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信阳八大茶社考

2017-03-10张清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茶社信阳茶园

张清改

(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00)

清末民初信阳八大茶社考

张清改

(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00)

信阳是一座绿色的茶城,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清末民初,这里就诞生了著名的八大茶社。八大茶社集种茶、售茶和传播茶文化于一体,对推动信阳茶的复兴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清末信阳;八大茶社

豫南的信阳是一座有着数千年种茶历史的绿色茶城,其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时候就是国家贡茶的产地之一,茶叶品质优良,被茶圣陆羽所称道。到了清末民初,在当地一些具有开明思想的士绅带动下,积极复兴茶园,广开茶叶经营渠道,出现了八个著名的茶社。

一、八大茶社的基本概况

清末西风东渐,茶乡信阳的许多知识分子和地方开明士绅开始尝试兴办实业,开办茶社,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八大茶社。

元贞茶社:由甘以敬等人集资兴建,是信阳最早的茶社之一,也是信阳有史以来第一个茶叶生产组织。清光绪末年(1903-1905年),原信阳缉私拿统领(即用武装管理商业市场盐税的职务)、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担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源的甘以敬积极响应,他同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东郊的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这是信阳有史以来第一个茶叶生产组织。震雷山依浉河、东双河,山上终年云雾缭绕,适宜种茶。元贞茶社初期发展茶山30余亩、茶树3万余窝,还专门派吴少渠到六安、咸宁、通山一带买茶籽,学习制茶技术,炒制出的茶汤色碧绿,香气清高。数年后产茶500来斤。但是由于销路欠佳,生产茶叶除了分送各个股东和亲友外,其余挤压在山,导致生产无法继续扩大。到了民国时期,茶社开始逐步发展,茶山达到六十多亩,茶树达到6万余窝,年产茶1600多斤,年获利折合银元650元。[1]

宏济茶社:又名车云茶社,创建于1910年。社址位于浉河区西部80多公里的董家河车云山上,与湖北接壤。山上地形似盆状,因此当地百姓取名为“仰天窝”,海拔578米,经常云雾环山缭绕,似车轮滚动,因此名曰“车云山”,天独厚的条件非常适宜种茶。1910年,甘以敬邀请陈义坦、陈玉轩、王选青、陈相庭等50多人集资入股,每股5串,每串千文,共集资两千多股,合计制钱一万多串。陈玉轩当选为社长,王选青为会计,陈相庭为经理,向道署衙门备案,领得执照,又派人到湖北咸宁、安徽六安、浙江杭州西湖等地购买茶种,雇当地农民上山开荒种茶,又重金请来外地茶师来做技术指导。宏济茶社是信阳有史以来第一个合股集资的茶叶生产组织,具备了较为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一定的法律意识。经过三年的努力,茶社种茶80亩,茶树8万余窝。1913年开始试采时,茶社还专门举办了典礼,用松枝扎了茶门,邀请了股东和信阳各界知名人士上山,大排筵席,燃放鞭炮,合影留念。社长陈玉轩亲自撰写对联“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人去云做车。”此联也成为后来描述车云山茶的名句。茶社第一年采制干茶叶三百多斤,除了社长、会计每人送二斤做酬劳外,每个股东和来宾都赠送茶叶一斤半斤不等,余下的全部卖给城内的“同盛酱园”零售。股东中有人将茶叶赠送北京、天津、开封等地的亲友,车云山龙井也因此逐渐出名。由于车云山自然条件优越,茶师精心制作,管理人员又认真负责,因而一开始就生产出质量很好的茶叶了。1915年,信阳车远山毛尖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和奖状后,为了和知名的西湖龙井媲美,车云山所产的茶叶起名为“车云山龙井”,将“宏济茶社”更名为“车云茶社”,同时又开辟新茶园,扩建新茶房,三四年后车远山上茶园面积达到了80多亩,有茶树8万多窝,茶农10余户。车云毛尖了有名气后十分畅销,在信阳城内专门开设了“车云茶庄”,茶叶远销到郑州、汉口、西安、北京、天津等地。车云茶社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当时的车云毛尖虽色泽鲜嫩,白毫遍布,香高味浓,但茶条尚不够细直。1924年,吴家店镇人吴彦远到茶社当雇工专门炒制茶叶,改“握把”炒为“散把”炒,改不抓条为“抓条、甩条”等,全新的工艺使得茶条细园紧直,锋苗显露,外形更加美观,更令人喜爱,这也为“信阳毛尖”的独特制作工艺定了型。随着毛尖声誉鹊起,茶叶生产日盛,茶园逐渐扩大,车云山上茶园面积达到了100余亩,年产茶3000多斤,年获利1500银元。但是民国十二、十三年后,连年战祸,农村经济衰落,山主也无力修缮管理茶园,原本生机勃勃的茶园逐渐荒芜。

