗进行综合保护与创意开发,有效保护侗锦的人文生态环境;建构面向国内外的文化传播与营销平台,大幅度扩大侗锦传统织造技艺的传播空间范围,展示保护侗锦传统织造手工艺的时空效益。

2.对于侗锦传统织造手工艺多产业融合创意转化具有突出作用

第一,在保护和传承侗锦传统手工艺的同时,进行侗锦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意转化,实现文化、生态、社会、经济、旅游同精准扶贫的综合效益,为侗锦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将大力推动互联网视角下当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实现侗文化文创产业的不断升级,并促进其与信息产业、旅游业和相关轻工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实现侗文化文创产业链加互联网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作用。

第三,在互联网平台下实行侗锦创意研发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跨界融合,将打破身份、地域、行业的界限,采用全新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为跨界技术创新、跨界成果转化、跨界创新人才培养与服务,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的跨界联合创意转化示范作用。

3.对于精准扶贫具有示范性的重要作用

以侗族聚集地区的贫困村民为主体,实际而有效地保护当地侗锦传统织艺人员;培养一批批、一代代新的侗锦织艺传承人,培训村民围绕侗锦文化多方面就业创业的素质能力;引导村民开拓侗锦文化的链式产业,如生产、营销、织造体验休闲旅游服务、侗文化餐饮服务、侗锦文化系列导游服务、侗文化生态健身养老休闲服务等,扩大村民的就业创业面,大幅度增加当地就业创业人数;链接侗锦相关产业的生产销售,使村民脱贫致富的多式渠道畅通无阻。

三、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内容建设:“侗锦文化研究中心”、“创意设计服务平台”、“产业化与推广平台”和“侗锦文化产业园”。

(一)侗锦文化研究中心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介入侗族特色民族文化的研究,综合运用艺术学、民俗学、民族志、文化人类学,尤其是文化生态学和文化变迁的相关理论,对侗锦进行文献收集、技艺影像记录,对第一手资料进行甄别、整理、分类与研究。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对侗锦文化资源构成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生态体系展开研究,提出侗锦文化生态生产性保护与空间再造策略,完成侗锦研究中心场地建设。

创建专业设计师知识共享的“精而专”侗锦特色文化专题数据库,填补我国在侗锦文化创意转化与文创产品研究知识共享领域的空白,使侗锦在我国地方非遗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领域达到领先水平。同时对文物、文献、影像等数字化内容桌面信息采集,对典型器物、纹案、材质、技艺记录等实验室采集[4]。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整理与校验,形成统一数据描述形式,并按照内容数字化标准要求,构建资源库、模型资源库、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库在内的基础数据库,集中整合侗锦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例如包括相关地域的文化传统、图案样式、工艺方法、文创产品、出品质量规范等。

出版侗锦文化书籍、拍摄侗锦宣传影像;开展学术沙龙,在当地乃至全国举办侗锦织艺展览及侗锦文创转化产品促销等活动,加速侗锦文化及文创转化产品国际化进程,加快精准扶贫的速度。

(二)创意设计服务平台

根据民族文创产品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调研,以侗锦为载体进行侗锦文化创新产品研发,完成产品设计研发筹备、场地筹备。

开发文化创意衍生产品,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多维度体现,以侗锦文化为元素进行开发,根据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试制,形成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侗锦文化转化产品发掘协同机制,使侗锦文创转化产品形成系列化、多元化开发链,有效解决侗族特色民族文化产品及文创转化产品在产业链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与品牌效应问题。其中包括:服装与服饰、动漫、创意品牌包装、空间软饰、旅游商品、文创扶贫、全域旅游扶贫等,并将成果展出,有效发布衍生信息[5]。

(三)侗锦文化产业园

对通道侗族人口及民俗民风进行前期调研,完成侗锦从业人员的技艺水平与生产、创业情况分类分项,通过第一手资料掌握侗锦手工艺者技术需求与创新创业现状,建造设计师与民间工匠技术对接平台,建立侗锦创新保护与创意转化生产基地,大力开展织造工艺技术培训与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品孵化。

成立民间工匠工作坊、艺术家创意工作坊,成立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人文深度游及特色民俗项目,进行产业化成果会展以及搭建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实际解决农户家庭经济困难,扶持村民脱贫。

