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业宣传中心内部控制的诸多问题与建议

2017-03-10

环球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中心考核

宋 艳

四川省农业宣传中心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念和特点

事业单位是为公民提供社会综合服务的机构,在公民维权和法律意识不断上升的今天,对政府和相关事业单位的要求就更高,除了运行效率便捷度要有所提高,单位内部的透明度也要不断增大。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内部建设较为完善科学,其中内部控制就是复制单位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的建设管理内部手段。从概念上讲,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以单位整体出发,将建设任务分别分派至不同的分级部门,同时结合单位性质和内部管理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单位领导在规范的指导下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以及分解总体规划任务,其次需要不同部门的员工共同进行制度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进行实时进度监控,才能保证实现事业单位所制定的总控制目标。随着财政部2012年11月公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相关文件,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意识整体不强等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与不足。

二、农业宣传中心的业务特点

农业宣传中心负责农业和农村经济宣传工作的规划,部署并组织实施;负责农业、农村政策和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负责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及典型的宣传报道;负责农业和农村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社会宣传;负责统筹协调弄农业系统的“上宣“和对外宣传工作;宣传展示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和优质农产品;宣传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保障中心以上工作有效的进行,促进中心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三、现阶段农业宣传中心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制订机制刚性不足,完善度不高

在制订过程中,中心没有系统地制定内部控制,多数使用的是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结合本单位自身的活动特点制定,单位特有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都没有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这一理念起源于美国,引进我国后主要应用于规模较成熟的企业公司,在2013年才进行全面推广,因此大部分中心工作人员对于这一理念的认识存在偏差,容易将内部控制理解为财务财会方面的概念,更有甚者有些直接以财务规章制度代替内部控制制度,殊不知财务规章制度涉及范围有限,没有包括单位所有重要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以及相关人员;内控管理制度比较零散,没有完整的制度,往往都是问题发生之后再针对发生的问题制定制度,没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不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控制目标的改变先前完善和修订内控制度;根据新规章增加和修订的制度,有时仅仅在领导层面知晓,不能及时完整地传达给相关负责人和职工。同时由于传达力度不够使得内部控制观念在单位内部难以深入人心。

(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逐步完成,宣传中心经费来源为全额拨款,保障了中心基本支出,长期处于无竞争的工作模式中,无竞争就无动力,管理的随意性问题也就突显出来。同时农业宣传中心属“农口”事业单位,业务活动长期在田间地头中完成,而且由于历史原因的长期积淀,有些业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综合素质不高,在工作条件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会出现一些紧急状况,业务人员和审批领导在执行内控制度时会由于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多样化对内部控制的执行予以疏忽。

(三)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

在实施的过程中,单位负责人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的第一责任人,但一些领导在认识上有偏差,觉得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仅仅觉得把资金的使用管理好就能把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好。宣传中心一些职工对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觉得事不关己,无需认真学习和贯彻内部控制制度,那么内部控制制度也就形同虚设。思想上的局限将严重滞后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的工作进度,将内部控制带来的积极作用也大打折扣;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切实的把制度落实到实处,科室负责人予以审核签字时流于形式,往往不知道该科室人员是否出差、是否完成了跟踪报道等就草率地签字审核。

(四)内部控制体系中缺少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中心往往头重脚轻,在制定制度等前期工作完成的前提下,在执行过程中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工作,但在工作后期就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监督考核中,由于中心岗位编制的限制,没有专门的监督部门或者是岗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考核监督等工作都是由制定和实施的部门办公室或者财务部门完成,没有起到最根本的监督作用;对于外部的监督大多来自于审计部门的审计,仅仅是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检查,没有覆盖到所有的人员和所有的业务。即使接受了外部的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般予以说明、调账,整改落实有没有真正到位,是否对相关责任人问责,都没有一个很好的整改跟踪机制。在缺少监督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将缺乏整体性,内部管理工作也会随之出现诸多问题,比如报告信息失真现象,将影响单位的运作。

四、加强农业宣传中心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当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四个原则。将内部控制贯穿于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一系列活动的全面控制。中心应依据国家颁布的预算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农业宣传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应根据变化的环境及时增加和修订内部控制制度,以会议纪要等不同形式传达到每位职工,更可以采取每位职工在认真阅读的情况下签字后留存于办公室等综合部门。

(二)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外部环境对于单位的内部控制来说存在部分不利因素,要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就要从单位内部控制的意识上下功夫。中心负责人为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和监督管理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在单位里面组织不同强度的培训,可以分为入职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应当结合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确保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通过各种宣传培训,让全体员工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不仅关系到资金的使用,还关系到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整体风险性。在提高单位整体内部控制意识的前提下,才能有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

为了确保中心内部控制制定和执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内部控制开始的制定、中间的执行、紧接着的评估三个方面有与之相对应的监督机制,才能很好的实现单位有效的管理。在中心内部成立监督部门或者专人负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定考核指标,进行不同时间段的考核来到达监督的目的,其中设定的考核指标要考虑到宣传工作中不同工种适用于不同的考核指标,对经济和业务活动事项进行动态的监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执行中的漏洞和隐患,做得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才能更好的完成内部控制的目标;主管部门以及审计部门在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审计时,扩大审计范围,对预算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有效执行、客观评估进行审计,并在整改过程中加强责任追究与整改落实跟踪机制,持续完善中心内部控制;适当引入社会第三方参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来自社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作用。

四、结语

本文以农业宣传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特点、事业单位自身性质出现的控制不足为关键点,总结归纳了中心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中心内部控制中的诸多原因,同时提出了改善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内部控制是我国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逐步完善的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必须从自身的经济和业务活动出发,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才能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得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全面健康发展。

[1]徐金艳.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会学习,2017(5)

[2]李锦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研究,2012(15)

[3]李扬.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19)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中心考核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内部考核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