裕申茶社:1911年建立,地主甘以敬看到种茶收益较高,召集股东12人集资建立。社址在信阳市浉河区南部柳林乡甘家冲村小孙家冲,地处浅山区,贴近京广铁路,不仅交通便利,而且土质肥沃。茶社种茶30余亩,数年后产茶500多斤。在茶社的带领下,附近的农民也纷纷开山种茶。1938年日寇侵占信阳,茶社大面积茶园荒芜,只有群众零星小片茶园还在生产。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军队抓丁拉夫,土匪出没,茶园荒芜,生产衰落。

广益茶社:由余子芸、僧廉泉等26人集股筹资于1912年建立,社址坐落在浉河区东双河乡震雷山山麓的观音堂胜泉寺。这里风景宜人,先人曾在此建立寺庙,寺庙前清泉自石缝中溢出,水质甘甜,大旱不竭,如投石水中,则声如震雷。每当天将下雨之时,云自沼出,有如喷状,被当地人称为是圣泉,周围环境非常适宜种茶。茶社共开垦茶园60多亩,茶树6万多窝,年产茶1000余斤,年获利银元700元。后因战乱匪祸,日军在这里建立高山哨所,雷沼成了日寇的洗浴池,沼水淤积,再无清泉流出,山上茶园也因战祸而生产不振,茶园逐渐荒芜。

万寿茶社:由王子谟、僧空尘等32名股东集资筹建,种茶4万余亩。1913年建立,初名为森森茶社,位于浉河区的谭家河乡万寿山上。后来各个茶社施行“标包制”,李逢春承包了该社茶园,定期七年。茶叶采制季节由1人司火,8个炒工,2个烘茶工,固定专人做饭、管账、监督管理生产。年产茶800多斤,可卖银元700多元。兴盛时期茶园又茶树9万余窝,年产茶2500多斤。李逢春自己没有茶庄,茶叶生产开支都从几家大茶店预支款资,茶叶下来后再交给茶店销售,以每斤便宜1角钱作为利息。新茶下来后,还要给主管部门和茶社股东分别赠送一点优质茶叶,如县劝业所1斤,省实业厅1斤,北京中央政府3斤,每个股东1至3两不等。当时毛尖每斤银元一块四五,零售3元2角,最高时达到四元八角。茶庄老板获利甚高,承包茶山的经理获利也大,后因日军侵占信阳,茶社无力经营,茶园也逐渐荒芜。

龙潭茶社:由李有芸、强石生、易宣山等12人集资入股于1915年建立 ,坐落在浉河区西南80多里的浉河港深山处的黑龙潭天心寨。群山深处有以深潭,山顶有一名叫天心寨的寨子。山上常年云雾弥漫,土质肥沃,是种茶的良好地,茶社因此取名龙潭茶社。茶社成立后,先后开辟茶园40余亩,兴盛时达到100余亩,年产茶3000余斤,获利1600银元。日军侵占信阳后,战祸不断,人民奔命,茶事无人问津,茶园也逐渐荒芜。

广生茶社:由杨子述、蔡玉山等29人集资入股于1915年创建,社址位于浉河区西部六十余里的董家河乡深山里。在山坳出开荒种茶100余亩,兴盛时产茶3000余斤,销售到南阳、开封等地,城内的唐记、怡记两个茶庄专门销售广生茶社的毛尖茶。1919年,茶社也施行“标包制”,股东会季节推选热心种茶的张玉生为经理,雇用何运堂承包经营,与社长订立合同,同时到法院备案,合同规定春茶(头茶)、二茶(夏茶)不超过45天,夏至后七天必须停采,以利养树。每年按照生产情况,给股东送一定数量的茶叶,其余自行处理,自负盈亏。日军侵占信阳后一度茶园荒芜,1955年,从南湾水库库区迁移来180多人,开始在政府指导下建立新型茶园,在东山坡新辟茶园180余亩,西山坡原有的75亩茶园也进行了改造,成为今日信阳毛尖的重要产地之一。

