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之对策*
2017-03-10程光德
程光德,高 慧
(1.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增强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之对策*
程光德1,高 慧2
(1.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存在培养质量标准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革新不够、只进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只扶持少数研究生成功创业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即为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效,应从六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战略意义的认识;构建合理分类的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支优秀的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教师队伍;搭建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践平台;提供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综合服务;建立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效果动态评价体系。
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
为顺应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世界潮流,199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教育部确定浙江大学等9所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先行试点。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1]。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培养质量标准不明确、课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革新不够、只进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只扶持少数研究生成功创业等问题等五个方面。
一是培养质量标准不明确。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标准不明确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中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不立规矩,不成方圆。产品有了质量标准,才能保证合格适销。人才培养更需要先有质量标准,才能实现百年树人的目标。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修订实施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明确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不同层次、类型、区域高校要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虽然探索多年,但涉及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标准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几乎没有高校出台明确的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标准。只有极少数高校出台了本校“创新型”或“创业型”研究生教育管理暂行办法,但这极少数创新型或创业型研究生教育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于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标准,要么根本没有进行阐释,要么阐释得很模糊;其次,国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标准也没有专门明确的阐释。标准不明确就会导致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不清晰,在实际工作中既没有方向也没有检验工作成效的依据。
二是研究生课程体系不健全。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研究生人才不可或缺的基础与前提。《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2]不少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注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开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或者虽然开设了几门课程但并没有纳入学分管理,更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联合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的高校更是寥寥无几。
三是研究生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革新不够。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考核方式对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开展了讨论式、小班化教学,但启发式教学覆盖面小、参与式教学使用更少。不少教师“凭老本”授课,没有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忽视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不注重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很多高校不能为研究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同时,对研究生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仍沿用“一张卷子”、“一篇论文”等老办法,在研究生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上,不注重考查研究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只进行多学科交叉培养。不少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中只进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2]。从该实施意见来看, “多学科交叉培养”的确是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的重要内容。因此不少高校在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改革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多学科交叉培养上了。尽管如此,但是《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也同样指出:“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2]很显然,“多学科交叉培养”[3]与“需求导向和创业就业导向培养”及“协同育人培养”都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机制。“多学科交叉培养”仅仅是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机制之一,不是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全部内容。要形成有效的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须对“多学科交叉培养”、“需求导向和创业就业导向培养”及“协同育人培养”三种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都要进行全方面、多角度、宽领域地尝试和改革。
五是只扶持少数研究生成功创业。绝大多数高校在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中只扶持少数研究生成功创业。其主要表现就是高校也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做到了“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但是“四个到位”的机构、人员、场地、经费没有面向全体研究生进行帮扶指导,而是只帮扶指导少数有创新创业潜质、或者是少数创新创业成功率大的研究生。这类高校在实践上,对其他被认为无创新创业潜质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成功率小的研究生不关注,对大多数研究生仅是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而已。这类高校只是企求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效果“短、平、快”,渴望尽快出教育政绩。
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存在上述五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理论上没有彻底厘清何为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从理论上看,就是没有彻底理清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对于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有的高校还停留在过去所讲的“创业”阶段,认为只是换了个说法,换汤不换药;有的高校将其理解为“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简而言之,是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教育,既要在创新中创业,也要在创业中创新;创新是核心,创业是载体。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就是基于知识的传承,集创新、创业为一体的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这种教育会使学生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和实现,把从获取知识,到能力转化,再到成就事业,最终奉献社会、实现自我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大缩短。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然效果是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本义出发,主动适应时代要求,支撑创新驱动发展,造就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经济新形态,创造经济新需求;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推进思想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设计创新、营销创新等。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促经济。
创新创业教育实然效果应包括教育获得感和经济贡献度。对学生而言就是教育获得感,集中体现为学生的创意、构想、成果、专利、产品、团队、市场、效益、企业等。这个标准强调高校研究生教育要直接为学生创造价值,强调学生现实的获得感。对社会而言就是经济贡献度,集中体现为产生或衍生于大学的科技企业、经济效益、就业人数、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新的产品、新的产业、新的经济形态等。这个标准强调高校的教育要直接服务经济发展,直接推动经济发展,强调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
三、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的措施
基于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为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的实效,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尝试: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战略意义的认识。
