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园共育

2017-03-10

环球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幼儿园

王 卓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幼儿园

家庭是孩子的生命中的第一个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幼儿的教育,家庭生活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一切都进入孩子眼底。同时孩子来到幼儿园,他们的另一个摇篮,幼儿园和老师也成了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社会影响力。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家园共育,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就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一下。

一、家园共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幼儿家长都十分重视幼儿更加关注教育,刚刚来到幼儿园,对于幼儿园需要配合的事情都处于服从状态,就是幼儿园和老师需要什么,家长会积极的努力的完成“任务”。比如充实活动区,会劳烦家长朋友帮忙带一些废旧的材料、实物等便于开展幼儿游戏、教学活动,能够理解的家长不会有什么,但是有些家长不了解老师组织活动的目的及要求,就会感到厌烦,存在抵触的情绪,这就会使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一种距离。

另一个问题就是家长认为孩子来到幼儿园就要学习知识,就要认字、读书,一段时间过去,孩子没有大的进步,不会认识太多字或者不会算数字,家长会觉得教师教的不好,心理就会产生一些不悦,这是因为家长朋友不了解幼儿时期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到什么发展时期该学什么幼儿园都会有一系列的安排,这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幼儿园和老师开展活动的时候,家长在家里也要同时配合着进行活动。孩子要多方面培养,不能单单重视知识化,还要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幼儿期幼儿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也可能是性格执拗孤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我们老师所做的工作仅仅是把书报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摘抄一些贴到“家长园地”里,或者教师把家长当作听众,以单向的讲授为主,不给予家长更多思考的时间,更没有留给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使得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结果很难被家长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今后教育子女的能力,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归根究底就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缺少沟通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耐心地做好这项工作。

二、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的途径。

(一)沟通。

记得有为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就掌握了世界。” 幼儿园与家庭需要沟通,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一门艺术,要坚持多元化原则,要从家长的角色出发,充分了解家长的心理,采取合理有效地沟通方式和方法。一旦忽视沟通这个环节就容易引起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的误解。由于每位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目的存在的理解不同,他们对幼儿采取的教育方法也迥然不同。现在的家长又非常“溺爱”孩子,还会把这种“溺爱”带到幼儿园来,要求老师也要“溺爱”他的孩子。这些与我们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是矛盾的,我们的教师讲究的是耐心说服的民主教育态度、方法,而且注重的是全方面的教育。因此,我们要做到互相理解,幼儿园的工作要做到管理公开、透明,要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的办学思想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再有老师进行家长在幼儿教育知识的讲解;对待家长提出的批评意见要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要让家长相信,幼儿园和他们一样,都是在努力教育好孩子。

幼儿的生活环境除了家庭环境、还有社会环境,首先他要接触的社会环境就是幼儿园,孩子每天从家里来到幼儿园,放学以后回到家里,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有些孩子在幼儿园乖巧、懂事、听话,回到家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如果我们老师不和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又不知道孩子在家的情况,那么又怎么能够很好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呢!

与家长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这是基础也是关键。我们对待每一位家长都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主动和家长保持沟通。因为孩子的年龄不同,身心发展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我们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解决家长的疑问。因为幼儿家长的文化水平不、素质修养不同,他们对幼儿园的教育配合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待幼儿家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做好沟通工作。

(二)合作。

合作,顾名思义就是指共同创作,共同从事,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联合作战或操作。语出《国语·晋语三》:"杀之利。逐之,恐构诸侯;以归,则国家多慝,复之,则君臣合作,恐为君忧。不若杀之。”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他们必须是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方向、同一个步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孩子在家怎么就和在幼儿园不一样呢?这一现象恰好证明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一致,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就要把这些信息传送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状况,才会很好的相互合作,同步配合教育。家园合作也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家长了解幼儿情况的桥梁,所以做好家园合作对促进幼儿园教育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幼儿教师并非幼儿的家庭成员,难以从根本上干预幼儿的家庭生活,但是我们可以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影响,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和行为发展健康。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和理解幼儿面临的特定的心理问题,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来帮助幼儿在情感与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缺失,互相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三)途径。

为了更好的了解幼儿,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宜的教育内容和帮助,教师必须经常性地从家长那里获得幼儿的各种信息,这是一个长期工作,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双向交流,父母也可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切,这样双方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我们要做到这些的途径一般是通过家访、家长宣传栏、网络沟通等,幼儿园还会成立家长委员会,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及一些大型综合活动。有了合理的家园沟通途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锦上添花。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必然趋势,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最完美的教育是幼儿园与家庭的结合,而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就是这个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孩子的摇篮,要发挥你的作用,保持与家庭教育合作,携起手来共创幼儿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