博厚茶社:1919年,由张玉生、周天赐等人集股筹建。社址位于今日浉河区西部五十多里远的董家河白马山。白马山海拔636米,相传为系马饲马之处,东岭昂起似马首,西岭低如马尾,中岭平坦似腰,形象骏马一匹,山下西河弯弯经过,两岸丛山峭壁,河水清澈。茶社先开荒植茶3万余窝,后发展到5万余窝,50多亩,年产茶1500斤,获利银元600元。据解放初信阳县县政府《调查材料》记载:“博厚山,初有5万余窝茶树,因连年无力兴修,现仅存好茶6千余窝,二等茶树1万4千余窝,往年产量达1500斤,现年产量只有400斤,茶园已经荒芜。”

诞生于清末民初的八大茶社,广种茶树41万窝,近400亩。[2]一些茶社在信阳城内建立茶庄,专门销售本山出产的茶叶。在八大茶社的带领下,信阳民间开始广泛开山种茶,茶叶生产进入兴盛阶段,旧县志主编陈善同对此曾评说“将来成绩可立而待也”。[3]

二、清末信阳八大茶社发展的原因分析

清末民初,信阳茶区之所以会出现众多茶社,茶叶生产得到恢复,与当时客观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本地茶人们的用心经营有密切的关系。

(一)政治原因

清朝末年,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实业,创造了利于茶社发展的政治环境。清朝末年,世风剧变,清政府不得不开放部分通商口岸。1843年,上海被重新辟为通商口岸后,利用中国沿海最大对外贸易港的区位优势,通过其他通商口岸的中转作用,将其经济辐射的范围,逐步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扩展,随后开埠的镇江,将其进口洋货沿淮河干支流运销到豫东南地区。借助于淮河干支流水运的便利,镇江已将豫东南5州府的广大地区,作为了其种类繁多、数额巨大的进口洋货的重要销售市场。豫东南地区也把这里的茶叶、芝麻、杂粮、猪鬃、牛皮等物资,大量地吸纳到该口岸输出。同时,面对茶社兴起、茶叶复兴的局面,信阳当地政府敏锐的意识到应该成立指导茶叶生产的机构——茶叶公所。茶叶公所所长由茶社社长们轮流担任,并组成董事会,筹集资金建立茶叶公所的专门办公地点和办公经费,茶叶公所成立后积极了解国内外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新技术、新行情,对茶社的经营也发挥了重要的统筹指导作用。

(二)经济原因

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信阳城市城墙有五门:北门、南门、西门、东门、小南门。北门外有一条北小街,由此街可以通往长台关、明港、驻马店等地。彼时,信阳的居民绝大多数居住在城内,人口大约三万,是名副其实的小城市。京汉铁路开通后,信阳成为东西南北交通的枢纽地带,逐渐成为豫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伴随着便利的交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信阳各地茶叶生产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少的几千窝,多的几万窝,茶叶生产与茶社发展相互促进。地方县志记载,“迨我朝陈蔡曹宋吴楚瓯越之民,杂耕于地,交居于郛,今称沃壤……饶茗、漆、竹箭、林木之利 ……”[4]《清史稿·地理志》记载,当时河南汝宁府下辖的光州有一百三十五万二千多口。信阳种茶面积又扩大到六个县,面积达2万亩,产量约300吨。《重修固始县志》记载:“元马祖长<县治记>:饶茗、漆、竹箭、林木之利。余继善曰:茗、漆、竹箭,乃昔日未析之固始,今出商城。”[5]茶社得以发展,除了茶叶生产规模大提供的经济基础外,茶叶经营的理念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八大茶社都借鉴了较为先进的经营理念,先后施行“标包制”,经理由股东大会推选出的既懂经营又热心茶叶事业的人担任,整个茶社的经营施行经理负责制,先订立合同,然后到法院备案,定产承包,自负盈亏,大大提高了茶叶品质,降低了成本。

