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丽的经济价值与美丽经济的发展前景

2017-03-10高玉泉刘辛田刘加林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美的美丽价格

高玉泉,刘辛田,刘加林

论美丽的经济价值与美丽经济的发展前景

高玉泉1,刘辛田2,刘加林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1.湘中区域发展研究中心;2.商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社会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发展的。对美的需要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美的对象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均可以并必然地用经济价值和价格来测量。在市场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物质利益成为约束人的需要升华和限制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对美的需要也打上物欲的烙印,审美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低层次欲望的牵绊。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条件的变化,人类对美的需要强度越来越大,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为目的的美的生产和美丽经济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方向。这种发展既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又为实现人的精神与心灵自由的、能真正地体验美的意蕴和韵味的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开辟道路,为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开辟道路。

美丽;美丽的经济价值;美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

在人类社会,无论哪个历史时代,人类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3271马克思也说“人们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82利益就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人的利益也有多种类型,不同历史时代人们所追求的利益表现为不同的形式。需要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有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需要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层次。虽然在任何时候人都会同时存在各种不同的需要,但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每一种需要表现的强度不同、占主导地位的需要不同。只有表现强度较大的需要才会被人清醒地意识到,才会成为支配和促进人的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动力。人的社会活动正是人的需要诱导和推动的结果,人的社会活动成果也是人的需要及其支配的活动的外化。在基本需要(生理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未被满足的情况下,基本需要的强度较大,其它需要会处于潜伏状态,会被基本的需要所掩盖。只有当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高层次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由或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才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人的需要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个人的需要的个性的特殊性也表现出许多不同的形式。理解人的需要的这些特点是我们理解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追求的利益以及为着实现这些利益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理解人的需要结构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认识人类的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资源的价值都是通过价格表现出来的。价格是评价、比较各类经济资源价值大小的依据,也是我们据以合理配置和使用经济资源和做出经济决策的依据。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能不断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和代价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之所以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人们之所以收入越来越高、所享受的资源和产品越来越丰富、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就是以价格作为尺度来评价和测量资源经济价值并进而优化资源配置、落实行为决策的结果。把握了经济和社会资源的价格,就能比较它们的价值大小,就能进行成本核算,就能做出最优化的经济决策。在这种科学的最优化决策指导下,我们就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般地说,一切社会资源、人所追求的一切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均可以通过转换为经济价值并通过价格来衡量。虽然这种用经济价值衡量一切价值的做法曾经遭遇过非议并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一方面,经济是社会生活基础,一切社会活动背后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总是经济根源、经济因素。我们不得不承认,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有意无意地、或模糊或清晰地用经济价值的尺度来测量我们的一切社会活动及其后果。另一方面,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精确化,一切价值的测量只有当它转换成经济价值并在测量的过程中运用了数学方法的时候,我们对这些价值的认识才可以说达到科学认识的程度。随着数学方法的普遍推广,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确实是越来越精细地思考、评价和比较各种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各种行为决策。经济学强大的分析能力和对现实的解释力使我们相信,当我们思考和研究越深入,发现用测量经济价值的方法评价和比较各种社会价值可能更科学和更有效率。这也正是经济学理论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经济学帝国主义”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域的重要原因。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反映了价值客体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一切社会资源的价值及其大小表现为这种作为价值客体的社会资源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美丽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它能满足人的需要。

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价格。资源价格的确定有许多不同的方式。依据人类目前的认识水平,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主体充分竞争的条件下,由市场供求确定价格的方式是最有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会导致各类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对于经济和社会资源的竞争。在一定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下,竞争越充分越激烈,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价格就越能真实地反映资源的价值(也即资源相对于人的需求的稀缺程度)。这样的价格也就越能有效地引导人的经济行为、越能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市场竞争中,供求双方各自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评价相关的经济与社会资源。需求方一般以经济资源或商品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来评价资源和商品的价值。由于每个人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不同(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不同的人对商品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有价值的另一些人可能认为没有价值;一些人认为很有价值,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价值很低。认为价值高的愿意为获得商品付高价,认为价值低的只愿为商品付低价。从而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种现象叫需求规律。相反,供给方认可的价值是生产和供应经济资源所花费的代价或支付的成本(包括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平均利润)。不同的供给者或商品生产者的成本不同,因此市场就有不同的价值标准。虽然任何一个生产商都希望价格越高越好,但是,生产成本低的供应商愿意在销售市场中接受一个不低于生产成本的低价,生产成本高的只能接受一个不低于生产成本价格的相对高价,否则就会亏本。亏本销售是不可持续的。供应方向市场供给商品的这种现象(价高供给多价低供给少)被总结为供给规律。正是这两个规律的相互作用为各类资源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了价格这样一个客观的价值尺度,这个客观的尺度又进一步引导着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

