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阶段新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与路径
2017-03-10谭晓旭
谭晓旭
(西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621010)
试论新阶段新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与路径
谭晓旭
(西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621010)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精神支撑。坚定理想信念具有理论必然性、历史必然性以及现实必然性。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任。
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头等大事长抓不懈,铸就了无数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革命乐章。在新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依然是党的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理论、历史与现实: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
(一)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必然
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理想与信念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主要是指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崇高追求。共产主义作为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生产生活资料极大丰富,人们实行按劳分配,应当是 “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列宁同志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崇高信念的科学内涵。在面临革命失败的阴影时,列宁同志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号召全党“学习那种决不因革命暂时失利而灰心丧气的坚韧不拔的精神”。[2]这一阐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必然坚定理想信念。
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及观点,与中国各阶段的革命实践、建设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党的理论创新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贯彻于思想发展的始终,并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写入了我党的党章:“党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3]党不仅将理想信念作为矢志不渝的信仰,而且将丰富和发展其科学内涵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风格与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二)坚定理想信念的历史必然
坚定理想信念是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服艰难险阻,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武器。1920年,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同志在其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夏明翰同志在被捕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4]的壮丽诗篇。抗战期间孕育的“延安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理想信念。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5]
坚定理想信念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神动力。邓小平曾教育党员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6]江泽民同志也曾告诫全党,“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7]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与共产党员教育的密切关系,强调“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8]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党领导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思想保证。
坚定理想信念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理想信念教育的旗帜,不断开拓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高度、新话语。习近平将理想信念教育置于党生死存亡和国家兴衰成败的新高度。2013年,习近平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会上做出了“革命理想高于天”[9]的理论论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出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时,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10]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对未来理想的严肃的政治话语表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唯有将抽象、严肃的政治话语赋予鲜活的生活形态,才能使其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高度的向心力。习近平寄语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要求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11]习近平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成为新时期个人成长、党的建设乃至国家发展的思想基础。
(三)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必然
坚定理想信念是解决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的必由之路。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本质特点,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与安身立命之根本。近年来,少数党员干部淡薄、甚至丧失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了理想信念,表现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弱化,组织纪律涣散,个人道德作风败坏等。“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12]解决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必须从理想信念教育着手,练就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落实在行动中,简单而言就是要仰望星空,坚定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干好现实的工作。
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3],又多次告诫党员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14]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党的作风建设离不开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党在成立之日起,就坚持将实现共产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同时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献出毕生的精力,坚定并确立了这一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坚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作风建设的思想武器,站在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常抓不懈,反腐倡廉警钟长鸣,不断增强党的建设,构建理想信念坚定的党员干部队伍。
坚定理想信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升级版”,也是破解改革难题、推动中国发展的战略抉择。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深水区与攻坚期,既要攻克发展中形成的体制痼疾,又要正确协调与处理好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同时面临国际的消极因素挑战,可以说矛盾多、任务重、难度大。习近平指出“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15]正确认识理想信念教育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是一个思想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一个发展问题。只有将党与人民统一于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这一思想旗帜下,才能爆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勇气与行动理想。
二、信仰、信心与信任:坚定理想信念的路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理想信念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可行性。但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会自动坚定的,更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不断理清教育内容,明确教育目标,检验教育效果,做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任。
(一)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是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与实践的庞大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要教条式固守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论断或个别结论,而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涵、基本立场、正确观点及科学方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中“两个必然”的科学判断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将发展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要坚持运用矛盾观点、辩证观点、实践观点、发展观点等分析、解决问题。
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然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照搬其具体做法,应当将其理论本质与具体国情、与时代现实结合,持续性地丰富其理论内涵。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创新做出了令人瞩目、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等鲜活且充满生机的理论成果,实现了理论创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理论创新无穷尽、无止境,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随实践、随时代、随问题不断发展。
践行马克思主义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路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思想意识,是精神文化,更是指导我们干事创业、奋发开拓的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落到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来。践行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制定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时,坚持群众路线,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吸纳群众参与,把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践行马克思主义,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合理合法地实现个人利益。践行马克思主义,必须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增加、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很大,能否解决好这些现实问题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考验。要扎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践行马克思主义。
(二)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心
首先,坚定远大理想实现的信心。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言,是建立在深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社会形态都必然经历萌芽、发展、衰退与灭亡的历史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生产社会化源自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同时加剧了其与私有制的矛盾,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走向灭亡。从阶级斗争规律看,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遭受资产阶级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摧毁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虽然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生产资料的实现形式以及阶级斗争的形式呈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的、本质的规定性规律没有发生变化,工人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没有发生变化,更不可能改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历史论断。
其次,坚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20世纪9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潮,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走向衰亡。一是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形态更替的长期性。从历史上看,无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还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都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甚至曲折性的时间历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也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二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复杂性。事物的发展过程并不都是一个垂直向上的线性过程,期间可能出现曲折甚至倒退,但发展是事物变化的主流方向。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挫折、陷入低潮也是正常的社会发展现象。三是中国改革发展获得的历史性进步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尽管社会主义遭遇苏东剧变的历史性低谷,但是坚持走社会主义之路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三)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任
在当代中国,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任。“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6]
坚持道路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崇高理想决定发展道路,发展道路决定国家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成功失败、克服艰难险阻,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得到的发展道路,是党的基本路线与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高度融合。在当代中国,中国道路与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相关。一方面,中国道路是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无缝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与改革有机结合的成果,坚持中国道路就是坚持远大理想。另一方面,党领导人民在短短数十年间,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正确道路。
坚持理论自信,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人类实践,同时又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坚持和继承,也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理想信念紧密相关。一方面,它是泊来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实践融合发展的新成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体现。另一方面,它具有正确性,是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国家发展理论,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思想指南。
坚持制度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制度是维护社会性质的上层建筑,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中国特色主义制度既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等基本政治制度,也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度、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门性的体制机制。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民族延续的命脉,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包括古代中国人民创造、延续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近现代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高度的文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中国特色主义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方向指引与精神动力,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积极因素。
(责任编辑 远 扬)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49.
[2]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03.
[3]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4] 萧三.革命烈士诗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16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259.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10.
[7]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93.
[8] 胡锦涛文选:第2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145.
[9] 革命理想高于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13-09-29.
[10]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11]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13-07-26].http://qzlx. people.com.cn/n/2013/0726/c365007-22344078.html.
[12]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13]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
[14]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01.
[15]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3-6.
[1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02).
D261
A
1671-5454(2017)04-0075-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4.020
2017-04-07
谭晓旭(1991-),女,重庆巫溪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