着力构建侗锦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对当地侗锦产业摸底,分析技术能力,构建技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培养和技术帮扶,针对手工作坊、传承人和一般从业者进行分层次、有侧重的培训,形成从社区组织、骨干力量、一般从业人员的从业梯队;使从业者获得基本的侗锦特色民族文化产品、农产品的制作、制造技能,让创新设计的产品在行业内、行业外及区域内、区域外得到扩散,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条件;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建侗锦文化创意研究及转化发展实体,促进民族产业提升与民族经济发展,适时解决留守儿童、妇女及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与依托等问题以及有效扶持当地贫困经济。

(四)产业化与推广平台

包括展览运营及管理平台、品牌产品线上交易平台、设计师与民间工匠线上数据、特色人文深度旅游服务平台、品牌宣传、国际化公众号。

1.品牌建设

通过地方规模化品牌与市场定位意象分析,扶持青年设计师与手工艺人合作,组建地域特色品牌,促进本土企业与国际品牌合作。通过捆绑式战略扩大传播效应,联合当地政府、行业、企业、设计机构、文化研究及传播机构、专业市场与当地行业协会等,组织当地企业、手工作坊、手工艺传承人,成立以侗锦文化产品为核心的侗族特色民族文化行业品牌联盟。在通道地区建立侗锦文化产业园,起到对当地进行品牌示范、产品推广的作用。在当地举办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会、旅游艺术体验活动、参加国际性文博产品的发布会与展览,进行品牌国际化推广与运营。通过整体的文化形象传播,量产成果会展、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建设,帮助当地侗族特色文化产业建立整体的品牌形象,扩大行业影响力[6]。

2.商业模式与市场开发

围绕本土企业、手工作坊、侗锦传承人、侗锦织造体验中心、一般从业者、其他市场、技术等外部合作方,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平衡各方效益的商业模式开发,建立侗族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生态圈,帮助地方实现文化传承和产业转化,同时解决个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问题;细分现有市场,针对不同需求,加强市场开发和渠道建设,形成本土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在本土市场中,一方面创意设计满足少数民族居民生活需要的传统用品,另一方面是创意设计满足各类顾客需要的侗族文化外显的各种产品。

在国内市场中,加强传统商业模式设计,通过跨行业,商业资源拓展,以加盟、授权的形式试点,销售侗族特色民族文化衍生产品,进行线上、线下多种商业模式的开发与拓展。

利用既有的数字化资源,建立集文化传播、生产协作、产品销售、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平台优势,通过组织国际竞赛、参与行业会展、与国际设计机构的合作等方式,开发海外市场。

3.在线渠道建设

建设侗族特色文化门户网站与移动终端应用,为公众访问侗族特色民族文化产品数字化资源创造一个便利的社会入口,利用平台的数字化资源推出侗族特色民族文化产品。具体包括产品反馈定制与分销管理系统建设,电子商务数据中心后台开发,门户网站开发与第三方平台窗口建设,移动应用及其他设备端开发,电商渠道运营维护。

侗锦创意转化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需要联和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面的力量最终才可能完成。除了本文上述提到的内容外,还需要对风险进行预估、对预算和收益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需要智慧和汗水的付出以及百折不挠的决心和勇气,才可能在保护和传承侗锦文化的基础上解决精准扶贫的难题。

[1]熊诗意.湖南通道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2]王艳晖,陈炜.湖南通道侗锦艺术传承现状思考[J].丝绸,2010(9).

[3]唐慧.湖南侗族织锦艺术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

[5]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6]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Bas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ong-Jin Culture and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y

XIAO Hui-fen
(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0)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transform the design of Dongjin culture into the design of products,and to promot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o construct the demonstration base of Dongjin's transform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the Tongdao“Dongjin culture”and the design ofWenchuang,From the“Dong Jin Cultural Research Center”,“creative design service platform”,“Dong Jin Cultural Industrial Park”and“industrialization and promotion platform”four aspects of content construction.Dong Jin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y demonstration bas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model.

Tongdao;Dongjin;creative transformation;poverty alleviation

G648.4

A

1671-9743(2017)03-0121-03

2017-03-14

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通道侗锦文创产品开发与产业扶贫机制研究”(17K07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体系及工艺师编目整理与研究”(13BG063)。

肖慧芬,1971年生,女,侗族,湖南芷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民族民间图形纹饰与创新设计。

猜你喜欢

侗族文创产品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