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哲学视野中的城市

2017-03-10赵乾宇王兴为

关键词:哲学人类生态

彭 攀,赵乾宇,王兴为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生态哲学视野中的城市

彭 攀,赵乾宇,王兴为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城市属于人工自然,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人工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必然会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态城市理念的产生,是生态文明在城市发展中的反映。因此,生态城市的发展也需要用生态哲学和复杂性思维模式来指导。

生态城市;生态哲学;城市

一、城市的哲学诠释

城市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名词,但其内涵却是十分丰富。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其界定也各不相同。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城市是国家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从地理学家的角度来看,城市是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为主的聚落;从人口学家的角度看,城市是人口集中达到一定规模的居民点,以非农业人口数量作为确定城市的依据;建筑学家则把城市视为区别于比较单一而分散的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结构形式;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就是具有城市性的聚居地等等。在比较权威的词典中,城市的定义也各有侧重[1]。《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和高度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中的地方。比城镇和村庄的规模大,也更为重要。”《苏联百科全书》认为:“城市是一个规模大的,其居民主要从事工业、贸易以及服务业、行政、科学和文化领域的人口聚居地区,是周围的行政和文化中心。”《美国百科全书》认为:“城市是一个特定的市政自治体的类型,是比较密集的相当规模人口(2 500人以上)的聚合体”。 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对城市的解释不一而足,可谓五花八门。

尽管对于城市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意见。但从哲学层面上看,我们认为,城市是人的能动的对象性活动的结果,是一种打上了人类活动痕迹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意愿和文化理想的人工自然。从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来看,自然界养育了人类,但它并不对人类给予特别的恩惠,而且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自然界有时是很苛刻的。自然界的风雨雷电、狼虫虎豹、寒暑交织,都会使人的生活遭到严重威胁,使人类不得不面对。适应自然、获得生存与种族存续,成为人类的必然活动。在这些对象性活动中,人类将自己获取生存的意愿施加到自然界上,尽其所能,在自然的环境中创造条件,使之适合自己的生存,并不断寻找有效的自我组织形式,以聚集起更大的力量,更好地应对自然的肆虐,寻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伴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的不断积累,人类这种对象性活动的形式及其内容也在不断演变之中。城市就是其中的一种结果。从我国文字的字义来看,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的场所。《易经》中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之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其实就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一种较为宜居、稳定的人居环境。它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人文环境为追求,塑造着一种集聚了人类理想的生活空间和氛围。古今中外的人们都从自己时代的文化理想出发,不断设想和追求着理想的城市,并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理想注入到城市的实际建设中。因此,城市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出现标志着人类步入文明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城市也必将随之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认识水平以及时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和支配着城市的发展状况。从生态哲学的视野看,城市的本质是人工自然。

一般认为,自然即指非人工的物理世界(包括生命和非生命的)。作为独立于人类活动的存在,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大前提,并且还有“本性、本来就有的东西”的意思,暗含着理想的东西。人类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成为人的对象、人的环境以及人的活动要素,从而使天然的自然界进化产生了人工的自然界,这样,自然概念就包括了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类。人工自然即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的那部分自然界,它不是自然界演化的结果,而是用“人工”制造的产品。从目前看,主要包括两类:受人类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的那部分自然界,如人们常说的生态环境;人利用自然界的材料所创造的各类人工自然物,如各种机器设备、建筑物等。人工自然具有二重属性,作为自然属性,它参与天然自然和整个自然界物质能量的大循环,服从自然规律;作为社会属性,它是由社会劳动投入后组建起来的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社会产物,参与生产、消费的社会经济大循环,是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这种特殊地位使它成为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相耦合的中间环节。人工自然的出现,表明人能够按照美的原则来塑造对象性的自然界,成为人与自然关系中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地方,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作为人类与自然沟通的调控系统,随着人类控制手段的逐步进化而不断拓展开去。

二、人与自然关系变迁中的城市演变

人类文化起源于早期的“自然崇拜”,早期世界各民族大都盛行自然崇拜,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哲学。这种哲学把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从总体上和宏观上进行直接观察,并从总体上加以抽象和猜测,在追求自然界万物本原中,寻求统一。如早期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认为,万物的本原都是水。在他看来,世界是一个有其自身生命,渗透着神性、处于生长过程中的有机体。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在西那库斯尝试过建造一个理想的城市,希望用理性的手段把尺度和秩序加入到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他认为城市的发展起源于农村地带所没有的、对奢侈生活的愿望,所以希望回到自然的社会秩序之中。在中国,“象天法地”思想自春秋战国以来就盛行。这个阶段人类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心,将自然界的结构、功能和属性,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城市往往是自发演变发展、有机生长,对城市结构与形态的调整与改进全凭实践经验和天才直觉。即使是有所规划,也大都能够较好地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环境。从地域的选择来看,除少数作为都城的大城市以外,最早的城市大都是在一些自然生态良好,适宜人类聚居的大江大河流域。城市活动对环境影响也较小,甚至与大自然达到了十分协调的地步。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人类将生态平衡等因素自发性地考虑在内,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发展中已有了朴素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我国古代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反映到城市发展中,表现为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强调要依据对地形、地势、土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多方面考察和审视。但由于缺乏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知和实证分析,同时也受历史条件所限,这种哲学思想在实践中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弊端。显然,在对自然法则和经济法则缺乏深刻的科学认知的情况下,人们很难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不但暴露了古代城市环境思想的局限性,同时也说明了消融一切对立、有机的自然哲学不能够承担起将城市发展带入工业文明的重担[2]。