无论是需求方还是供给方,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的。这个原则就是MR=MC,通俗地说,就是收益不能低于成本,其极限是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成本是自己所付出的代价,是为着获取购物凭证(货币)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或者是用货币获取一种资源的好处而必须放弃的其他好处。而收益则是一个大有文章可做的概念。凡属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都可以理解为收益,包括资源和产品本身能满足人需要的物质的客观的属性,也包括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某种由需求主体主观想像的精神的属性。需求对价格影响的这个特征为生产经营者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过程中实现利润最大化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为商业营销活动在实现产品价值、促进产业发展同时也在改善居民福利、丰富居民生活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为商业服务领域中知识文化和创新思维在产品价值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扩大和增加产业、产品附加价值提供了机会。

人类经济行为的特征是追求利益(利润)最大化。从生产者角度看,利润是收益与成本之差。收益是成交量与价格的乘积。在成本和交易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成交价格是提高利润水平的关键。成交价格既取决于销售方的叫卖价格,更取决于购买方的叫买价格。只有双方均认可的价格才能成交。购买方(消费者)认可的价格取决于很多因素,消费者购买力(收入和财富水平)、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特性、商品本身并不具有而是由营销人员以某种商品的客观属性为依据引申发挥出来和给予商品的能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的精神文化属性等等。美就是依附在商品和一切商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属性,既是由商品的客观属性决定的,也与消费者的主观评价相关,是影响商品和一切商业经济活动价值和价格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在由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需求和供给量的坐标系中,美丽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当需要为美丽付费时,对美丽的需求就与其价格变化有关。人们总要比较自己所花的代价与所购买的美丽能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是否相称。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美丽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由于在社会生活中不同个人存在收入差距和支付水平的差距,价格再高也有需求(如不爱江山爱美人);价格低于一定程度需求趋于无限大。美丽的供给从一个方面看是固定的。美丽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美丽的供给曲线因受限制而比较陡峭;但因美丽能带来经济效益,美丽也可以开发和塑造,故美丽的供给也可以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美丽有价因而激发人去开发和创造美。正是市场的这种力量成为美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为塑造能欣赏美的大众提供了客观条件。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丽的需求会增加从而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进而导致价格的上升,价格的上升使使用、供给、创造美丽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收益水平提高。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水平上升。利润的上升会推动供给的增加,从而美的生产和创造活动愈益活跃,美丽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美丽的供求与价格在市场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必然导致人们会越来越欣赏美、关注美,并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美。美的欣赏和美的生产创造活动不仅使美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而且由于美是真善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精神的最高境界。美的生产和美的欣赏活动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过程中会不断净化人的灵魂、使人变得更有品位、更富足、更健全,也使社会变得更和谐。

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美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们愿意为享受美丽、欣赏美丽而付费,于是,美丽也就有了经济意义,美丽和经济活动中的利润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美丽,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能激发人的审美情趣、让人产生审美满足感和精神愉悦、能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的资源、产品、服务所具有的特征。包括各种类型的美(优美、崇高;自然美、社会美、人的美、艺术美;外在美,内在美;形体美、心灵美)所具有的特征。美丽的经济价值是指随着人的需求层次的提高,满足人们审美精神文化需要的那些附着在物质属性、产品属性中的审美属性也会形成经济价值或使原有产品价值提升,进而,美的生产成为具有功利性或为了功利目标而存在的经济活动形式。

美丽经济的表现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它是一个随着人的创造能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从目前所表现出来的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在一般性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和服务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由于生产过程中赋予了这些产品和服务以美的形式,从而赋予了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附加价值的经济。这种形式的美丽经济活动与一般社会生产活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般社会生产活动的附属物和补充。美是产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日常社会需要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附属功能,从而美的生产活动也是一种附属的生产。如美化产品包装、营业场所的装饰和美化;商场里使用作为导购员或形象大使的美女来增加商场购物环境的价值;车展以及各种会展中,利用作为形象大使或以导购员身份出现的美女通过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吸引顾客,增强各种展销产品的附加价值,等等。二是直接和主要就是生产美的经济活动。这种生产活动中,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生产美丽是直接目标和主要目标,美的属性在产品和服务中所依附的物质形式则处于从属地位,只是美的载体。这种形式的美丽经济如环境艺术、城市园林美化、旅游区的美化、室内装饰、各种类型的艺术创造活动和生产、演艺活动、美容美发等等。三是为生产美提供条件的经济活动,如化妆品的生产、为生产化妆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等等。