提高对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战略意义的认识,是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效的前提。关于国家为什么实施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有的高校认为实施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研究生“就业难”的困境。“就业论”是众所周知的,自高校连年扩招后,研究生的就业也一直存在“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论”联系起来也就不足为奇。有的高校认为实施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充其量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论”也的确是实施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因素,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实施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即“战略论”。《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首先就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互联网+”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并逐渐普及,市场经济的决定性地位和依法治国已形成共识并上升为国策,个人的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必须而且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我国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质量、大学生就业等关乎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亟需有效破解。因此,高等教育需要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高校需要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高校各级领导、各个部门、教师、研究生等应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论”认识,真正厘清国家为什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尽可能在探索创新创业研究生培养中全盘考虑创新,系统设计改革,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第二,构建合理分类的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全覆盖的创新创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的实效的基础。高校应建设层次化的创新创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满足不同研究生需求。一是围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业基础类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4];二是围绕各院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从学科专业与行业发展趋势入手,依托实验室、科研基地开设项目研发训练、创新设计、创新创业实践类特色课程,引导研究生掌握项目研究路径与方法,提高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是基于创业管理学位教育,开发创业管理知识课程模块,能力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等,系统培养创新创业研究生专门人才[5]。
第三,建设一支优秀的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教师队伍。
名师出高徒。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优秀的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教师队伍是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效的关键。一是夯实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选派管理学、经济学、就业指导教师等已有教师参加全国及省市各类创新创业培训,提高校内已有师资力量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二是邀请杰出校友或聘请成功创业者、投资家、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优秀代表到高校讲授创新创业研究生课程,作创业报告等。储备上述两类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人才库[6]。
第四,搭建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践平台。
理论最终应解决实际问题。搭建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践平台是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效的第四个重要条件。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需要理论知识的输入,更需要实践的训练。着眼于增强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搭建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践平台。高校应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高校除了开展覆盖全体研究生的创新创业大讲堂、创新创业成果展、参观创新创业园区、科技文化节等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全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激发研究生创业热情[7],还应从三个方面搭建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践平台。一是扶持一批创新创业类研究生社团。高校应着力建设覆盖校内各主要学科方向的研究生科技类社团,使每一个研究生能找到与个人兴趣相结合的“科创小组”,开展活动和交流;加强在校研究生创业协会能力建设,引导协会开展小微化、普惠性、广覆盖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二是建设一批院级“创客空间”。高校应加强“创客空间”[8]建设,鼓励各教学单位利用现有的各种实验室、训练中心、科研基地等,独立申报或联合申报突出学科交叉的“创客空间”,高校应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创客空间”硬件投入和活动开展,对“创客空间”的指导老师给予工作量认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三是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高校应进一步改善创业园硬件建设环境,提高创业园咨询服务、培训服务、融资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创业园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9],使创业园成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
第五,提供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综合服务。
高校提供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综合服务是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效的第五个重要条件。高校应优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联合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发展研究院、学生工作处等部门出台各项鼓励研究生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搭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10],为研究生提供综合服务。一是为全体研究生提供教育服务,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二是为部分有创新创业意愿的研究生提供培训和指导服务;三是为已经创新创业的研究生提供政策咨询、法律顾问、资金引入等服务。同时,应根据不同研究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服务。
第六,建立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效果动态评价体系。
建立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效果动态评价体系是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效的第六个重要条件。高校要针对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各项任务完成程度、水平与实现效果,制定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效果适当评价和考核目标,并切实可行,不断改进。评价体系中对研究生而言,应侧重于评价其有无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强弱等;评估其在企业管理等方面创新创业能力是否有实质性提高。评价体系中对教师而言,应侧重于评价其创新创业研究生教学结果,包括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实践性;是否积极引进和推进创新创业慕课、微课;是否运用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对研究生和教师的测评可提供问卷调查、网上答题、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1] 刘 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14(12):79-84.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DB/OL].(2015-05-04)[2017-01-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3] 胡春平.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78.
[4] 李仕友,刘海燕.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6(12):203-104.
[5] 张 旸.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及其价值体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244-245.
[6] 郭智芳,韩 明,葛玉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现状与路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1):34-38.
[7] 王占仁,区玉辉.香港地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启示:以“中大创进坊”为个案的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1):22.
[8] Chu K M. Motives for participation in Internet innovation intermediary platforms[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2013,49(4):945-953.
[9] Rince K, Barrett M, Oborn E. Dialogical strategies for orchestrating strategic innovation networks: The cas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J].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 2014,24(2):106-127.
[10] 赵 军,杨克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5):59-63.
G643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7.06.0025
2017-05-10
程光德(1974-),男,河南省信阳市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
高 慧(1981-),女,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科技与教育评价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VI039)
(责任编辑 文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