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义关系浅谈汉语中“心”的维译法
2017-03-10向宇涛
向宇涛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从词义关系浅谈汉语中“心”的维译法
向宇涛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维汉语词义关系分为:相符、包孕、交叉、空缺。其中,交叉现象使用较多。翻译时需要扎实的语言知识并结合具体语境;掌握空缺关系则需要对其民族文化或宗教信仰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翻译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步骤,准确掌握词义有助于提高翻译水平。本文以汉语中“心”为例,浅谈其维译法。
维汉语;词义关系;翻译
翻译是一种用于满足人们交际需求的语言活动。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动,语言交流越发频繁。不同语言的语法、词义、词序上的区别,都会给翻译造成一定影响。四种词义关系中,交叉指两种语言的词具有一致的意义和不同的意义,而且较为普遍。词义的正确理解与选择,是改善翻译作品质量,提高翻译工作水平作用的重要步骤。
一、汉维语交叉现象简述
在汉维两种语言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归纳为相符、包孕、交叉、空缺四种现象。[1]
交叉指原语和译语的两个词在指代范围上既有一致的部分,也有不一致的部分。如汉语中的“鞋”指“穿在脚上、便于走路的东西”,对应到维吾尔语中为“aja”;但“aja”还具有引申意义,例如:最终、最后;事物的另一面(边);人或动物的脚跟,如:“dost baʃqa qarfjdu, dvʃmεn ajaqa”(朋友从头看,敌人从脚跟看)。此外“ajalaʃturmaq”翻译为“结束、完成”,这便是由“最终、最后”的意义而引伸出的派生词。[2]“baʃ”在《维吾尔语详解词典》中的解释多达10余项,通常指“头”,即人或动物脖颈以上、眼耳口鼻等器官的聚集处。其相关引申义可归纳为:
作为形容词,可指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中处于领导地位。如“baʃ wεzir”(首相)。指第一名或第一位,如“baʃ barmaq”(大拇指)。事物最重要或者最基础的部分,如:“baʃ blεk”(句子中的主要成分)、“baʃ wεzipε”(首要任务)
作量词时,多用于蔬菜或农作物,如“bir baʃ pijaz”、“ikki baʃamur”。
此外,“baʃ”还指抽象事物或时间段的开始,如“jilniη beʃi”(年初)、“gεpniη beʃi”(话头)。[3]
二、汉语“心”的翻译
(一)jvrεk
“jvrεk”在汉语中对应词汇为“心”、“心脏”。心脏是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如:“jvrεk dalaniisi”(心房,是心脏的一部分)、“jvrεk muskuli”(心肌)、“jvrεk soqoʃ”(指医学领域的心跳)。
(只有他周身的热血在奔腾着,冲激着他那颗炽烈的心)
“jvrεk”可引申为“胆量、胆气”,如 “toΧu jvrεk”(直译为鸡的心,实际指胆小鬼)、“ʃir jvrεk”(狮子的心,形容胆子大)、“jvrεk qaptεk”(像袋子一样的心,指胆大包天)、“jvriki qepidiniqip kεtkvdεk bolmaq”(心差点走出袋子,指吓破了胆,受到过度惊吓)、“jvrεk aziʃa qapliʃip qalmaq”(心堵到了嘴边,形容心惊胆战)。
客观事物对心的影响,也使人们将其与情感联系在一起,情感通过“心”的状态和变化表现。如“jvriki pok - pok ”(心砰砰地跳,形容忐忑不安)、“jvriki qan bolmaq”(心变成血,指忧心如焚)、“jvriki orniavʃmεk”(直译为心落到地上了。实际指如释重负)、“jvriki ojnap kεtmεk”(直译为心在玩耍,指心花怒放,兴高采烈) 、“jvriki zedε bolmaq”(心灵受到创伤)。[4]
jyrikim dvpvldεp soquʃqa baʃlidi.