(三)文化环境

清代开始,茶进入了商业时代。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各类茶馆遍布城乡,数不胜数,蔚为壮观,构成了近代绚丽多彩的茶馆文化现象。整个上层社会品茶风气尤盛,进而也影响到民间,茶艺也向更高层次发展,不但有传统绿茶,还生产出了以发酵的茶叶制作成的红茶和半发酵的乌龙茶,还有花茶和绿茶。茶叶华北各省只有豫南有种植,其他各地因其后不宜,绝少种植。清人王幼侨所著《河南方舆人文志略》中说:“茶则信阳、罗山、商城、固始栽植颇盛,其制法系用人工。信阳所产绿茶,味含芳香,推销各地,颇受欢迎。”刘海涵也在《龙潭小志》中对龙潭茶大加赞赏:“两潭左右,乱石丛中多生茶树,茶味尤以白龙潭称最,龙井雀舌恐未有此佳妙也。……欲得真茶,须自入山寻摘。近山虽有,远不及此。”之后又感叹到:“毋亦龙潭灵所钟,色味所以独佳欤?”[6]

(四)历史机遇

信阳茶因为明末毁坏严重,在清朝初年的发展一直处于迟滞状态。清末民初信阳的茶社兴起,茶产业发展才有了起色。尤其是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1915年,在美国的旧金山举办万国博览会。信阳车云茶社所精心准备的春茶毛尖被国民政府推荐展出,并一举获得金质奖章。这是信阳第一次获得的食品类,对这个传统茶区来说是一份极其荣耀的荣誉,同时也是对信阳茶的极大肯定和认可。各大茶社股东和茶区百姓深受鼓舞,纷纷开辟新茶园,扩建制茶作坊,改善茶叶加工技术,茶叶产量和质量短时期内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清末信阳八大茶社发展的重大意义与启发

八大茶社诞生在清末民初,虽然存在时间不足百年,但是却对传播茶文化、光大信阳茶产业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一)清末信阳八大茶社发展的重大意义

带动了信阳茶文化的短暂复兴。虽然清朝初年信阳种茶面积扩大,但是其影响力却日渐衰微,不仅被剔除贡茶之列,而且其民间贸易也几近萎缩,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前代已不可同日而语。随着清末信阳各大茶社建立,信阳沉寂了数百年的茶文化开始复兴,繁华的市中心临街开设茶馆众多,茶馆里对提供给茶客的水和茶都很讲究,“浉河中心水,车云山上茶”成为茶馆品质的保证。很多临河茶馆轩窗开阔,不仅提供桌椅,来者冲茶小憩,可临窗看蓝天白云和信阳浉河湖光水韵,品茗下棋,茶文化与棋文化融为一体。茶馆里因季节而异,还提供饮食服务,制作出不同的茶食品,以干果为主的茶果和以蔬菜为主加工的茶菜在茶馆里销售火爆,如用茶叶制作出别具特色地方风味食品茶豆干,茶香浓郁,软嫩可口。[7]较大的茶馆不仅提供茶食品,还拓展了娱乐功能,一些较大的茶馆还提供曲艺表演,茶客可以在悠扬的乐曲中品尝清淡的茶果、茶饮,令人身心放松愉悦,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可以说,从清末开始,信阳茶馆里不仅有究色、香、味、形等感官享受,而且非常注重文化内涵。与此同时,民间对茶文化雅致的追求也是逐渐深入,陶瓷的、泥的、玻璃的,式样精巧的各式茶杯开始出现。

带动了信阳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在八大茶社的带领下,信阳茶人不断引进优良的茶树种,对制作工艺精益求精,同时他们还极富有产业观念,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密集网络。这一时期,信阳的茶艺向更高层次发展,昔日的团茶不复存在,绿茶种类增多,茶社把信阳出产的茶叶统称为“烘青绿茶”,其中信阳四云(车云、天云、集云、云雾),两潭(黑龙潭、白龙潭)出产的茶叶称为“豫毛峰”,其余各地出产的茶叶称为“豫毛青”。同时,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其外形条索细圆挺秀,满毫匀齐,色泽翠绿,滋味甘醇,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生产成了类似如今的信阳毛尖。尤其是为了营销茶叶,茶社的山主们创造一种新的采摘茶叶形式:口噙。“口噙”即是采茶姑娘们清晨上山采茶,空气清馨,在采茶的同时很自然的将茶叶送入口中,边采边嚼,味道醇厚,余味甘甜,姑娘们又舍不得把嘴里的茶叶扔掉,就回放到荷包里,再采在嚼,一天下来有好多茶叶都是口中嚼过的。有人认为小姑娘的唾液就像燕窝是是金丝雀的唾液所筑的一样,是茶中珍品,遂将这种茶叶单独收拢,单独炒制,称为“口噙茶”,因为数量少,不可多得,它就非常珍奇了。[8]

