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发展与党建扶贫探索之路
2017-03-10肖先治
肖先治
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发展与党建扶贫探索之路
肖先治
在当今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党是我们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我国国体性质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践证明,我们党是一个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先进性特征鲜明的党,是一个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一个经受得住各种风险考验、不断成熟自信的党,始终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一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从长期执政党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党肩负着历史重任,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政治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从严”就是要“严”字当头,真抓实管,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不走过场,持之以恒,把“严”字落实到党建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讲认真就是要严字当头,作风建设如此,党的建设如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如此。”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从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诞生之日起,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我们党自身的建设搞好了,党所领导的事业才可能顺利前进,直到取得胜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新形势下,也同样如此。因而,全面从严治党至关重要。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就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善于和敢于发现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不断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会顺应历史潮流,是新的历史征程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为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党中央、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以及在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是全党、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也得到世界各国的赞扬。这次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也完全符合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这次全会的主题,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从严治党说到底,就是要运用制度、纪律和监督机制,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正如全会公报所指出的:“全会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为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机’,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有严谨、周密的制度保证。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设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党内监督要有成效,监督水平要提高,有赖于党内制度建设的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多种场合要求全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并把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决定党员干部的作风、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进行考察。2014年8月,他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强调:“要坚持不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强化宗旨意识,解决好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问题,党员、干部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密切相关。……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准则》和《条例》,正是着眼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增强宗旨意识,增强核心意识,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无疑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准则》和《条例》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直面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全会通过的《准则》和《条例》,充分体现了制度创新。从严治党,党要管党,既要靠教育,更要靠制度。从严治党说到底,“就是运用制度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就是依靠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来规范和强化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党中央决定这次全会制定准则、修订条例,是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新的动力。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既靠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又靠制度巩固全面从严治党成果。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还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相关。实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极其关键的。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确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咬定青山不放松,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贵州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据2016年7月29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我省仍然是全国贫困面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区域性整体贫困依然突出,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不稳定现象突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贯彻还不够彻底……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很繁重、很艰巨、很紧迫”。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委将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作为全省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提出所有工作都要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都要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都要向脱贫攻坚聚合,坚决防止将脱贫攻坚工作“片面化”“碎片化”,搞“两张皮”。同时,还强调必须实行“倒计时”,制定“作战图”,立下“军令状”,用好“指挥棒”,配强“突击队”,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为贯彻省委关于扶贫开发的意见,各级党组织在党建扶贫上,积极探索,敢闯新路。
党建扶贫,即是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的建设的同时,坚持党建引领,做好扶贫、脱贫的各项工作,在精准脱贫的各个环节中,探索新路子和新方法,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效。
贵州这几年的党建扶贫,已经初见成效。
一是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全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的嘱托,领导带头,整体联动。省委坚持把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作为“书记工程”“一把手工程”来谋划和推进。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抓驻村干部,形成真情实意帮基层打好扶贫攻坚战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二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帮助建强村党组织班子,精准建档立卡,落实责任,确保党的执政基础延伸到“神经末梢”。
三是干部联动,聚焦发展,合力攻坚。把脱贫攻坚当作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部门包保、机关干部结对、驻村干部帮扶、社会力量参与的党建扶贫集团帮扶模式,形成合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四是着力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加强脱贫攻坚教育培训。通过巩固拓展,切实发挥好各级党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同时,强化作风建设,开展“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等,增强党群、干群关系。
党建扶贫所取得的成效,正如群众所说:“支部领导党员带,同步小康路更快。党建扶贫结硕果,贫困群众笑颜开。”
四
归纳起来,贵州的党建扶贫,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在思想上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扶贫开发工作,增强信心和决心,坚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勇于大胆探索,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第二,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贫困结对帮扶机制,深入实施“百千万党员帮扶”工程和开展“四进四送”活动,带着亲情、热情、责任,进乡镇、进村、进组、进户,送党规政策、送发展思路、送脱贫致富措施、送人文关怀,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第三,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通过农村抓党建促扶贫工作,帮助农村党组织制定和完善农村党员、群众培训规划,抓好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优势,“抓好专业合作社党建,形成‘产业扶贫’新动力”。
第四,用补齐“短板”的新理念和政策“兜底”的新思路,因地制宜,聚集精准脱贫,把党建扶贫落到实处、细处。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把扶贫工作具体到基层,到村、到户。动员社会力量及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攻坚。全省部署社团组织到基层帮扶100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已开始实施。
第五,贵州是革命老区,在党建扶贫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实事求是,不畏艰难,敢闯敢拼,激发人民群众摆脱思想上的“贫困”,调动干事业的积极性,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为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宝贵的思想方法。
第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各方力量凝聚起来,抱团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提供组织保证。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扶贫开发的历史大潮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抓好党的建设,落到当前贵州“第一民生工程”——扶贫开发、脱贫致富上,就是扎根于群众,才能接地气,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称赞。贵州在党建扶贫方面,还在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之中。只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为民情怀,严肃党的政治生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踏石为印、抓铁留痕的劲头,把精准扶贫、精确脱贫狠抓下去,抓实抓细,真抓实干,决不松劲,贵州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仗。
(作者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