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中心城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探索

2017-03-10王莉芬陈海利李忆华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办学中心区域

王莉芬,陈海利,李忆华

(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非中心城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探索

王莉芬,陈海利,李忆华

(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以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切入点,阐述了非中心城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特点与意义,从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层面分析了非中心城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非中心城市;高校;区域经济

非中心城市是指省会以外、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如湖南省非中心城市特指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以外的城市,这一部分地区高校的数量占湖南省高校总数的60%以上,是湖南省高等教育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产业科技创新和研发等方面,是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笔者所在的南华大学地处湘南腹地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中等城市,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学校拥有工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等9大学科门类,在校生达37000余名,已形成了自己的“核”特色、“医”品牌和“环保”优势学科,是一所典型的非中心城市高校,本文所称非中心城市高校即此类地方高校。

一、非中心城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意义

由于非中心城市高校大都偏离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处于劣势,有的同一城市内高校的数量偏少,办学整体实力与中心城市高校相比偏弱,但无论在时间跨度还是内涵形态特质上,都具有自己独具的特质,其在区域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共荣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和意义。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据统计,全国61.7%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5.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占全国哲社研究人员的90%,并拥有80%的研究成果,其中地方高校占高校总数的93%左右[1]。我国现有高校2845所,非中心城市高校(含民办高校)已占高校总数的95.18%,是地方发展的主要智力来源和支撑。这类高校分布广阔,与地方发展联系密切,在服务定位、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紧紧依靠地方,从地方发展需要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位置和发展动力,努力发挥学科优势[1],它们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地方、面向地方、研究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实现与地方的互动发展,在区域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中奠定了坚实的生存基础。

(二)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非中心城市高校把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为主要职能之一,是高校夯实生存基础、增强办学实力、推动内涵式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保证。据有关资料统计,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教会以来,高校在校生从1999年的408.6万人,猛增2015年的2625.3万人,这是一个跨越式的飞速发展,其中政府与地方担负了建设高校、发展高校的重大责任。这些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其办学经费投入的目的是促使高校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因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南华大学利用现有的人力和物质资源,融入地方血液,植入地方元素,解决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完善自身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自我价值,赢得办学资源,形成办学特色,激发创造活力,提高了学校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的实效性。

(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非中心城市高校能否提升竞争力,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在于是否立足当地作出正确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之中,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2]。我国目前仍处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地方高校所属区域经济发展尚不平衡甚至有的还比较薄弱,高校作为高技能人才的集聚地,在地方社会总体格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更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区域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以及继承、生产、传播新知识的重要阵地,成为地方社会知识创新的加油站和精神文明的辐射中心。因此,重视和发挥地方高校的重要作用,既可以带动和促进当地基础教育发展和先进文化传播,使高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又有助于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非中心城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非中心城市高校对增强社会服务职能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并把服务区域经济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纳入学校的总体布局,但也必须看到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家层面的因素

国家对高校的制约因素,首先体现在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到位。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国家仍是靠行政手段集宏观管理权和办学自主权于一身,直接干预高校的办学活动,影响了非中心城市高校自身的发展,阻碍了高校根据所在地方的实际需要,灵活、有效地开展社会服务[3]。非中心城市高校在政府的管控下,对政府的依赖性渐强,办学自主性愈弱,失去了高校办学的灵魂和目的,“去行政化”已成为充分实现学校社会职能的必要前提。其次体现在高校评估标准不完善。目前国家教育部推进的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在评估非中心城市高校办学水平和效益时,对学校办学基本条件、人才培养水平、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及教学与科研水平等指标关注较多,而对科研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贡献以及转化速度与成功比例,却未能纳入评估指标体系或没有得到应有的认知和重视,明显忽视了“教育是可以服务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4],无形中阻碍了非中心城市高校社会服务的动力和热情。第三体现在高校相关法规欠完善。目前高校在为地方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往往缺乏相关完善和具体法律法规,使社会服务的性质、形式、范围等指向不明,政策保障乏力,可操作性不强,阻碍了非中心城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开展。

(二)地方政府层面因素

目前地方政府对所辖高校,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中心城市无论是总体教育经费还是人均教育经费都有很高的得分;而非中心城市则处于明显的劣势。按照教育成本分摊理论的能力支付原则,非中心城市高校成本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学校收取的学费仅占教育成本的一部分,与中心城市重点高校和著名高校相比,非中心城市高校所得到的经费微乎其微;并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非中心城市高校之间经费的不平衡,制约了非中心城市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其次是对高校智力支持的利用不够重视。地方政府出于形象工程和“出政绩”的需要,往往热衷于高校的硬件方面(如盲目建设新校区、开发大学城)建设的支持[3],却缺乏全局性考虑和战略性规划,更很少主动听取或采纳高校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导致非中心城市高校难以倾力投入和有所作为。这不仅阻碍了高校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制约了地方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三是对非中心城市高校产学研合作意识不到位。表现在产学研合作缺乏各级政府部门及产业管理部门的紧密配合和有效管理,校地互动发展战略及外部保障机制不健全,政府组织和调节作用发挥不够,非中心城市高校和科研单位积极性和主动性尚未调动起来,企业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等,阻碍了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展开。

