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力研究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2017-06-15李晶晶马德山
李晶晶,马德山
(西北民族大学,兰州 730030)
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力研究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李晶晶,马德山
(西北民族大学,兰州 730030)
开展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力研究,是为更好地了解掌握民族院校在融入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进程中影响因素的作用情况,对制定改进策略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文中在综合考虑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同时,重点对主观因素进行量化,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套涵盖五个方面共14个指标体系。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6所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的贡献评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程度一般。
民族院校;民族地区;文化繁荣;贡献力模型构建
一、研究的背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走向富强的重要支撑。民族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研究民族地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地区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纵观民族地区发展来看,民族院校的快速发展为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拟就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力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基础构建相应的评价模型,从而进行定性——呈现外延属性;定量——揭示内涵规律。
二、 概念界定
(一)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
民族院校是指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等目标而创建的名称中含有“民族”标识的高等院校[1]。据中国民族年鉴最新统计,全国共有包括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所国家民委直属院校以及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地方民族院校在内的32所民族院校。为便于调查研究,本文选取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其他民族院校[2]。
民族地区是指各少数民族的自治县、自治州以及五大自治区都属于民族地区的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在提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统计的时候一般就是指这五大自治区)。本文所言的民族地区主要指的是民族自治地区及民族聚居地区,除了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外,还有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贵州、云南和青海三省,以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四川、甘肃藏区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自治地区。
(二)文化与文化繁荣
文化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外国学者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出了最为经典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是人的创造能力与自由本性的发挥。由于对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具有多重理解,通常我们将文化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3]。本文所针对研究的对象是指狭义上的文化,即:文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振兴少数民族个体文化和构建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方面的相互统一等方面。
(三)贡献力
贡献、贡献力是统计分析中经常出现的概念,按概念区分,贡献是某一个构成要素与全部构成要素的百分比,它说明该构成要素在全部构成要素中所占的份额,是存量结构成份分析指标,贡献度是某一个构成要素的增量值与全部构成要素增量值的百分比,它说明该构成要素的增量值在全部构成要素的增量值中所占的份额,是存量结构强度变化的分析指标[4],而贡献力在学术上没有确切的概念,在本文中泛指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所做出贡献的程度及程度的大小,主要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来体现。以系统分析和实证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定性论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判模型,从而分析和评估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力。
三、 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完善,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推进,民族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张,加之民族院校和周边社区的互动交融,促使民族院校教育使命不断变革。在综合有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民族院校融入民族地区实际情况,民族院校服务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建设就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领引等环节融入于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构建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5]。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图1 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力评价指标体系图
四、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证分析
(一)评价语集的建立
(二)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与求因素权重集
以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力为目标层,人才培养能力、创新先进理论水平等五个方面为准则层,通过专家打分和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得到两两元素比较判断矩阵为:
同理方式可以得到输送应届人才规模、输送应届人才质量、培养民族地区文化工作者能力等14个子准则层对5个准则层的两两元素比较判断矩阵。
按照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理论,利用matlab编程计算验证得出各指标权重(见表1和表2)。
表1 一级指标权重和排序
表2 二级指标权重和排序
(三)模糊判别矩阵的确定与评价
由上述计算数据得到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为:
w(2)=(0.4627,0.1479,0.0860,0.2566,0.0468)
那么子准则层输送应届人才规模、输送应届人才质量等14指标分别对人才输送能力、创新先进理论水平等5个方面权重为:
通过对6所民族院校800余名专家学者、民族院校师生和民族地区市民的问卷调查得到对各项指标进行等级评定的数据,经量纲化处理得到14个评价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
其次是进行单因素评价。依据Bi=w•Ri计算方法由matalab编程计算得到:
2.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max=0.3173,所以六所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力一般,值为0.3173。
五、小结
(一)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依据以上指标体系的权重数据分别得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布图(见图2)。
图2 一级指标权重分布
从一级指标权重分布(图2)中可知,在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贡献力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才输送能力,占总的46.27%,其次是创新先进理论水平,占有比例为25.66%,两者合计占71.93%,影响最弱的因素是文化园地开展程度,占有比例为4.68%。由此可以表明,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主要途径是通过人才输送和学校科研研究实现参与融合。所以即要求民族院校加强完善自身学科建设,扩大在民族地区招生的规模和学科种类,其次是强化与地方政府合作,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促大促强成人教育发展,提高地区文化工作者培养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该鼓励支持高级人才参与民族地区文化政策等研究。
从图3看出,在人才输送指标体系中,主要是体现在给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人才的质量和输送规模上,占总比例分别为63.7%、25.83%,这要求民族院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应首于注重人才质量的建设基础上再求人才规模;创新先进理论水平体系中,民族文化研究规模占主导地位,为59.36%,其次是民族文化研究团队规模,为24.93%,最后是民族文化研究投入程度,为15.71%。说明创新先进理论成果对民族地区文化指导意义极深刻,体现出民族院校是民族地区文化的高地和文萃之所,推动进步的引擎;提供政策咨询能力体现中,与民族地区政府开展合作占用比例最大,为67.38%,说明目前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提供政策咨询主要途径是通过与当地政府开展合作而起到参与指导的作用;文化园地开展体系中,目前主要的形式是通过新媒体形式进行宣传民族文化,但是在整体中此项推广情况不乐观;建设示范园区体系中,民族院校较为成熟的做法是建立田野基地,占一半以上,随着思维模式的转变,文化产业越来越受政府的支持和众多科研团队的亲眯。
图3 二级指标权重分布
图4 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对比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图4可以反映出6所民族院校在五个维度方面,对民族地区文化的状况分布。以上信息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民族院校中,聚集高学历、高素质、高实力的教师队伍、科研团队和年轻学子,他们加工的知识在复杂性、全面性、系统性、层次性和超前性等方面比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参与者高,但其群体关注度不稳定,呈现波动曲线变换; 二是民族院校科研团队深入民族地区范围较窄,了解不全面; 三是民族院校参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集中于短期项目合作。
针对目前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民族院校应本着为少数民族、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既要加强院校和地区合作力度,设置多重奖励机制,鼓励教师队伍、科研团队和年轻学子深入民族地区文化部门顶岗实习;又要以民族地区文化工作者为主体,文化实质问题为导向,定时或不定时地举办圆桌论坛会议;还要充分利用成人教育资源和信息网络资源,实施由在校为民族地区文化工作者培训转为在当地建立培训机构和文化研究工作室,同时开通在线网络咨询交流平台, 为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 胡俊.民族院校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 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3.
[3]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 杨为众.明辨统计分析中的贡献、贡献度与贡献率概念[J].内蒙古统计,2007(1).
[5] 黄建雄.谈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服务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J].百色学院学报,2011(1).
Research on the Ethnic Colleges Contribution to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Based on Constructing AHP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Li Jingjing,Ma Deshan
(Nor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Lanzhou730030,China)
It is clear that the purpose is to research on the ethnic colleges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ethnic colleges in influenc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ethnic area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re is certain scientific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formulate the strategies. Considering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ubjective factors to quantif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thnic colleges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ethnic areas. Therefore, it sets up 14 index systems which covers five aspects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results. Finally,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ix ethnic universities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ural prosperity of ethnic areas based on the AHP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Clear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thnic universitie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eas.
ethnic universities; ethnic areas; cultural prosperity; construction of contribution Model
G127;G640
A
1673-3878(2017)03-0084-05
2016-12-13
李晶晶(1991-),女,河南焦作人,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马德山(1965-),男,甘肃兰州人,西北民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西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西北民族大学科研创新项目中央专项 (Yxm2015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