可以说,八大茶庄的崛起,为信阳茶在清末民初带来了短暂的复苏,也为信阳茶后来的发展探索出一套相对科学的栽培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促使信阳茶叶一度由衰转兴。

(二)清末信阳八大茶社衰落的历史原因

清末民初,信阳出现的八大茶社事实上是当时较为先进的行业组织,它犹如一道亮光照亮了晦暗的豫南的地方经济,但是这种复兴又是短暂的,前后不过数十年。到抗战爆发前夕,大部分茶社都无力经营,纷纷关店。究其原因,有客观的外部环境,如时局动荡,军阀混战等,但更有茶社自身经营的主观原因。

经营形式单一。八大茶社总体来说能够集种茶、售茶和传播茶文化于一体,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种植、加工、销售和开设实体茶店铺的为数并不多,尤其是能够提供品茗、餐饮综合服务的只在少数,大部分茶社还是以加工种植为主业,经营的形式比较单一粗放,导致很多优质茶叶生产出来后找不到销路,只能股东们自己消化,同时,由于绿茶保鲜保味的要求较高,一些消化不掉的优质绿茶在第二年成为陈茶后被廉价处理,结果导致成本无法收回,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影响产业的扩大再生产,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

市场开拓不够。八大茶社所生产的茶叶销售区域较小,一般都是在豫南售卖,少数在开封、郑州、洛阳售卖,更无销售到全国其他省份的产品。即便是信阳茶在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的巨大荣誉后,信阳茶人也没有及时抓住机会积极开拓市场,这导致信阳茶虽然声誉在外,但实际收益非常有限,严重阻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这也直接导致之后面对军阀混战,政局不稳的局面,信阳八大茶社的股东们束手无策,纷纷关店弃业,更无发展为百年老店的可能。

(三)清末信阳八大茶社发展对今日信阳茶产业发展的历史启发

诞生于清末民初的八大茶社是今日信阳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一份沉淀单的金字招牌。古老的制茶作坊、古老的茶园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茶叶兴衰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在当前发展茶产业、传播茶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目前很多地方在振兴发展茶产业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对代表地方茶文化历史的遗址、遗迹非常重视,如宁波早在2007年就在茶文化遗址上建碑,对当地姚江源头大岚和宁海茶山立碑刻字,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武夷山景区将景区内的部分古老茶场、茶社进行修复和保护,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9]而清末诞生的信阳八大茶社不仅是信阳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尤其是今天,信阳正在大力建设绿色茶城、魅力茶都之际,廓清八大茶社的真容,探究八大茶社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发展缘由,总结其所承载的醇厚弥香的文化意蕴对今天传承信阳茶文化、发展茶产业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

[1]信阳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信阳地区志[M].北京:三联书店,1996:71.

[2]王铁、郭瑞民.中原茶典[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258.

[3]陈善同.重修信阳县志[M].信阳:洪兴印书馆,1936:116.

[4]河南省信阳县志总编辑室.重修信阳县志(点注本)[M],1985:311.

[5]杨汝.固始县志[M].1693年刻本.

[6]中畅.中州艺文录校补[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237.

[7]谢聘、洪亮吉.重修固始县志[M].1786年刻本.

[8]张春香.信阳菜[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176.

[9]章恩宽、徐彬、王娟娟.浅谈信阳毛尖茶传统手工炒制技艺[J].中国茶叶,2013(02):28.

2016-12-10

[资金项目] 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乡村建设》阶段性成果和2015年度河南省社科联及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5-504)的阶段性成果。

张清改(1980-),女,河南省社旗县人,河南省信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 地方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茶社信阳茶园
我的样子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宣城星级酒店内开设茶社的探索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基于“情绪记忆”的茶社插画和灯具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