审美需要是一种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需要,审美能力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真正形成。马克思曾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最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的特性。”[3]126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美丽作为一种价值属性能满足人的需要,从而也具有一切经济资源的共性,其价值也可以用价格来加以测量和评价。美丽产业和美丽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者(供给方)与消费者(欣赏者、需求方)也可以据此来共同参与美丽资源的创造。美虽然是一种对人类发展十分有意义的价值。但是,正如一切其他价值一样,它的供应也会遇到约束条件的限制。资源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总是有限的,所以人们总是只能根据自己对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和生产能力,对人们需要的各种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商品的价格能较好地反映它相对于人的需求的约束条件和稀缺性。虽然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但是,在供给一定的条件下,需求是决定价格的基础。在人的需求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愿意为美丽付费、愿意用更多的其他资源换取对美丽的欣赏的时候,“美丽”的价值才会通过其市场价格得到体现和反映,“美丽”才会越来越多地生产出来。在我国,建国以来,虽然上个世纪50、60年代曾经有过美学的繁荣和美学理论大讨论,但实际生活领域的美的生产并不是很丰富、很繁荣。只有在改革开放以后,在物质生产领域取得较大成就以后,我们的社会生产各个领域才开始对美的关注。产品的生产中,除了注重其实用价值以外,外形的美丽和产品的包装日益受到重视;住宅更重视室内装饰,居民小区更重视环境的美化;城市建设也更重视城市形象,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的本质是以某种美丽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对立统一或和谐);人在社会生活中更重视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媒体特别是网络和电视媒体关于塑造人的美丽的节目成为广受大众关注的热门节目。在生产领域中,与欣赏美、生产美有关的经济活动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室内装饰、化妆品生产、园林工艺等等越来越兴旺。

美丽是奢侈品,价格下降对美的需求会大幅增加(价格弹性);收入增加对美的需求会大幅增加(收入弹性)。当居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的需要结构也从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需要向满足审美需要和其他精神愉悦的方向演变,从而对美丽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供给相对有限时,美丽的价格迅速提高。

美丽或美的产品的经济价值的度量也可以比较精确地加以衡量。一个商品同时包含有物质价值和审美价值,其市场销售价格是这两种价值的反映。在特定时间内对商品价值与价格关系进行静态分析,就可以大致获取特定时期审美价值的度量。如果一种商品只具有物质属性,它所体现的是物质价值;如果赋予它以审美价值,它的市场销售价格就是一种包含物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综合价值的反映。综合价值与单一的物质价值的差价就是审美价值的价格表现和反映。一种商品包装,一般包装与美丽包装的价格差别就是美丽的价值;商场生产经营活动,由美丽的礼仪小姐导购所产生的经营效益增量就是美丽的经济价值;一种把音乐和美术的美融为一体的茶楼比普通茶楼利润更高,高出来的利润大体上就是美的价值。美有多种形式,有外在美,也有内在美。不同类型的美均可以用价格来测量其价值。在家政服务市场,一个外貌一般但内心美(表现为心灵手巧、责任感强、能吃苦耐劳)的人在市场上很抢手,其服务价格很高。这就是心灵美的价值。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一般的自然地貌相比,其经济价值十分明显。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产业发展的趋势与人的需求结构演变的趋势密切相关。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三次产业的发展情况充分说明了这种产业满足人的需要的趋势。从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来看。在每一产业内部,某一行业、某种产品的兴起、繁荣也与人的需求演变发展密切相关。当前,世界各国迅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便充分反映了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的迅速发展的趋势。而对美的欣赏和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这样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为主要目的的美丽经济正是在物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一旦成为趋势,就会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向前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经济出现一个重大变化,即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人们买一件商品(例如买一件衣服),往往不是着眼于它的使用价值,而是着眼于它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现在人们花钱,已不完全是购买物质生活必需品,而是越来越多地购买文化艺术、购买精神享受、购买审美体验,甚至花钱购买一种气氛、购买一句话、一个符号(名牌就是称号)。”[4]315

