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审视
2017-03-10吕梦倩
吕梦倩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政史哲经管·
共享发展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审视
吕梦倩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目标的核心价值,是新时期我国消除贫困、解决公平正义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的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纵观马克思经济学论著,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方式的批判,创立了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的共享发展思想为我国当下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享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路径指导。
共享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审视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多方面的挑战,坚持共享发展成为我们认识发展问题秉持的基本原则。共享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旨和基本价值诉求,也是全人类关于发展问题的终极价值追求。
一、共享发展的思想内涵
能否坚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关系到执政党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1]8四个部分组成的共享发展理念。这四个方面生动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致力于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全民共享从范围上要求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1]8习近平指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立足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人民是否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的发展成果是检验改革发展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2]
全面共享从内容上提出“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1]8全面共享要求着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平衡化、区域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以及人民共同富裕理想实现的最大化。
共建共享从实现路径上“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1]8要实现全民共享这一结果很重要,但实现共享发展的过程和路径同样不能忽视。要使经济发展具有持续性就必须建立在社会和谐和人人参与的基础之上。[3]
渐进共享从推进过程上分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发展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1]8从人类社会漫长发展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转型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当下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共享发展理念正是从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而产生的。它不带有平均主义色彩,允许存在差别,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阐释回应了“发展目标是什么”和“发展成果如何共享”的时代命题。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共享”和“发展”这两者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共享以发展为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享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发展以共享为目标,社会成果的全民共享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导向。要建立健全共享发展的多方面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4]只有充分实现共享和发展的良性互动,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共享发展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逻辑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共享发展”这一词语,但是马恩的经济学理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代替少数资本家独有的预测就已经折射出共享发展的模型。马克思指出,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以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共同富裕、人人共享的新社会为目标。可以看出马克思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勾勒出未来人类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蓝图,这也给我们当今实现共享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资本主义摈弃共享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
1.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人的劳动的异化。劳资关系的对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关键,马克思从劳动出发,借用“异化”的概念,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劳动的“异化”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是以人的劳动能力转化为商品为起点的,以劳动和劳动手段的相互分离为特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社会财富表现为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出了它的元素形式,商品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劳动力也成为了商品,劳动者没有自由,更无权支配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只是资本主义大生产机器的附属物,被物所支配和统治。[5]
2.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根本动因。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不断地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尽可能多地获取剩余价值。工人的劳动不是为自身创造价值,而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在这种“平等”与“自由”的外观下,实则隐藏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劳动者被当做物来看待,工人劳动创造的大部分财富都被资本家据为己有。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制度不具有正义性,也是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经济根源,这种不平等决定了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实现人人共享的。
3.资本主义摒弃共享发展的后果。马克思运用动态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即资本积累问题。资本家把从工人剩余劳动里获得的剩余价值全部拿走,其中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用于资本投资,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扩大再生产最终会导致两种结果:其一就是贫富的两极分化,即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少部分。富人越来越富有,贫人越来越贫穷;其二就是马克思说的“产业后备军”即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由于广大劳动者的工资被限定在不妨碍资本增值的最低水平上,从而导致他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只能维持在满足生存必需的界限内,这样一来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二)共享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实现路径
1.共享发展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极度贫困不是源于社会财富的缺失,也不是源于工人阶级本身的懒惰无能,而是归因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私有制条件下,工人阶级生产的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全部归资本家占有,资产阶级的利益受到极大的保护,工人阶级处于被压迫和被压榨的地位,社会财富显现出极端的分化,一边是资产阶级的资本积聚,另一边是工人阶级的赤贫。因此,马克思认为要想实现社会共享发展,关键就在于推翻现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让劳动者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当今资本主义通过经济科技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资产阶级试图在不改变原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利用财政政策调节收入分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矛盾,但不可能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劳动者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才能建立起一个由全体劳动者共同支配生产资料并采取联合劳动的制度。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用新型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用大多数人共同支配物质生产条件取代少数人的垄断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和共享。
2.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回顾人类历史发展变迁的进程,我们发现生产力是一个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最关键因素。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贡献,同时说明生产力的落后也是制约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社会在极端穷困的情况下,人们势必就会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所创造的大量的社会财富,那么将无法提供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物质条件,就会导致两种极端后果——或少数人为了致富去剥削别人获得剩余价值,或大多数人由于劳动物质条件的损失而陷入普遍贫困。[6]为此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勾勒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人们的各种社会需要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摆脱各种制约和束缚,共享发展的成果。
3.共享发展的主体——全体社会成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如民主选举是金钱玩弄民意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的整个特征就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即用表面的“全民民主”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社会是“几乎把一切权利赋予一个阶级,另一方面却几乎把一切义务推向给另一个阶级。”[7]因此,资本主义所倡导的“共享”其实是一种虚假的全民共享,而这种共享是以人们都能接受的意识形态的形式向人们传达,也就是说,这种形式上平等的背后是资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用生产力、共同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共同管理和分配、共享社会物质财富,才能真正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占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共享发展路径
(一)当前我国共享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市和农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逐年优化,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人民参与到民主政治生活中来。但与此同时共享发展在落实中也存在相应的不足和不完善之处。诸如城市和农村地区、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就业等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人民享有的政治参与权利的实现程度还不一致等。[8]这些问题是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然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在落实共享发展的过程中亟待完善的地方,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将有效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共享发展实践
1.立足于经济发展现实,着力解决民生问题。马克思在其经济学论著中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抨击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化规律及对广大劳动群众的无情剥夺,并科学地提供了未来社会的建构路径。因此,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发展,就需要立足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实,关注现阶段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状况和精神需求,既不能打着共享发展的旗号过度生产、过度消费而造成资源浪费,也不能无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需求片面发展。同时,要鼓励广大劳动人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法律意识,拓宽民主参与渠道,深入了解民心、民情、民意,及时反馈群众诉求,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深化社会主义公平分配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如果人人都必须劳动,那么人人也应该同等地获得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享受资料,以及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要的资料。[9]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离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必须要正确认识公有制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属性,处理好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料的占有和分配问题。针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现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实现人民群众权利的平等是关键。这主要体现在两次分配上。[10]首先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尤其是工资性收入的提高,这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其次在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即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缩小收入差距。
3.政府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的优化是缩小贫困差距、实现共享发展必不可少的后盾。由于生产条件、地理因素等的制约,当前我国仍存在区域、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公共基础服务差距大的问题。尤其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由于财力有限,公共服务水平很低,直接影响了共享发展的进程。为此,政府要不断强化公务服务职能:一方面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性投入,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医疗保险方面的投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保险服务范围,增加农村地区的社保项目,着力提高农村农民参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享有生活保障。
(责任编辑 远 扬)
[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2]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0-31.
[3] 郑有贵.夯实共享发展的基础[J].红旗文稿,2016 (5):21-22.
[4] 赵满华.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实现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6(3):7-13.
[5] 邵彦敏,赫名超.马克思关于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J].理论学刊,2016(6):4-8.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02.
[8] 谢丽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问题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0.
[10] 谢伟光.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看共享发展[J].红旗文稿,2016(15):32-33.
A81
A
1671-5454(2017)04-0071-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4.019
2017-05-02
吕梦倩(1992-),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