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策推动对国内面麦产业融合的影响
2017-03-10张春良
◎张春良 赵 佳
浅析政策推动对国内面麦产业融合的影响
◎张春良 赵 佳
近年来国内麦市供给总量充裕但品种结构性矛盾凸显,麦市优质优价逐步显现,政策调整推进小麦产业链结构调整及优化。未来小麦生产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小麦生产种植结构,提高小麦在种植、流通、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组织化、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政策变革 消费升级 食品安全 产业融合
一、国内小麦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过去10年,我国小麦产量从1.08亿吨增至1.3亿吨,年均增长2.05%,2006-2016年小麦产量连续超过1亿吨。国内麦市供需格局总体处于宽松状态,但小麦生产与需求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强筋、弱筋品种退化及纯度不够,不能满足加工企业需求,导致结构性短缺,部分品种需要依赖进口。近年来国内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总量超过270万个;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确权面积达到7.5亿亩;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在一些东部沿海地区,流转比例已经超过1/2。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2488个县、2.7万个乡镇、46.6万个村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66.9万家,实际入社农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2.7%。国内土地流转规模明显扩大,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显著提高,小麦生产规模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当前国内的小麦生产不再只是重产量,而是逐步朝着产量、品质并重的方向转变,区域布局更加集中。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指出,到“十三五”末,国内粮食(谷物)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5亿吨,小麦自给率稳定在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支撑的产能保障格局基本建立;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0%。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有利于保证小麦供给数量和质量,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化快速发展,有利于优化小麦品种结构,为加工企业提质增效、做强做优品牌、转化增值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政策应主动适应市场趋势,国产强筋弱筋小麦发展潜力大
10年间,国内中强筋和中筋类小麦占比由23%提高到48%,但强筋类由12%下降到2%。虽然目前国产优质麦品种已近30个,但与进口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品质差距,主要表现为品质不全面与品质不稳定。近年来,国内小麦贸易呈持续净进口格局,年进口量在250-300万吨,出口量仅在20万吨左右;进口小麦主要以烘焙用优质强筋麦和弱筋麦为主。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国内累计进口小麦数量1691万吨,2015年比2011年增长1.4倍。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累计进口小麦数量 337.4288万吨,同比增加13.51%。2016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2016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要素、主体,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2016年4月28日农业部编制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指出,国内小麦品种结构调整重点是稳定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等主产区冬小麦,建立合理轮作体系,在东北冷凉地区、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天山北部地区等,适当恢复春小麦;到2020年,国内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6亿亩左右,其中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亿亩;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用于加工面包的优质强筋小麦和加工饼干蛋糕的优质弱筋小麦;带动用于加工馒头、面条的中筋或中强筋小麦品质提升。农业部印发的《2017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指出,强化政策引导,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稳定北方粳稻和南方双季稻生产能力,扩大优质小麦面积,确保小麦、水稻面积稳定在8亿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强调,要稳定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在地理位置上,一号文件指出要科学合理划定小麦粮食生产功能区;在产品品质上,一号文件表示要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三、国内面企规模化中去产能,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优化
近10年国内面粉加工业经历由快速发展至产能严重过剩的境地,2006-2015年国内制粉产能从9400多万吨增至2.2亿吨,翻了1.3倍;加工业发展方式粗放、大而不强问题更加突出,产能结构性过剩与优质产能不足并存。近年来国内小麦粉加工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渐优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多元化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发展的市场格局;专用粉占面粉比例从“十二五”初期不足7%已增至目前20%左右。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充分发挥粮油加工业对产业发展的引擎作用和对粮食供求的调节作用,加快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经济,推动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粮食“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和推动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布局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鼓励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发挥地方粮油资源优势,积极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经营方式,主动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粮油加工业调结构、去产能,以营养功能为重点,大力发展成品粮油适度加工和主食产业化;积极发展专用粉、全麦粉、预拌粉及各类面制主食品等;在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主产区和津冀鲁、珠三角等地区,发展小麦加工产业集聚区,优化新疆、甘肃、陕西、广东等特色食品区域产业布局,形成小麦粉、面制食品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
四、生活品质提高改变消费模式,食品安全备受关注
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抽检了25.7万批次食品样品,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6.8%,与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占不合格样品的33.6%;微生物污染,占不合格样品的30.7%,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的17.5%。随着主食品的消费需求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与健康要求更高,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食品工业发展模式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安全优质、营养健康和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品牌化的中高端粮油产品消费潜力将逐步释放,将推动加工企业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转型。主食正在由家庭自制为主向社会化供应转变;在这一市场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食品加工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由于国内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还不够发达,一时难以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消费者对于进口食品需求不断增长。据统计,近10年间,国内进口食品年均增长率达17.6%。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开发适宜不同消费群体、不同营养功能、不同区域的优质米粉(米线)、糙米粉、米粥、馒头、挂面、鲜湿及冷冻面等大众主食品和区域特色主食品及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丰富常温、冷冻冷藏营养型主食品种和方便食品,提升安全性、方便性、即食性;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市)发展优质面制主食品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 《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将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食品;到2020年,国内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五、小麦生产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链融合度将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时期,为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需要,做好加减法,增加高端有效供给,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推进农业供给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使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在国内面麦产业供需结构失衡的格局下,亟需从生产到流通,再到加工环节,进行“供给侧”再造,让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从依靠政策转变为依靠市场。国内面麦整个产业链经过整合、重构、优化,竞争力得以提升,产业链各环节进一步优化,减少无效及低效环节,产业流程进一步简化,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面麦产业进一步融合,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和新的模式。未来国内小麦生产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种植品种结构逐步优化,生产进一步规模化、专业化,实现小麦种植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充分发挥各个区域、各类产业、各种经营模式的比较优势,优化小麦品种品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标准化产业基地,使小麦产品供给不仅数量充足,而且要求品种、质量、安全、营养、方便性契合消费者需要。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净化和培育有效竞争的市场,提升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面麦产业链融合度将进一步提升,鼓励龙头企业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结成粮食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以品牌为载体,发展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提供良种供给、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苏华穗粮食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子现代粮食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