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17-03-10李洪雄
李洪雄
(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0)
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李洪雄
(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0)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武陵山片区丰富的人文底蕴、富饶的文化资源及淳朴的民俗风情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武陵山片区的发展现状,从文化资源、历史底蕴等角度客观地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在武陵山片区发展的可行性,并尝试从文化创意品牌集群、人才培养机制和政府支持性政策与法律保障等角度提出了推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武陵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可行性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新的国家发展目标的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在各项国家政策的合力支持下迅速发展,且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1]。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世纪最具魅力的新兴产业,是推动环境生态化、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所以,我国十分重视各省市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其发展。其中,以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多个文化大省及市都已初步建成为文化强省,实现了文化部所提出的五年内达到年均增长率15%的目标。随着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武陵山片区四省市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相继出台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旨在推动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2010—2015)》和《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湖北省举办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2012),并于2015年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2015年首届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博览交易会在贵州举办,标志着贵州省过去十年以文化创意推动产业升级取得重大突破;重庆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列为发展的重点对象。
但是,武陵山片区地处山区,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且交通多有不便,总面积达17.18万平方公里,所辖片区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共包括苗族、土家族、白族、侗族、仡佬族和回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包括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0多个县(市、区),而被纳入规划的湖南省37个县(区、市)就占了武陵山区的“半壁江山”。虽然武陵山片区经济落后,但该区域所包含的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富饶的文化资源以及淳朴的民俗风情,为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为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和该区域各民族具有的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所以该片区如何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寻求一条适合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显得尤为重要[2]。
一、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一)文化创意产业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为“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各国经济中非常时髦的新概念。目前,如何界定文化创意产业,各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英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工作小组认为:来源于个人才干、技能和创造能力,通过开发和利用知识产权等增加创造财富,增加就业的新型产业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市统计局在2006年发布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也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以知识产权的消费和实现为交易特征,以文化内容与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依靠创作、创造与创新的根本手段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体验的行业集群就是文化创意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自2007年到2013年的七年里,整个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总收入就已经从27.8亿元增加到了570.4亿元,产业收入增加值从此前的78.3亿元上升到了128.0亿元。其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3.2%提高到3.4%,对所属四省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1%。文化创意产业现已成为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而且也是所属省市新兴产业中较能提供就业机会的产业之一。
如今,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以重大的品牌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为动力,以创意产业园和龙头企业为支撑,以演艺、文学、艺术和娱乐等行业迅速发展为特征的新兴文化集群[3]。武陵山片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发展迅猛,但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二者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而言,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较小,且该产业在众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带动性不强,更重要的是,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现象并不明显,而且在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并不多。所以,未来要加强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效应。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文献研究
当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既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全局性的探讨,也有对具体文化创意个案的研究,还包括对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文化创意产业经验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等方面的思考。
其中,针对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的研究:一是对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王兆峰(2012)以湘西州为例,提出以文化创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和文化产业融合与集群推动三种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耦合发展。邓澧雨(2014)从企业战略、旅游者消费观念、政府支持、社会引导四个方面提出片区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姚云贵(2015)对片区内产业融合发展效益评价进行研究,认为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初中级阶段;二是对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关系进行研究。钱桂荣(2015)以片区内恩施州为例,提出了要因地制宜,推动文化资源与产业二者协调发展的原则。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熊晚珍、黄莉敏、张敏、王树婷(2015)指出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文化扶贫和产业发展。蒋海军(2015)和郑泓灏、田爱华(2016)以具体个案为例,提出要实现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双赢。三是对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的研究。邓丽君、黄炜、易肖肖、徐月明(2013)提出从应在组织文化、组织管理方式、组织经营理念等方面实现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组织创新。黄炜、李佳(2014)分析了片区产业产权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的机理,提出要通过深化改革、明确权限等手段解决产权问题。黄炜、朱志敏、孙今今(2014)指出要从政府、市场及相关主体三个方面,构建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多主体协作机制。尹华光、王换茹、姚云贵(2015)从即延伸型模式、重组型模式以及一体化模式三个模式对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进行研究。蒋才芳、姜佳驹(2016)针对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形成机理、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片区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实现集群化。此外,徐子龙(2014)以湘西武陵山文化产业园个案,提出了产业经验与本地文化产业特色结合的发展战略。吴正彪、杨曾辉(2014)探究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镇化过程的互动问题,提出了实现两者相互兼容,共同推进的发展思路。吴海伦(2016)以湖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研究个案,提出在资源转化、价值创造、产业集群化、创意环境营造等方面对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提出思考。
(四)武陵山片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不足
首先,文化资源价值挖掘不足。推动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是准确定位文化资源,建立并发展良好的文化创意企业是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基础。但武陵山片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还存在对文化资源挖掘度不够、已开发的民族文化产品价值度不高以及资源管理不善等问题。具体来看,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单一,容易被模仿,从而导致可替代性下降和价值低廉等问题的出现[4]。
其次,缺少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人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是武陵山片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关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能闭门造车,而是应该依托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基于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开发贴切市场发展所需要的产品,这才是发展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义。但就目前来看,随着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该领域目前的从业者约有6万人,但每年培养起来的行业人才不足1万人,且随着发展人才需求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这说明实际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数远少于武陵山片区所需要的人才数量,这一现象将导致该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可持续性还有待提升。
