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进度管理要点

2017-03-10邢崴崴

环球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土建盾构轨道交通

邢崴崴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涉及土建、轨道、机电、装修等多个专业,需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多家单位配合协作,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进度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和联动,必须处理好各专业、各阶段的相互关系,方能确保项目如期竣工。

一、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进度管理是对一定建设阶段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科学安排和确定合理的建设时序、进度目标及必要投入。由于轨道交通项目涉及项目复杂,专业分工精细,进度管理能否全面综合和总体协调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进度管理的特点

根据管理模式、工程进展的阶段以及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进度管理呈现出层次化、阶段化以及专业化的特点。

1、层次化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参建部门较多,每个部门的管理重点和管理目标均不相同,因此进度管理的层次化十分明显。轨道交通工程一般按照总体、年度、季度、月度和周5个层次来进行进度管控。各层次之间自上而下分解,自下而上调节。

工程总体进度管理的重点是确定建设总体时序,找出关键线路和控制点,从而指导工程有序展开。年度进度管理以工程总体筹划为纲领,制定年度工程重点,并对总体进度目标进行调节。季度、月度及周进度管理主要为将年度目标分解到季、月、周,并根据当期完成情况回归分析年度计划完成的可行性和调整的必要性。

2、阶段化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期长,各阶段进度管理的重点不尽相同,呈现出典型的阶段化。工程前期,进度管理主要围绕开工条件如招标、设计等展开。土建工程阶段,前期进度管理的重点是工区的实质性开工和区间盾构始发;中期进度管理围绕为车站、区间土建的顺利推进可能进行的施工组织优化展开;后期进度管理以车站完成主体结构、区间贯通,并确定土建向轨道和安装的各项移交等为重点。机电安装阶段,应围绕各专业互相移交工作面如轨道向供电专业、安装装修移交设备房等关键点进行进度管理。工程后期进入调试阶段应围绕跑图、各项验收等关键点进行进度管理。

3、专业化

城市轨道交通涉及不同领域、众多专业,如土建有车站、区间不同部位,明挖、暗挖不同工法;设备有供电、信号、通信等多个专业,各专业进度管控的重点和手段也各有特色,专业的多样化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进度管理的专业化。

三、影响轨道交通建设进度的主要因素

1、外部条件对工程实质性开工的时间影响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外部条件主要指用地、管线、周边绿化等。由于轨道交通线路往往贯穿主城,周边房屋征收工作量大,谈判周期长,工程建设难于打开局面;同时,地铁建设不可避免要迁移大量的市政管线、沿线树木,迁移风险高,审批手续复杂,往往也导致车站无法按原计划开工,影响整体计划目标的实现。一般而言,穿越主城线路总工期较长,一般4~5年;而在主城以外的城际线路总工期较短,通常3年左右。

2、地质条件往往制约土建工程进度

城市轨道交通多为地下线路,地下工程就是与地下的土、石、水及溶洞打交道,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土建工期计划编制一般采用平均指标,实际遇到不良地质情况如溶洞、硬岩、软土等,施工指标远远低于平均指标。一方面,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施工难度增加,工效降低;另一方面,不良地质条件对设备适应性和施工单位经验素质要求很高,工效难以提高。如南京地铁某线路的一个盾构区间实际平均指标仅1~2环/天,远低于复合地层盾构4~5环/天的平均指标。

3、施工组织、统筹安排是否合理优化对整体进度影响大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多阶段、多专业,因此做好各阶段的合理衔接和各专业的科学交叉,以线路整体为大局的施工组织优化思路尤为重要。一条线路往往难以按照理想状态,完成一道工序后统一进入下道工序,而是一个区段、甚至一个部位先行完成后即进入下道工序,专业之间有交叉,工序之间也有交叉,只有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进出场时间,科学统筹施工组织与衔接,才是高质量的进度管理。若未能做到合理的统筹施组,必然出现停工、待工,以致影响整体进度。

4、验收等各项配套程序能否提前筹谋、及时启动对进度影响较大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需完成各种验收验收、取得安全认证、通过各种评审,因此提前统筹考虑各项配套程序的启动,是确保线路按既定目标试运营的重要因素。

四、进度管理要点

1、计划编制分阶段,进度管理分层次。

一是建设的不同阶段编制相应的计划,围绕各阶段重点展开,合理分配人员、机械,后道工序未雨绸缪,做好筹划;二是各部门、各单位职责明确,分层次进行进度管控。

2、未雨绸缪,以线路整体为大局,及时调整方案

一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尽量减少局部工点滞后对整体线路的影响。如合理增加封堵墙,具备条件的工区尽早施作,创造盾构始发条件,减少车站对区间的影响。

二是适当加大投入,如根据需要适当盾构机,矿山法隧道应增加工作面。

三是提前考虑后道工序,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使工序交接更为顺畅。如轨排基地、轨排口等应根据土建进展进行布设,可减少土建滞后对轨道施工的影响;又如滞后盾构区间相邻车站的设备用房布局要科学合理,可将主要设备用房调整至不受盾构井影响的部位,减少土建滞后对机电安装的影响。

四是工序交叉阶段的统筹协调应有大局意识,各专业服从主线。

3、进度实时监控,计划动态调整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进度情况实时监控和预警,同时利用进度的反馈及时对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五、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进度管理,首先要编制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计划,不可一味赶抢;其次根据进展情况,动态调整计划,及时优化方案及施工组织;第三,各部门、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及时沟通和解决过程中的问题。

[1]刘权厚.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计划管理[J].广东建材,2006(5):145 -146.

[2]王辉.地铁工程施工进度指标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5(3),101-105

猜你喜欢

土建盾构轨道交通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桩基的土建施工技术
水泥回填土技术在盾构出洞加固中的应用及改善方法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解析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盾构近距离下穿房屋接收技术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小净距盾构隧道开挖相互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