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江航运与流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思考

2017-03-10狄子杰

环球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珠江流域珠江航运

狄子杰

厦门大学

前言: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一般以江河为纽带和轴心,通过区域内水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与整合,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具有开放性的经济区域。我国流域经济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等,这两个地区也均是目前我国主要工业地带。奔腾千年的珠江为地区经济带来了交通、资源等各方面的积极影响,分析珠江航运与流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有利于了解相关状况,也可以为后续珠江经济发展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珠江流域经济特点

1.1 特殊性

区域经济系统是建立在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技术基础上的。不同区域的经济也因此各具特色,珠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珠江三角洲为最初的农业文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几乎取之不尽的水资源。进入工业时代后,较高的对外开放性又使珠江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对外交流的核心地带,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珠江流域经济带有了明显的特殊性,即以交通、交流为支撑、工商业为核心的立体经济体系。

1.2 开放性

区域经济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同周围环境、系统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结构和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转换。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明清年代对外交流相对较为匮乏时,广州也始终是重要的商贸口岸。20世纪末,我国最初的对外开放也以广东地区为起点,这使珠江地区的经济具有了开放性特点,主要表现为内外频繁的商业活动和区域经济的多元化。

1.3 综合性

区域经济本身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即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指挥系统运作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综合性等,珠江地区较高的开放程度使其区域经济的综合性特征也十分明显。具体而言,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珠三角综合性工业基地即坐落于珠江流域,涵盖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等多个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

2.珠江航运对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交通的推动作用

珠江航运对流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之一是交通方面的推动,珠江的流域面积大,部分水道可以通行1000吨以上级别的船只,每年在珠江一带进行商贸活动的各类船只超过十万艘次,珠江水道联通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个省,使流域内各省区更紧密的连为一体,同时,广西、广东的对外交流也有赖于珠江水道,同东南亚地区各国的商业来往因此繁盛起来。尤其是广东省,拥有资金、技术、信息、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也是国内第一个纳税超过万亿的省份。珠江流域优越的位置和交通条件,为区域经济提供了基础支持。

2.2 催生特色经济体系

珠江流域经济特色突出,与我国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别,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以工业为核心,尤其是建筑业,珠江流域虽然也依赖工业拉动经济发展,但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使该地区的商业活动明显更为繁荣,以工商业联合作为经济主体,全面发展对外贸易和高新技术,这是珠江地区特有的经济体系。该体系得到构建的基础条件之一是发达的水运交通,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农业产业可以通过水路进入工业、商业发达的广东,广东工业品则反哺云南、贵州、广西,经济循环模式良好、特色突出。

2.3 推动立体经济模式建立

立体经济模式在珠江地区十分明显,对其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珠江流域立体经济模式有三个特点,即轻工业发达、外向经济模式特点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电子、医药、建材等行业产值均居全国之首,家电、塑料、食品等行业也占重要位置,大宗对外贸易频繁。珠三角立体经济模式的建立,与珠江航运密不可分,调查表明,珠江流域每年流出的货物中,有71%与珠江流域有关;流入的货物中,有66%要经过珠江水道,珠江航运是流域立体经济模式建立的核心支持之一。

2.4 提供了工业发展的便利条件

工业是广东地区经济的支柱之一,也是珠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广东本身自然资源丰富,但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全部需求,需要来自云南、贵州、广西三个地区的资源和人力,这些资源、人员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珠江水道进入广东。与此同时,广东的工业产品也要借助珠江水道返销云南、贵州、广西,并销往国内其他地区,发达的水运交通是广东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持。

3.利用航运条件发展流域经济的手段

3.1 构建水陆交通网

珠江航道在当前流域经济发展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求进一步利用航运优势条件发展流域经济,首先可以针对地区经济特色构建水陆交通网。铁路方面,近年来珠江流域在广州九龙铁路、三水铁路的基础上修建了广梅汕铁路、三茂铁路、广深圳准高速铁路,总里程增加了2倍以上,高速公路里程则增加了超过4倍,水陆交通网基本建成[1]。后续工作中,重点是强化广西、贵州、云南三地的交通设施,促进珠江流域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地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拟定发展计划,首先建设公路、铁路、航运干道,之后向存在市场需求的区域和拥有资源的地区进行交通蔓延,利用10-20年时间构建涵盖整个流域的交通系统。

3.2 利用水力资源

水力资源的进一步利用要求强化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并加强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提升灌溉、发电用水的效率。如珠江贵州段的各个支流,虽然流量相对较小,但存在较为明显的高低落差,可以寻找合适的地点建设小型水电站或者蓄水坝,应对可能出现的地区旱情。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是当前珠江地区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调查表明,广东段珠江水质情况在近20年来恶化十分明显,而且用量增加了接近4倍。为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地区经济长期发展,要求相关部门统计珠江沿岸用水部门,淘汰污染较大的企业或勒令整顿,并对航运资源的使用做出整体规划,使珠江航运能够长期服务地区经济建设。

3.3 合理布局生产资源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有系统的综合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综合发展、综合布局、综合协调各种生产关系,综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2]。实际工作中,要求利用珠江航道的优势,分析珠江航道周边的基本状况,按照对航运的实际需求进行生产资源布局。对于经济发达、存在频繁经济交流的地区,应重点配置商业资源和轻工业资源,使原料的来源、商品的去向得到保障。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以配置重工业、科技发展相关资源,重工业产品的流通率较低,科技产品对交通的要求不高,这一布局不会影响实际生产和研究活动,也能合理使用航道资源,双向推动珠江流域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3.4 构建整体区域经济框架

区域经济类别多样,其相互交换和转换的作用也是无穷无尽的。为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其开放性的作用,加速其物资流、信息流的交换,促进其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要求地区做出合理的规划,拟定完整的区域经济框架。就珠江流域而言,首先要反复评估地区经济现状,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未来框架。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广东地区一直以来较为发达的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可能会下降,商业活动的重要性则可能提升,在未来规划中可以设法增加珠江航道利用率,提升其商业价值[3]。此外,广东地区发达的影视产业、文化产业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投入更多资金,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程度也应继续提升,利用发达的航道条件,增加水体研究等内容、加大各地交流力度,提升研究的实用价值,长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总结:

通过分析珠江航运与流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了解了相关理论内容。总体来看,珠江流域拥有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其经济形式也因此具备特殊性、开放性、综合性三大特点。珠江航运对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则包括交通的推动作用、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等,后续工作中,可以利用上述影响构建整体区域经济框架、合理布局生产资源、构建水陆交通网,进一步应用珠江航运的优势,使区域经济发展更为完善。

[1]邹波,曾云敏.构建流域协同反贫困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战略思考[J/OL].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8-13.

[2]曾春花.生态型小微企业与珠江流域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03):8-13.

[3]黄滨,张斌.明清时期广东客家农业移民与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以珠三角为轴的珠江流域西扇市场农业整合为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3(02):72-79.

猜你喜欢

珠江流域珠江航运
基于CMIP6的珠江流域未来干旱时空变化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梦牵珠江
珠江新城夜璀璨
“漫”游珠江
浅谈珠江流域内灯塔旅游的开发
我国珠江流域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