近代工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是伴随着近代科学而成长起来的机械论哲学。由于近代科学的巨大成就,这种哲学无疑在近代得到了最广泛的普及,取得了强势的地位。不可否认,近代机械论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的科学发展扫清了障碍,促进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这一阶段,人类中心主义占主导,人们追求的主要是使自然界来合乎人的需要、目的和特性,片面强调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忽视人类和自然的共同性和相互依存性。人的主体性和尊严得以高扬,却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抗。隆隆的马达声和滚滚烟尘,成了城市发展的象征。凭借着技术的力量,人类演出了一幕幕壮观的改造自然的场面,引起近代城市本质的根本变化。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巨变,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城市的集聚力与辐射范围加强;人类构建了整洁有序的城市物质环境,同时也提供了完备的城市市政服务设施,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但伴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机械自然观,是有严重缺陷的,其倡导的工业生产方式和以自然为他者、对自然的恶性索取使城市离自然越来越远,最终导致的是大自然的报复,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它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发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作为城市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他者的利益和价值,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实践中看,城市越来越成为钢筋混凝土的人工造物,路面硬化隔离了人类与大地的联系,使人的生活空间“不染一丝尘埃”,拒斥自然要素的参与。社会生活中,强调高度竞争而忽视协调的价值观念也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人们普遍地感觉到生活各方面的压力,社会异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人类日益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人类实践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建设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现代城市;但是也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后果,导致自然生态失衡、社会不公正,损害后代发展的可能性,使人类发展陷入困境之中。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人类开始系统而全面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文化模式。而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拓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人们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应是谁主宰谁的主仆关系,违反了自然规律,人类得到的是加倍的惩罚。重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生态哲学应运而生。与近代机械论哲学思想不同,生态哲学强烈主张用一种整体论的观点来考察自然,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世界,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而且,作为一种自然观,生态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人的角色应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在肯定人类的权利和利益的同时,也应对自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作为一种理论思维的新模式,生态哲学为研究人与社会的合理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在这种哲学理念的指导下,人类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各个领域中,生态作为一种缺省的配置开始为人们所逐渐“发现”。不管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社会经济、政治规范上,生态都在成为一种必须的要素和评价的标准。反映在城市发展上,人们逐渐表现出对城市与大自然相融合、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的强烈欲望。与此相关,城市评价的标准也由原来的技术、工业和现代建筑等转向文化、绿野,转向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城市发展出现了生态化的趋向。

三、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城市想象

简单地说,所谓生态城市,就是“人类与自然都能够共生的城市”[3]。从其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指基本结构和功能符合生态学原理,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开放和高效利用,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生态文明的根本理念。具体来说,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它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其一,和谐性。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和经济金色点缀而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社会混乱、缺乏生气的人类居所,而是一个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充满关心和爱心、保护人、陶冶人的人居环境。生态城市中的和谐反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内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二,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传统城市“高消耗”、“非循环”的低效运行机制,提倡绿色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化。其三,整体性。生态城市具有城市功能的整体性,城市环境是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部分交织构成的协调网络,不仅仅是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达到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优化。其四,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兼顾不同利益诉求,公平地满足当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实现绿色发展,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不可逆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而破坏持续繁荣发展的态势。

从实践层面来看,生态城市已经初现端倪,方兴未艾。正在规划的日本新首都,提出避免高层建筑集中加剧“热岛效应”,并试图通过绿地和建筑群的合理布置,形成“冷岛效应”,使城市中心保持良好环境。德国柏林的新的议会大厦也采取了所谓“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所有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而我国自江西省宜春市1986年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初进行生态试点工作以来,许多地方政府也都把生态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并积极加以实施[4]。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生态城市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一些新型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海绵城市相继被提出,并且在实践中取得进展。

四、用复杂性的思维模式指导生态城市系统建设

必须看到,生态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城市功能以及效益的显现,也要有一个时间的跨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思想观念的自我调整与不断创新,需要国家、政府、企业乃至于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要在实践上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法律规范,确立起生态文明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弘扬生态文化,使这种新的文化理念普及开来,走向广大的社会公众,使之成为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引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深层的思想观念,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开展[5]。

生态哲学在其发展中,广泛吸收了复杂性科学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复杂性的思维模式。它对于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尤其具有借鉴意义。它要求在生态城市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本着系统复杂性原则,追求整个生态城市系统的整体最优而不是单个子系统的最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其一,实现社会系统生态化。社会系统生态化,即社会和谐。其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建立社会的生态文明。人类有自觉的生态伦理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文明社会环境。城市系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于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劳动技能和思想观念。而人口质量是人口问题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要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保持适宜的人口容量,合理的年龄结构分布,在知识技能层次方面要有合理的比例分配,使人们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以保证城市系统全面有序的发展。其二,实现经济系统生态化。主要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面对自然资源的紧缺和耗竭,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寻求资源的替代,推广绿色能源。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应该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加快发展生态产业,确定合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贸易结构,鼓励适度消费,实现经济高效协调发展。其三,实现自然系统生态化,将自然融入城市,城市归于自然。主要表现为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最大限度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支持系统、自然环境及其演化过程,保护人类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同时,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城乡结合为一体环境的生态化要立足于各个境要素,分析各个环境要素的安全性、清洁性,并找出干扰因子予以调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1] 赵理尘.城市发展学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12.

[2] 岸根卓郎.环境论:人类最终的选择[M].何 鉴,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萨克塞.生态哲学[M].文 韬,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1.

[4] 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M].吴国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5] 蒯大申.城市为什么会离自然越来越远[N].解放日报,2015-01-31(05).

B0-0; B712.6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7.06.0017

2017-07-22

彭 攀(1967-),男,江西省萍乡市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科技哲学和经济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 文 格)

猜你喜欢

哲学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菱的哲学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