从中外产业发展的对比来看,作为发达经济体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相对完善,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高达70%以上,美国则达到80%以上。我国还处于刚过50%的水平。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以欣赏美、创造美为主要特征的美丽经济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它必将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生产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严格地说,以追求精神愉悦为主要目的的审美活动与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经济活动是有区别的。有人认为,市场资本主义或市民社会是不利于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发展的。马克思说,“私有制不能把粗陋的需要变为人的需要”,“工业的宦官投合消费者最下流的意念,充当他和他的需要之间的牵线人,激起他的病态的欲望,窥伺他的每一个弱点,然后要求对这种殷勤的服务付报酬。”[3]132-133这些爱好(对金钱、权力、美女的爱好)“渐渐地控制脱离这个人的全部个性,从而成为他的统治者,也成他所服从的偶像……这一欲望越强烈,他就变得越虚弱,他同自己发生了异化,其原因就在于‘他’成了自身一部分欲望的奴隶。”[5]59这些爱好和欲望渐渐变成了病态的欲望。“整个社会生活的目标或目的不是劳动和生产,而是人的力量自身最后体现。”[5]37由于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自然界演变和发展的产物,美的规律如对称、和谐、多样统一等是包括人的内心感受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基本法则,按美和审美活动的历史发展规律,人本身与客观世界天然地就存在美的客观形式和对美的审美感受能力。但是,在市场经济社会,受物质利益的牵引,人的思维、情感偏离了自然的规律,表现为人的审美活动对自然规律的异化,一些人不是以美的东西而产生审美愉悦,而是热衷于丑,比如吸毒、犯罪、扭曲人的形体、追求怪异的生活方式、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了经济利益不惜损害人的健康、牺牲人的生命、不惜狂热地发动战争等等。审美活动也仅仅成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但是,美丽经济的发展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合理的审美态度,而这种审美能力的发展又将促进科学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因为美是发现真理的源泉,美能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心胸更宽广、道德更完善,使人更具有包容性和合作精神,因此,美丽经济将最终胜出。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认识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演变规律的辩证法,我们认为,审美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经历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最初的形式是远古时代开始到整个古代社会人类以非功利的精神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审美活动;到近代,伴随资本主义商业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审美活动逐渐演变为以追求物质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功利性的商业经济活动,对美的欣赏总是或多或少伴随着功利的目的,受物质利益的束缚,人的精神的自由发展受到物质财富的锁链的约束,美丽经济在单纯的物质生产领域的缝隙中不断发展并迅速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经历了这个阶段的长期发展以后,人们的审美活动会开始逐渐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开始变成超越功利性需要的越来越纯净的净化心灵的审美观照。在古代社会,人们所达到的精神自由是低层次的,只是极少数脱离了物质生产领域的人(如古代的士大夫们)才具有的境界。未来社会,伴随物质生产的极大发展和美丽经济对人们更新财富观念的诱导,越来越多的民众会达到这样一种精神的境界。这时,人们的审美活动以及一切以创造美为特征的生产活动才会达到一种超然物外、情景交融、物我两忘、享受既空灵又充实的精神世界中自由的冥想的境界。这是马斯洛讲的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实现或自由的境界。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来说,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实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世界。

[1]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On Econom ic Valu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Prospects of Green Economy

GAO Yu-quan1,LIU Xin-tian2,LIU Jia-lin2
(1.Central Hunan Reg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2.Business School,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Hunan 417000)

The purpose of social activities is to satisfy people's need.People's need is various,but grows constantly.The need for beautiful environment is a high level need.Under the situation ofmarket economy,all social resources,including the beautiful objects,can be measured by economic value and price.On a certain historical stage of market development,material benefits become objective conditions that restrain need sublimating and restrict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Aesthetic activity is affected greatly by the low level of desi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change of objective conditions,people need more and more beauty to meet the aesthetic need.Producing beauty and beauty economy is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development can create conditions for economy healthy development,and can blaze a way in enjoying the high level of aesthetic activities which achieve people's spirit and soul freedom,truly experience the beauty connotation and lasting appeal.Italso can blaze away in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and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auty;economic valu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green economy;social development prospects

F124

A

1671-9743(2017)03-0031-05

2017-03-07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美丽的经济价值与美丽经济的发展前景研究”(13A045)。

高玉泉,1963年生,男,湖南涟源人,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发展;刘辛田,1971年生,男,湖南冷水江人,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刘加林,1978年生,男,湖南双峰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美的美丽价格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价格
价格
价格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