最后,政策保障还有待加强。从外部因素看,政府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政府必须提供持续稳定的政策保障和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给文化创意产业。可是,由于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地区政府缺少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从而导致当地政府提供的支持性政策和优惠不足。一旦投资者发现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就很容易失去投资安全感,进而放弃或降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力度。因此,该地区存在因政策因素而导致外来投资力度下降的风险[5]。
二、武陵山片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悠久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不仅是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更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据记载,武陵山片区很早就受到了朝廷的重视,一直由朝廷直接管辖。大秦王朝统一全国时,就在武陵山区设置了中央直辖的黔中郡。西汉高帝五年时,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唐宋时期,统治者设立了羁縻州县管辖此区域,元明清时期也一直推行土司制度来任命当地首领来管辖。换言之,武陵山区在历史上一直受到政府关注,从未脱离过朝廷的管辖。所以,这一地区的所有社会活动都受到了王朝的管理,只是区别在于由于战争和王朝的更替等原因,管理上虽然存在妥善与否等问题,但受到历代朝廷的重视实属事实。因此,武陵山片区拥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对于发展当今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民族文化遗产奠定了文化创意基础
武陵山片区分布着众多民族,如苗族、侗族、土家族、白族等9个世居少数民族和30余个其他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8[6]。这些少数民族居民世世代代与武陵山境内的山山水水打交道,尤其是随着现代交通和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各民族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也不断增强,这奠定了武陵山片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武陵山片区诸民族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样、特色鲜明:在民族戏曲音乐方面,就有侗族、苗族的芦笙音乐,苗族古歌及多声部民歌,土家族的薅草号子和梯玛神歌,分布在主要河流两岸的澧水号子和辰河高腔等;在传统工艺上,有苗族的银饰、土家族的西兰卡普、侗族的蜡染、染布和刺绣等;在民族舞蹈上,有苗族的鼓舞,侗族的多嘎多耶,土家族的上刀山、毛古斯等;在传统节日当中,有土家族的“舍巴日”和“赶年”、苗族的“四月八”和“龙舟节”等;在重大历史遗迹上,有芷江受降纪念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沈从文故居等。这些都是武陵山片区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的发展需求,更是满足当代人们精神追求的需要。
(三)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经济发展重点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就武陵山片区来说,4省71县基本上均属于贫困地区,均属于国家大力扶持的对象。2011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家发改委共同编制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持攻坚计划》中指出,2011-2020年将在该地区实现跨省区创新合作,积极探索出符合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省际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因此,随着国家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武陵山片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制度上以及政策上的保障。同时,地区内悠久的历史底蕴和多彩丰富的民族文化更是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根本的发展动力。因而,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且这一趋势将会受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极力推进。
三、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形成完备的文化创意品牌链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做大、做好一个或多个品牌,并且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这些品牌包装到产品中或和特定产品的对接,进而达到企业和产品的对接,企业再扩展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7]。区域协作是当今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发展战略。要想形成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集群效应,就必须加强区域内四省市之间的合作。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本地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做好观念创新、整体布局、市场一体化和地方立法等具体工作,为片区内文化创意创业集群品牌的形成扫清前进障碍、提供市场和体制保障。
所以,建立和健全片区内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的协作机制,是推进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措施。首先,需要健全地方性和行业性法律法规,建立及健全制度体系、法律体系是确保片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为健全机构、制度和法律体系,四省市政府要商讨组建高层会议和联席会议,通过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达成协作发展议案,同时成立跨区域协作的理事会,更好地实现和执行议案,从而制定发展产业集群的具体项目和可行性方案。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各项决议和方案,及时做好合作与执行情况的反馈,应该设立行业性协作委员会。
(二)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智慧与能力结构要求较高[8]。片区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专业化程度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那么,如何引进和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便成了影响该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既要培养人才的专业知识,又要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因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专业人才的组成部分除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设计师、工艺师和艺术家,还包括推广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人才和营销人才。只有实现各种专业人才的协作与配合,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品牌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对武陵山片区内来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所需的人才主要由两个渠道获得: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前者的优势在于片区可量体裁衣,根据发展需求培养出来实用性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而后者的优势在于直接引进来的人才一般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能够直接胜任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支撑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第一,加强与所属辖区地方高校的联系,如通过设立旅游创意专业,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技术人才的流失;第二,更新社会传统观念,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进而使之成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第三,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管理学理论认为,适当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增强人才的工作动力。尤其是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出成员的潜力。
(三)加强政府调控,提供政策与法律保障
科学高效的政府指导是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将创意产业发展纳入武陵山片区各省市的发展战略,订立产业行动计划与产业政策,规范武陵山所辖地区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其次,需要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等业务;同时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再次,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改善管理方式,健全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后,还要加强与国外合作,加大投融资额度,同时吸纳雄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和非文化企业(包括境外资金)投资创意产业。
[1]邓丽君,黄炜,易肖肖,徐月明.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组织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13(11):69-71.
[2]吴正彪,杨曾辉.武陵山片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60-165.
[3]陈如霞.论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10(2):86-89.
[4]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56-68.
[5]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6-87.
[6]黄炜.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6-12.
[7]谢京辉.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灵魂——基于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4(7):52-55.
[8]欧阳友权.文化产业人才建设:问题与思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14-118.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LI Hong-xiong
(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economy and culture,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become an upsurg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The cultural resources,the simplicity rich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rich folk culture of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have become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Wuling Mountain area and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cultural resources,the feasibility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development is objectively analyzed.And from the cultural creative brand cluster,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and legal protection,th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put forward.
Wuling Mountain;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development strategy;feasibility
G05;F127.8
A
1671-9743(2017)04-0051-04
2017-03-01
2015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15YBX023)。
李洪雄,1976年生,男,湖南新化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