(三)高校层面因素

作为非中心城市高校受自身发展特点及所处社会环境等的影响,普遍存在办学定位不当导致服务地方职能的缺位。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省会重点高校或高水平大学为发展模板,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路;二是各非中心城市高校模式趋同,缺乏自身特色,同质化比较严重的现象,导致了其服务地方的不足或缺失。同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许多非中心城市高校长期存在专业口径过窄、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等弊端,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不能按照地方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全面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造成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区位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其次是非中心城市高校科技服务的作用不明显,科研成果转化力不强,存在重学术价值、轻市场需求,重研究、轻转化倾向,科研立项缺乏市场导向,科研人员往往忽视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不能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进行科研立项,高校科研成果总体水平较低,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失去了地方政府和企业支持的可能性。再次是非中心城市高校服务社会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交流不充分。如笔者所在区域的某高校与当地政府、企业缺乏横向联系机制,平时的交流沟通不够,导致合作主体间相互联系的渠道不畅通,交流互动程度不高,彼此的信息无法在合作中均衡掌握,造成教育内容和方法层面上理论脱离实际,往往高校所提供的技术支撑无法真正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使有限的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形成了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两层皮”的尴尬局面。

三、非中心城市高校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对策思考

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其职能所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赖于非中心城市高校提供优质、适用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社会的支持和保障。

(一)国家要加强宏观支持和引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和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因此国家首先要切实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转变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简政放权和去行政化,构建高校办学自主权保障机制,避免直接干预非中心城市高校正常的办学活动,理顺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管理教育的权责,建立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服务和监督关系,实现国家对高校多细干涉向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转换,以增强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办学活力。其次要完善非中心城市高校评价机制。当前对非中心城市高校施行行政权力主导的评价机制,难以或不利于合理评价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其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往往遭到质疑。因此,国家应制定教育督导立法,通过立法合理构建高等学校评价制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建立符合各校特点和实际的多元评估体系,进行分类评估,以避免评价机制的简单化与行政化;同时加强国家和地方两级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积极培育教育评估社会组织,切实发挥督政和督学作用,将社会服务这一职能纳入考核非中心城市高校的指标和项目中去,委托开展教育评估检测,提高教育评估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公信力。再次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增强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的丰富经验,通过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大学给予保障,设立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构建高校服务社会法规或条例,鼎力支持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孵化,保护各校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为地方高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二)政府要助推校地互动发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政府在社会系统中的组织职能决定了政府在高校与地方互动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尤其是政府要明确对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政策导向,其主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政府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中心城市高校及科研院所加盟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双服务活动,全面保障产学研工作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区域企业依托科技支撑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非中心城市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区域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次,建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政府要加大产学研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制定如减免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促使产学研合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同时,政府要健全产学研合作政策和规范相关制度,特别是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监管、指导与宏观调控作用,充分调动非中心城市高校、科研院所与区域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政府要充分发挥对非中心城市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宏观指导作用,凸显地方高校“人才库”、“智囊团”的作用,使其成为真正服务社会的生力军。要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支持学校科研人员参与区域企业的科研开发工作,通过项目竞争,在非中心城市高校设立企业科技培训基地,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撑;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高校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三)高校要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服务路径

作为非中心城市高校而言,“应用型”和“地方性”是其发展的内在特质和服务面向。非中心城市高校首先要转变服务观念,增强对服务区域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要走出高校使命就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人才培养的误区,更加关注知识、技能如何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提高广大区域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的进步,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智力支持和帮助,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其次,非中心城市高校要科学定位、形成服务特色。即明确服务对象,确立服务范围和服务形式,立足地方需求,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凭借自身办学特色探索新途径,建立相应的服务组织机构,形成特色品牌;面向社会提供并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探索并建立高校科研孵化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打造科技服务信息平台,以开放的视野谋求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机构等之间的广泛合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实现高校、企业、社会机构之间的产学研联盟的同时,彰显大学的教育魅力,在开放、共享、互赢中谋求新的发展。其三,非中心城市高校要主动实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紧密依托地方主导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合理地规划和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高服务层次和质量。高校要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各界人士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立足地方,深入分析地方主导产业调整动态和新兴产业发展状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真正改变学校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适当淘汰或改造一些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使学科专业设置方向更加贴近地方社会需求,保证学科专业的社会生存空间与后续发展;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

总之,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是其职能所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非中心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赖于地方高校提供优质、适用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社会的支持与保障。

[1] 刘家铎. 地方高校的服务意识与目标定位[N]. 四川日报,2006-12-26.

[2] 张永昊.发达国家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分析[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 胡丽娟. 安徽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13.

[4] 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113.

Exploration and Probe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Non-central City Universities′ Serv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ang Lifen, Chen Haili, Li Yihua

(NanhuaUniversity,Hengyang421001Hunan,China)

It is easy to find tha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non-central city universities to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 local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dimensions. Similarly,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which is involved in non-central city universitie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for those universities to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y.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non-Central city; university; regional economy

G640

A

1673-3878(2017)03-0004-04

2017-01-16

王莉芬(1959-)女,湖南长沙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管理;陈海利(1962-)男,湖南东安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李忆华(1968-)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2015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项目(2015ZZ036).

猜你喜欢

办学中心区域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