《xilwεttiki nur》
(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
(知道吗?是它把我心中的火把点亮)
“心”相对与五官和四肢而言,位于人体内部,肉眼难以观察,因此“心”可以引申为人类内心的想法,反映人的性格特点。维吾尔语中对应词为“kηvl”,多指人的心情和情绪。如“kηvl pvtvn”(无忧无虑)、“kηli sunmaq”(心断了,形容伤心)、“kηvl- gε jaqmas”(心里不喜欢,表示厌烦)。
(由于第一个男人不顺心,使她遭受了屈辱)
《eh, topiliq jol》zordun sabir
(谁能在这样的家庭里过个安逸愉快的日子呢)
《baqi》 zunun qadir
lekin u erni namrat dεp pεs qarimatti, eriniη aq kηvllvkini yaxʃi krεtti.
(她不嫌弃丈夫穷,他喜欢她心眼好)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去品味你会认为:使这个世界得以不停运转的并不是如你所说的动词,而是名词)
(自古“心去意难流”)
(吴敬梓:《儒林外史》)
(三)dil
“dil”原是突厥语词,维吾尔语中指内心的想法、目的和感受,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如“dili jorumaq”(茅塞顿开)、“diliεʃ bolmaq”(心绪不宁,心情郁闷)、“dili ezilmεk”(痛心,形容十分伤心)、“dili rεnimεk”(伤心,不痛快)、“dili su imεk”(心情愉快,心满意足)、“dili tεskin tapmaq”(放下心来,一块石头落了地)、“tili ʃekεr, dili zεhεr”(嘴上抹了糖,心里放着刀,译为“口蜜腹剑”)、“tili bilεn dili birdεk εmεs”(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译为“口是心非”)。[6]
εgεr svpεtniη bir nijεt - bir dil bilεn qilεan jetεkiliki bolmisa, nurunlian iʃlarni tεsεwwur qilini bolmajtti.
(如果没有形容词一心一意去发挥指导作用,许多事物是不能描绘的)
(我喜欢上她了)
“dil”引申为人的意识和记忆。如“dilda saqlimaq”(铭记在心,记在心上)、“dilia salmaq”(放在心上,记在心里)。dili balanmaq (倾心,爱慕)dili bir (一条心,形容团结)
(四)qεlb
“qεlb”出自阿拉伯语,指心,心灵,强调抽象概念,有一定的褒义色彩。“qεlbirtεnmεk”与“qεlbiarahεtlεnmεk”均表示心灵受到创伤,且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常用“kηli jerim bolmaq”。“qεlbiuʃ urmaq ”(心潮澎湃)、“qεlbi jara”(伤心)、“qεlbi jajrimaq”(心花怒放,指非常高兴)。
(飘落的洁白雪花宛若蝴蝶般云集于我心灵的花坛,采集着情感的蜜汁)
(犹如你以自己的怀抱温暖着小草一般,她的爱意温暖了我的心)
三、结语
翻译中,原语和译语的词指代范围不同是常见的问题。词义的正确选择有利于翻译的准确性。维汉语的四种词义关系中,掌握交叉关系不仅需要对词的本义有准确的理解,更要对其引申义有所掌握,从而减少翻译的偏差。形容人的胆量、胆气时,常用“jvrεk”,如“ʃir jvrεk”(胆子大的人)、“toΧu jvrεk”(胆小鬼),若选用“kηvl”或“dil”,不仅违背维吾尔语的使用习惯,也会影响翻译的正确性;如“azidin hεsεl tamidu, kηlidin zεhεr”(心口不一),具有贬义色彩,此处的“心”指心里的想法、主意,因此选用“kηvl”最为恰当。由此可见,翻译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更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甚至民族文化等内容选取适当的词义进行翻译、进而提高语言学习水平。
[1][2]史震天 .汉维互译实用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25、26.
[3][5]海木热拉·阿布都热合曼 .维吾尔语详解词典[Z].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11 112、872.
[4][6]阿不力孜·艾买提 .维吾尔语固定短语详解词典[Z]. 乌鲁木齐: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186-188、416-417.
2016-12-15
向宇涛(1993-),男,新疆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双语与翻译。